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们治疗方法及效果探讨论文_宫刚

黑龙江省友谊县人民医院 155800

【摘 要】目的探究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治疗方法与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2月~2016年2月收治的68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抽签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动力髋螺钉治疗,观察组采用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并对两组患者的治疗优良率与手术相关指标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优良率分别为85.29%、82.35%,两组患者优良率的对比(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在住院时间方面的对比(P>0.05);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引流量以及骨折愈合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动力髋螺钉治疗与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对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治疗效果相似,前者在Singh指数4~6级EvansⅠ、Ⅱ型骨折中较适用,后者在各种类型的骨折中较为适用。

【关键词】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治疗方法;治疗效果

【中图分类号】R68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867(2016)13-223-01

股骨转子间骨折在临床上是一种常见的骨折,在老年人群中发病率较高,且多数会伴随骨质疏松。过去通常选择卧床牵引的方式治疗,但由于长时间的卧床,很容易出现褥疮以及坠积性肺炎等症状,病死率达到34%左右[1]。为了出示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及早进行功能锻炼与下床活动,使患者的生活质量显著提高,按照骨折类型采用何种术式十分重要[2]。本研究探究了动力髋螺钉治疗与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对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的68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均来自于本院2014年2月~2016年2月这一期间,抽签分为2组,对照组34例患者中,有男性患者20例,女性患者14例,年龄67~86岁,平均(72.3±3.2)岁;致伤原因:10例交通事故,11例高处坠落,13例跌伤。观察组34例患者中,有男性患者22例,女性患者12例,年龄62~84岁,平均(73.5±4.2)岁;致伤原因:12例交通事故,9例高处坠落,13例跌伤。两组患者致伤原因等基本资料的对比(P>0.05)。

1.2方法

患者入院后进行常规的下肢皮牵引,做好相关术前检查,术前半小时采用抗生素进行静脉滴注。实施全身麻醉或腰-硬联合麻醉。对照组:切口选择股骨近端外侧,从大粗隆下方20mm位置向股骨头位置将导针钻入,借助导针向股骨头进行扩髓,向针尾将动力髋螺钉侧钢板套入。观察组:手术体位同对照组,进针点选择大粗隆顶点或偏外侧,将导针插入,顺着导针进行扩髓,旋入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主针到适宜位置,随后与侧方瞄准器链接,通过瞄准器将保护套筒charity,通过套筒将股骨颈内导针插入,直到关节面下方5~10mm,将外侧皮质有效扩张,在解锁状态后,把适合长度的螺旋刀片打入已经标记的深度,将螺旋刀片有效锁钉,将远端锁定螺钉有效置入。两组患者在术后均做好相关处理与功能锻炼。

1.4疗效判定

以Harris评分标准评定两组患者的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评分超过90分为优;评分在81~89分范围内为良;评分在70至80分范围内为可;评分小于69分为差。

1.5统计学分析

选择SPSS17.0统计软件统计,计量资料利用( )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选择X2检验,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治疗效果的对比

由下表1所示: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优良率分别为85.29%、82.35%,两组患者优良率的对比(P>0.05)。

注:*与对照组对比,X2=0.11,P>0.05。

2.2两组手术相关指标的对比

由表2所示:2组患者住院时间的对比,(P>0.05);观察组的手术时间、出血量、引流量以及骨折愈合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

3讨论

临床上对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治疗方法多种多样,主要包括动力髋螺钉治疗与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等,但对采用何种术式进行治疗还有统一的标准。动力髋螺钉治疗方法可以使骨折端存在应力刺激,促使骨折愈合明显加快,还可顺应髋关节负重力线,较小的剪应力,使股骨外侧张应力对抗强度增强,对大转子上移与股骨头下沉产生的巨大剪应力与折弯应力进行防止,避免髋内翻,使固定效果更稳定。此种方式在稳定与相对稳定的股骨转子间骨折EvansⅠ、Ⅱ型骨折中较适用[3]。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通过杠杆原理,股距压应力接近0,使骨折断端较稳定,可对髋内翻和缩短畸形有效防止,具有较强的抗弯曲与抗压缩能力,形状满足股骨近端解剖特征,对股骨外侧肌群不易造成损伤,不需要在骨膜下进行剥离,骨折的愈合时间较短,疼痛程度轻[4]。

本研究显示:动力髋螺钉治疗与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均对股骨转子间骨折有一定的治疗效果,但后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引流量以及骨折愈合时间较少,与相关研究结果一致。

总之,动力髋螺钉治疗与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对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治疗效果相似,前者在Singh指数4~6级EvansⅠ、Ⅱ型骨折中较适用,后者在各种类型的骨折中较为适用。

参考文献:

[1]刘汝平,任姜栋,张晓岗,等.三种内固定方法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J].医学综述,2014,20(4):760-762.

[2]王臻,张斌,韩镔,等.两种内固定方式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疗效分析[J].实用骨科杂志,2016,22(1):61-63.

[3]陈述祥,刘彦,陈丽君,等.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不同治疗方法的评价[J].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2014,35(2):177-181.

[4]师椿黄.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64例临床分析[J].河南医学研究,2014,23(11):114-115.

论文作者:宫刚

论文发表刊物:《系统医学》2016年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1/2

标签:;  ;  ;  ;  ;  ;  ;  ;  

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们治疗方法及效果探讨论文_宫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