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艾司西酞普兰与文拉法辛治疗老年焦虑症的临床效果论文_杨秋晨

探讨艾司西酞普兰与文拉法辛治疗老年焦虑症的临床效果论文_杨秋晨

重庆市精神卫生中心 400012

【摘要】 目的 比较艾司西酞普兰与文拉法辛用于老年焦虑症临床治疗中的效果。方法 86例老年焦虑症患者, 采用数字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 每组4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文拉法辛治疗, 观察组患者采用艾司西酞普兰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中治愈21例、显效18例、有效3例、无效1例, 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7.7%;对照组患者中治愈19例、显效18例、有效4例、无效2例, 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5.3%;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45, 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9%, 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8.8%,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7.371, P<0.05)。结论 老年焦虑症应用艾司西酞普兰或文拉法辛治疗所取得的抗焦虑效果方面基本近似, 但前者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临床应用安全性相对较高。

【关键词】 老年焦虑症;艾司西酞普兰;文拉法辛;临床效果

[Abstract] Objective To compare the efficacy of escitalopram and venlafaxine in the treatment of elderly anxiety disorders. Methods 86 elderly patients with anxiety disorder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43 cases in each group.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venlafaxine and the pati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Ai Sciplan. The clinical efficacy and adverse reaction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Resul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21 cases were cured, 18 cases were markedly effective, 3 cases were effective, 1 case was ineffective,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was 97.7%; in the control group, 19 cases were cured, 18 cases were markedly effective, 4 cases were effective, 2 cases were ineffective,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was 95.3%;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2=0.345). (P>0.05).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20.9%,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48.8%).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2=7.371, P < 0.05). Conclusion The antianxiety effect of escitalopram or venlafaxine in the treatment of senile anxiety disorder is similar, but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drug reactions of the former is low and the clinical safety is relatively high.

[Keywords] senile anxiety disorder; Ai Sciplan; venlafaxine; clinical effect

以长期或反复处在焦虑、紧张、恐惧情绪状态中同时合并运动性不安与躯体不适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焦虑症是神经症类疾病的常见类型之一[1]。机体抵抗力呈渐进性减退且合并中多种慢性疾病的老年人群体是该症的好发对象, 随着我国老龄化社会的到来, 老年焦虑症患者数量日益增多。针对焦虑症临床常采用药物治疗, 苯二氮类药物是治疗焦虑症的传统药物, 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症状表现, 但因其药物不良反应较多而导致临床应用受限。作者所在医院针对2016年7月~2017年7月就诊的86例老年焦虑症患者分别使用艾司西酞普兰与文拉法辛治疗, 旨在探讨两种抗焦虑药物治疗老年焦虑症的有效性与安全性, 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7月~2017年7月本院收治的86例老年焦虑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依据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中焦虑症的诊断标准。排除标准:处在妊娠期哺乳期的女性、有药物滥用史与过敏史者、患严重器官疾病者、合并系统疾病者、排除脑部器质性病变者。采用数字随机分组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 每组43例。观察组患者中, 男21例, 女22例;年龄62~82岁,平均年龄(72.1±6.5)岁;病程最短3个月, 最长9个月, 平均病程(4.7±2.6)个月。对照组患者中, 男19例, 女24例;年龄61~79岁, 平均年龄(71.8±6.3)岁;病程最短2个月, 最长10个月, 平均病程(4.6±2.5)个月。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观察组患者采用艾司西酞普兰治疗, 首次用药剂量以5 mg/d为宜, 以后视患者病情变化情况适当追加剂量, 剂量控制在10~20 mg/d, 服药时间定在早餐后。对照组患者采用文拉法辛治疗, 首次用药剂量以75mg/d为宜, 随后酌情递增剂量, 最小剂量以150 mg/d为宜, 最大剂量以225 mg/d为宜, 服药时间与对照组相同[2]。针对患者所存在的睡眠障碍问题可酌情使用地西泮、艾司唑仑等镇静安眠药物。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 3 观察指标及疗效评价标准 完成为期1个月治疗后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价临床疗效[3]。经治疗患者汉密尔顿焦虑评分减分率≥80%判定为治愈;治疗后患者汉密尔顿焦虑评分减分率60%~79%判定为显效;相应疗程结束后患者汉密尔顿焦虑评分减分率30%~59%判定为有效;治疗后患者汉密尔顿焦虑评分减分率<30%判定为无效。观察困倦、恶心、头晕、口干、头痛、便秘等不良反应在两组患者中发生的情况。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比较 观察组患者中治愈21例、显效18例、有效3例、无效1例, 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7.7%;对照组患者中治愈19例、显效18例、有效4例、无效2例, 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5.3%;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45, P>0.05)。

2. 2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者用药后发生不良反应9例, 分别为头痛2例、困倦1例、口干3例、头晕1例、恶心2例, 不良发应发生率为20.9%;对照组患者用药后发生不良反应21例, 分别为头晕4例、恶心5例、困倦3例、便秘4例、头痛2例、口干3例, 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8.8%;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7.371, P<0.05)。

3 讨论

与去甲肾上腺素、5-羟色胺等神经递质功能紊乱有密切相关性的焦虑症是临床常见的一种精神疾病。我国目前正处于向老龄化社会转变的敏感时期, 老龄人口在全国总人口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 这预示着老年群体队伍逐步壮大, 相應地老年焦虑症临床发病率也日益攀升成为重要的社会问题之一。属苯二氮类药物的地西泮、阿普唑仑是既往临床治疗焦虑症的常用药物, 临床应用过程中作者发现给药后有不少患者出现焦虑反跳、困倦、躯体依赖、停药反应, 这些不良反应的存在不仅严重影响了患者用药依从性, 而且使得临床治疗效果大打折扣。

属于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类药物的艾司西酞普兰是一种新型抗焦虑药物, 在5-羟色胺转运蛋白基本位点与异构位点上发挥作用的艾司西酞普兰对焦虑症所起到的治疗作用是通过促进中枢神经中5-羟色胺能作用, 使神经元突触前对5-羟色胺的再摄取作用受抑而实现的[4-6]。与艾司西酞普兰有着近似抗焦虑效果的文拉法辛是一种5-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再摄取抑制剂, 尽管该药可以达到与艾司西酞普兰近似的治疗效果, 但存在加重躯体疾病的副作用[7-10]。本文采用艾司西酞普兰治疗的观察组患者中治愈21例、显效18例、有效3例、无效1例, 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7.7%;采用文拉法辛治疗的对照组患者中治愈19例、显效18例、有效4例、无效2例, 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5.3%;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45, 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9%, 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8.8%,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7.371, P<0.05)。由此表明艾司西酞普兰与文法拉辛治疗老年焦虑症疗效相当, 但艾司西酞普兰临床应用安全性相对较高。这主要与艾司西酞普兰本身所具有的高度选择性有关。

综上所述, 老年焦虑症采用艾司西酞普兰与文法拉辛治疗均能获得显著疗效, 但从安全性方面考虑建议多使用艾司西酞普兰治疗以减少或避免不良反应发生, 从而保证患者用药依从性与临床治疗效果不受影响。

参考文献

[1] 孙祥虹, 郭艳红. 老年焦虑症经艾司西酞普兰与文拉法辛治疗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17, 4(5):794-795.

[2] 陈洪振. 艾司西酞普兰与文拉法辛对老年焦虑症的疗效与安全性的对照研究. 四川精神卫生, 2015, 28(1):28-30.

[3] 李杰. 艾司西酞普兰与文拉法辛治疗老年焦虑症的疗效分析.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5, 6(33):110-112.

[4] 韩帮海. 艾司西酞普兰与文拉法辛治疗老年焦虑症临床价值分析. 中国社区医师, 2016, 32(14):61-63.

[5] 刘红英. 艾司西酞普兰和文拉法辛治疗老年焦虑症的临床疗效观察. 现代诊断与治疗, 2014(5):1021-1022.

[6] 蒙晓广. 艾司西酞普兰与文拉法辛治疗老年焦虑症的临床效果研究. 中国保健营养(旬刊), 2014, 24(2):678-679.

[7] 马奇, 李丽霞, 连和谈. 艾司西酞普兰与文拉法辛治疗老年焦虑症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 当代临床医刊, 2016, 29(3):2188-2189.

[8] 王鸿健, 陈思宇, 李辉, 等. 艾司西酞普兰与文拉法辛治疗老年焦虑症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比较.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7(13):30-31.

[9] 包炤华. 艾司西酞普兰与文拉法辛治疗老年焦虑症的疗效分析. 兰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1, 37(3):37-39.

[10] 陈国辉. 艾司西酞普兰与文拉法辛治疗老年焦虑症的临床分析. 医学信息, 2015(1):292-293.

论文作者:杨秋晨

论文发表刊物:《世界复合医学》2018年第0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30

标签:;  ;  ;  ;  ;  ;  ;  ;  

探讨艾司西酞普兰与文拉法辛治疗老年焦虑症的临床效果论文_杨秋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