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减桂枝芍药知母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临床观察论文_黄,维,杨胜永,王焕娟

河北省保定市清苑区中医医院 071000

【摘 要】目的 观察加减桂枝芍药知母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44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2例,治疗组拟加减桂枝芍药知母汤治疗,对照组拟美洛昔康分散片联合甲氨蝶吟片治疗,连续服用3个疗程,对比两组疗效。 结果 两组经过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2.7%,治疗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运用加减桂枝芍药知母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可以发挥方中寒温药并用,攻补兼施,温燥而不伤阴,凉柔而不恋邪的优势,临床效果明显,值得推广。

【关键词】桂枝芍药知母汤;美洛昔康分散片;甲氨蝶吟;类风湿关节炎

对于类风湿关节炎,有诸多的中医认识:(1)痹证之为病,乃外邪入内,气血痹阻不通,筋脉关节失于濡养而致,且易化火伤阴,一般病程较长,寒热互见,虚实挟杂。(2)头眩短气上焦痹,温温欲吐中焦痹,脚肿如脱下焦痹,又湿多则肿,寒多则痛,风多则动,热多则红,因此,风、寒、湿、热、痰、疲俱有,上中下焦皆病,经络脏腑均涉及。(3)治疗痹证单用寒药恐湿凝不去,单用热药则热邪愈盛,伤阴更剧,而致气阴俱伤。阴液受损不能滋,因滋阴补。虚恐恋邪不去。风寒湿热四邪俱有,却不能过用逐邪药物,恐伤正气。应用平补平泻又则逐邪不动。笔者应用加减桂枝芍药知母汤对44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进行治疗,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病例选择

1.1 表1参照2009年ACR和EULAR联合颁布RA诊断标准[1]

注:在每一部分中,选取最高分。如一个患者有5个小关节和4个大关节受累,则得3分。四个部分所得分数之和)6分,则确诊为RA。受累关节数:不包括远程指尖关节、第一腕掌关节及第一踌趾关节;中、大关节:双肩关节、双肘关节、双髓关节、双膝关节及双躁关节小关节:除中、大关节外,且不包括远程指尖关节、第一腕掌关节及第一拓趾关节的其余关节。低滴度定义为超过正常上限,但不高于3倍正常上限。高滴度定义为超过3倍正常上限。

1.2活动性类风湿关节炎的判断标准

休息时有中等程度的疼痛;

晨僵大于等于1小时;

有3个以上的关节肿胀;

关节触痛大于等于8个关节;

血沉>28mm/小时;

符合上列4项者可诊断为RA活动。

1.3类风湿关节炎功能状态分类标准:

I级:能正常进行各种工作和日常生活活动。

11级:能正常进行各种日常生活活动和某些特定工作,其他工作受限。

III级:能正常进行各种日常工作生活活动,不能胜任工作。

IV级:各种日常生活和工作活动均受限。

1.4 X线检查分期标准

I期:关节周围组织肿胀,关节面无破坏性改变,可见关节端骨质疏松。

II期:关节间隙正常,有轻微关节面骨质侵蚀和破坏,有或无软骨下骨质破坏,无关节畸形。

III期:骨质疏松加明显关节软骨及软骨下骨质破坏,出现虫样改变,有关节畸形如半脱位、尺侧偏斜,无纤维性或骨性强直。

IV期:除II和III期表现外,并有纤维性或骨性强直。

1.5中医证候诊断标准[2]:符合痹证寒热错杂证之辨证标准

主证:肢体关节作痛、肿胀,或自觉局部灼热,关节红肿热痛,又感畏风恶寒;或局部畏寒,关节冷痛,沉重,喜暖,但伴有身热,口渴;或肢体关节疼痛剧烈,逢寒更甚,局部畏寒喜暖,伴见午后潮热,夜卧盗汗。关节作痛、肿胀时轻时重,关节活动不灵,可涉及一个或多个关节,疼痛处固定,常为刺痛,甚则关节变形,屈伸不利或僵硬,关节肿胀,按之稍硬。次症:疲乏无力,肢体沉重。舌脉:舌红苔白或舌淡苔黄,舌伴有紫气或苔腻,脉细或弦。

1.6病例纳入标准

(1)符合西医类风湿关节炎诊断标准,且同时符合中医寒热错杂证辨证标准的患者;

(2)年龄在18-65岁之间,性别不限;

(3)知情同意,志愿受试。

1.7病例排除标准

(1)年龄在18岁以下或65岁以上,妊娠及哺乳期的女性患者;

(2)合并有心血管、脑血管、肝、肾和造血系统等严重原发性疾病、精神病患者;

(3)合并有严重胃或十二指肠溃疡或糜烂者;

(4)严重关节畸形、功能丧失的患者;

(5)合并有其他风湿性疾病患者;

(6)不符合类风湿关节炎寒热错杂证兼痰癖痹阻证辨证要求者;

(7)关节外伤史者;

(8)对本药不耐受者。

1.8病例剔除规定

(1)进入临床试验观察后,发现受试者不符合纳入标准而被误纳入的病例;

(2)进入临床试验观察后,虽符合纳入标准而纳入后未曾服用药物的病例。

1.9脱落病例的判定标准

隋床试验方案规定符合纳入标准而因某种原因未完成实验的病例,视为脱落病例,包括受试者自行退出的病例以及医生认定受试者退出的中止病例。

(1)中止原因:①不能坚持治疗或加用其他药物者;②出现严重不良事件或严重不良反应必须停药者;③临床试验过程中出现严重的其他并发疾病者;④病情恶化必须采取紧急处理措施者。(2)退出原因:①受试者不愿继续进行临床试验,提出退出临床试验;②受试者未按时复诊,应电话、信件等询问理由调查其具体原因及经过;③其他。

2.资料与方法

2.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符合类风湿性关节炎标准的门诊患者44例,所有患者均可表现出肢体关节作痛、肿胀,或自觉局部灼热,关节红肿热痛,又感畏风恶寒;或局部畏寒,关节冷痛,沉重,喜暖,但伴有身热,口渴;或肢体关节疼痛剧烈,逢寒更甚,局部畏寒喜暖,伴见午后潮热,夜卧盗汗。关节作痛、肿胀时轻时重,关节活动不灵,可涉及一个或多个关节,疼痛处固定,常为刺痛,甚则关节变形,屈伸不利或僵硬,关节肿胀,按之稍硬。兼有疲乏无力,肢体沉重。舌红苔白或舌淡苔黄,舌伴有紫气或苔腻,脉细或弦。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22例,对照组22例。

2.2治疗方法 治疗组:加减桂枝芍药知母汤,方用桂枝15g 芍药10g 甘草10g 麻黄10g 川牛膝10g 鸡血藤15g 白术20g 知母15g 防风15g 炮附子10g黄芪20g、党参15g茯苓12g。对于治疗组患病时间长的患者,病情重,痹证顽固,仅用植物类药物恐嫌药力不够,需加全蝎、娱蛤、乌梢蛇、白花蛇、蜂房、僵蚕等血肉有情之品,搜邪通络。上药煎服方法:上药水煎煮沸40分钟取汁200m1,每日一剂,分两次煎服。若关节压痛度积分或关节肿胀度积分达6分,则加用双氯芬酸钠。

对照组:拟美洛昔康分散片联合甲氨蝶吟片。剂量用法:美洛昔康分散片每日15mg;甲氨蝶吟片每周1Omg。

两组疗程均为4周,两组服药期间忌饮食生冷和辛辣肥甘厚味之物。

2.3疗效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治疗痹病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3]制定。临床缓解:症状全部消失,功能活动恢复正常,主要实验指标((ESR,CRP,RF等)正常;显效:全部症状消失或主要症状消除,关节功能基本恢复,能参加正常工作,实验室结果基本正常;有效:主要症状基本消失、主要关节功能基本恢复或明显进步,实验室检查无明显变化;无效:和治疗前相比,各方面均无改善。

2.4 统计学方法 运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观察项目

3.1一般项目

姓名、性别、年龄、体温、既往病史及用药情况等。

3.2安全性观察项目

(1)IIvQ床试验中应密切观察可能出现的任何不良反应、不良事件,如皮疹、头痛、头晕、腹痛、腹泻、黄疽等,并记录是否需要停药、是否采取处理措施等;

(2)一般检测项目: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能(AST,ALT),‘肾功能((BUN,Scr)等。

3.3疗效性观察项目

(1)主要症状:关节疼痛、晨僵时间、关节发烫、恶寒、阴雨天加重、疲乏无力、发热、口渴、舌苔、脉象等;

(2)主要体征:关节压痛度、关节肿胀度、关节活动度、双手握力、关节功能分级;

(3)理化检查:RF,ESR,CRP,LPT、免疫球蛋白、血常规、肝肾功能、X线分级等;

(4)疼痛严重性估计,用lOCM水平视力对照表法((VAS)来评分;

(5)治疗前后分别对类风湿关节炎临床症状及体征分级与评分、中医证候积分、VAS积分来评价。

4. 结果

4.1 疗效比较 两组经过3个疗程治疗后,治疗组缓解例数16例,占总人数36.36%,显效为14例,占总人数31.81%,有效为10例,占总人数33.33%,无效为4例,占总人数22.72%,总有效率为90.9%;对照组缓解例数14例,占总人数31.81%,显效为10例,占总人数33.33%,有效为8例,占总人数18.18%,无效为12例,占总人数27.27%,总有效率为72.7%,两组总有效率对比有明显差异性,以P<0.05。(见表2)。

5. 讨论

5.1类风湿关节炎寒热错杂证特点

类风湿关节炎主要是因风、寒、湿、热邪气,痹阻肢体、经络,以致气血经脉运行失畅,闭阻不通,而发为痹痛。以寒证居多,纯属热证者较为鲜见,并常因患者体质的阴阳偏盛与病邪属性不同、风寒湿邪郁久化热与风寒湿邪合而为痹、或失治误治之后后,发展为寒热错杂证。因症状较为复杂,治疗上的难度也相对提高。导师汪悦教授认为寒热错杂证多显示病情不稳定,易于反复发作,在治疗上宜采温凉并用,并注意清热不伤阳,温阳不助热,桂枝芍药知母汤即为其常用方之一。而当痹证日久,邪气痹阻经络,气血津液运行受阻,或久痹正虚,推动无力,气血津液运行迟涩,便可形成痰浊癖血凝结,引起关节肿胀疼痛加重,甚或僵硬畸形,马老师在治疗时常用化湿祛痰,温阳行癖之法,使用赤芍、白芍、鸡血藤,或桃仁、红花;又“阳气并则阴凝散”,治寒时温阳补火,如用桂枝;而“脾旺能胜湿,气足无顽麻”,故治湿时便结合健脾益气,可用苍术、白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多能取得较好疗效。

5.2桂枝芍药知母汤以桂枝为主药,善于温经通脉,调合营卫。巧妙之处在于知母一味,性苦寒而质不燥,既能清气分实热,又可清肾经虚火。清热不伤正,滋阴不恋邪。附子行药势,为开痹之大剂,防风祛风除湿,白术健脾补虚,燥湿除痹。桂枝、芍药、知母、甘草合用,养阴清热,调和营卫,充益五脏之气,和血脉,利湿消肿。麻黄、附子、桂枝合用,温阳散寒、祛风止痛。生姜、甘草和胃调中。全方寒热并用,各有所宜,清热散寒,祛风除湿、活血通络。但仍以温阳祛湿为主,并发散风寒,行痹止痛。临床应根据病情,适当加减。患病时间长,病情重的顽固性痹证,仅用植物类药物恐嫌药力不够,需加全蝎、娱蛤、乌梢蛇、白花蛇、蜂房、僵蚕等血肉有情之品,搜邪通络。还可加活血药,以求血行风自灭。

6.结语

1、首先要把握好扶正与祛邪

活动期——祛邪为主,辅为扶正

缓解期——扶正为主,祛邪为辅

2、以祛湿,祛瘀,活血通络为治法

湿邪乃是RA的首犯,湿邪重着粘腻,难以速去多以淡渗利湿为主;瘀是病理产物,又是RA病程顽固的病因之一,祛瘀应贯穿治疗之始终,用活血化瘀之缓品——当归、川芎、丹参、赤芍、丹皮、三七、泽兰、益母草、鸡血藤、姜黄、桃红、红花;活血通络,气血阻痹是RA的重要病机。

3.顾护脾胃 慢性疾病的困扰,活动受限,非甾体类消炎药的副作用,治疗上的过度尅伐,可用陈夏六君汤,半夏泻心汤来对抗西药的伤害脾胃的副作用。

4.系统进行治疗的同时,适宜的功能锻炼,合理的调摄和饮食也是不能忽视的。

类风湿关节炎是风湿科常见疾病之一,西医治疗该病的疗效是肯定的,即使直至目前为止对病因仍不十分清楚,但从生物制剂的应用开始,已经让本病的治疗真正迈向了靶向治疗的时代,也已逐渐发展为常规疗法。近年来研究发现中西医结合的综合疗法,不但可以增强疗效,减短服药或大剂量服用西药(如慢作用药、激素)的疗程,还可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常见的药物毒副作用,值得以此为依据,开展出更完整的治疗方案,造福患者。

类风湿关节炎寒热错杂证,运用导师马玉琛教授常用的桂枝芍药知母汤加减,疗效明显。但碍于病例数较少,观察疗程较短,目前研究尚不够充分完善,若能进一步研究,加大样本量,进行长时间的系统追踪调查,一定能更好的指导临床,更能将中医药的优势发扬光大。

参考文献:

[1]RA诊断标准;2009年ACR和EULAR联合颁布

[2]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185-189.

[3]《中药新药治疗痹病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

论文作者:黄,维,杨胜永,王焕娟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蒙医药》2018年第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4/3

标签:;  ;  ;  ;  ;  ;  ;  ;  

加减桂枝芍药知母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临床观察论文_黄,维,杨胜永,王焕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