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学困生产生的非智力因素分析及对策论文_王永丽

初中数学学困生产生的非智力因素分析及对策论文_王永丽

甘肃省白银市第十中学 730900

学生学习成绩的好坏除了智力因素之外,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非智力因素。所谓非智力因素是指智力因素(知觉、记忆、思维)以外的能作用于学习的条件,它包括动机、兴趣、情感、毅力、性格、自信心等方面的心理因素。从人类智慧行为的心理结构看,非智力因素属于非认知性心理机能系统,即动力系统,在学习上发挥着动力、定向、强化、创造等方面的功能。

一个学生学习成绩的好坏除了与记忆能力、观察能力、思维能力等智力因素有关外,还在很大程度上与学习动机、学习兴趣、情感、意志、自信心等非智力因素有关。因此可以肯定地说:虽然造成一个学生成为学困生的原因有很多,但因为智力因素使学生变为学困生的是极少数的,反而因非智力因素造成的学困生占多数。所以在平时工作中总有这样的议论:“某某头脑不笨,但就是学习不好。” 新课程标准更加关注学习中“态度、情感、意志、价值观、过程与方法”几个目标的达成。因此要让学困生走出困境,就要从非智力因素入手,发挥非智力因素对智力的“催化”作用,调动各种非智力因素使学困生“能学”、“想学”、“乐学”、“爱学”、 “会学”,从而提高他们的数学素质。那么,初中数学学困生形成的非智力因素有哪些表现呢?

1.缺乏自控能力。从心理学角度分析,初中生具有保持注意力时间短、注意力易分散、自控能力薄弱的特点。因此,一些学生上课时总是精神不集中,注意力分散,兴趣易迁移。这些不良的学习行为久而久而之形成习惯,使他们对学习渐渐失去信心,特别是由于数学知识前后逻辑性较强,长此以往在数学学习上形成了障碍。

2.缺乏科学的学习方法。初中生年龄小,学习的自主性差,往往是上课听课,课后完成作业了事,没有形成课前预习,课后复习,努力寻求最优解答,解题后进行总结、归纳、推广和引申等科学的学习方法。他们偏重于对教材中的定义、定理甚至题解的记忆,造成条件稍一变化便无能为力;对于所学习的知识不会比较,不善于整理归纳,知识结构松散零乱,再加上理解不深,影响了后继数学知识的掌握。

3.缺乏恒心。学因生意志薄弱;不能做到坚持学习,一遇到计算量比较大或是计算步骤稍繁琐,或是一次尝试失败,或是一看题目较长,甚至是听老师或同学说是一道难题,就产生了畏惧情绪,缺乏克服困难、战胜自我的坚韧意志和恒心。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4.缺乏自信,自卑感强,自暴自弃。数学学困生由于学习成绩较差,因此常常遭到部分老师的白眼,同学的冷落、歧视,甚至家长的打骂,他们的自尊心受到了极大的伤害。加之数学知识比较抽象,学起来有一定的困难,所以一些学困生在未接触到某些数学知识之前,就对所学知识产生了畏惧心理,没有足够的信心去学习这些知识,稍遇到一点挫折就会丧失信心,最终放弃数学学习。

弄清了初中数学学困生形成的非智力因素有哪些表现,我们就可以调动各种非智力因素,积极地实施不同的策略,帮助学困生提高数学素养。具体来说:

1.树立自信心,使学困生“能学”。自信心就是对自己实现个人目标、理想的坚信程度。它表现为接受任务后,对完成任务充满信心,便能提出完成任务的方法、步骤,有克服困难的决心。每个人只有相信自己,才能激发进取的勇气,才能最大限度地挖掘自身的潜力。

2.激发学习兴趣,使学困生“想学”。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能使人集中精力去获得知识,是学习活动的强大动力。“没有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乌申斯基)。现代教育实践也说明,培养良好的兴趣是减轻学生负担、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环节。

3.明确学习目的,使学困生“乐学”。学生学习目的明确、学习态度端正是提高学习积极性、形成学习数学的动力的重要因素。

4. 扩大“闪光点”,使学困生“爱学”。教师要接近、了解、关心、尊重学困生,建立起民主、平等的朋友关系,发现、赞赏他们所取得的哪怕是极其微小的成绩,让他们感受到老师的关心以及殷切的希望。这样才能亲其师而信其道,爱上数学学习。

5.锻炼学习意志,使学困生“勤学”。勤学是指学生能把学习作为自己的需要,学习过程成为主动探究的过程,遇到问题努力探求答案,直到把问题解决。数学的特点是抽象,不像有些学科那样贴近生活,如果单凭一时的兴趣,是难以学好数学的,因此毅力就显得尤为重要。教师要使学生认识到数学学习中不可避免地要碰到困难,但只要有毅力、有恒心、有水滴石穿的精神,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教师要经常介绍名人成功的例子,鼓励学困生以名人为榜样,在数学学习中始终保持自信、向上的积极心态,激发他们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决心,增强他们的学习意志。

6.培养学习能力,使学困生“会学”。“会学”是指用科学的学习方法来进行自主学习。教师要对学困生进行学法指导,引导学困生自主学习,指导学困生制定学习计划、目标,课前自学,专心上课,勤于思考,适当作好笔记,及时复习,善于积累,系统小结;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和能力,逐渐从学会转化成为会学,垒实学习创新的根基。

素质教育的全体性要求教师要有整体育人、全体育人的观念,要对每个学生负责,因此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要集思广益,努力调动学困生的非智力因素,帮助学困生走出困境,使每个学生的数学素质不断提高,切实使素质教育落到实处。

注:课题名称:学业较差学生的行为形成原因与教育对策研究。

课题类别: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

课题批准号:GS(2014)GHB1027。

论文作者:王永丽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6年4月总第18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5/10

标签:;  ;  ;  ;  ;  ;  ;  ;  

初中数学学困生产生的非智力因素分析及对策论文_王永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