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如何提高中医药文化的软实力论文

论如何提高中医药文化的软实力论文

论如何提高中医药文化的软实力

张慧玲1,武东霞1,邱 鹏 1,任 萌 2,司兴勇2,徐凯勇2,王花欣1,王 媛 1,赵海军1,韩晓春1,张发艳1,于华芸1,韩冰冰1,卢 岩 1,张亚楠1,陈 倩 1,王世军1,马 柯 1*

(1.山东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山东 济南 250355;2.山东中医药大学,山东 济南 250355)

摘 要: 介绍中医药文化的作用、现状及其原因,并提出增强中医药文化软实力的措施,即在校园中推广中医药文化,并加强高素质中医药人才培养。

关键词: 中医药;文化;软实力

文化特指代表一定民族特点的,反映其理论思维水平的精神风貌、心理状态、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等精神成果的总和。文化是一个国家的灵魂和象征,同时也是一个国家发展和延续的基础。美国哈佛大学教授约瑟夫·奈在著作《注定领导世界:美国权力性质的变化》中首次提出“软实力”这一概念,并指出软实力是一个国家的意识形态和文化的吸引力,是通过吸引而不是强迫来达到预期效果的能力[1]。中医药文化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医发展过程中的物质形式和精神财富。《国务院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中医药作为中华民族的瑰宝,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和人文精神,是我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体现”。中药文化软实力建设已被提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为中医药的蓬勃发展带来了历史机遇。因此,如何提高中医药文化的软实力,值得认真思考。

1 中医药文化的作用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中医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中医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凝聚着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养生智慧和实践经验,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吸收哲学、军事、文学、数学、天文学、历史、地理学等自然和人文学科知识,不断融入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因此,在一定程度上,中华文化的振兴离不开中医药文化的振兴,中医药文化的振兴无疑是促进中华文化振兴的重要途径。中医药文化依托中华文化,传播中医药文化本身就是传承和发扬中华文化的重要方式。而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向心力和凝聚力的源泉,也是中华文明延续五千年的重要保证。

另一方面,对于一些背景深刻的题目,我们认为题目背后的高等数学背景比原题更有吸引力,为此我们准备了“纠错码与通讯(2010-北京-20题,参考[5])”、“两工序流水线时间最优化问题与S.M.Johnson 法则 (2014-北京-20题,参考[2][7])” 等专题讲座.从同学们热情的参与度中,我们看得出来这些专题知识可以激发学生对高等数学的兴趣.

2 中医药文化发展现状及原因

一百多年来,中国人民对包括中医在内的传统文化逐渐丧失信心,甚至不遗余力地加以批评。1929年,南京国民政府第一届卫生委员会通过了“废除旧医药,消除医疗卫生障碍”提案,提出废止旧医以扫除医事卫生之障碍。解放初期,一些人认为中医学和现代医学相比糟粕太多,缺乏科学依据甚至是伪科学。在今天,依然有人会说出类似中医药应退出医疗市场的话语。这些现象表明,相当多的中国人仍然存有文化自卑心理。在人才培养方面,中医院校培养的人才缺乏文化自信和辩证思维能力;在科学研究方面,中医科学与人文分离,研究人员中医药文化意识和中医科研创新能力缺乏。

如今,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国家实力不断增强。2015年10月,屠呦呦因研制出新型抗疟青蒿素和二氢青蒿素而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提升了中医药在国际上的地位,也增强了中国人民的中医药文化自信。当然,不可否认的是中医学文化发展仍存在很多问题,需要我们进一步去继承和创新。针对中医药文化传承现状,国家制定出提高中医药文化软实力的措施,即在校园中推广中医药文化,加强高素质中医药人才培养。

3 中医药文化进校园

他一听,很是动容,思考了几秒,也许觉得我说得很在理,握着我的手,用一种坚定的语气说:“你放心,有我在,我不会让你受到委屈的。”

颅内动脉瘤开颅夹闭术后发生硬膜下并发症较为常见,发生率为1%~5.1%,且男性、年龄、颅内动脉瘤部位、脑萎缩及抗血小板药物的使用是动脉瘤开颅夹闭术后硬膜下积液或血肿发生的危险因素[5-9]。本研究结果表明,男性、高龄、动脉瘤部位(大脑中动脉瘤、多发动脉瘤)是动脉瘤开颅夹闭术后硬膜下积液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硬膜下积液演变为慢性硬膜下血肿则与男性、高龄相关(P<0.05)。本研究结果还表明,硬膜下积液量越大,其演变为慢性硬膜下血肿的比例越高,演变为慢性硬膜下血肿后须行钻孔引流手术治疗的比例也越高。

3.1 让学生初步了解中医药文化

崇拜总是首先表现为祭祀,在良渚的莫角山遗址发现有巨大的土台,考古学家认为它就是良渚人的祭台。良渚人就是在这里祭祀天地的。具体的祭祀情景我们已是不可知了,但是,它们留下了两种重要的祭器,这就是玉璧与玉琮。玉璧是用来祭天的,而玉琮是用来祭地的。

3.2 让学生充分认识中医药的作用

在学校以举办科普讲座、编写养生小册子等形式传播中医药知识,开设兴趣班或第二课堂,提高学生动手能力。比如,教学生制作中药饮片标本和中草药样本,让学生了解不同植物的药用价值,包括银杏叶可以提取治疗心脏病的药物、银杏树白果可以治疗哮喘、牡丹皮可以入药等知识。从学生熟悉的中药入手讲授中医药知识,有助于增强中医药文化的吸引力[2],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动手能力不是短时间内形成的,需要长期培养,如果学生缺乏动手能力,将来可能会成为一个眼高手低的人,在中医药科研或医疗服务工作中就会错误百出。

在漫漫历史长河中流传了很多关于中医的典故,教师可以将中医典故穿插到日常教学中。例如,华佗发明麻沸散,让病人喝了以后就可以无痛完成剖腹手术,清除腐烂的肠子。再如,成语杏林春暖源于一个叫董奉的中医,他看病不收钱而是种杏树,病人大病治愈后种植5棵杏树,小病治愈后种植1棵杏树。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种植了数十万棵杏树,百姓以杏子换取粮食,而这些粮食被董奉用来救济灾民。这些故事不仅生动有趣,还可以引导学生向善。因此,将中医药文化引入校园,使学生对中医药文化有初步了解,提高学习兴趣,树立对中医药文化的崇高敬意。青少年处于价值观、人生观形成和确立的非常重要的阶段,如果我们能有效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毫无疑问对其成长具有重要意义[3]

3.3 传播中医药知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我们可以通过现场演示来传播中医药文化,让学生了解针灸、贴耳豆等,还可以通过展示中药实物,让学生观察中药的样子,在比较和实践中了解中医药文化。与此同时,邀请中医专家来学校讲授中医技术和知识,如望、闻、问、切等诊疗技术,提出一些养生建议,包括适度锻炼、饮食和休息等,有助于学生拓宽知识面,并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

4 高校重视中医药文化,培养高素质中医药人才

4.1 中医药文化发展与科技相结合

将中医药文化融入中医院校学生课程教学中,根植于学生的内心[8]。如开设选修课程,包括医学伦理学、中医药传统文化在中医药大学生中的学思践悟、中医中药发展史等,加强学生对中医药文化的学习和理解。将优秀的中医药文化融入其他课程教学中,特别是中医思想、医学名言等,结合学生的专业背景进行理论教学,以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课程教学的有效性。以中医阴阳学说为例,可以将其融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学中。阴阳学说就是根据自然界运动的变化现象和规律,讨论人体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的学说,从而解释了功能活动、组织结构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承认世界的物质本质是一种简单的唯物主义思想,这与马克思主义唯物论是一致的。

4.2 经费和制度保障

打造人才发展平台,实现文化留才[7]。提升工作单位发展前景与人才愿景的契合度,实行合理的绩效分配,为留住人才奠定物质基础。提供更多培训和锻炼机会,建立高效、科学的晋升机制,使各级各类人才拥有更广阔的上升空间。一系列的组织措施应该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激发人才研究中医药文化的热情。重视中医药科研和临床,奖励对中医药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人才,并且拿出足够的资金培养中医药人才。只有人才得到良好的培养和发展,才能更好地传播中医药文化。

在青年学生中传播中医药文化,能彰显中医药文化的魅力,使其获得广泛的群众基础,使健康知识得以普及,学生文化素质得到提高。在校园中推广中医药文化,对学生的一生都有好处[2]

4.3 将中医药文化融入课程教学

中医药院校在中医药文化传承中起着引领和示范作用,是培养中医药人才的摇篮[4]。把先进的科学技术和中医药文化相结合,能实现中医的科学化发展。例如,将虚拟仪器应用于传统中医教学、研究中,开拓了虚拟仪器技术的实际应用这一新领域。山东中医药大学建立了医学虚拟仿真实验室,实验过程中利用基于虚拟仪器技术的小鼠计数生物模型机制综合管理系统,实现了实验过程的自动化、规范化,避免了人工计数造成的误差,使实验效率提高1 000倍。同时,山东中医药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专业与山东中医院骨科合作,利用LabVIEW软件将角度传感器与计算机有机结合起来,开发了一种虚拟骨科复位操作信息采集系统[5]。在采集手术模型时,可以展示模型各部分的角度变化,并实时呈现手术过程中骨折远端的位置和姿势,最后得出正确的中医骨伤复位操作路径。虚拟矫正信息收集系统的开发促进了中医矫正技术的发展,解决了骨科技术在临床实践中不易推广的难题[6]。山东中医药大学还开发了基于虚拟仪器技术的推拿手法力学信息研教系统,能显示名师名医典型的推拿手法力学信息曲线,供学生对照练习,及时调整练习方法,减少练习的盲目性。此外,该系统还可以自动对学生的手法信息进行分析,提取特征值,给出参考成绩,打印成绩单,或与推拿名师名医相应手法信息进行对比,给学生提供反馈信息,使他们尽快掌握正确手法。

4.4 建设具有中医药文化特色的校园文化

大学的育人功能还受校园文化的影响,如果校园中蕴含着丰富的中医药文化,就能在潜移默化中熏陶学生。充分利用校园内教学楼、人文景观、道路、图书馆、生态绿化等,展示有关中医药的医德警言、名医名家、典故、历史、中药知识等,营造良好的中医药文化氛围,提升校园中医药文化软实力[9]

4.5 坚持“仁德、仁术、仁人”的教育理念

从培养中医药人文精神入手,根据大学生特点、中医人才成长规律及其特殊要求,坚持“仁爱、仁术、仁人”的教育理念,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10]。仁爱就是培养学生高尚的品德,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要具有“诚实守信、言行一致、勤勉敬业、谦逊谨慎、乐于助人”的职业道德,崇高理想、信念,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仁爱要求中医接班人热爱祖国,遵守医德,服务人民。仁术是中医药文化的核心,不仅要求医生具备一定的技能、知识和科学态度,而且有拯救世界的人文情怀。仁人的意思是人要全面发展,要求中医药人才的整体素质、人品和工作能力共同进步,人文精神、科学态度和创新理念和谐统一。这要求以人为本,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是学校“博学、勤奋、谦虚、见多识广”的学术氛围的高度凝练。

4.6 解决“教什么”的问题

构建模块化知识体系,解决中医药教学中“教什么”的问题。构建模块化知识体系的指导思想是:紧紧围绕人才培养目标,按照“三基”(基础知识、基础技术和基本技能)减少重复,加强渗透,补充新知识,整合课程内容,构建全面、多层次的模块化知识体系,对教学内容进行合理优化[11]。建立不同方向、专业的多层次的知识模块,根据知识点组织教学单元。这能够满足不同专业的培养要求,满足不同基础学生的发展需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此外,及时吸收西医新技术、新理论、新方法、新成果,使知识体系不断更新,将每个具有特定功能的知识模块组整合一个完整的知识系统[12-13]

增强中医药文化的软实力,不仅要让学生掌握中医药知识,具备健康观念,还要继承优秀的中医药文化,增强文化自信。

参考文献:

[1]洪晓楠.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哲学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

[2]杨明会.中医药文化进校园的教育意义及社会价值[J].创新人才教育,2017(2):44-45.

[3]何贵新,秦伟彬,林琳,等.关于南宁市中小学生对中医药文化认知现状与需求的调查[J].大众科技,2018,20(10):108-110.

[4]郑丽红,刘雅芳,王琳晶,等.新形势下中医药文化发展现状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6):61-63.

[5]曹慧,宋晓瑞,邱鹏,等.虚拟正骨手法中多传感器信息融合算法研究[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41(4):127-134.

[6]张俊忠,邱鹏,李传莉,等.中医正骨复位手法信息采集系统的设计[J].计算机仿真,2012,29(2):297-300.

[7]周蓉.中医药人才培养在中医药文化发展中的应用与实践[J].管理观察,2018(36):182-183.

[8]周小燚,邓敏.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教学的思考[J].西部素质教育,2018,4(21):24-25.

[9]吴荣华,杨露露,孟晓伟.大学生中医药文化素养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J].亚太传统医药,2018,14(12):6-8.

[10]吴勉华.仁德仁术仁人——南京中医药大学的教育理念与实践[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173-176.

[11]陆凡婷,杨腾.针对模块化教学改革的初步探讨[J].南方农机,2018,49(7):118-120.

[12]赵颖,岳小强.中医学基础模块化教学改革初探[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8,16(21):8-10.

[13]张永跟,吴元洁,刘兰林.《温病学》课堂教学模块化设计初探[J].陕西中医药大学学报,2019,42(1):162-168.

中图分类号: G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1246(2019)21-0023-03

(*通讯作者: 马柯)

标签:;  ;  ;  ;  

论如何提高中医药文化的软实力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