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体能需求下高职体育课程改革研究论文

职业体能需求下高职体育课程改革研究论文

职业体能需求下高职体育课程改革研究

王民强

(北海职业学院 广西北海 536000)

摘 要: 当下我国高职院校的课程设置主要还是沿用了普通高校的体育课程,在课程设置以及教学模式上没有高职院校应该有的特色,学生的职业体能跟不上时代的发展以及就业的需求。本文主要从高职院校的体育课程教学的现状分析,阐述了职业体能需求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改革的实际意义,结合职业体能的需求,就高职院校的体育课程改革的措施发表了浅显的观点,以期与高职院校体育教育工作者共同探讨新时代高职院校体育教育改革大计。

关键词: 职业体能需求 高职体育 课程改革 综合发展

高等职业院校是为社会培养和输送人才的一个重要渠道,其人才的培养方向和我国的普通高校有一定的区别,主要是为社会培养高级的应用型、实践型以及技术性的人才,教育的核心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以及综合能力,以学生就业为教学导向。体育教育是高职院校中非常重要的一门学科,应社会发展的需求,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市场人才的需求,所以体育教育改革势在必行。其改革的方向还是要立足于学生,根据高职院校的自身特点以及特色,把“育人”放在改革的首要位置,体育教育过程中渗透德育教育,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要以“终身体育”为主线,结合就业的需要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学生提前适应未来就业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

1 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教学的现状分析

1.1 课程的设置比较陈旧,跟不上时代发展的需求

经过调研发现,多数高职院校的体育课程设置和我国的普通高校的教育设置比较类似,从学生群体来看,高等院校的学生和普通高校的学生年级相仿、接受的教育相似,课程设置相同似乎符合学习需要。但是往往忽视了不同类别的高校办校的方向不一样,普通高校主要是培养科研型人才,而高职院校主要是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两者在人才培养的方向上存在一定的偏差。所以在共有的学科体育教学上,高职院校应该打破常规的课程设置,根据学校以及学生的特点,制定符合当代要求的体育课程,帮助学生培养爆发力、灵敏性,加强体能训练。在课程的创新上不建议参考专业体育院校的要求,毕竟高职院校和专业的体育院校还是有一定的差异,其改革的宗旨在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在未来就业过程中,有良好的职业体能,满足学生发展需要。

1.2 缺乏和职业体能相匹配的教育体系

当下高职院校的体育课程多半是以加强学生锻炼、学习相关的运动技能为主要目的,缺乏和职业体能相关的教育体系,在体育教学过程中,高职院校采用理论课程加实际训练相结合的方式。由于专业课程学习压力较大,高职院校的体育课程时间较少,且当下体育课程的教学目标设立不科学,多数以“达标”为考核机制,忽视了学生之间的差异性,更加谈不上与未来职业体能相关的教学方法和方式。主要以考试为根本目的去参加体育运动,不仅无法从体育运动中获取运动的乐趣,往往还因考试的压力产生厌学的情绪。体育运动其实是一门课内和课外要相互衔接的课程,而在实际的体育教学中,老师对于学生课外的训练和锻炼缺少监督和指导,导致学生的自主性和自觉性较差,从而达不到整体的体育教学的效果和目的。

1.3 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模式和内容过于单一

当代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模式以及内容都非常的单一,教学方法过于简单。具体表现为我国的大部分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还是坚持以技术教学、发展技能和增强体质为主要教学目标。往往对于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和身心健康的发展规律有所忽视,轻视了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课程授授中的内容和知识非常局限,对终身锻炼缺乏实用性。经过调研发现,我国的大多数高职院校的课程安排主要是球类,主要是以篮球、排球和足球为主要项目,外加武术、健美操等项目,往往在进入高校之前,学生对于部分项目都有所接触和了解,而高职院校继续开展这些项目往往不能满足当代高校学生的兴趣和爱好的需求。

2 职业体能需求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改革的意义

2.1 职业体能的加入,有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高职一般是3年学制,3年学习以后学生就要面临社会就业问题。在体育教育的过程中加入职业体能,可以让学生提前适应到未来岗位的角色中去。当今社会需要的是综合型人才,不仅要求学生有较高的专业知识,更要求学生有良好的适应能力、沟通能力、与人合作的能力,而这些综合能力我们可以渗透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如此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对于未来进入工作角色,学生也能快速适应,有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总而言之,规范的宪法设计是“依宪改革”的基础和前提,是宪法适应改革需求的重要“法律路径”,只有在法治架构内设计,让“设计”符合法治要求,才能保障改革植根于“法”并成长于“法”中。

2.2 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改变被动学习的局面

这种论调常常被当做非理性主义的、反科学的观念,是以文学的形式表现的非理性主义哲学。 但问题并非如此简单。 罗扎诺夫认为,在实证主义科学(傲慢的科学)的基础上固然不能建成大厦,在“任性”的基础上同样不能建成大厦,而是需要一种可以包容“任性”的、温和的、谦逊有礼的科学。 罗扎诺夫说:

3 结合职业体能需求,体育课程改革的措施

3.1 立足学生的就业岗位需求,确定相应的课程目标

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的目标主要涵盖运动参与、提高身体素质、运动技能、提高心理素质和提前适应社会5部分。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要明确好自己的教学目标,在设立课程目标时,应结合学校人才培养的方向,考虑到学生专业的特征,立足学生未来就业岗位的需求,有针对性地设定课程。例如,从专业分类上来看,理科生的劳动强度以及复杂程度要高,在体育课程设置上要加强运动参与以及运动技能的提高;文科生相对而言未来从业的岗位精神压力比较大,社会适应能力要强,在体育课程设置过程中可以加强学生的心理建设以及社会适应等课程的设置。宗旨在于让学生提前进入未来岗位的角色,自主学习,在运动过程中体会到乐趣。

经过调研发现,现在很多高职院校的体育课程变得和其他学科一样,是一门应试学科,学生的学习比较被动。加强体育教育改革,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深入职业体能,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充分意识到学校3年的体育训练是为日后进入工作角色做准备,有助于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尊重学生的意愿,根据不同专业设定不同的教学课程,提高学习的效果和成效。

3.2 加强校企合作,加强课程资源的整合和运用

高职院校的体育教育想要融入职业体能,最好的方法是加强校企合作。具体措施可以让学生到企业参观,对未来的岗位提前有一定的了解和认知,切身理解体育运动可以培养未来的职业体能,从而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当代企业所需要的综合型人才。另外应该加强学校的软、硬件设施,整合资源,给学生提供良好的运动场所、专业的指导等,这些往往单靠学校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学校可以通过组织社会力量,与其他高校联谊等方式整合资源,进行教育改革和创新。

4 结语

当今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高职院校应加强体育教学的改革,让学生拥有健康的体魄、充沛的体能,这是任何岗位都需要的。除此之外,注重学生心理的建设,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在运动过程中融入职业体能的需求,加强技能训练,培养学生沟通、适应、协作等综合能力,为社会培养全面型人才贡献力量。

深圳市将继续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精神,抓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试点建设各项工作,进一步健全制度,深入创新,严格“三条红线”管理,强化水资源总量控制,提高用水效率,优化水资源配置,加强水资源保护,提升水环境质量,加快健全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长效机制,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加可靠的水资源保障和支撑,为推进深圳生态文明建设、打造“生态深圳”、建设“美丽深圳”的梦想作出新贡献。

参考文献

[1] 黄波.基于职业体能需求的高职健身体能课程改革探讨[J].当代体育科技,2018,8(35):105-106.

[2] 商汝松.基于职业体能需求的高职体育课程体系创新[J].教育与职业,2016(6):104-106.

[3] 贺红兵.基于职业体能需求的高职体育课程体系创新[J].神州,2017(5):110.

中图分类号: G80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2813(2019)11(b)-0095-02

DOI: 10.16655/j.cnki.2095-2813.2019.32.095

①课题来源: 职业体能需求下新时代高职体育课程的构建——以北海职业学院为例(课题编号:2019YJY24)。

作者简介: 王民强(1983,9—),男,汉族,广西北海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体育教学与训练。

标签:;  ;  ;  ;  ;  

职业体能需求下高职体育课程改革研究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