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千年发展目标的深层概念及其本土化_贫困人口论文

浅析千年发展目标的深层概念及其本土化_贫困人口论文

千年发展目标的深层理念及其本土化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本土化论文,发展目标论文,千年论文,理念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千年发展目标的内容及其深层理念

在2000年联合国总部纽约举行的千年峰会上,世界189个国家的147位元首和政府首脑一致通过了一份《千年宣言》,这份宣言代表了一系列简单而又有力的客观标准,内容涉及2015年将极端贫困人口减半,遏止并扭转艾滋病的蔓延,普及初等教育等等。无论在哪个国家,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人们都容易理解并给予支持。由于成千上万的人迄今还未摆脱落后、贫困和疾病的困扰,消灭贫困、缩小各国在发展水平上的差距,实现共同发展仍是当今世界的最大挑战。因此,这些千年发展目标不仅代表了各国为促进发展做出的庄严承诺,而且也成为国际社会衡量各国发展进程的重要尺标。

MGDs共包括8个总目标和18项具体目标,它们是所有与会的联合国成员国都承诺到2015年要实现的目标。8个总目标分别是:目标一,针对消除极端贫困和饥饿,具体包括到2015年将每天依靠不到1美元生活的人口比例减少一半,以及将遭受饥饿的人口比例减少一半;目标二,要求普及初等教育,即确保到2015年所有的男童和女童都能完成全部的初等教育;目标三,提倡促进性别平等、赋权于妇女,指的是最好到2005年消除初等和中等教育中存在的性别不平等现象,到2015年在各级教育中消除性别不平等现象;目标四,提出要降低儿童死亡率,即到2015年将五岁以下儿童的死亡率降低三分之二;目标五,是要改善产妇保健,指的是到2015年将产妇死亡率降低四分之三;目标六,是指与艾滋病、疟疾及其它疾病作斗争方面,包括到2015年遏止并开始扭转艾滋病的蔓延,以及到2015年遏止并降低疟疾及其它主要疾病的发病率;目标七,涉及确保环境的可持续能力方面,包括三项具体指标,即将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与国家政策和计划相结合,并扭转环境资源流失的趋势;将无法持续地获得安全饮用水地人口比例减少一半;到2020年,使至少1亿贫民窟居民的生活有明显改善。目标八,指向全球合作促进发展,内容涉及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贸易和金融体制;满足最不发达国家的特殊需要;满足内陆国和小岛屿发展中国家的特殊需要;解决发展中国家的债务问题;与发展中国家合作,为青年创造就业机会;与制药公司合作,为发展中国家提供基本药物;与私营部门合作提供新型科学技术等。(注:United Nations,Indicators for Millennium Development Goals,NY:UN,2003)

以上所有指标都是基于人类的基本需要,以人为中心并且是可以测量的。从中可以看出,MGDs是以消除贫困和关注弱势群体为中心而设立的。在关于贫困问题的研究方面,1998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印度经济学家阿马蒂亚·森可谓是独树一帜。森的研究始终关注的是人的权利和生存。在他看来,单纯的经济指标似乎并不足以反映社会的发展和个人的自由,在人类追求自由和发展的过程中,经济目标只是追求之一。他认为,经济增长之所以重要并不是因为增长本身,而是因为增长过程中带来的“相关利益”,例如更高的人均预期寿命、更好的教育程度等。他主张用“能力理论”来衡量社会的进步,以弥补用人均收入水平作为衡量依据的缺陷。经济发展应当被视为个人能力的不断扩大的过程。(注:郭利华、贾利军编译:《诺贝尔经济学经典理论:经济学茶座》,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225页。)即经济发展最终应归结到人们能做什么和不能做什么,例如人们是否长寿、健康,能否读书写字、相互沟通等。从这个角度来看,千年发展目标主要具有以下深层含义。

第一,将关注的焦点放在人们的生存状况之上。在这18个具体指标中,与生存状况相联系的主要包括消除贫困与饥饿,提高公共卫生水平等。消除贫困和饥饿是人类社会发展中的永恒主题,千年发展目标是到2015年,将每天依靠不到1美元生活的人口比例减少一半,并将遭受饥饿的人口比例减少一半,要完成这一目标仍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据统计,目前在发展中国家,仍有大约12亿人口每天消费不足1美元,有8亿营养不良,1.53亿5岁以下儿童体重不足;在非洲撒哈拉地区,一半人口都生活在贫困之中。公共卫生状况是衡量生存状况的另一个有效指标,在千年发展目标中,对这方面的关注主要体现在五岁以下儿童的死亡率、产妇的死亡率以及其它疾病的发病率和扭转艾滋病的蔓延等等。特别是在经历了SARS风波和禽流感以后,关注贫困人口的公共卫生状况以及获得保健卫生设施的能力成为一项重要内容。

第二,重视培养和提高贫困人口基本能力和素质。这主要表现在到2015年所有的男童和女童都能完成全部的初等教育。对于贫困人口来说,要想真正脱离贫困状况,最根本的途径是要接受教育。经济学研究表明,教育可以增强人们获得收入的能力。英国经济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詹姆斯·E.米德认为,教育政策的进一步完善,可以提高穷人获得收入的能力,提高贫困者的收入,改善社会的收入分配和贫富差距。(注:赵惠新:《全面小康、收入分配与人力资本》,载《山东社会科学》2003年第5期。)事实上,如果社会政策不加以干预或调控不力,往往出现富人越富、穷人越穷的状况。针对这种“马太效应”,最有效的途径就是普及教育,特别是初等教育,使贫困人口同样能够享受到公共教育服务,从而增强贫穷者及其子女的读书写字能力,增强他们所拥有的人力资本,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改变他们的贫困状况。目前世界上大约有1.14亿儿童失学,每五个儿童中就有一个被剥夺了最基本的受教育权利。

第三,将性别公正作为衡量社会进步的重要指标。事实上,在所有的社会不公正现象中,持续时间最长、跨越领域最广,涉及人数最多的,就是性别的不公正和不平等。性别公正不是简单的男女平等问题。男性和女性由于先天生理、心理等方面的差异,并不可能做到绝对平等,但是他们在获得资源和发展机会的权利方面应当受到公正对待。在MDGs中,体现性别公正的指标主要包括:男女在不同受教育阶段的比率,15-24岁男女识字率之比,在非农业部门中女性所占的份额,以及在国会和议会中女性所占的席位等。目前,许多地区在教育中的性别平等问题已经基本解决,但是在非洲、西亚以及太平洋等地区,仍有6.3千万的女孩无法接受初等教育,世界上只有9个国家的议会中大约每3个职位中就有一个是女性。

第四,环境可持续发展是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关系中的一个重要理念。人类是环境的一部分,是环境的产物,同时又是环境的改造者和创造者。在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上,自20世纪60年代罗马俱乐部米都斯提出“增长的极限”概念以来,人口安全问题开始进入人们的关注视野。而联合国开发计划署1994年人类发展报告首次提出了人类安全的概念,并列出危及人类安全的7种类型:经济安全,食品安全,健康安全,环境安全,人身安全,社区和文化安全,以及政治安全。这些都反映了由于经济发展所带来的环境恶化,人类发展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不相适应等。之后,学术界开始形成对社会、资源、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研究,并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注:刘延年:《中国人口安全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的人口问题》,载《上海市人口世界网》2003年11月19日。)在MDGs中,将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与国家政策和计划相结合,并扭转环境资源流失的趋势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可持续能力的重要指标。另外,获得安全饮用水的人口比例以及处于贫民窟居民的生活状况也是其中的主要内容。目前,许多地区农村安全饮用水的获得状况已有明显的改善,而相反城市的状况却并不那么乐观,如果不尽快采取措施,许多国家将会面临水资源短缺问题。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MDGs突破了只注重收入提高的传统经济发展模式,是一种整合了经济、社会和环境三个维度的可持续发展模式。经济的可持续性体现在提高产品和服务的同时能够运用最少的资源和能量,占用最少的空间,产生最少的污染和浪费。社会的可持续性依赖于从多维度来消除贫困,不仅在于经济上消除贫困,还在于通过教育提高贫困人口的人力资本,通过就业提高女性的社会地位,或通过市民社会建立广泛的社会资本。环境的可持续性包括自然资源和能源的使用以及污染和浪费的解决等。这三者相互作用,共同构成了全世界的发展宣言。

千年发展目标在中国的执行情况(注:2004年3月25日-27日,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高层国际研讨会在北京举行。此次会议由中国政府和联合国驻华系统机构联合举办。来自世界各国和国际机构的高级官员、中国有关部门的负责人以及专家、学者等就落实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进行广泛而深入的讨论。会议发表了《中国实施千年发展目标进展情况》报告,这是联合国发布的第一个有关实施千年发展目标进展情况的国别报告。本文中所用数据资料如无特殊标明,则均引自该报告。)

中国在实现这些MDGs方面一直走在世界各国的前面。在过去的20年中,中国的人类发展指数(HDI)已经从1975年的0.52上升到2001年的0.721;从1978年至2000年,每天消费不足1美元的绝对贫困人口数量已经从2.5亿下降到3千万。随着经济增长率以每年9%的速度递增,中国在消除饥饿、普及初等教育、减少儿童死亡率以及提高产妇健康等社会发展指标方面均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1.经济与贫困

对贫困程度的估计因选择指标的不同而有所差别。按照政府的贫困线,中国农村的贫困人口从1978年的2.5亿(占农村人口的30.7%)减少到1990年的8500万(占农村人口的9.4%),到2000年,进一步减至3000万(占农村人口的3.2%)。如果使用每天1美元的国际标准贫困线,绝对贫困人口的数字会大幅增加,但减贫的趋势仍相当可观。中国已将达不到最低食物能量消费的人口比例从1990年的17%减至2000年的11%,将体重不足儿童的比例从1990年的21%降至1998年的10%,这两项都已提前实现了目标。

中国改革取得巨大进展的同时,也出现了新形式的贫困。新的贫困人口包括生活在已确定为贫困县以外地区的农村人口,尚未就业的流动人口,尚未再就业的国有企业下岗工人,以及尚未被现有社会保障网络覆盖的妇女、儿童、老人和残疾人。需要特别提及的是,生活在西部边远地区的人和残疾人在农村贫困人口中所占比例过高。中、西部农村贫困人口的比例从1992年的77%增长到1999年的85%。

2.公共卫生水平

中国在降低儿童死亡率和改善产妇保健方面进展顺利。20世纪90年代期间,婴儿死亡率由50‰降至30‰,而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则由1991年的61‰降至2001年的36‰。产妇死亡率已从1990年的每10万人89例降至2001年的50例。艾滋病控制方面,在目前报告的病例中,近64%是因在注射毒品时共用被感染的针头而被传染。第二大类是在采血、输血和注射血液制品过程中被传染,约占11%。中国近年在提高公共意识和改善医疗方面加大了力度,这将对艾滋病的整体控制形势产生影响。肺结核等传染病的控制情况由于受到物质条件的限制不太顺利。2000年,中国约有450万肺结核病例,其中150万例是传染性很强的涂阳肺结核。公共卫生水平状况受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较大,在发达的沿海地区,人口的公共卫生水平普遍较高,而在大多数西部省份,医疗卫生条件较差,人均可获得的医疗卫生服务很少。

3.教育水平

中国在普及初等教育方面已经超前。1990年的小学净入学率为96.3%,2002年则达到98.6%。初中毛入学率从1990年的66.7%上升到2002年的90%。虽然教育普及率的地区差异比较大,但教育普及率低的地区也是人口密度最低的,这样就减轻了在这些地区普及初等教育的财政和物质压力。今后,中国政府将重点放在贫困和少数民族地区,进一步强化实施九年制义务教育的政策。此外,还包括加大对初级教育的投入,提高农村地区的教育质量问题以及关注移民子女的教育问题等。

4.性别公正

中国在小学和初中的男女比例方面达标进展并不十分顺利。目前,在全国范围内小学教育中的女生和男生比例为90%,初中教育的比例为85%。除了受教育程度之外,妇女对商业和政府的参与更能直接反映性别平等的总体状况。根据2000年的全国人口普查,妇女占全国劳动力的45%,大大高于35%的世界水平。但妇女当年的薪资仅为男性的80%。在政府官员中,妇女占36%,2002年妇女占全国人大22%的议席。尽管如此,在党和政府的高级官员中,妇女的数量非常少,目前只有一位女性政治局委员和一位女性国务委员。

5.环境的可持续能力

尽管中国做出强有力的承诺,但在扭转环境资源损失趋势上达标方面进展也不十分顺利。中国人口众多,大量不合理使用土地的做法对本来就稀缺的土地和其它自然资源的质量产生负面影响,导致各种形式的土地退化,包括草场毁损、水土流失、水质污染等。中国现在75%的人口能获取安全饮用水,离“将没有安全饮用水的人口减半”的目标略有差距。在安全饮用水方面,城市胜于农村,沿海地区胜于偏远和少数民族地区。另外,农村地区卫生条件差,拥有充足卫生厕所的人口比例比能获取安全饮用水的人口比例低一半。

总体而言,中国在实施MDGs方面取得了巨大进展,基础教育等一些目标已经提前13年实现。同时,现有的资料表明,中国在实现遏止并开始扭转艾滋病额蔓延,促进性别平等和为农村人口提供安全饮用水等目标方面进展可能并不顺利。

建构新的国家发展框架

贫困及其由此带来的相关问题总是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同时存在,消除贫困是全人类的共同心愿。在我国,贫困与小康总是相应联系在一起的。从《诗经》、《礼记》等典籍的描述中可以看出,“小康”一词的出现反映了人们对于战胜饥饿,过上自给自足、休养生息和安居乐业的社会生活模式的向往。现代意义上的“小康”是由邓小平首次提出来的。1978年10月,党的十三大正式将实现小康列为“三步走”发展战略的第二步目标。根据1990年国家统计局与计划、财政、卫生、教育等12个部门的研究人员按照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的小康社会的内涵所确定的16个基本监测指标和小康临界值,通过综合评分方法对这16项指标进行测算,1990年全国小康实现程度为48%,2000年为96%;从地区来看,东部基本实现,中部实现78%,西部实现56%。(注:朱剑红:《全面小康什么样——访国家统计局副局长贺铿》,载《人民日报》2003年1月26日。)这一测算结果表明,一个13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不但解决了温饱问题,而且人民生活水平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

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奋斗目标。报告明确指出了今后二十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任务:我们要在本世纪头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中国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过程中的必经之路,与总体小康相比,全面小康水平更高、内容更全面、发展更均衡。不仅经济建设和经济改革将会有历史性的跨越,社会生活其他各个方面也都会发生重大变化。届时,将形成比较完善的国民教育体系、全民健身和医疗卫生体系,社会保障体系等,逐步扭转工农差别、城乡差别和地区差别扩大的趋势。(注:曹玉书:《我国小康社会的定性定量分析》,载《经济日报》2002年12月23日。)

除将极端贫困减半的目标外,MDGs还包括遏止艾滋病的传播,普及基础教育,促进性别平等和制止环境恶化等。这些都是中国政府和其它发展中国家正在努力实现的发展目标。MDGs与中国的国家发展规划非常一致,这些规划都包涵在这个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中。实现千年发展目标是全世界的共同使命,是所有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重大发展问题上所负有的共同责任和相互义务。各国应当根据本国的实际情况,在必要的地方对某些MDGs和具体指标做出相应的调整,使其能够真正融入到本国国家发展框架之中。就中国而言,MDGs本土化过程中应当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在进行国内比较的同时也要注意国际比较。小康、小康之家、小康社会等等,都是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概念,而这种特色只有在与国际的联系和比较中才能充分显示出来。将MDGs的理念及其指标融入到中国全面小康社会指标的建构中,建立一套包含经济指标和社会指标的评估体系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可以用来衡量中国自身的小康进程,也可以适时地将其放在国际背景下,及时测量中国在消除贫困,扩大贫困人口的资源和能力等方面所取得的成就以及仍存在的差距。

第二,将性别公正机制引入全面小康社会指标体系之中。性别概念是20世纪,特别是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社会科学领域最引人瞩目的成果之一,同时也是20世纪80年代以后被社会各界广泛使用的促进社会发展的概念;到90年代以后,作为妇女与发展理论的发展和深化,性别与发展理论已经成为被广泛接受并付诸实践的理论之一。(注:拉毛措、刘傲洋:《从性别视角构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指标体系探析》,载《青海民族研究》2003年第7期。)在MDGs中,促进两性平等和赋予妇女权利是一项重要内容。事实上,有许多问题都是有性别不公正所引起的,性别差距的扩大,使妇女在一些方面落后于男性。在我国偏远和少数民族地区,男女在受教育程度方面的差异使女性文盲率远远高于男性,许多女性的健康状态,特别是生殖健康状况常常被忽视。中国妇女目前虽然在艾滋病感染者群体中所占比例很小,但数量正在增加。根据其它国家的经验,应对艾滋病的挑战主要在于预防脆弱年轻妇女,特别是教育水平低的女性移民。此外,妇女在商业和政府中的参与度更能直接反映性别平等的总体状况。将性别维度构建到全面小康社会指标体系中能更好地反映我国社会发展的状况。

第三,在衡量经济发展水平的同时关注贫富差距。一般来说,经济高速增长有利于减少贫困,但是这种增长在多大程度上能转化为减少贫困,各国又各不相同。减少贫困的最好结果就是在经济增长的同时伴随着贫富差距的减少。但事实上,在许多国家,增长仍然是脆弱的,经不起长期增长和外部冲击,增长的效果绝大部分被这种不平等消耗了。20世纪90年代,中国经济经历了不同寻常的快速增长,年平均增长率超过9%,贫困人口从1978年的2.5亿减少到2000年底的3000万。与此同时,贫富差距问题也日益凸现,以基尼系数为例,中国城市的基尼系数或者说贫富差距由1978年的0.16增加到2000年的0.32,同期中国农村的基尼系数则由0.212攀升至0.33。国际经验表明,当基尼系数超过0.400时,国家往往开始出现社会紧张局面,因此,缩小贫富差距是当务之急。反映在指标体系中,目前这种大而划一的指标体系以及由此而得到的全国统计数据,掩饰了在相对富裕的沿海地区和贫困的中西部地区之间存在的巨大且不断扩大的差距,掩盖了城市化过程中新出现的城市贫困以及城市贫民窟的动向。

第四,在操作中加强市场、政府、公民社会三方合作机制。小康和MDGs都是“人民的议程”,因为它们关注的发展问题对人们生活带来的变化显而易见且易于衡量。社会全体成员的参与对于实现这些目标至关重要。这是在全球实现MDGs的前提。因此,需要动员和集合社会方方面面的力量,包括政府、私营部门、民间社会、公众和媒体。在政府、私营部门和公民之间所形成的强有力的伙伴关系,对于解决经济和社会改革对环境、社会公平等方面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具有重要的意义,有助于决策者找出关键问题,制定对策,提高效率。只有取得社会的理解和支持,才能确保政策的成功实施、公平和可持续性。以艾滋病的预防为例,与其说艾滋病是纯粹的公共卫生问题,不如说它是个复杂的社会行为问题。这就需要一个跨领域的政策体系,将政府、学校、医院、非政府组织等均纳入体系内,通过教育传播艾滋病预防知识,通过非政府组织发起对话而改变行为方式。

每个国家有着不同的人类发展目标和途径,它们所面临的机会和挑战也各不相同。实现经济社会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是中国政府的首要任务,为此中国制定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在实现这一目标的过程中,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以及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至关重要。在执行MDGs的过程中,应当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况,在必要的地方对某些MDGs和具体指标做出适当的调整,使其能够真正整合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国家发展框架之中。

标签:;  ;  ;  ;  ;  ;  ;  

浅析千年发展目标的深层概念及其本土化_贫困人口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