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模数化设计在装饰工程中的应用论文_梁振斌

浅谈模数化设计在装饰工程中的应用论文_梁振斌

身份证号:44010219870114xxxx 广东广州

摘要:装饰作为建筑的一部分,是对建筑主体的一种美化处理和保护,模数化作为装修行业的一种创新手段,将装饰在使用、美观、经济等原则上更好的协调在一起。模数化是建筑设计标准化、施工机械化、装配化、构建生产工厂化的必由之路,它可以加快施工进度,降低施工难度,节约资源,实现工业化生产,因此模数化在装修行业的发展的地位上是举足轻重的。本文详细介绍了模数化设计在装饰工程中的应用。

关键词:模数化;装饰工程;工业化;施工

引言

在现代建筑学领域里,模数化作为一种设计方法,越来越受到设计师的重视,人们希望通过模数建立一种秩序,使建筑设计更好地适应高速度的构件加工和大规模构造活动,最终得到完整统一的室内外建筑效果。其实,在中国传统建筑设计实践中早已存在对建筑模数化的探索,从宋代以“材”、“斗口”作为最小的建筑计量单位,到传统建筑空间的院落组合都体现了模数化运用的雏形。随着工业化装修时代的到来,室内各种构配件在工程流水线生产,现场进行装配组装的模式,通过批量化采购、模块化设计、工业化生产、整体化安装,实现装修的标准化、规范化和高效节能化。工业化装修是装饰行业未来的趋势,模数化在装修行业的发展的地位上更是举足轻重,未来的装修行业将是围绕对模数化的探讨和更进一步创新来开展的。

1.模数化的形成以及在现代建筑中的应用

建筑的模数化设计自古有之。中国古建筑的木结构以材和斗口为模数单位,有着严谨完整的模数系统,达到了高度的标准化和通用性,这一点不得不说是中国建筑技术上的一项最重要的成就。西方工业革命之后,随着科技的进步,建筑工业化的发展,标准化模数化更成为潮流。其先驱代表建筑是英国的“水晶宫”。正是因为这幢建筑的几何形状和建筑尺度的模数化、定型化、标准化,才得以仅用了8个月即全部竣工。建筑大师柯布西埃,更是以他的《走向新建筑》,把现代主义设计运动推向了极至。柯布西耶研究数学、建筑和人体比例,自己设计了一整套模数系统,并在他的建筑实践中广为应用。可以说,模数应用是建筑技术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也是技术和艺术结合的产物。这种模数就其本身而言并不复杂,但它却继承和发扬了空间建造传统中的一种精神:数字与人文的结合。简单的数字和比例背后反映了人的理性和自然的和谐统一,可以说,模数应用是度量建造技术的重要标识,也是技术和艺术结合的产物。

2.装饰材料的多性与模数化

2.1材料标准化的发展

在装饰行业越来越发达的今日,装饰材料日益丰富且多种多样,不同材料的特性、安装方式造成材料规格的多样性,随着标准化的推行,各类材料的规格尺寸趋向标准化和规律性。比如标准板块的规格为1220*2440,标准玻化砖为600、800、1000等,材料的标准化,也正是材料模数化的一种体现。

2.2标准化的材料促进模数化设计

装饰施工的方便性、规范性、系统性催生了材料的标准化。在装饰材料多样性的今日,材料的标准化,同样促进着设计的模数化。比如在进行采用板材进行装饰包饰时,应该注意板材1220*2440的规格,在包饰的大小时尽可能采用300、400、600、1200等模数,这样就减少了施工时对材料的浪费,让材料得到充分的使用。同时,模数化设计内在存在的规律性,给施工带来方便性,使工人更加易理解设计的本意;模数化的设计,工人在施工时能够进行具有一定规模的集中开料,大大节省了施工的时间,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施工的质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模数化设计在装饰工程中的应用

随着装修行业的发展,人们对装修的质量和美观要求越来越高,在进行鲁班奖的评比过程中,就要求卫生间的墙地砖必须对缝,安装、洁具等必须与瓷砖居中、对称。遇到这种情况,就需要从模数中寻找突破口,需找到墙砖、地砖、洁具陈设相互统一的模数,通过控制建筑完成面的尺寸关系,使建筑室内外表面都纳入一种次序之中,并通过这种次序在视觉上产生美学意义,避免当前装修与结构的脱节的现象。例如,坐落在北京西单路口的中国银行总行工程,就是贝聿铭事务所应用模数表现建筑的一次精彩演绎。最基本的模数来源于立面上的一块石材的尺寸。这个尺寸为1150*575,是2/1的比例关系。而建筑的基本轴网为6900,层高为3450,他们分别为石材长宽的6倍。建筑的门高为2300,是3450的2/3,为四块砖的高度,同时也是高级建筑的理想门高。建筑各处的尺寸都符合这个模数,这样一来,最后的装修效果非常完美,到处都是整块的石材,绝不会出现不合模数的情况。而且在施工过程中,一块标准尺寸的石材在哪里不经切削,都可以使用,大大方便了施工。

4.日益成熟的工业化装饰与模数化

装饰行业的快速发展,普通的现场加工已经无法满足现代装饰的步伐,人们在寻找加快施工速度、提高施工质量和降低生产成本的新的装修模式,高速、高效的装修形式使得工业化装修应运而生,它改变了传统的现场装修模式,按照设计方案提供的准确施工数据为依据,为客户量身定做满意的装修产品,将现场的传统施工工艺移至工厂进行系统的工业化生产,直接成形,做到更好的人性化、个性化。工业化生产,带来的不仅是理念上的创新,环保上的突破,相比传统装修,它拥有多方面的优势。通过现代化先进机械设备加工生产,成品尺寸的标准、统一,直接减少了现场装修垃圾、有毒有害废弃物品的排放,健康的空间实现了即装即住,有效缩短了百分之五十到百分之六十的装修时间,同时节省损耗材料,避免了多余材料的二次运输。然而工业化加工要求对加工件进行模数化设计,这样才便于流水线作业生产,因此优化和创新模数化是工业化装饰的基础。

模数化是建筑设计标准化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施工机械化、装配化、构件产品工厂化的基础。模数协调能够全面提升生产效率和效益,进而达到有效利用资源、节约能源的目的。因此它的发展是大工业时代的必然。建筑装饰行业在模数化的应用下,显得更加的简洁、标准,它对空间的协调性,是对空间美观和适用性进一步优化;对产品尺度上的标准性和统一性,是在施工中对工期、质量、成本及环保上是一次质的突破,带来了装饰行业的大革命。

5.结束语

综上所述,模数是人类长久以来的一种建造技术手段,无论对传统手工还是后工业化机器生产,模数的应用减少了构建的种类,具有简化制作的意义,达到了一定程度的标准化和通用性,从而有利于批量生产预制构件,简化设计程序,提高施工效率。以模数化为基础的装配式工业化装饰是未来装饰行业发展的潮流之一,其集约化生产、装配式组装已成为一种新的装饰模式。工业化装饰的形成在于模数化的发展,模数化的创新发展在于专业的工程设计技术人员,因此工业化装饰需要培养出优秀的工程设计技术人员;同时,工厂化装饰需要庞大的资金投入来维持各种类型的厂房、设备和人员,这是现在任何一家装饰企业无法独立承担的,因此需要探索出更好的优化社会资源配置模式,来满足工业化装饰的需求。

参考文献

[1] 刘长春,张宏,淳庆,孙媛媛.新型工业化建筑模数协调体系的探讨[J]. 建筑技术. 2015(03) .

[2] 杨琳.模数协调标准是设计工业化的基础[N].中华建筑报. 2013-08-06 (010) .

[3] 孙建运,杨晓杰,金晓飞.我国建筑模数标准的现状研究[J]. 城市建筑. 2013(18) .

论文作者:梁振斌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6年3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1

标签:;  ;  ;  ;  ;  ;  ;  ;  

浅谈模数化设计在装饰工程中的应用论文_梁振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