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证号码:33068319871015591X
摘要:本文将针对建筑工程管理中的问题进行具体分析,同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施工技术;建筑工程管理;存在问题;解决措施
1 建筑房建施工技术
1.1 基本房屋工程施工技术
建筑房建基本施工技术主要包含两大类,第一类是桩基施工技术,另一种则是深基坑技术。从目前建筑房建施工现状而言,桩基施工技术的应用范围相对比较广,其在实际进行运用时,对于施工环境与施工土质的要求比较少,能够承受较大的压力,因而在各种建筑房建施工工程中十分常见。采用桩基施工技术进行建筑房建施工时,首先需要通过一定压力的施加,在利用预埋式注浆管的作用下,对其进行水泥浆的灌入,以使得其能够形成一定水泥桩,进而用于承受地基的压力。相对于桩基施工技术,深基坑技术的施工要求比较复杂,对土质具有一定的明确要求,因而实际进行深基坑技术运用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深基坑施工技术的选择,以最大程度保障深基坑施工技术的施工水平。
1.2 混凝土施工技术
混凝土施工技术作为建筑房建工程的关键性施工技术,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实际水平,对于建筑房建工程的整体施工质量,具有直接性的影响。具体而言,混凝土施工技术在进行建筑房建施工时,需要使用到的原材料为水泥、砂石、集料与添加剂等,对于这些原材料,每种施工材料的使用数量、规格与性能,应当根据建筑房建工程的施工要求进行选择。选择完施工所需的原材料后,需要对混凝土进行配置,在配置时,应当按照规定要求进行比例控制,且需要安排专业人员进行混凝土拌合操作,以使得混凝土最终拌合的效果,能够具有较强的粘合性与稳定性。对混凝土进行浇筑操作时,需要合理规划泵车、供给站及施工人员,使得混凝土能够在浇筑时,能够快速按照相关要求进行工程浇筑。对于混凝土的浇筑稳定,则可以使用专用温度仪进行温度测定,以严格管控混凝土的内外温差,进而确保混凝土最终浇筑的质量。
1.3 模版施工技术
模版施工是建筑房建工程设计的关键性环境,其模版施工的整体质量,对于建筑房建工程的美观性影响比较大。因而,在实施模版施工技术操作时,需要根据建筑房建工程的施工图纸要求,对各项施工规划进行分析与实施,尽量将误差控制在最小范围内。具体而言,进行模版施工前,需要对施工人员进行统一化的技术培训,然后做好脚手架的搭建操作,确定脚手架无任何质量问题后,才能进行模版的正式施工操作。施工时,需要对各个模版进行质量方面的严格检查,无任何变性或损坏情况后,则可以对模版进行支设施工操作。
2 建筑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 安全管理不到位
安全管理是整个建筑工程管理工作中的重中之重。我国当前建筑工程施工阶段由于受到各方面的影响因素较多,常常出现将施工内容进行分包而收取一定的管理费用的情况,由此导致施工管理的主动权以及控制权遭受损失,对工程施工的安全性管理也就出现了管理不到位的问题。同时施工现场工作繁忙,内容较多,蛮干硬干现象较为严重,管理人员稍不注意就会出现安全问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 技术管理太薄弱
施工技术是决定工程建设正常运行的基础,也是决定施工进度、施工质量的重要内容。建筑工程建设期间其环节众多、人员众多、设备众多且难度较大,稍有疏忽就会出现技术管理上的问题。例如施工期间所用的施工技术与工程建设要求不符,又或者施工技术所用施工技术虽然符合要求,但达不到施工进度要求等等,对建筑工程的顺利建设造成不利影响。此外,部分建筑工程施工期间缺乏系统的、健全的技术管理体系以及规章制度,对施工现场的实际操作造成不利影响,甚至会影响到施工现场的正常作业,对建筑工程建设造成严重影响。
2.3 管理体制不健全
建筑工程管理体制的不健全,体现在建筑工程建设的多个方面,包括工程法规、体系、人员、设备、团队等等。总体来说,当前阶段我国建筑工程管理体制并没有全面延伸到建筑工程施工的各个方面,对施工期间各个部门的统筹运行没有取得良好成效,对施工设备、材料的管理不够全面深入,对施工环境的管理不够全面持续等,对建筑工程的管理效果造成不利影响。而且当前阶段我国在建筑工程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也仍然有待补充,施工现场缺乏统一的管理规范、秩序以及手册,导致施工现场的物资配备不均衡、管理地位不突出、责任划分不明确等,均是当前建筑工程管理体制不健全的体现。而由于建筑工程管理体制的不健全,一旦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出现问题,管理人员无法依照条例进行及时有效的处理,很容易导致施工现场的无序管理状态,对工程建设以及施工企业均带来不利影响。
3 建筑工程管理问题的解决措施
3.1 提高建筑工程管理人员素质
想要解决建筑工程管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首要措施就在于提高建筑工程管理人员的素质。需要注意的是,建筑工程管理人员素质的提高应包含多个方面,包括管理人员的专业能力、交流能力、理解能力、掌握能力等,还包括管理人员的责任意识、安全意识、权利意识、管理意识等多项内容。而在具体操作上,建筑企业应充分调动管理人员的学习积极性,将管理人员能力的提高视为公司发展的重要支撑,将管理人员的能力与经验充分纳入到其工资薪酬中;其次建筑企业应细化各个类型人才的专业应用,针对合同、财会、设计、法律等不同专业给予认证,奖励其中表现优异的管理人员;最后建筑企业应戒掉排外思想,积极引进行业先进人才,为公司发展不断积累人才力量。
3.2 完善建筑工程管理制度体系
建筑工程管理制度体系的完善首先在于对管理人员的考核与管理,要求各级管理人员必须彻底落实管理制度,针对管理人员工作好坏给予相应的奖惩,强化管理人员的工作作风,优化管理人员的工作模式,不断提高建筑工程管理效率和质量;其次管理制度体系的完善应注重对基层施工人员的管理,要求各个项目的负责人必须统一服从专业管理部门的要求,对于不符合要求的项目施工人员则给予相应的处罚措施;同时建筑工程管理制度体系还应充分注重施工现场的信息管理,将施工现场的人员、设备、材料、环境等统一纳入到信息管理内容中,不断更新以对比管理效果,发现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依照管理制度给予奖惩。
3.3 规范建筑工程技术管理制度
建筑工程技术管理制度应进一步规范,要求每项施工技术在应用之前必须上报管理部门,与施工进度、施工安全、施工成本进行综合讨论,以此确定施工技术的应用工序,满足施工技术的应用要求,保证施工技术的应用能更进一步的提升工程质量。除此之外,施工单位还应不断引进行业内的先进技术、先进工艺,不断提高自身施工技术应用水平,增强单位竞争力的同时落实各项施工管理程序,对施工现场的技术材料进行归档管理,对施工技术的应用问题进行综合分析,不断总结经验教训,为后续施工技术管理提供更加透明、更加丰富的借鉴。
3 结语
建筑工程管理工作的好坏直接决定着工程的施工进度、经济效益、安全问题乃至信誉形象等诸多内容。同时其管理内容繁多且受影响因素较多,建筑企业必须要做好建筑工程管理工作,通过健全完善的管理体系、全面规范的管理制度、深入彻底的管理内容不断提升自身管理水平,保证工程建设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邵旭东.建筑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J].神州,2014(3):37-37.
[2]王知玉,刘勇.建筑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J].居舍,2018(14);101-101.
论文作者:俞帅斌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9年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12
标签:施工技术论文; 建筑论文; 管理人员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混凝土论文; 施工现场论文; 工程管理论文; 《防护工程》2019年1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