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激趣,提升语文素养论文_衣广龙

创新激趣,提升语文素养论文_衣广龙

山东省栖霞市西城希望小学 265300

新课标呼唤人文精神的教育,呼唤充满生命温暖的课堂,呼唤充满与崇高人性的对话。也就是说,我们语文课堂教学要求“人”的参与,要有生命与活力。基本理念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目的,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特点为条件,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为策略,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为保障。”因此,教师在新课程环境下,必须积极营造适合学生进行合作学习的环境,时刻把握以学生发展为本这根主线,我们的课堂教学才能焕发出生命活力。

一、合作交流,培养创新精神

现在的学生,手头上都有一些参考资料,因此在介绍常识和有关写作背景时,改变过去直接向学生介绍的方式,而改为学生预习,搜集有关资料。在上课时由学生先介绍,再由其他学生补充。这样,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学效果显著。在组织语文活动时,则根据学生自己的个性、爱好等,选择自己喜欢的内容。

如在进行“漫游语文世界”活动中,不作形式上的限制,学生根据自己的愿望,自由组合组成学习小组,自己选择内容。有的三人一组,有的七、八人一组,有的搜集对联,有的搜集错别字,有的分析广告语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小组合作学习环境的创设,满足了学生乐于交往的心理需要,学生容易进入自由宽松的心理状态,可以无拘无束地自由发表自己的见解,相互启发,取长补短,发展思维能力。而在相互交流中产生,在相互启发中提高的认识方式,有利于培养创新精神。

二、营造民主氛围,尊重个体差异

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此,在教学中,要特别注重学生学习的自主性,鼓励学生选择自己的学习方式。

如在学习朱自清的《匆匆》时,我提议,让孩子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学课文,然后全班交流。结果学生积极性很高,自主学习意识很强,都兴致勃勃地按照自己的意愿主动地参与学习。我意外发现学生的自主性很强,很快地把握“抓住景物的主要特征来描绘”的写作手法,体会到本文简洁明快、形象生动的语言特点,较深刻地领会了作者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学生没有按照老师的指令划一的要求,面面俱到地学习,反而取得了更好的学习效果。

三、激发学习需求,促进学习动机

在教育改革的大潮中,实现学生自主学习的关键问题还是要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和维持学生的学习动机。作为学习生活推动力的学习动机是学生掌握知识、技能和发展能力的重要因素。在多数学生看来,“明确学习目的”是在满足别人的需求,是讲大道理。所以,在实际中反复讲而效果不是很理想,以致教师们抱怨现在的学生听不进“大道理”,时间久了,也就没有讲“大道理”的热情了。殊不知,只要换一种方法就可以产生预期的效果,如前者,就是要求教师能根据实际情况,采取措施,引发学生的强烈学习需求。

美国的阿弗斯特教授在他的著作《影响人类的行为》中说:“行动实际出于我们的基本欲望…… 无论是在商业、家庭、学校还是政治中,对那些想给别人提建议的人来说,最好的建议就是把握对方的需要。如果能做到这一点,就可以如鱼得水,否则就办不成任何事。”所以,对学生(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不能只讲大道理,还要站在他们的立场上,找到他们最迫切的需求,才能激发其学习的需求。同时还要注意少用批评,特别是对所谓的“后进生”。批评常常会伤害一个人宝贵的自尊,并激起他强烈的逆反心理。应该试着去了解他们,弄明白学习动机不强的原因,这会比批评更有效。同时激起他们较高的学习需求,较高的需求水平可以使学生自觉克服学习中的种种“不适”,维持较强的学习动机。按照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较高的需求是自我实现的需求。自我实现的需求可以带给人强大的学习动力。可见,即使在普通人的身上也蕴含着强大的行为动力。教师的职责就是要帮助学生认识并发挥这一天性。

四、面向全体学生,提供均等机会

素质教育要求面向全体学生,促进每一位学生在原有基础上主动发展,给每一位学生提供均等的学习机会。小组合作学习活动的展开,使课堂教学的有限时间和空间得以拓展,学生的参与面广了,不同层面的学生的学习感受和存在的困惑都能得到学习伙伴的充分关注和热情的帮助。它避免了学生在课堂上被冷落的可能。

此外,平等的师生关系也是新课改的一个重要环节。传统的教学过分强调学生要听话,要听老师的安排。这样的学生才被称为好学生。结果接受完学校教育的学生,在走向社会后,缺少创新能力,没有问题意识。因此,新的教学理念要求教育会体现民主精神。教学是教师与学生共同构成的活动,缺少任何一个环节都不能称为教学。民主的教学关系,和谐的教学氛围,可以淡化教育的痕迹,消除学生的厌烦心理,在积极气氛中培养良好的情感,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受到思想教育,不仅提高了学习的兴趣与效率,还促进良好个性的形成,为学生将来适应、服务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

总之,自主与合作,探究与创新是在新课程理念下学生的一种重要学习方式。教学过程中,我们每一位语文教师理应成为课堂的组织者和引导者,灵活运用学习方式,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让新课改下的语文走向灿烂的明天!

论文作者:衣广龙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6年9月总第2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1/16

标签:;  ;  ;  ;  ;  ;  ;  ;  

创新激趣,提升语文素养论文_衣广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