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信息学会召开第四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代表大会论文,第四次论文,中国论文,社会科学论文,会员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在新千年之首的2000年,中国社会科学信息学会于5月24~27日在江苏常州召开全国第四次会员代表大会。来自全国社科院系统、高等院校系统、党校系统、军事院校系统、国家及地方公共图书馆、中央及地方新闻机构、政府及工商企业的图书馆、文献信息中心、信息管理系、信息部门的代表共100余人参加了会议。
本次会议除进行换届选举外,还围绕“新世纪、新课题、新思路、新使命”发展我国社科信息事业这一主题进行了深入的研讨。
21世纪将是信息社会与网络时代,新信息技术革命、知识经济和新经济时代正在促使信息科学和信息工作发生质的变革,社会科学信息学科建设和事业发展应在灵敏反映和准确把握时代重大问题和满足社会需求方面构筑学科的生长点和提高对信息的感受能力、判断能力、理解能力和驾双能力。本届会议的召开对发展我国社科信息事业恰逢其时,会议主题鲜明、任务明确,带有强烈的时代感和使命感。
开幕式上,学会原秘书长张保民做了学会第三届理事会工作报告,总结了学会四年多来所取得的成绩、不足和如何改进工作继续开拓前进。四年多来,学会各系统在理论探讨、学科建设、工作经验交流、网络化发展、学术交流和技术培训等方面都做了许多工作。紧紧把握时代脉搏,紧跟现代高科技的时代步伐,是第三届学会学术活动的鲜明特色。但和其它信息行业相比,学会一是开展学术研讨和交流活动偏少,二是缺乏开拓进取精神,三是缺少一个专职班子,使学会缺乏活力。希望与会代表集思广益,对新一届学会的改革献计献策。
会上,各系统代表做了工作汇报。社科院系统代表、上海社科院信息所所长王德华介绍了该所建所的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即以信息研究为基础,以图书馆为依托,以产业化为方向,建立社会支持体系,转变机制,面向市场,联系现实,走自我发展道路。坚持以科研为中心,以社会科学研究成果为目标,以出“精品”而进行潜心研究,并在“服务”两字上下功夫。该所推出的《国外社会科学前沿》、《世界经济改革潮》、《国外哲学社会科学文摘》、《WTO信息快递》等精品,在社会上都产生了较好影响。高校系统代表、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王锦贵教授介绍了北大教学与科研相结合,成功举办了“刘国钧先生百年诞辰学术研讨会”,并介绍了海外办学的成功经验。中央党校图书馆副馆长刘阿林介绍了该馆向数字化图书馆迈进的经验及开发完成的《邓小平理论研究文献数据库》及党校系统开展学术评奖活动的情况。国防大学图书馆副馆长韩靖顺介绍了军队院校图书情报专业组长联席会成立13年来对军队院校图书馆建设和发展所起到的积极促进作用,同时汇报了军事院校图书馆五年来所取得的两项重大成果:(1)研制开发军队院校图书馆信息网络系统;(2)围绕“军事理论”、“作战指挥”、“军兵种训练”、“高技术局部战争”、“武器装备”、“军事技术信息”、“军校教育”等几十个专题,选用统一的技术平台,建立了近80个特色数据库。国家图书馆代表卢海燕介绍了该馆更新观念,开始了从“藏”到“用”的过渡,成立了“信息咨询中心”、“文献提供中心”、“简报中心”及加大为国家立法决策的服务力度等经验。学会会刊原主编谢自立和新任主编宋志明分别向大会介绍了会刊近五年来所取得的成绩和2001年推出“世纪新版”的改版工作。新版会刊将进一步提高内在质量,努力办成“学术精品”。
与会代表围绕会议主题进行了热烈的研讨,以创新意识敢为天下先的精神,对发展我国社科信息事业,完成社科信息研究工作的自身转型及如何制定社科信息发展规划等,提出了许多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大会还圆满地完成了学会的换届工作,选举了新一届学会领导。在会议闭幕式上,新一届学会理事长李惠国向大会发表了“新世纪、新课题、新思路、新使命”的精彩闭幕词(全文见本期),使与会者受到了很大的鼓舞。
标签:中国社科院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