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教育师资队伍的现状及对策论文

社区教育师资队伍的现状及对策

廖萍黄萍

(苏州市职业大学,江苏 苏州 215104)

摘 要: 社区教育是学习型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社区教育师资队伍意义重大,关系社区教育的发展质量。本文以苏州某社区专职教师为研究样本,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分析社区师资队伍现状,并从政府、社区和教师方面提出相应的建议和举措,推动社区教育师资队伍专业化发展。

关键词: 社区教育 师资队伍 专业化发展

2016年,教育部在《教育部等九部门关于进一步推进社区教育发展的意见》中明确指出“提高社区教育工作者队伍专业化水平”,社区教育工作者在社区教育中发挥着不可取代的作用,一般包括三类人员:社区教育专职教师、兼职教师及志愿者队伍。本文主要涉及第一类人员。在这三类人员中,专职教师是核心力量,他们是开展社区教育的一线工作者、直接服务者及组织者与管理者,他们的专业化水平直接决定整个社区的教育工作水准,因此需要重点关注社区专职教师队伍的建设现状,提升其专业化水平,以此提高社区教育的整体层次。

一、社区教育师资队伍现状

为了解社区教育师资队伍现状,笔者对苏州市A区的社区专职教师进行问卷调查。在参阅已有文献的基础上,通过专家咨询、访谈方式确定调查内容,并编制《社区教育专职教师工作现状调查问卷》,此表主要分为四个方面:一是基本信息,包括性别、受教育程度、年龄、学历、岗位类型、工作年限、职称等;二是专业素养,包括思想素养、能力素养和知识素养;三是培训方面,包括培训形式、内容及困难;四是专业化发展困境。发放问卷50份,回收48份,有效问卷46份。

无锡金利达生态科技有限公司是国内专业从事水生态修复工程技术研发及工程材料生产的高新技术企业,是水生态修复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公司主营业务包括水生态修复、生态护岸工程的规划、设计、咨询;水生态修复工程技术及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水生态修复工程施工技术的研究、推广和应用等。公司研发的“生态格网结构”系列产品销售额在国内市场遥遥领先,成为该行业领军企业。

基本信息部分:社区教育工作者以女性居多,大部分人是本科学历,年龄主要集中在30岁-40岁,大部分入职社区教育年限较短,5年以下,专职教师比例较少,多为管理、教学双肩挑类型,他们主要来自社区工作者的队伍,高级职称人数较少,中级职称和无职称人数占较大比例。

专业素养部分:从思想素养、知识素养和能力素养三方面对社区教育工作者专业素养进行调查。此部分问卷采用五5分计分法,理论平均值为3分,分数排列依次为:思想素养、知识素养、能力素养,表明该社区教育工作者专业素养较高,与本科学历者较多是一致的。

培训部分:在培训形式中,专家报告或讲座、座谈交流、领导报告依次占据前三列,而参观考察、实践锻炼和网络培训所占比例较低。培训主要内容是社区业务知识,其次为人文、科学与艺术素养,形势与政策次之。培训的困难主要集中在培训激励机制不够完善、工作任务繁重、精力有限方面。

表 调查样本专业化发展困境(多选题)

浅阅读与深阅读有对比,有呼应。都是基于阅读过程中,阅读主体参与度的深浅,来衡量的。作为不同的读者,怀着不同的目的,对于深浅的取舍会有不同。纠结于阅读目的是否功利?阅读内容是否浅显?阅读主体文化层次是否高?阅读速度是否快?并以这些来衡量是否浅阅读,是不确切的。

上表的数据显示,社区工作者专业化发展的最大障碍是收入过低,激励考核机制不尽如人意。社区教育工作者既要为社区提供教学和管理工作,又要与企业等单位对接,还要处理许多琐碎的事情,工作量大但是待遇不理想,多数访谈对象都认为职称评定困难,晋升空间小。而且,目前政府及社会各界对社区教育工作者的关注较少,缺乏全面的考评机制,造成他们职业认同感低,影响他们的专业认同和专业发展。

二、研究结论

1.师资队伍性别比例失衡,流动性大,高学历、高职称人数少。

国外是由专业的机构负责社区师资队伍的培训,美国联邦教育部有一项针对社区教师的“社区学院教师进修计划”。但是,我国目前缺少专门的机构负责社区教师的培训工作,在上述调查样本中,专家报告或讲座、座谈交流、领导报告是主要培训形式,表明社区教师接受培训的机构相对单一,且没有专门的研究机构的支持,而且培训内容单一,对社区教育学、社区心理学和科研等知识重视不够。此外,培训激励机制不够完善。

2.师资队伍的整体专业素养仍需提高。

问卷的数据表明社区师资队伍的专业素养较高,但是在问卷调查的访谈中,笔者发现,社区师资队伍中,只有少部分教师从事本专业的教学工作,很大一部分教师的专业不对口,没有学以致用,对社区心理学、社区教育学、社区教学法的学习和了解程度不高。而且社区教育工作者的科研能力及课程开发能力较低,社区专职教育工作者应该成为社区课程的主要设计者,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研究开发更适合社区教育的课程,需要不断提高自我的专业素养。

3.师资队伍的培训体制仍需优化。

社区教育工作者男性所占比重较低,男女比例失衡。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教师职业的特殊性及社区职业分化的特点。师资队伍中超过5年的人数较少,如果教师工作时间短,很难积累大量社区教育工作经验,影响社区教育质量和教学进展。师资队伍的稳定性欠佳,主要原因是社区教育工作者职业身份不明确、社会地位低下等实际问题,对社区教育带来负面影响。学历高、职称高的老师参与社区教育积极性不高,不利于社区教育的持续发展。

1.3.1 生活质量变化情况评价指标 该院通过应用SF-36生活质量评价量表,评价患者治疗后的生活质量。

4.师资队伍的专业化发展不尽如人意。

3.做好人工成本预算与执行监控。做好预算是做好人工成本管理的第一步。预算要根据企业经营发展目标、社会经济环境以及企业的历年发展经验合理预测。预算水平越高,则考虑的因素也越多,对实际执行的指导作用也越大,最后执行下来偏离度就会越小。在年初预算时,要将各项成本的构成、比例以及增长的额度、列支规范等做出明确要求,同时编制操作指引,指导下属单位或部门根据指引精心编制本单位的预算内容。在年中应注意严密监控各单位或部门的人工成本实际发生情况,若遇异常情况,有关部门应及时介入进行提示、预警,提出应对方法,达成可控目标。

上表体现出,社区教育工作者专业化发展较大的困难是收入过低,激励考核机制不尽如人意,缺少进修机会,缺少资金或项目支持。

三、建议与对策

1.政府方面:建立和完善社区教育法律和制度保障体系。

由于我国社区教育尚处于起步阶段,相应的教育培训机制不多且缺乏具有一定专业基础的社区教育工作者,问卷第一部分的数据显示,多数社区教育工作者是 “半路出家”,来自不同的行业,缺乏社区教育的专业背景,因此建立社区教育的职前培训机制显得非常重要。职前培训内容包括社区教育理论、价值观、教育方法等,帮助社区教育工作者较好地转化角色,较快地适应工作。同时,重视在职社区教育工作者的培训,坚持做到教育培训的系统性、针对性、实效性和常规性,增强他们的自学、反思和自我完善能力,提升他们的整体素质水平。社区可以依托地方高校、兄弟单位提升师资队伍的素质,为教师提供各种学历教育,提升知识层次。另外,借助“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前者是组织或安排教师们学习或实地考察,改善自我;后者是请社区教育方面的学者专家及有经验的同行来社区开讲座、做报告、研讨交流。在此过程中提供多元化的培训形式和内容,适合本社区实际,避免流于形式,才能达到提高社区教育工作者专业素养的目的。

社区方面要以政府法律法规为指引,结合社区实际情况努力提供多元化的培训渠道,并配以相应的激励举措,积极为师资队伍发展创造条件。

2.社区方面:以人为本,提供多元化的培训机制。

资格认证制度、聘用制度、管理制度和激励制度构成制度保障体系的四个方面。实施资格认证制度可以改进社区教育工作者角色不明、社会认同度偏低的现状。实施聘用制度旨在通过科学合理的程序“吸引人”并“留住人”,明确规定薪酬、福利、保障等内容,有助于维持社区师资队伍稳定。脱离行政色彩对社区师资队伍人员进行奖惩、评价和监督,做到有章可循。此外,制定专门的奖励制度,提供奖励基金,激发教师们的工作热情,激励他们更好地工作。

制定相应的社区教育法规能有效推动社区师资队伍建设。政府制定的法律法规可以促进社区师资队伍专业化发展,将社区师资队伍的建设提升到政府关注层面,有利于保护社区教育工作者的专业市场特许权;有利于提升社区教育工作者的社会层次和地位;有利于增强社区教育工作者的职业归属感和自豪感,为他们的专业化发展增加动力。

3.个人方面:落实终身学习理念,提高自我学习能力。

个体的主观能动性是自我发展中的主要因素,只有结合主观积极性和客观激励性,才能实现效果最佳。

社区教育是实施终身教育、创建学习型社会的重要渠道,社区教育工作者既要从事教学,又要进行管理及社会服务,树立并落实终身学习理念,不断学习新知、掌握新技术和新技能,才能满足学习型社会的要求。

为了更好地给社区居民传播知识和技能,社区教育工作者要提升自我的持续学习能力。有研究表明,内在的自我教育的追求可以促进专业知识技能增加。一种职业能够成为专业的条件之一,从业人员需要具有渊博、娴熟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然而,问卷数据表明,社区教育工作者的专业素养有待提高,所以社区教育工作者非常有必要提升自我的学习能力,加强专业知识和技能的输入。教师们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提升自我,加强自我学习,如:参加各种组织、协会或机构等专业知识平台的学习;多与高等院校的专业教师交流沟通;阅读相关书籍、网络搜寻、积累信息等。

社区师资队伍的发展需要政府、社区和个体协调努力,只有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社区教育质量才能更上一层楼,真正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

对于一级模糊变换,首先确定各指标突出影响程度系数,Λ1={3,2,1},Λ2={1,3,7,5},Λ3={3,3,5,2,3,3},最后根据最大隶属度原则确定最终评价结果,综合评价结果见表6,且均满足最大隶属度有效原则。

参考文献:

[1]蒋婷.社区教育专职工作者队伍建设现状调查——基于南京市J区的个案[J].当代继续教育,2015(10):37-41.

[2]刘雪莲.关于社区教育工作者专业化问题的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7.

[3]黄静芝.社区教育队伍专业化建设研究[J].继续教育研究,2013(11):64-66.

[4]王倩.专业化:社区教育工作者发展趋向论略[J].厦门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4(2):9-13.

[5]沈金荣.社区教育的发展与展望[M].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0:99-106.

[6]陈微.美国社区学院的发展历程、办学宗旨、课程规划、师资要求及经费来源[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1(4):21-22.

项目来源: 2017年度江苏省社会教育规划重点课题“促进社区教育工作者专业化发展的策略研究”(项目批准号:JSS-B-2017001)。

标签:;  ;  ;  ;  

社区教育师资队伍的现状及对策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