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BIM;工程造价管理;应用
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驱动下,我国建筑行业获得显著发展,但是在实际中,建筑企业在工程造价管理上还存在一定的问题,而这些问题的出现势必会影响企业发展。针对这种情况,则需要企业采用合适的技术,如BIM技术。将此技术应用在工程造价管理中,显著提高工程造价的科学性与合理性。
一、BIM的定义和在工程造价管理中应用的优势
(一)BIM的定义
BIM作为当前建筑科学技术中应用十分广泛的技术之一,主要是通过对所获取工程项目信息,并对其整理,之后在以数字化的信息平台予以展示。对于这种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不仅有效提高工程施工效率,还极大的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的几率。
(二)BIM在工程管理造价中的应用优势
1.资源的管理水平比较高
在当前工程造价管理中,相关人员可借助BIM技术为工程建设制定出相应的三维模型,这样能够对工程间的实时动态进行有效检测,进而有利于企业有针对性的安排建设资源。此外,此技术的应用还可将工程建设成本和实践做成维度,进而使得BIM三维模型转变为5D模型,切实提高工程造价管理的精细化程度。
2.保障工程造价管理的高效率和高准确度
因工程造价管理与工程量的管理具有密切联系,也可以说建筑工程量直接关系到建筑工程造价。在具体造价中,BIM技术所应用的现代技术具有高度的精确性,所以用其计算工程量,可有效保障计算结果的准确性。
3.有效提升索赔管理和设计变更的水平
将BIM技术应用在工程造价管理环节中,为相关人员进行设计变更的操作提供一定的便利。在此期间,工作人员只需要按照要求合理调整模型,这时软件则会对相关数据和工程成本进行自动调整和汇总。
4.促使工程造价管理变成一个整体
通过BIM技术在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也就是对工程造价进行精确的管理,在提升建筑企业工程造价管理信息共享程度上起到重要的作用,此外还更好的保障建筑市场的透明度,进而不断提高自身发展水平。
二、工程造价管理过程主要面临的问题
(一)工程造价管理体制较为落后
结合相关标准可知,建筑工程总施工成本需要进行统一控制,而这属于传统工程造价管理中的重要模式。但是在实际管理中,对于这种统一式的管理模式,不仅无法有效提高管理效率,同时还比较容易出现各种问题。此外,建筑企业在工程造价管理中所使用的传统管理体系,已经无法满足当前建筑工艺和材料发展的需求。
(二)工程造价与市场严重脱节
因受到建筑施工产地的限制,使得企业在建筑工程材料需结合各个阶段进行采购,在此环节中进行工程造价时,相关人员对建筑市场的调查只是对某一阶段的材料进行调查,并没有对所有的材料进行市场调查。因而其得出的造价报告不具有科学性与合理性。另外,造价管理数据库基本是以5年为限期,进行一次更新,而这样的数据库是无法适应当前市场环境所发生的变化。这也就导致工程造价模式与市场处于严重脱节的状态。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工程造价管理无法较好的实现数据共享
众所周知,建筑工程最为鲜明的特点就是工程周期长,且投入大。对于这种情况,则需要建筑企业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有效的工程造价管理。当相关工作人员在对工程项目的投资、施工以及竣工等环节进行造价预估后,所获得造价信息在这比较漫长的建筑周期中比较难实现信息快速查询。长期下去,势必会对工程造价的全过程管理造成影响,因而需要企业对此予以足够的重视。
三、BIM在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分析
对于BIM在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下文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重点分析,即BIM技术改善当前工程造价管理模式、加强与市场之间的有效连接、加强数据信息间的共享性。
(一)BIM技术改善当前工程造价管理模式
实践证明,在现阶段工程造价管理中,通过对BIM技术的有效应用,极大的突破传统工程管理模式的弊端。随着近几年我国建筑工程的不断发展,工程建设规模越来越大,而其中所使用的结构的复杂性也明显增加。在此工作中,相关人员则可借助BIM进行。这样做,不仅更好的保证工作的准确性,同时还有效减少对人力的使用。进而使得工程造价人员有更多的精力和时间开展后续工作。在应用BIM中,能够发现SD建筑模式有效提高工程造价管理的精细化程度。作为建筑企业,要想能够更好的保障工程造价管理效果,则可借助BIM建立新的管理模式,为此其要加强对BIM团队的培训,合理应用BIM技术,注重对各个独立功能的有效串联,之后实施分权管理模式。
(二)加强与市场之间的有效连接
因BIM数据库中所包含的数据资料是以动态形势而存在的,主要涉及使工程策划、计划和后期开发与完工等,而在此过程中,如果市场经济有发生一定的变动,数据库中的相关数据信息也会随之发生变化。造价人员在实际工作中要想获得某个阶段的数据,只要输入此阶段的名称,则就能够很快获取信息。对于这种搜索资料的方式,可有效减少企业在此工作中对人力物力的投入,进而有效提高获取信息的便捷性。在实际中,BIM技术通过电子数据信息这个形式反应市场变化,有助于企业对现有的数据进行及时完善。这为企业在推动工程造价管理发展上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加强数据信息间的共享性
在BIM技术中具有数据储存能力强和运行速度快等优势,简单来说就是能够通过对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的有效应用,帮助相关造价人员对工程项目中不同阶段的信息进行及时处理,之后将其予以分类储存。经过长时间的应用和发展,建筑企业在工程造价管理中的数据共享率明显上升,进而为造价人员在资料搜集方面提供重要的便利。通过对数据库的有效使用,可帮助造价人员及时获取相关信息。若工程施工中存在问题而引发较大的局面,这时,相关工作人员则可将工程发展的问题输入在BIM系统中,借助其所获得的数据信息,重新建立新的模型,进而对工程进行再次的造价评估。
结语
综上所述,在当前建筑行业中,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出现和应用在保障工程质量上起到重要的作用,因而需要建筑企业对此予以足够的重视。将BIM技术引入在工程造价管理环节中,会利用计算机技术为工程项目构建出虚拟的建筑模型,之后则可对所涉及到的大量建筑模型进行自动分析。通过这种方式有助于工程造价人员对工程项目的整个过程进行有效造价控制。由此可见,在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中应用BIM技术具有重要意义,为建筑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郭丽丽.谈BIM技术在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J].山西建筑,2019(06):220-221+258.
[2]史立梅.BIM5D技术在建筑工程造价动态管理中应用概述[J].价值工程,2019,38(05):48-50.
[3]吕淑琪.关于BIM技术在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居舍,2019(03):87.
[4]张炜.BIM技术在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价值[J].居业,2019(01):23+25.
[5]王亚婷.试分析现阶段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中的BIM技术应用[J].居业,2019(01):37+40.
[6]王婷婷.BIM技术在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分析[J].居业,2019(01):76.
论文作者:冯珏娜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6
标签:工程造价管理论文; 建筑论文; 技术论文; 造价论文; 工程造价论文; 企业论文; 信息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