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护理不安全因素分析与防范对策论文_伍剑云 肖赛兰 江宇

儿科护理不安全因素分析与防范对策论文_伍剑云 肖赛兰 江宇

伍剑云 肖赛兰 江 宇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第二人民医院儿科住院部 528200

【摘 要】目的:本文主要对临床中儿科护理存在的不安全因素进行分析,总结临床中儿科护理的不安全因素,并针对性的提出防范的对策。方法:采用回顾总结的方法,对本院出现不安全因素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总结,分析这些不安全因素出现的原因。结果:通过对120 例临床资料的分析总结,在临床儿科护理中常见的不安全因素主要有:医务人员态度占37.5%(45/120),医务人员责任意识占25.8%(31/120),医务人员业务水平占15%(18/120),其他因素占21.7%(26/120)。结论:在儿科的临床护理工作中,医务人员的工作态度、责任意识、业务水平等儿科护理不安全因素存在,就要求在儿科临床护理中要采取相对应得措施,来减少不安全因素的发生。

【关键词】儿科护理;不安全因素;分析;防范对策

由于幼儿特殊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在临床护理中就要求医务人员根据实际情况,对幼儿采取合理科学的临床护理。但是,在实际的儿科护理中,由于医务人员的业务水平、责任意识等参差不齐,就导致了儿科临床护理中不安全因素的存在,对幼儿健康带来很大隐患【1】。本文主要对本院120 例儿科护理中的不安全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想对应的防范措施,希望为临床儿科护理带来一点建议和意见。

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患儿120 例,男患儿63 例,女患儿57 例;年龄3-8 岁。

这些患儿都是我院儿科在2014 年7 月-2015 年7 月收治的患者。120 例患儿中,主要以呼吸系统疾病和消化系统疾病居多。

1.2 方法本文主要采取回顾性总结的方法,对我院儿科120 例患儿护理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进行分析,并进行统计学分析。

2 结果通过对120 例临床资料的分析总结,在临床儿科护理中常见的不安全因素主要有:医务人员的态度占37.5%,医务人员的责任意识占25.8%,医务人员的业务水平占15%,其他因素占21.7%。

3 分析儿科护理中的不安全因素3.1 医务人员的护理态度由于患儿特殊的生理和心理原因、患儿家长的各种要求等原因,这就导致临床中对于患儿的护理工作繁琐、护理要求细致等,医务人员不仅要对患儿的病情发展、用药反应等临床症状进行详细的监护,并且还要花费很多的时间和精力和患儿以及其家长进行解释和沟通。在这些因素的影响下,就会导致医务人员在儿科的临床护理中出现懈怠、护理过程出现很多细节问题等情况的发生。

3.2 医务人员的责任意识由于儿科护理人员缺乏必要的责任意识,很多医护人员在实际的临床护理中,往往会出现工作过于草率、懒散、没有足够的责任心等现象。比如,在对患儿进行静脉点滴注射的时候,由于患儿特殊的生理结构,对于液体的滴速及用药的剂量等都要严格的要求【2】。但是,从本院儿科120 例患儿的临床护理中可以看出,很多医护人员都存在护理工作不严谨、疏忽大意、缺乏责任意识的现象,这给患儿的康复带来狠的隐患,甚至引起医患纠纷。

3.3 医务人员的业务水平在实际的儿科护理中,医护人员的业务水平参差不齐,床头交接班不认真、患儿病情交接不细致、医嘱执行不到位、误用药和错用药、应变力差等现象时有发生。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从我院儿科护理不安全因素中,医务人员的业务水平占到15%可以看出,医务人员的业务水平是患儿护理中的一个重要的不安全因素。

3.4 其他方面首先是患儿和其家长的因素,患儿年纪小,对于治疗中的打针、吃药等护理都感到害怕、抗拒等,这就必然会引起相关检查和输液不能及时的进行,在临床中,由于幼儿的过度反抗时常出现中断治疗的现象,患儿家长过于关心患儿,对护理工作要求很高,甚至出现挑剔、不满意护理等现象;其次,医院的基础设施存在缺陷,比如幼儿病房空间狭小、设施落后、空气不流通等,一旦出现不安全事故,就会家长的不满甚至引起医疗纠纷【3】;最后,护患沟通不良,患儿年纪小,语言表达能力欠缺,再是患儿家长对于护理的较高要求等,医护人员往往不能进行及时的沟通,这就给护理工作带来困难。

4 儿科护理的相应对策4.1 不断提高和完善医护人员的综合素质儿科护理工作繁琐、操作细致等都是儿科护理的特点。因此,医院就要针对儿科疾病及其护理的要点,不但要对医护人员进行严格的培训,不断提高他们的专业技能,而且要提高医护人员的安全意识,要熟练掌握处理儿科护理中不安全事件的措施。另外,在儿科的临床护理中,医护人员要不断提高和完善自身的责任心、护理态度等,要确保患儿及其家属的满意度。

只有对医护人员的专业技能、责任心、安全意识、护理态度等综合方面素质的不断培养,才能有效的避免儿科护理中的不安全因素,减少医疗纠纷发生的几率【4】。

4.2 完善护理制度结合儿科护理的特殊性,从患儿的角度考虑制定相对应的护理制度,牢记“谨慎为先”的原则,确保护理制度的有效执行。同时医院要配备充足的护理人员,根据患儿的病情来选择医护人员,减少医护人员的工作负荷,从而减轻护理压力,提高护理质量,最大限度的避免不安全因素的出现。

4.3 改善就医环境,完善基础设施对于医院的基础设施要定期检查,一旦发现损坏、缺失等就要及时修理和补充;在患儿进行治疗的时候,要对陪床人员进行严格的监控;对于不同疾病的患儿要分开进行护理,避免交叉感染,只有及时的改善患儿的就医环境,给患儿提供一个整洁、舒适的就医环境,才可以对于患儿的康复起到帮助,才可以提高患儿家属的满意度。

4.4 和患儿家长及时沟通,并对其开展必要健康教育由于家长对于患儿的病情发展、治疗结果、护理措施等都很关心,因此,医护人员根据不同患儿家长的需求,通过面对面、书面、录像等方法,来让患儿家长了解儿童疾病的特点、护理特点等,及时和患儿家长沟通,对于家长提出合理意见和建议要采纳,这样才能形成良好的沟通和理解,医护人员和家长相互配合,给患儿的康复打好基础。

患儿特殊的生理结构和心理特点、医护人员的责任感、安全感、专业技能、医患沟通等,都给儿科护理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只有不断完善护理制度、提高医护人员的责任感、安全意识、专业技能等,才能确保患儿的康复,才能提高家长的满意度。

参考文献:[1]黄蔚,周青,陈艳碧等.影响儿科护理安全的因素及防范对策[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0,07(13):74-76.[2]赵春兰.儿科护理中不安全因素分析及干预对策[J].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3,(10):267-268.[3]张秀萍,张茂允.儿科护理安全潜在风险因素及管理对策[J].齐鲁护理杂志,2011,17(32):113-114.[4]孙小莉.儿科护理中的安全问题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3,(14):347-348.

论文作者:伍剑云 肖赛兰 江宇

论文发表刊物:《中西医结合护理》2015年2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9/29

标签:;  ;  ;  ;  ;  ;  ;  ;  

儿科护理不安全因素分析与防范对策论文_伍剑云 肖赛兰 江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