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欧新陆桥与河南工业发展_河南经济论文

亚欧新陆桥与河南产业发展,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陆桥论文,河南论文,产业发展论文,欧新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提要 围绕着新亚欧大陆桥的开通与发展,对河南产业结构的影响,提出了适应和促进陆桥经济发展的思路和产业结构调整的方法。在实现东,西部(方)物质流,经济技术流和资金流的同时,使河南的外向型企业得以迅速发展,从而促进河南经济的腾飞。

关键词 亚欧新陆桥 产业发展 外向型 河南

中图分类号 F427.61

1 亚欧新陆桥的发展

1.1 整个陆桥的发展概况

亚欧新陆桥东起太平洋西海岸的我国连云港,西至大西洋东岸的荷兰鹿特丹,是连通亚欧大陆的又一“黄金通道”,横贯亚欧7国, 是一条比海运快捷,比航空运输量大、运费低的洲际运输线。沿桥国家都非常重视此陆桥的建设,相继投入了许多人力、物力,对陆桥开通后对本国、本地区经济、贸易等的影响作了大量研究工作,并积极推动整个陆桥的发展。日本、韩国、新加坡、香港等国家和地区都提出了利用该陆桥的可行性方案。新陆桥的开通与发展是东西方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它必将为我国经济,特别是我国中、西部地区经济的腾飞提供有利条件。

1.2 新陆桥国内段的情况

我国对亚欧新陆桥的建设与发展十分重视。为了适应和促进该陆桥的发展,国内有关部门对陆桥国内段原有的铁路进行了大规模的改造建设,如辅设复线、改建电气化、增设现代化的通讯设施、对“卡脖子”地段进行技术改造、扩建编组站、增设“口岸”、加强服务体系建设等等,都大大增强了原有的运输能力和新陆桥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1.3 陆桥河南段的地位和作用

新陆桥横穿河南省中北部的19个地市县,长达600余km, 在省内与京广线、京九线、焦枝线等大型骨干铁路交汇。而河南省地处中原,自古以来就是南北商贸的中转集散地。特别是近几年京九铁路建设和京广铁路电气化改造工程的顺利进行,为满足南北货物的上下桥提供了有力保证。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调整与发展、经济建设中心的西移和国家开发西部战略的实施,处在沿海经济和内陆经济过渡地区的河南省,可以更加充分利用新亚欧大陆桥这一有利条件,促进自身经济建设的发展。

1.4 上、下桥与口岸

由于河南省所处的特殊地理位置,使得我国南方以及东南亚、港台等地区的货物都可能在郑州、商丘、洛阳交汇点上下桥。华中地区的货物可通过京广铁路在郑州上下桥;东南亚、港台、华南一些国家和地区的货物可分别通过京广、京九铁路在郑州、商丘上下桥。陇海线以北的华北、东北地区的货物进入中亚、西亚等国家时,仍可经京广线、京九线在郑州、商丘上下桥。

作为新陆桥重要枢纽地区的河南省的口岸建设十分重要。河南在陆桥沿线先后建立了6个口岸,其中包括铁路口岸、 公路口岸和航空口岸各2个。这些口岸为河南做为上下桥的交通枢纽奠定了基础, 可使河南经济及其外向型经济与陆桥贯通区域内经济进行交流并使之联为统一的国际市场联体。

2 河南经济基础及产业特点

2.1 经济基础

河南省拥有优越的地理位置,发达的农业,广阔的市场,充足的劳动力资源,丰富的矿产和在此基础上形成的雄厚的经济基础和完整的工业体系。这些在陆桥产业带形成发展中起到兼容并举、沟通东西的桥梁作用。目前,在全国已探明的矿产资源中,河南有102种, 其中已探明储量的有74种,已开发利用的有61种,有49种探明储量列全国前10名,并形成了以煤炭、石油、天然气为主的能源矿产;以铝、钼、金、银、锌等为主的金属矿产;以石棉、石墨、水泥灰、稀土、天然碱、大理石等为主的非金属矿产等三大优势矿产系列。河南又是全国农业大省,农业总产值居全国第5位,居大陆桥沿桥各省第4位;粮食总产量居全国第3位,原煤产量居全国第2位,纱产量居全国第3位,纸产量居全国第1位。这些都为河南陆桥产业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河南省地域广阔,东西跨中国两大阶梯,南北为亚热带过渡,孕育了丰富多彩的生物资源,形成了千姿百态、风景各异的自然景观。河南地处黄河中下游,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华夏文明重要的发祥地。5000年的文明历史,使得文物古迹遍布神州。郑州、洛阳、开封、许昌等地的人文景观灿若繁星。这些优势都为河南陆桥经济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河南地处我国中部,是东部高新技术、资金、人才西移,西部能源、原材料东进,北方自然资源和南方经济优势互补的重要中间环节和必经之地。河南交通便捷,以铁路三纵三横,国道五纵四横为骨架的路网系统和航空运输系统,更增强其辐射能力。雄厚的经济实力和丰富的自然资源使之成为我国重要的经济西移重心。

2.2 产业特点

2.2.1 相对初级。从各产业所占比重来看,第一产业比重占33.7 %,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26.1%, 更高于东部沿海地区(江苏23 .5%);从轻重工业比例看,重工业占58.8%,高于全国52.8%和东部沿海(江苏49.1%);轻工业占41.2%,小于全国平均水平47.2%和江苏50.9%;重工业以采掘、原材料及加工工业为主,轻工业以农产品加工为主(占77.7%)。这些都说明河南以农业和初级原料开采为主,结构相对初级,所以,在选择上桥时既要发挥其优势,又要准确选择所处的地位。

2.2.2 明显过渡。从轻重工业结构看,河南轻工业占41.2%, 小于沿海地区,大于西部沿桥地区(甘27.1%、陕40%);而重工业高于东部沿海地区,低于西部沿桥地区(甘72.9%,陕60%)。轻工业中,以农副产品为原料的加工业占77.7%,高于东部(江苏66.04%), 低于西部(陕78.2%,新90.2%)。重工业中,加工业48.1%,低于东部(江苏61.3%),而高于西部沿桥地区(甘20.5%,新27.3%)。这一明显过渡的产业结构,说明河南既有能力为东部沿桥地区提供加工所需要的原材料,又有能力利用西部资源;既有能力吸引消化东部先进技术,又能为西部提供需要一定技术水平的技术产品,这是上桥选择的重要依据之一。

2.2.3 工业内部结构多业并举。从工业内部结构来看, 机械制造业、食品业所占比重最大,分别为16.91%和15.24%;化工、纺织次之,为13.97%和13.71%;冶金占9.09%,煤炭、电力、石油、 建材占5%~7%。此外,造纸、电子、皮革业所占比例较小,分别为2.03%、 1.34%和1.2%,工业主体十分明显。这些都是河南的产业优势, 在选择上桥产业时,既要发挥优势,又要弥补不足。

河南上述产业结构特点,与沿桥地区都有不同的互补性,正是这种互补性的存在,使河南“趋同化”或“差异化”的趋势可以作为上桥产业选择的重要依据。

3

河南上桥产业选择及结构调整优化

3.1 上桥产业选择

沿桥(国内段)地区与国外沿桥区域的市场、资源产业结构的互补性,是选择国际上桥产业的依据;河南应与国内沿桥省份分工协作,共同面对大陆东西两端大市场。因此,根据产业互补原则和地区市场经济利益原则,河南上桥产业可选择如下几种产业。

3.1.1 煤炭、电力、 石油:从河南与全国及沿桥省区工业结构比较(见附表),可以看出,河南煤炭、电力、石油产业占工业百分比都要比全国平均百分比高,比沿桥省份平均值也高出20%以上,比沿桥沿海地区高出10%以上,这也充分说明上述3 种产业与沿海及全国产业互补性较强,是河南最先可能发展的工业,是河南上桥产业的优势,其中和沿海互补最强的产业是煤炭、电力,分别高出203.4%、108.3%,和沿桥互补性最强的是电力、煤炭,分别高出54.1%和27.3%,和全国互补性较强的是煤炭10.9%、电力37%。

附表 河南省和全国及沿桥省、区工业结构比较 %

3.1.2 电子行业:电子工业是工业结构中附加值高、 技术含量高的轻工业。河南电子工业发展落后,其所占百分比分别比沿桥、沿海、全国低68.5%、71%、66.6%(见附表)。这说明电子产业是与陆桥及全国的产业有互补性的产业,属加速发展弥补差距的行业。

3.1.3 冶金、 化工业:冶金工业是沿桥省份中发展比较薄弱的产业,沿桥地区所占比例均低于全国平均值(见附表),而河南冶金工业却高于沿海地区,这说明河南冶金工业有一定发展基础。事实上,河南冶金工业特别是有色金属既可利用本地资源,又可利用西部沿桥省份资源及中亚土地资源进行加工,并为东部省份提供深加工原材料,属于发挥优势产业。

河南化工业所占比重略高于全国的平均值,却低于沿海地区18.6%,但河南有大量的化工原料(特别是石化及煤炭炼焦原料),具有一定的产业基础,并可进一步利用西部原料加新疆的石油、煤炭等来发展具有高技术高附加值的化学工业,因此,化工业是可能最先发展的产业之一。

3.1.4 食品、纺织工业:食品、纺织工业是河南支柱产业之一。从国内沿桥省份来看,这两种产业的离差系数并不大,但从陆桥整体来看,食品、纺织等其它日用品都是中亚、俄、东欧市场需要的产品。发展食品工业,尤其是动物、植物农产品的深加工产品及纺织、服装、地毯、手工艺品等外向型产业,都是陆桥上可能优先发展的产业之一。

除上述产业之外,要重视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截流陆桥上高新技术流、经济流,采用超常、跳跃式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深加工业、旅游服务业等产业。

3.2 产业结构调整优化

3.2.1 农业结构调整:河南作为农业大省, 农业有一定发展基础,农业产值占国民总产值的20%以上。其中种植业有明显优势,粮棉油及其它农副产品产量在全国及沿桥省份中都处于领先水平。因此,要发展种植优势,发展经济作物及国际市场(尤其是日、欧市场)缺口较大的牧副业及农副产品和加工业,并逐渐向深加工、精细加工方向发展。

3.2.2 工业结构调整:继续发展煤炭、石油、电力等能源工业, 并大力发展具有一定优势如食品、纺织、化工、冶金、建材等与东部及发达国家和地区互补性强的原材料及其加工业,逐渐提高加工工业比重。发展与沿桥地区互补性强而现有水平较低的电子、机械工业。同时,注意发挥沿桥区段优势(如郑州的能源、原材料、医药化工;洛阳的石化、机械电子、轻纺、食品;开封、新乡的机械、纺织、化工、建材等),分工协作,把河南的拳头产品通过新陆桥打入日欧、中亚、中东等国家和地区。

新陆桥要发展,要真正成为世界的“黄金通道”,沿桥地区务必使第三产业上桥。河南做为货物上、下桥重要的集散中转和装配加工基地,就要大力发展服务业、商业、运输业等第三产业,为陆桥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环境。第三产业要以服务业、运输业为龙头,带动商业、金融业、旅游业等多业发展,要以优质服务、快捷运输、安全合理保障,使世人满意,以扩大新陆桥的影响,树立好河南形象。作为“无烟工业”的旅游业将是第三产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河南拥有誉满中外的名胜古迹,旅游资源极为丰富。发展旅游业,既可以扩大新陆桥和河南在国际上的影响,为陆桥和河南经济走向世界作宣传,又可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在这方面,郑州的“少林武术节”、洛阳的“牡丹节”等旅游经贸活动都有很好的经验。

3.3. 沿桥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河南与全国经济发达的省、市相比,最大差距在于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和高科技的应用。而高新技术正是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河南沿桥产业结构的调整也要向这一方向发展,走依靠科学技术振兴经济的道路,要以河南现有的一批工业基地为基础,以郑州、洛阳2 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为骨干,以沿桥地区和河南的各种开发区、试验区、经贸区为星火,以军工技术、重工技术、电子业,特别是新型材料技术、电子信息技术、生物工程和光导纤维等技术为指导,积极引进、消化、吸收国内外的先进技术,参与国际技术合作与交流,增加产品技术含量,加快河南高新技术的发展,提高产业水平。沿桥产业结构调整,要突出高新技术。

4 河南产业上桥战略措施与对策

4.1 开放上桥战略

新陆桥为东西2个方向的国际合作提供了便捷通途。 沿桥地区(省内包括南北2条平行线路)将借助这一通道在外引内联、 参与国际分工合作等方面迈出更大步伐,依托沿桥地区极为广阔的腹地与其它地区开展广泛交流与合作,逐步形成开放带、 协作区和产业带。 基于这一思想,河南陆桥产业依据发展战略为:充分利用沿桥开放带,发展外向型产业,进行广泛经济合作,建立沿桥产业带,带动全省经济发展。

沿桥开放口岸的吸引辐射作用必将带动相关腹地的发展,并逐渐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开放带。目前,河南境内沿桥开放口岸6个, 而大小切口达76个,其中县以上的就有16个,这些大小切口是河南经济进入大陆桥的基本通道,通过它们的中转,使河南经济和陆桥贯通区域进行经济交换,使河南国民经济和国际市场联为一体。随着河南开放带动战略的实施,沿桥区域必将形成以诸切口为中心的开放带,并向纵深腹地发展。开放带产业的发展,要适应国际需要,发展外向型产业,并广泛进行区域内及区域间分工协作,从而在协作发展中形成以郑汴洛等为主体的沿桥产业带。

4.2 腹地经济上桥

新陆桥贯穿河南经济最发达地区,包括郑州、洛阳、开封、新乡等19个地市县,总面积占全省的38%,工农业总产值占45%。因此,本区经济上桥实际上是河南经济上桥的集中体现。加快本区经济上桥,对河南经济上桥有相当大的推动作用。河南要充分利用大陆桥加快发展出口加工、来料加工、进口组装等外向型经济,引进东部资金、技术加工本地资源,发展轻工、电子等沿桥市场所需产品;利用沿桥两端经济技术,加快腹地资源开发,尽快形成经济优势。这些和陆桥直接联系的产业发展,必将促进全河南经济的开放与发展。

来稿日期:1995-08-14

标签:;  ;  ;  ;  ;  ;  

亚欧新陆桥与河南工业发展_河南经济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