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技术的优化管理措施论文_王洪波

建筑施工技术的优化管理措施论文_王洪波

青岛平建建筑安装股份有限公司 青岛 266700

摘要:近年来,建筑行业在快速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其中的建筑质量问题,严重威胁到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施工单位要加强建筑施工管理,确保建筑施工质量。本文主要阐述了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内涵、作用,以及当前建筑施工技术管理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管理策略,希望提高建筑工程的质量。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技术;优化管理

引言

近年来,随着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建筑企业竞争越来越激烈。建筑工程投资规模大、建设周期长、施工环境复杂,施工过程中的任何一个环节都可能影响到整个工程的质量和施工进度。因此,只有加强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提高施工技术管理水平,才能确保在建筑周期内完工的同时保证工程质量。

一、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内涵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是通过科学的方法,对工程施工过程的各个要素进行管理和控制,提高施工质量效率,确保建筑工程如期保质完工。因此建筑施工技术管理工作不仅要全面,而且还要抓住工程的关键环节,结合工程的实际情况,各个部门协调配合,点面共管,提高施工效率,保证工程质量。

二、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的作用

建筑施工技术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工程的质量和投资方的经济效益,因此近年来逐渐受到建筑企业的重视。建筑施工技术管理作用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建筑施工技术管理工作直接影响到工程质量。第二,将新工艺、新设备应用在建筑工程中,提高建筑工程的施工技术和施工效率。第三,有效地整合施工企业的各项资源,提高资源的利用率,降低企业施工成本。

三、建筑施工技术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建筑材料、施工设备质量和性能不符合施工技术要求

建筑材料是建筑工程施工的基础,施工设备是提高施工进度的前提。近年来一些施工单位过于追求建筑施工进度的速度和数量,而忽视了建筑材料质量的检验。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施工方在选择建筑材料的时候,没有根据设计图纸、施工方法和施工技术选择合适的施工材料,导致施工材料不符合施工技术要求。另一方面是建筑材料到达施工现场以后,施工单位没有及时对材料进行抽样检查,导致不合格的施工材料、设备进入到施工现场,增大了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的隐患。城镇化快速发展,城市高层建筑不断增多。高层建筑结构复杂、规模大、楼层高,所以施工过程中,需要大量的机械设备辅助施工。一些施工方在施工的时候没有选择一些先进的施工技术和施工设备,从而影响到工程进度。

(二)建筑施工技术管理制度不健全

建筑工程是涉及到土木工程、机电工程等多个方面,是一项综合性、专业性、技术性很强的工作。当前,我国的建筑企业规模不同,一些小的企业受到自身条件的限制,达不到国家建筑施工的相关标准,也无法建立比较全面的管理制度。在人员配置上,不能根据岗位需求安排施工人员,也无法将技术人员与相应的岗位进行有效地对接,所以施工现场经常出现一个人担任多个岗位,或者有的岗位无人管理等现象。一些企业没有按照国家规定,建立健全相应的施工管理体系,而是凭着过去的经验管理,整个施工技术管理制度存在很大的缺陷。

(三)建筑监理工程师没有发挥监督管理作用

建筑工程施工前,建设单位或业主单位会聘请第三方监理机构作为监督机构,负责建筑施工质量监督和安全管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由于在当下的建筑市场中监理工程师从业人员参差不齐,特别是机电、水暖、通风安装监理工程师,有过硬理论知识和工作经验的从业人员相当匮乏,所以在施工过程中,无法有效地体现监理工程师的监管作用,从而不能对工程施工质量和施工技术进行行之有效监督和管理。

四、优化建筑施工管理技术的措施

(一)提高施工技术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

管理归根到底还是人的管理,建筑施工人员的管理分两个部分:一个是建筑工程管理人员,另外一个是施工操作人员。建筑工程工种繁杂、专业性强、技术要求高,所以对管理人员的要求很高。建筑技术管理人员自身必须懂得一定的建筑施工技术,包括一些多工种之间的工序穿插和技术性间歇,才能更好地管理施工人员,才能在施工过程中,及时发现存在的质量问题,督促施工人员进行改进,将质量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因此,建筑技术管理人员在日常工作中,只有不断学习建筑施工新技术新工艺和现场管理协调的实践经验,才能不断提高自身的施工技术管理水平。其次,施工单位在各分项工程施工前,要对所有施工操作人员进行培训,让他们充分了解该分项工程的施工工艺流程、施工技术、质量要求,做好现场技术交底工作,提高施工操作人员的施工安全意识和技术水平,全面提高基层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确保建筑工程的施工安全和质量。

(二)加强建筑施工材料和施工设备的管理

建筑材料是建筑施工技术管理的重要部分,建筑材料的管理高低直接影响建筑质量。其一,施工单位在采购建筑材料的同时,严格遵守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质量标准,选择正确的材料规格型号和类别。其二,建筑材料到达现场以后,施工方对建筑材料进行抽样检查,一旦发现质量问题,要立即进行清理退场并汇报建设单位和监理单位,做好相关的登记记录,只有确认材料合格以后,才能用于建筑工程。其三,建筑材料达到施工现场,确认材料合格以后,对建筑材料必须有针对性的进行管理,按照建筑材料的类别、规格、型号分类堆放,做好防潮防雨措施,避免因雨淋或受潮,降低材料品质或报废,从而影响工程质量。建筑机械设备是一次性投资,成本较高,所以要加强机械设备的管理。为了减少施工成本,建筑机械设备可根据施工要求,可以采取购买或者租赁的方式。设备到施工现场以后,不能立即投入使用,而是对设备的工况进行评估,确保设备能够正常运转,如果不能正常运转,应立即要求技术人员进行维修。建筑施工周期比较长,机械设备闲置的时候,施工单位要做好维修和平时保养工作,避免长时间闲置或保养缺失,影响设备工况。

(三)优化建筑施工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一些现代技术也广泛应用在建筑工程中,极大的提高了建筑工程的施工效率。在使用新工艺新技术的时候,必须由新工艺新技术推广的技术人员进行示范,现场操作作人员掌握好以后才能施工。使用新材料的时候,必须经过测验以后才能正式投入使用。施工方根据工程实际情况,结合建筑设计要求,制定施工工艺流程和施工方案,将人力、物力等资源进行优化整合配置,实行样板领路,以点带面,严把材料、操作、工序关,在确保施工质量的同时,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四)完善建筑施工技术管理制度

施工单位必须建立健全施工技术管理。根据工作范围和要求,制定施工制度和管理制度,明确每一个工作岗位的职责,所有职工必须遵守施工标准和流程。监理工程师必须发挥监督和管理作用,对现场施工人员和施工技术进行监管。一道工序完工以后,必须通过验收以后才能进入到下一道工序,严格工序交接检制度,如果施工过程中,发现质量问题,要立即汇报给项目经理,做到“三不放过”,对质量问题进行整改,直至合格。

结束语

优化建筑施工技术管理,不仅可以提高施工效率,而且还可以降低生产成本,确保建筑工程的质量,让建筑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获得优势,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 李秋月.浅谈优化建筑施工技术管理措施[J].山东工业技术,2015,(17):60-60.

论文作者:王洪波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9/14

标签:;  ;  ;  ;  ;  ;  ;  ;  

建筑施工技术的优化管理措施论文_王洪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