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通透结合运动疗法治疗脑血管意外48例

穴位通透结合运动疗法治疗脑血管意外48例

一、针刺透穴加运动疗法治疗脑血管意外48例(论文文献综述)

汪花[1](2020)在《浮针治疗中风后上肢痉挛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浮针疗法对中风后患者上肢痉挛的临床综合疗效,以期找到一种操作简便、起效快、安全无副作用的方法来治疗本病。方法:将选入研究的66位中风后上肢痉挛的患者,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33例,治疗组(浮针组),对照组(常规针刺组),两组均给予中风后内科常规药物及康复训练治疗;治疗组选取既分布于上肢阴经或阳明经经络上,又在屈肌肌群上的起止点为靶点,针尖对准靶点行浮针治疗,治疗过程中配合患肢主动或被动运动;对照组行常规针刺治疗;两组治疗时间规律都是1次/天,5天/周,连续治疗4周为一个疗程。分别记录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肌肉张力级别与改良Ashworth(MAS)、Flug-Meyer上肢运动功能(FAM)、日常生活能力改良Barthel指数(MBI)等评分,用相关统计学方法对比分析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本研究病例共66人,治疗过程中治疗组脱落1例,对照组脱落2例。(1)基线比较:治疗前浮针组和常规针刺组患者性别用χ2检验,年龄和病程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P值均大于0.05,故二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等组成上不存在差异,具有可比性。(2)疗效比较:①治疗前浮针组和常规针刺组患者的MAS、FAM及MBI等评分经统计学分析,P值均大于0.05,因此前者与后者在上述各项比较方面没有明显区别;②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组内上述几项评分经过配对样本t检验分析,P值均小于0.05,即均存在明显差异;③浮针组与常规针刺组患者治疗后组间MAS、FAM(上肢)、MBI等评分,经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P值均小于0.05,故二者治疗后疗效评分具有很大的差别;④治疗后浮针组有效率为84.375%,针刺组有效率为74.194%,经秩和检验分析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浮针和常规针刺均可有效降低中风后上肢痉挛患者的肌肉张力,但前者在降低肌张力、改善上肢运动功能、提高日常生活能力等面均优于后者,且浮针组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常规针刺组;本研究在浮针进针点的选择上既遵循浮针疗法的肌筋膜理论,又结合了传统针灸经络理论及现代肌肉解剖功能,取得了很好的疗效,且浮针治疗脑卒中后上肢痉挛具有起效迅速、操作简单方便、效果好、经济安全、无不良反应等优点,值得在临床中大力推广使用。

韦斯思(Miss. Nantikarn Kearkulpeerasup)[2](2020)在《眼针疗法治疗中风后痉挛性偏瘫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研究表明目的:观察眼针疗法结合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后痉挛性瘫痪的临床疗效,为眼针疗法的理论研究及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材料与方法:选取60例确诊为脑梗死后偏瘫痉挛性来自于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脑病康复K1科的住院患者,住院时间为2018年11月至2019年11月。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眼针治疗结合康复运动疗法组(试验组)和单纯康复运动治疗组(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使用单纯康复训练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配眼针疗法,选用眼针眶外横刺法以每日治疗一次,一周5次每次留针30分钟,治疗2周为一周疗程,连续治疗两个疗程。采用简化Fugl-Meyer评分、改良Ashworth量表(MAS)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来评定两组治疗前后的肢体运动功能改变。结果:1.两组患者在治疗后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评分中,试验组总有效率为86.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治疗后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两组患者在治疗后改善Ashworth量表评分中,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3.33%,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治疗后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两组患者在治疗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量表评分中,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治疗后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眼针疗法配康复训练可以促进患肢功能恢复,其对于SCA的治疗上有显着效果;2.眼针疗法配康复训练在改善SCA的患者肢体挛缩畸形方面有显着效果;3.眼针疗法配康复训练在以缓解肌张力增高方面有显着效果;4.眼针疗法配康复训练可明显提高SCA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

樊晓萌[3](2020)在《“面三灸”联合针刺急性期介入治疗贝尔麻痹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本课题通过研究“面三灸”(雀啄灸听会、颊车、地仓)联合针刺组与常规针刺组在急性期介入治疗贝尔麻痹的临床疗效,分析数据,得出结论,旨在探究“面三灸”联合针刺在急性期介入治疗贝尔麻痹时是否能提高临床疗效,缩短病程,并通过分析治疗过程中采用的治疗方式来评估安全性。为目前临床早期针灸并用治疗该病提供一种可参考的方式。方法:收集2019年3月到2020年1月就诊于绵阳市中医医院针灸科门诊的贝尔麻痹患者,共纳入符合中西医诊断标准的66名贝尔麻痹患者,采取随机对照的试验方法,将66例患者按照就诊时的先后顺序随机分成治疗组33例,采用“面三灸”联合针刺组;对照组33例,采用常规针刺组治疗。治疗期间因2名患者未能坚持治疗,疗程<50%,未能进行疗效及安全性评价而脱落,最后有效病例为64例,分别为治疗组32例,对照组32例。两组均给予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每日给予穴位针刺加面部穴位雀啄灸1次;对照组仅穴位针刺治疗。6天为1疗程,疗程间休息1天,连续治疗4个疗程。治疗结束后,对比分析各疗程前后面神经功能评分及治疗前后面神经功能分级情况,使用SPSS25.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基线期比较: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发病面部、病程、面神经功能评分及分级情况经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具有可比性。2、面神经功能评分比较:(1)治疗组在各个疗程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对照组除第1疗程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无统计学意义外(P>0.05),第2、3、4疗程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3)治疗组与对照组在各个疗程治疗后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面神经功能分级比较:(1)治疗组治疗前后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2)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3)两组在治疗后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4、各疗程痊愈患者及痊愈治疗次数比较:(1)治疗结束后,治疗组痊愈患者共24人,对照组痊愈患者共16人,两组分别在各疗程痊愈人数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患者痊愈所需治疗天数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总体疗效分析:(1)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8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0.63%,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组痊愈率为75.00%,对照组为50.00%,两组痊愈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6、安全性评价:治疗结束后两组患者的生命体征均无异常,治疗组不良反应率3.125%,不影响治疗过程及疗效分析;对照组未出现任何不良反应,不良反应率0.00%。结论:1、“面三灸”联合针刺组与常规针刺组在贝尔麻痹急性期介入治疗,均能提高患者面神经功能,改善患者临床症状。2、“面三灸”联合针刺组与常规针刺组在贝尔麻痹急性期介入治疗的总体疗效相同。3、“面三灸”联合针刺为主的治疗方法在贝尔麻痹急性期介入治疗时起效较快,在观察期内缩短临床病程,提高患者的痊愈率。4、“面三灸”联合针刺组与常规针刺组均有较高的安全性。

吴蓉蓉[4](2016)在《芒针透刺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上肢水肿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研究指明1目的观察中风后肩手综合征上肢水肿运用芒针透刺治疗的临床疗效,以突出其治疗中风后SHS上肢水肿的优点,从而为研究针灸治疗本病提供基础依据,也给临床上的应用带来新方法和新思路。2方法60例患者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普通针刺治疗,治疗组采用芒针透刺治疗,每天1次,每周治疗6次。相关功能评定于治疗20天后进行:上肢水肿采用水肿评分标准和排水法,手部关节活动度以拇指尖对掌的距离计分,并对测量和收集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分析。3结果两组排水法所测量的体积与治疗前比较均降低,且治疗组降低的程度较对照组更明显,两组组间的比较差异显着(P<0.01)。两组的水肿评分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均降低,且芒针透刺组降低的程度优于普通针刺组,两组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手部关节活动度评分与治疗前比较稍有降低,且治疗组的评分低于对照组,两组组间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结论芒针透刺疗法可明显降低中风后肩手综合征患者的排水法测量体积、水肿评分及手部关节活动度评分,从而改善SHS患者的水肿症状和手部功能。

王文正[5](2014)在《辨证取穴结合运动疗法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研究表明目的:通过观察辩证取穴结合运动疗法和辨证取穴静留针法两种方法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对比二者治疗前后疼痛和肩关节功能活动指标的变化,为临床上针灸治疗本病提供可靠的临床资料。方法:选取台湾新视界诊所60例符合诊断标准及纳入标准的肩周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30例。治疗组予循经远端取穴为主,采用运动疗法;对照组取穴同治疗组,得气后静留针,不活动患肩。比较二者在减轻疼痛及改善肩关节功能方面临床疗效的差异。采用Melle评分对治疗前及治疗后进行评估,对比治疗组及对照组的临床疗效。采用SPSS17.0建立数据库,进行统计分析。成果:1.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等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2.治疗结束后,治疗组30例中,6例治愈,10例显效,12例有效,2例无效,总有效率达93.33%;对照组30例中,3例痊愈,6例显效,15例有效,6例无效,总有效率达80%。两组的临床疗效经统计学检验,P值小于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的总有效率统计学检验,P值大于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这说明:辨证取穴结合运动疗法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优于辨证取穴静留针法,但二者的总有效率相当。3.治疗结束后,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进行VAS评分情况统计学t检验,P<0.05,说明:辨证取穴结合运动疗法在改善疼痛方面的临床疗效优于辨证取穴静留针法。4.治疗结束后,采用Melle评分对两组患者的肩部的5个动作(肩外展、肩中立位外旋、手到颈项、手到脊柱、手到嘴)进行量化评价。结果表明:治疗组在改善肩外展、肩中立位外旋及手到颈项方面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但在改善手到脊柱及手到嘴方面,二者疗效相当。结论:辨证取穴结合运动疗法及辨证取穴静留针法对肩周炎的治疗均有效,前者较后者疗效确切,尤其是在改善疼痛、肩外展、肩中立位外旋及手到颈项方面,辨证取穴结合运动疗法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优于静留针法。

马彬[6](2013)在《中医药临床研究方法与报告质量研究》文中指出背景国家对中医药领域研究的资助力度逐年递增,其科技论文数量亦呈现高速增长的趋势。随着循证医学理念的不断深入,科研人员逐渐认识到,科技成果的质量才是重点。临床研究是临床实践的重要依据之一,但在方法设计与报告质量方面存在的问题大大降低了中医药临床研究的可靠性和真实性,导致其研究成果的利用率和转化率低下。因此,有必要对我国中医药临床研究在设计、实施与报告等各环节可能会影响其研究质量的各因素以及与国外研究存在的具体差异进行全面而系统的调查,确定需改进的重点环节和要素,以促进国内中医药临床研究质量的改善与提高。目的1.通过文献计量学和质量评价的方法,对国内中医药临床研究(包括系统评价/Meta-分析和随机对照试验)的方法设计与报告质量研究现状、与国外同类研究之间存在的具体差异环节、要点和问题及其产生这些差异的原因,进行全面的回顾分析并进行对比分析,全面掌握我国中医药临床研究在方法与报告质量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以确定需改进的重点环节和要素。2.对国内中医药期刊“稿约”中对国际公认的不同类型临床研究报告规范的规定,今后对其引入和实施的计划,以及编辑的认知和应用现状进行问卷调查,以确定在论文发表阶段影响其报告质量的因素,为临床研究报告规范今后在我国的推广和实施提供针对性的参考依据。3.基于以上研究的结果,结合国内的实际情况和中医药研究的特性,提出建设性意见,以提高和改善中医药临床研究质量,促进其成果的利用和转化。方法1.基于AMSTAR清单和PRISMA清单,回顾性分析国内中医药SRs/Meta-分析的研究现状、方法和报告质量。2.采用文献计量方法和质量评价方法,对比分析国内外针灸SRs/Meta-分析在方法设计与报告质量等重点环节的差异及其产生的原因。3.基于CONSORT清单和STRICTA清单被引入国内的不同时间段,回顾性分析国内针灸RCTs的方法和报告质量是否随着清单的引入而得到改善和提高。4.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国内中医药期刊“稿约”中对国际公认的不同临床研究报告规范的规定,今后对其引入和实施的计划,以及编辑的认知和应用现状进行全面调查。采用频数、中位数和四分位距进行统计描述,SPSS18.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1.共纳入369篇国内中医药SRs/Meta-分析研究,突出表现的问题包括:45%的研究文献检索方法不全面甚至不正确(203篇/369篇);97.3%(359篇/369篇)的研究未检索不同发表类型的研究;96.5%(356篇/369篇)的研究未提供排除文献的清单;42%(155篇/369篇)的研究纳入标准宽泛不具体、甚至存在错误;58.8%(217篇/369篇)的研究未采用双人独立机制对文献和数据进行筛选和提取:55%(203篇/369篇)的研究未详细描述文献筛选纳入全过程及排除原因;70.7%(261篇/369篇)的研究数据合并方法不恰当,其方法与报告质量普遍较低。另外,其总体引用率较低,引用率为零的研究占到46.1%(170篇/369篇),临床医生的参与率亦较低(49.9%,184篇/369篇)。2.共纳入366篇国内外针灸SRs/Meta-分析研究,其中Chinese SRs共88篇,Other SRs共226篇,Ccohrane SRs共52篇。3种不同类型SRs研究在AMSTAR清单和PRISMA清单中符合率大于80%的条目所占的比例分别为:45%(Chinses SRs).vs73%(Other SRs).vs91%(Ccohrane SRs)和59%(Chinses SRs).vs74%(Other SRs).vs78%(Ccohrane SRs),其中Chinses SRs在两个清单中的符合率均最低。Chinese SRs与Other SRs和Cochrane SRs存在较大差距的方面主要包括:不同发表类型文献的纳入(2%.vs91%.vs100%)、广泛而全面的检索(40%.vs87%.vs100%)、相关利益冲突的说明(0%.vs61%.vs100%)、证据综合结果(23%.vs99%.vs96%)和计划书和注册信息(0%.vs4%.vs100%)等方面。此外,Chinese SRs, Other SRs和Cochrane SRs中被引次数为零的研究所占比例分别为53%.vs26%.vs40%,由临床医生完成的SRs所占比例分别为27%.vs63%.vs54%,进行更新的SRs所占比例分别为0%.vs3%.vs92%,可见Chinese SRs的被引率、临床医生的参与率方面亦最低。3.共纳入1978篇国内针灸RCTs研究,1996年之前发表的为144篇其中针刺RCTs为122篇;1997年-2003年间发表为353篇,其中针刺RCTs为312篇;2004年-2012年间发表为1481篇,其中针刺RCTs为1301篇。虽然3个不同年代发表的针刺RCTs在STRICTA清单各条目上的符合率均略有提高,但其实际比例依然很低,包括①针刺治疗的具体类型(6.6%.vs9.9%.vs12.7%);②针刺治疗的理由和依据(0%.vs0.3%.vs1.0%);③每位受试对象每个治疗单元所用针的数目(0%.vs0.3%.vs0.2%);④对针刺组施加的其他干预措施描述(19.7%.vs30.1%.vs33.7%);⑤对针灸师资质报告(0%.vs0%.vs0.4%);⑥无研究报告有关对治疗师的操作指导及其给患者的信息和解释等。3个不同年代发表的针灸RCTs在CONSORT清单中符合率大于50%的条目所占的比例分别为:0%(≤1996年).vs8%(1997年-2003年).vs26%(2004年-2012年)。主要问题主要包括:①研究方法阐述过于简单,包括资料收集的场所和地点(12.5%.vs24.6%.vs69.7%)、样本量确定依据(0%.vs0%.vs1.2%)等;②随机方法不消楚,包括对产生随机序列的方法报告(1.4%.vs15%.vs26.3%)、隐蔽分组机制(0%.vs1.4%.vs4.9%)和盲法实施(0%.vs5.7%.vs9.1%)等;③结果部分内容描述不清甚至缺少,包括受试者流程(0%.vs11.6%.vs20.6%)、招募受试者时期和随访时间(0%.vs2.1%.vs2.8%)、基线资料的提供(9.0%.vs17.8%.vs34.8%)和结局效应估计值及95%CI的报告(18.1%.vs36%.vs50.7%)等。此外,无任何研究注册及阐明可能的利益冲突。4.共纳入63种国内中医药期刊杂志,其中SCl收录2种,Medline/Embase收录8种,CSCD收录7种,统计源收录46种。仅3种杂志在其“稿约”中提及并要求作者按照CONSORT声明各条目来规范报告RCTs,且给出了具体的版本和网址。此外,仅1种期刊在其“稿约”中提及CONSORT扩展版。无任何期刊在其“稿约”中提及PRISMA、MOOSE、TREND、STARD和STROBE等其他类型研究的报告清单。通过电话和E-mail方式,对63种国内中医药期刊编审人员进行问卷调晒,54种期刊杂志给予回复,反馈率为85.7%,其中编辑为39人(占72.2%)、主编为3人(占5.6%)、编辑部主任为9人(16.7%)、其他人员为3名(占5.6%)。对于CONSORT声明,有8位编辑知道并子解,3位编辑仅听说过但不了解,其中仅3位编辑表示对投稿的RCTs,该期刊在作者投稿、编辑审稿及专家评审阶段均要求和遵循了CONSORT声明的要求,46%的编辑(25人)认为没有必要在“稿约”中引入CONSORT声明。对于PRISMA清单,仅2位编辑知道并了解,7位编辑仅听说过但不了解,表示对投稿的SRs/Meta-分析,在作者投稿、编辑审稿及专家评审阶段均未要求和遵循PRISMA清单的要求,65%的编辑(35人)认为没有必要在“稿约”中引入PRISMA清单。而对于其他类型临床研究报告清单,无任何人知晓并了解。结论临床研究质量是影响其转化和利用的关键因素,只有高质量的研究才能为临床实践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我们的研究显示:尽管国内中医药,特别是针灸SRs/Meta-分析研究在研究的题目、摘要、纳入研究的特征和文献质量评价方法阐述等方面的符合率较好,但在影响其研究质量的关键因素,如文献检索方法不同发表情况的文献的纳入、对发表偏倚的评估、利益冲突的说明、文献筛选流程图的呈现、数据合并的合理性、研究间异质性或偏倚的分析以及对证据综合结果分析的的能力等方面,与国外同类研究存在较大差距。而对于国内针灸RCTs,尽管2003年之后发表的针刺RCTs的数量是之前所发表总数的3倍多,且各条目的符合率在不同的3个发表年代略有提高,但在多个条目上的实际符合比例上依然非常低,如随机序列的产生方法、隐蔽分组的机制和实施、盲法细则、样本量计算依据和资料收集场所和地点等方面,其质量并未随着STRICTA清单的引入而得到有效改善和提高。此外,国内中医药领域期刊“稿约”中对不同类型临床研究报告规范的应用情况不尽如人意,大部分期刊的编审人员对研究报告的规范、临床研究注册制度等信息的知晓率较低。而且,尽管大部分期刊有意愿在今后进入此类相关报告规范,以提高不同类型的临床研究报告质量,但均无任何具体的可操作的细则和时间规划。因此,我们强烈建议通过以下措施提高国内中医药临床研究的方法和报告质量:①国内医学期刊尽早在“稿约”中引入这些国际临床研究报告标准,以规范和提高国内临床研究的报告质量,提升临床研究水平;②从期刊协会层面制定相关制度,由鼓励和建议投稿作者、期刊编辑在文章投稿、编审和专家评审阶段遵循相关的临床研究报告规范,过渡到强制执行;③对期刊编审人员开展和加强与临床研究报告规范相关的知识培训,并建立考核机制,促进相关知识的掌握和更新;④将与临床研究报告规范相关的知识内容加入到医学继续教育课程中,由国家授权各地区具备资质的科研单位,对其服务地区的临床医生、科研人员进行全面的SRs/Meta-分析方法学的培训:⑤在医学在校教育中引入与临床研究报告规范相关的知识内容。

陈泽锋[7](2013)在《埋线疗法治疗顽固性周围性面瘫的临床观察》文中指出目的:本研究通过随机对照临床试验方法,比较埋线疗法与电针疗法对顽固性周围性面瘫面神经功能的改善情况,及两组治疗前后面部残疾指数(FDI)的变化情况,探讨埋线对顽固性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为其提供临床依据。方法:本研究方法采取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将收集我校第一附属医院针灸科2012年3月至2013年4月符合诊断标准、纳入标准的顽固性周围性面瘫的60例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并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全部患者分为埋线组(治疗组)和电针组(对照组),其中埋线组30例,针刺组30例。埋线组予单纯埋线治疗,每2周一次,5次一个疗程;电针组予电针治疗,每周3次,30次为1疗程,两组均治疗1疗程。治疗过程中,收集治疗前各项基本资料及面瘫情况,进行面神经功能评分,疗程结束后再次进行面神经功能评分,对两组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进行评价。结果:基线情况:纳入本研究的60名患者中,实际完成病例共60例,脱落0例。两组在年龄、性别构成、病程、患侧构成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具有可比性。面神经功能积分方面:两组各自治疗前后积分比较P<0.05,具有明显差异性。两组治疗后积分比较P>0.05,不具明显差异性。临床疗效方面:经Ridit分析,得出P<0.05,说明两组患者样本含量疗效比较埋线组优于电针组。FDI评分方面:两组治疗前后FDI评分均具有显着性差异(P<0.01),治疗前后躯体功能及社会功能评分的差值不具有显着性差异,无法说明埋线组优于电针组。结论:虽然在面神经功能积分方面、FDI评分方面两组数值无明显差异性,但临床疗效方面埋线组优于电针组,说明在治疗顽固性周围性面瘫,埋线疗法对比电针疗法,具有疗效显着,且更加节约时间及社会成本等优势。

阮黎清俊[8](2013)在《穴位透剌针法对中风偏瘫的影响》文中指出背景中风也叫脑卒中,是由于脑血管出现问题导致的脑部疾病,好发于老年人。中风带来的危害极大,无论是脑出血,脑梗塞均可能导致病人死亡,绝大多数患者均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后遗症。其中肢体功能障碍在残率中所占比例较高,尤其难以恢复,对患者的生活影响很大。中风偏瘫为中医针灸的优势病种,据针灸治疗中风的研究,针灸在促进瘫肢功能恢复,减轻患者后遗症显出优势。因此,探索针灸治疗中风偏瘫疗效确切的治疗方法,可改善患者预后,具有显着的社会及经济效益。目的观察穴位透刺治疗中风偏瘫的临床疗效,从而为临床提供一种起效快、疗效确切、操作简便的治疗方法。方法本研究采用随机分组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偏瘫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使用穴位透刺治疗,取穴:上肢:肩髃一肩前,曲池一曲泽,外关一内关,三间一合谷;下肢:髀关一伏兔,曲泉一阴陵泉,悬钟一三阴交,昆仑一太溪,太冲-涌泉。对照组选穴同治疗组;两组治疗每日1次,一周五次,疗程为4周。所有患者治疗前后及治疗期间均运用临床常用的肢体运动功能测定用Fugl-Meyer评价法来评定侧上下肢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的评定(ADL)采用Barthel指分级法来评定日常生活能力等二个方面对该疗法进行综合评价。结果将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变性质等一般资料及两组治疗前Fugl-Meyer评价法和Barthel指分级法等治疗前指标进行对比,经统计学分析无显着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1.自身前后对照:两组治疗后Fugl-Meyer评价法和Barthel指分级法等二项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所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显示两种疗法均对中风偏瘫有治疗作用。2.组间对照: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其Fugl-Meyer评价法和Barthel指分级法治疗前后的差值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显示治疗组优于对照组。3.总体疗效上,治疗组痊愈6例,显效12里,好转10例,无效2例,痊愈率为20%,显效率为40%,好转率为33.3%,总有效率为93.3%;而对照组痊愈2例,显效8例,好转16例,无效4例,痊愈率为6.7%,显效率为26.7%,好转率为53.3%,总有效率为86.7%。通过Redit分析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综合以上分析,在中风偏瘫患者的恢复期,采用穴位透刺疗法及普通针刺法进行治疗均可改善患者的肢体活动功能,但穴位透刺对偏瘫病人的康复效果更好,对病人上下肢运动功能更有利。结论对中风偏瘫患者,运用穴位透刺治疗与普通针刺治疗均具有确切疗效,两种疗法均可改善患者的肢体功能活动;但穴位透刺治疗效果比普通针刺更好,而且安全可靠,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张芯[9](2012)在《透穴刺法为主治疗脑梗死后足内翻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研究透穴刺法为主治疗脑梗死后足内翻的疗效,评价透穴刺法为主治疗脑梗死后足内翻的临床价值。方法:将60例符合研究纳入标准的脑梗死后足内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除接受基础治疗外,治疗组采用透穴刺法为主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法治疗,每日1次,10日为1个疗程,疗程间休息3天,治疗3个疗程后判定疗效。用临床神经功能缺损量表(MESSS)及Fugl-meyer下肢功能评定量表评定患者治疗前后足内翻程度,并将所得各量表评分分别进行组间与组内比较,所得数据用SPSS16.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组内MESSS评分比较,均有显着性差异(P<0.01),治疗后透刺组与对照组组间MESSS评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组内Fugl-meyer下肢功能评定总积分比较,均有显着性差异(P<0.01),治疗后透刺组与对照组组间Fugl-meyer下肢功能评定总积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两组患者治疗后足内翻组间情况比较具有显着性差异(P<0.05)。结论:1.透穴刺法可以显着改善脑梗死后足内翻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其疗效显着优于常规针刺组2.透穴刺法可以显着改善脑梗死后足内翻患者的下肢运动功能及足内翻程度,其疗效显着优于常规针刺组。

郭耀光[10](2011)在《益肝止痉针法治疗脑卒中后肢体痉挛的临床示范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1)探讨益肝止痉针法治疗脑卒中后肢体痉挛的临床疗效。(2)在结合相同康复治疗的基础上比较益肝止痉针法与传统取穴法治疗脑卒中后肢体痉挛的疗效差异。方法本研究采用随机、对照、单盲的多中心,大样本临床试验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180例脑卒中后肢体痉挛的患者在接受相同的康复治疗的基础上随机分为试验组(益肝止痉针刺组)和对照组(传统取穴针刺组)。两组患者均每日治疗1次,每周5次,治疗40天后。在治疗前、后采用改良的Asworth量表,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定(ADL)分别进行疗效评价。结果(1)肢体痉挛疗效判定:试验组与对照组患者治疗后肢体痉挛程度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优于对照组。(2)临床神经功能评定:试验组与对照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神经功能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优于对照组。(3)日常生活活动功能评定:试验组与对照组患者治疗后日常生活活动功能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优于对照组。结论“益肝止痉法”结合康复治疗能有效地缓解脑卒中后肢体痉挛的程度,且疗效优于传统取穴法,是一种简便易行、安全有效的治疗技术,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和临床推广应用。

二、针刺透穴加运动疗法治疗脑血管意外48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针刺透穴加运动疗法治疗脑血管意外48例(论文提纲范文)

(1)浮针治疗中风后上肢痉挛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研究
    第一节 现代医学研究概况
        一、流行病学
        二、病因
        三、发病机制
        四、治疗
    第二节 中医学研究概况
        一、病因病机
        二、治疗
第二章 临床研究
    第一节 临床资料
        一、病例采集
        二、诊断标准
        三、纳入标准
        四、排除标准
        五、脱落或剔除病例标准
    第二节 研究方案
        一、样本含量
        二、随机分组
        三、试验器材
        四、治疗方案
        五、观测指标
        六、突发情况
        七、统计方法
    第三节 研究结果
        一、临床资料比较
        二、疗效比较
        三、结论
    第四节 分析讨论
        一、探讨浮针治疗中风后上肢痉挛的机理
        二、疗效分析
第三章 总结与展望
    第一节 研究创新点
    第二节 问题与展望
        一、问题
        二、展望
    第三节 研究结论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附件1:统计学处理合格证明

(2)眼针疗法治疗中风后痉挛性偏瘫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材料与方法
实验结果
讨论
结论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参考文献
附图
综述 中医传统针刺治疗中风者痉挛性偏瘫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致谢

(3)“面三灸”联合针刺急性期介入治疗贝尔麻痹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前言
第一章 临床研究
    1 研究对象
        1.1 受试者来源
        1.2 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脱落标准及终止观察标准
    2 研究方法
        2.1 样本量估算
        2.2 病例分组
        2.3 盲法
        2.4 试验流程图
    3 治疗方案
        3.1 基础治疗
        3.2 选穴及操作方法
        3.3 治疗疗程
    4 观察指标及疗效评定
        4.1 观察指标
        4.2 临床疗效评价标准
        4.3 安全性评价
    5 质量控制
    6 受试者权益
    7 统计学方法
    8 研究结果
        8.1 病例分配及完成情况
        8.2 基线比较
        8.3 疗效评定
        8.4 脱落分析及安全性评价
第二章 讨论
    1 西医对贝尔麻痹的认识
        1.1 面神经解剖
        1.2 病因及发病机制
        1.3 目前常用治疗方法
    2 传统医学对该病的认识
        2.1 古代医家对该病认识
        2.2 现代医家对该病认识
    3 面瘫病分期情况概述
    4 针灸是面瘫的主要治疗方式
        4.1 常用穴位的选取依据
        4.2 常用针刺手法的选取依据
        4.3 面瘫的常用艾灸疗法
    5 面瘫病的康复护理
        5.1 面瘫病康复护理主要内容
        5.2 面瘫病康复护理临床进展
    6 本课题理论基础
        6.1 “面三灸”来源
        6.2 “面三灸”穴位探究
        6.3 雀啄灸机理初探
        6.4 针刺时机的选择
        6.5 急性期治疗的重要性
        6.6 量表的选择
    7 疗效分析
    8 安全性评价
结论
问题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件
    附件1 综述 中医治疗面瘫病的常用刺灸方法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附件2 面神经功能量表
    附件3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着及科研成果

(4)芒针透刺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上肢水肿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缩略词表
1 前言
2 临床研究
    2.1 观察对象来源及分组
    2.2 诊断标准
    2.3 纳入标准
    2.4 排除标准
    2.5 终止临床研究标准
    2.6 病例脱落标准
    2.7 研究方法
    2.8 水肿疗效评定标准
    2.9 技术路线图
3 观察结果
    3.1 两组治疗前病情比较
    3.2 两组排水法测量体积治疗前后比较
    3.3 两组水肿评分治疗前后比较
    3.4 两组手部关节活动度治疗前后评分比较
4 讨论
    4.1 祖国医学对SHS的认识
    4.2 现代医学对SHS的研究
    4.3 水肿针灸处方的现代研究
    4.4 针灸处方取穴依据
    4.5 水肿疗效的评价
    4.6 针刺机理分析
    4.7 临床结果分析
5 结论
6 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综述 针灸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的简况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附录

(5)辨证取穴结合运动疗法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引言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第一节 中西医对肩周炎病因病机的认识
        一、中医对本病的认识
        二、西医对本病的认识
    第二节 中西医对肩周炎治疗方面的认识
        一、中医治疗
        二、西医治疗
        三、结论与展望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一、研究对象及病例选择
    二、研究方法
    三、统计结果与分析
    四、讨论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详细摘要

(6)中医药临床研究方法与报告质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1.1 中医药在我国卫生保健体系中作用
        1.1.2 中医药现代化是促进其发展和被广泛认可的唯一途径
        1.1.3 国内中医药临床研究存在的问题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内容
    1.4 材料与方法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国内中医药SRs/Meta-分析方法和报告质量的回顾性调查
    2.1 研究背景
        2.1.1 系统评价的发展沿革及概念特点
        2.1.2 系统评价的研究方法与步骤
        2.1.3 系统评价方法质量与报告质量的评估工具
        2.1.4 系统评价在我国中医药研究领域中的应用
    2.2 研究内容
    2.3 材料与方法
        2.3.1 技术路线图
        2.3.2 样本的确定与来源
        2.3.3 文献筛选流程
        2.3.4 数据收集与统计分析
        2.3.5 质量控制措施
    2.4 结果
        2.4.1 文献检索结果
        2.4.2 国内中医药系统评价/Meta-分析研究的基本特征和特点
        2.4.3 国内中医药系统评价/Meta-分析研究的方法质量
        2.4.4 国内中医药系统评价/Meta-分析研究的报告质量
    2.5 讨论
        2.5.1 国内中医药系统评价/Meta-分析的特点及存在问题
        2.5.2 国内中医药系统评价/Meta-分析方法质量存在的问题
        2.5.3 国内中医药系统评价/Meta-分析报告质量存在的问题
        2.5.4 研究的局限性
    2.6 结论
第三章 国内外针灸SRs/Meta-分析方法和报告质量的对比研究
    3.1 研究背景
        3.1.1 针灸在我国传统中医药治疗中的地位和作用
        3.1.2 系统评价/Meta-分析在针灸研究领域中的应用及存在的问题
    3.2 研究内容
    3.3 材料与方法
        3.3.1 技术路线图
        3.3.2 样本的确定与来源
        3.3.3 文献筛选流程
        3.3.4 数据收集与统计分析
        3.3.5 质量控制措施
    3.4 结果
        3.4.1 文献检索结果
        3.4.2 国内外针灸统评价/Meta-分析的基本特征和特点
        3.4.3 国内外针灸系统评价/Meta-分析的方法质量
        3.4.4 国内外针灸系统评价/Meta-分析的报告质量
    3.5 讨论
        3.5.1 国内外针灸系统评价/Meta-分析在基本特征和特点方面的差异
        3.5.2 国内外针灸系统评价/Meta-分析在方法质量方面的差异
        3.5.3 国内外针灸系统评价Meta-分析在报告质量方面的差异
        3.5.4 研究的局限性
    3.6 结论
第四章 国内针灸随机对照试验方法与报告质量回顾性分析
    4.1 研究背景
        4.1.1 随机对照试验定义
        4.1.2 随机对照试验的报告工具简介
        4.1.3 国内针灸随机对照试验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4.2 研究内容
    4.3 材料与方法
        4.3.1 技术路线图
        4.3.2 样本的确定与来源
        4.3.3 文献筛选流程
        4.3.4 数据收集与统计分析
        4.3.5 质量控制措施
    4.4 结果
        4.4.1 文献检索结果
        4.4.2 国内针灸随机对照试验的基本特征和特点
        4.4.3 国内针灸随机对照试验的报告质量
    4.5 讨论
        4.5.1 国内针灸随机对照试验存在的问题
        4.5.2 STRICTA清单的符合率及其存在问题
        4.5.3 CONSORT清单的符合率及其存在问题
        4.5.4 研究的局限性
    4.6 结论
第五章 中医药期刊编辑对临床研究报告规范的认知率及“稿约”中规定和引入需求调查
    5.1 研究背景
    5.2 研究内容
    5.3 对象与方法
        5.3.1 研究对象
        5.3.2 调查方法
        5.3.3 技术路线
        5.3.4 统计分析
        5.3.5 质量控制措施
    5.4 结果
        5.4.1 纳入期刊数量和种类
        5.4.2 临床研究报告规范在国内中医药期刊“稿约”中的规定
        5.4.3 期刊编审人员对临床研究报告规范认知和应用现状调查结果
    5.5 讨论
        5.5.1 “稿约”中对临床研究报告规范的引入率较低
        5.5.2 期刊编审人员对临床研究报告规范的知晓和认知程度普遍较低
        5.5.3 期刊编审人员对临床研究报告规范的应用率较差
        5.5.4 研究的局限性
    5.6 结论
第六章 全文总结
    6.1 主要结论
    6.2 特色与创新
    6.3 提高国内中医药研究质量的建议
    6.4 促进国内中医药研究成果转化的建议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录

(7)埋线疗法治疗顽固性周围性面瘫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目录
前言
第1章 文献研究
    1.1 西医对面瘫的研究概述
    1.2 毫针治疗
        1.2.1 单纯体针针刺
        1.2.2 毛刺
        1.2.3 滞针疗法
        1.2.4 解结针法
        1.2.5 芒针疗法
        1.2.6 温通针法
        1.2.7 针刀
    1.3 针刺配合其他疗法
        1.3.1 针剌配合穴位注射
        1.3.2 针刺配合放血疗法
        1.3.3 针刺配合灸法
        1.3.4 针刺配合运动疗法
        1.3.5 针刺配合中药内服
        1.3.6 针刺配合中药外敷
        1.3.7 针刺配合火针
        1.3.8 针刺配合推拿
        1.3.9 针刺配合刮痧
    1.4 埋线疗法
    1.5 蜂针
    1.6 埋针疗法
    1.7 灸法
    1.8 综合疗法
        1.8.1 二联综合疗法
        1.8.2 三联综合疗法
        1.8.3 四联综合疗法
        1.8.4 五联综合疗法
    1.9 讨论
第2章 临床研究
    2.1 研究方案
        2.1.1 研究目的
        2.1.2 研究方法
        2.1.3 实验方案
        2.1.4 观察指标
        2.1.5 依从性评价
        2.1.6 统计分析
    2.2 研究结果
        2.2.1 一般资料比较
        2.2.2 两组治疗前后积分比较
        2.2.3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2.2.4 两组治疗前后FDI评分比较
        2.2.5 结论
        2.2.6 安全性评价
        2.2.7 脱落或剔除原因分析及依从性评价
    2.3 讨论
        2.3.1 中医对顽固性面瘫的认识
        2.3.2 针灸选穴原则
        2.3.3 穴位埋线的作用机理
        2.3.4 穴位埋线疗法的临床优势
        2.3.5 穴位埋线疗法操作要领
        2.3.6 穴位埋线术后护理
        2.3.7 羊肠线吸收缓慢处理办法
结语
    本次临床研究结果
    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研究生在学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8)穴位透剌针法对中风偏瘫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引言
上篇 文献研究
    1.1 中医学对本病的认识
        1.1.1 病名
        1.1.2 病因
        1.1.3 病机
        1.1.4 辨证分型
        1.1.5 药物治疗
    1.2. 西医学对本病的认识
        1.2.1 病因及发病机制
        1.2.2 偏瘫的治疗
    1.3. 针灸治疗中风偏瘫的进展
        1.3.1 穴位选择
        1.3.2 常规治疗方法
        1.3.3 穴位透刺疗法
    1.4. 结语
下篇 临床研究
    2.1. 研究对象
        2.1.1 研究对象来源
        2.1.2 诊断标准
        2.1.3 纳入标准
        2.1.4 排除标准
        2.1.5 脱落标准
    2.2. 随机分组方法
    2.3. 治疗方法
    2.4. 观察方法
    2.5. 疗效标准
    2.6. 统计分析
    2.7. 结果
    2.8. 讨论
        2.8.1 结果分析
        2.8.2 研究方案分析
        2.8.3 穴位透刺疗法治疗本病的作用分析
结语
    1. 结论
    2. 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知情同意书
致谢

(9)透穴刺法为主治疗脑梗死后足内翻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文献综述
    1 现代医学对脑梗死后足内翻的认识
        1.1 脑梗死的发病因素
        1.2 脑梗死的病理生理
        1.3 脑梗死后偏瘫恢复过程
        1.4 足内翻形成机理
        1.5 脑梗死后足内翻的常见类型
        1.6 现代医学的足内翻治疗进展
    2 祖国医学对中风及中风后足内翻的认识
        2.1 足内翻的认识
        2.2 中风的概念
        2.3 古代医家对病因病机的相关论述
        2.4 足内翻的针灸治疗进展
    3 头穴疗法的概述
        3.1 头穴疗法的源流
        3.2 现代主要流派头穴治疗区的划分
    4 透穴刺法的概述
        4.1 透穴刺法的概念
        4.2 透穴刺法的源流
        4.3 透穴刺法的分类及操作方法
        4.4 透穴刺法的注意事项
        4.5 透穴刺法的临床应用
临床研究
    1 研究对象
        1.1 病例来源
        1.2 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剔除标准
        1.6 脱落标准
    2 研究方法
        2.1 分组方法
        2.2 治疗方法
        2.3 疗程
        2.4 疗效观测指标
        2.5 疗效评定标准
        2.6 统计工具和资料处理
    3 结果
        3.1 基线资料比较
        3.2 治疗结果比较
讨论
    1 实验方案的制定
    2 脑梗死后足内翻针刺方案的选择
        2.1 透刺穴位的选择依据
        2.2 头体穴位的配合依据
    3 体会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1 MESSS临床神经功能缺损量表
    2 Fugl-meyer下肢运动功能评定量表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个人简历

(10)益肝止痉针法治疗脑卒中后肢体痉挛的临床示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1. 研究内容
    1.1 研究对象
    1.2 病例选择
2. 研究方法
    2.1 病例数计算
    2.2 随机方法
    2.3 对照
    2.4 盲法
    2.5 随机公组
    2.6 质量控制
    2.7 治疗方案
3. 观察指标
    3.1 安全性指标
    3.2 安全性评价标准
    3.3 临床疗效指标
4. 疗效标准
    4.1 痉挛评定
    4.2 临床神经功能评定
    4.3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
5. 统计分析方法
    5.1 一般原则
    5.2 入选及完成情况
    5.3 人口学一般情况及疾病基线情况
    5.4 疗效评价
    5.5 合并用药
    5.6 安全性评价
    5.7 研究操作者对技术的评价
    5.8 研究受用者对技术的评价
6. 试验结果
    6.1 受试人群分析
    6.2 基线情况
    6.3 疗效评价
    6.5 安全性评价
    6.6 研究操作者对技术的评价
    6.7 研究受用者对技术的评价
7. 结果讨论
    7.1 可比性分析
    7.2 疗效分析
    7.3 合并用药
    7.4 安全性评价
    7.5 研究操作者对技术的评价
    7.6 研究受用者对技术的评价
    7.7 卫生经济学评价
    7.8 社会效益评价
    7.9 可推广性评价
8、结论
9、问题与展望
致谢
综述
    参考文献
附录

四、针刺透穴加运动疗法治疗脑血管意外48例(论文参考文献)

  • [1]浮针治疗中风后上肢痉挛的临床疗效观察[D]. 汪花.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20(06)
  • [2]眼针疗法治疗中风后痉挛性偏瘫的临床疗效观察[D]. 韦斯思(Miss. Nantikarn Kearkulpeerasup). 辽宁中医药大学, 2020(02)
  • [3]“面三灸”联合针刺急性期介入治疗贝尔麻痹的临床疗效观察[D]. 樊晓萌.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20(02)
  • [4]芒针透刺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上肢水肿的临床疗效观察[D]. 吴蓉蓉. 安徽中医药大学, 2016(03)
  • [5]辨证取穴结合运动疗法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观察[D]. 王文正.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4(01)
  • [6]中医药临床研究方法与报告质量研究[D]. 马彬. 兰州大学, 2013(05)
  • [7]埋线疗法治疗顽固性周围性面瘫的临床观察[D]. 陈泽锋.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3(S1)
  • [8]穴位透剌针法对中风偏瘫的影响[D]. 阮黎清俊.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3(S1)
  • [9]透穴刺法为主治疗脑梗死后足内翻的临床研究[D]. 张芯.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2012(01)
  • [10]益肝止痉针法治疗脑卒中后肢体痉挛的临床示范研究[D]. 郭耀光.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11(11)

标签:;  ;  ;  ;  ;  

穴位通透结合运动疗法治疗脑血管意外48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