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肌肉技术对帕金森病平衡功能和步行能力的影响论文_陈昱,李争鸣

广西壮族自治区江滨医院 广西南宁 530021

【摘 要】目的:探讨神经肌肉技术对帕金森病患者的平衡功能和步行能力的影响。方法:60例原发性帕金森病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0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予以神经肌肉技术结合治疗。应用平衡仪、Berg平衡量表评估患者的平衡能力;用“起立-行走”计时测试评估患者的步行能力。结果:观察组患者经神经肌肉技术结合治疗后,其 重心摆动外周面积减小为睁眼1235.91±310.07 mm2,闭眼1482.34±590.77 mm2,BBS评分增加为45.27±6.3,TUGT时间缩短为16.9±5.8s,上述结果分别与观察组患者治疗前、对照组患者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神经肌肉技术可改善帕金森病患者的平衡和步行能力。

【关键词】帕金森病;神经肌肉技术;平衡;步行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neuro-muscular technology for Parkinson's disease patients balance function and walking ability.Methods:60 cases of primary Parkinson's pati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30 cases and observation group 30 cases.Two groups were treated with conventional drugs.On the basis of the drug treatment,observation group combined with the neuro-muscular technology treatment.Application of balancing in strument,Berg balance scale to assess the patient's ability to balance;time“up & go”test was used to assess the patient's ability to walk.Results:the observation group after treatment with neuro-muscular technology,its center of gravity swing peripheral area open eyes reduced to 1235.91±310.07mm2,close eyes was 1482.34±590.77mm2,BBS score increased to 45.27±6.3,TUGT shorter time reduced to16.9±5.8s,compared with the above results,the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ed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patients,differences were significant(P<0.05).Conclusion:neuro-muscular technology can improve the balance and walking ability of Parkinson's disease patients.

Key words:Parkinson's disease;neuro-muscular techniques;balance;walking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中老年人常见病之一,在我国50岁以上人群中发病率约1%,65岁人群患病率为1000/10万[1]。此病致残率高,据报道发病1-5年后,致残率为25%,5-9年时达 66%[2]。其运动功能障碍主要表现为:震颤、强直和运动过缓,常常影响患者的平衡功能和步行能力。为探讨神经肌肉技术对帕金森病患者的平衡功能和步行能力的影响,作者对帕金森病患者进行了临床对照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选择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期间在我院住院治疗的P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符合原发性PD的相关诊断标准[3]的患者共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男性19例,女性11例;年龄53-86岁;病程2-13年;Hoehn-Yahr分期3期11例,4期19例。观察组男性17例,女性13例;年龄51-87岁;病程2-11年;Hoehn-Yahr分期3期14例,4期16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病情分期方面无明显差异(见表1)具可比性。排除合并痴呆或明显精神行为异常等无法配合康复训练者;因感染、中毒、脑血管病等所致继发性帕金森综合征;存在下肢骨折或其他原因引起的站立位平衡和步行能力障碍者。

1.2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药物治疗:口服多巴丝肼片,初始剂量62.5mg/次,逐渐增加,2-3次/天,每日剂量300-600mg(以左旋多巴计算),注意维持低剂量、缓慢增加的个体化用药原则。

观察组: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采用神经肌肉技术(NMT)结合治疗。NMT具体操作手法为:首先应用中等强度手法对双侧腹直肌中部及两端进行放松性治疗,再对腰3至骶1间的多裂肌、竖脊肌进行中等强度手法的放松性治疗。其次,在对腰腹部相关肌肉进行NMT手法治疗后,还要对比目鱼肌、腓肠肌、腘绳肌、足底肌采用中等强度手法进行放松性治疗。以上NMT治疗每天1次,每次20min,每周治疗5次。

两组患者在入组时进行治疗前评定,治疗2个月进行治疗后评定。

1.3 评定方法

1.3.1平衡仪:采用PRO-KIN平衡仪进行,受试者脱鞋站立于检测台压力板相应位置,两手自然下垂于体侧,两眼平视前方2m处的目标,保持室内环境安静,排除外界噪音及视觉干扰,嘱受试者尽量保持身体稳定,先睁眼后闭眼各站立30s。有学者[4]对平衡测试的敏感性指标如左右方向最大摆幅、前后方向最大摆幅、左右方向平均摆幅、重心移动轨迹占据总面积、区域速度、重心移动轨迹总长度、前后方向摆动速度和平均摆速进行研究,认为临床应用中最具实用价值的是重心移动轨迹占据的总面积,即重心摆动外周面积(peripheral area)。本研究选择该指标作为观察指标,反映身体重心摆动的幅度。本研究采用的平衡仪评定指标的信度和效度与徐华平[5]报道的一致。

1.3.2 Berg平衡量表(the Berg balance scale,BBS):是目前国际上常用的平衡量表,共14项,每项评分0-4分,总分56分。得分越高表明平衡功能越好,得分在40分以下,提示有跌倒的危险性。研究表明,BBS评定帕金森病患者平衡功能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6]。

1.3.3“起立-行走”计时测试(time“up & go”test,TUGT):患者着平常穿的鞋,坐在有扶手的靠背椅上(椅子高约45cm,扶手高约 20cm),身体靠在椅背上,双手放在扶手上。如果使用助行具(如手杖、助行架),则将助行具握在手中。在离坐椅3m远的地面上贴一条彩条或放置一个明显的标记物。当测试者发出“开始”的指令后,患者从靠背椅上站起,站稳后,按照平时走路的步态,向前走3m,过彩条或标记物后转身,走回到椅子前,再转身坐下,靠到椅背上。测试过程中不能给予任何躯体的帮助。测试者记录患者背部离开椅背到再次坐下(靠到椅背)所用的时间。正式测试前,允许患者练习 1-2 次,以确保患者理解整个测试过程[7]。评定 TUGT时,患者需要完成由坐到站、行走(加速阶段、稳定阶段和减速阶段)、转身,以及由站到坐等系列动作,可充分反映帕金森病患者的平衡和步行的综合能力。

1.4统计学分析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5.0软件系统,对所得资料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选择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机体的平衡能力是维持正常体位、完成各种转移动作和步行的基础。相对稳定对称的躯体结构、正常的神经肢体感觉功能、神经系统的整合分析能力以及正常的肌紧张和肌力等对人体平衡功能的维持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8]。而步行是在保证平衡的基础上,实现人体不断改变重心,完成各方向移动的活动。步行的稳定性需要良好的平衡能力将身体的重心始终维持在双足的支撑范围内,否则容易造成身体重心前倾出现扑跌现象。帕金森病的运动障碍主要表现为运动缓慢及运动困难。患者不能随意控制运动速度,步态蹒跚而步距缩短,步伐可不自觉加快,出现动作不能协调的慌张步态,而动作一旦启动又不能立即停止。行走中无正常跟足步,转身不便。因缺少姿势反射,易跌倒[9]

NMT(neuro-muscular technology)是神经肌肉技术的英文缩写,是在按摩疗法和自然疗法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解决肌肉骨骼功能失调的新技术,在20世纪30年代由骨科博士、按摩医师Stanley Lief发明并且发展到现在,在1996年,美国的Leon Chaitow和Judith eLany综合欧洲和美国的神经肌肉技术发展为现代神经肌肉技术,使它具有了里程碑的意义[10]。NMT目前已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广泛使用于周围神经肌肉损伤和部分中枢神经损伤疾病的治疗,因疗效明显而取得广泛认同。

本研究采用NMT对观察组进行治疗,将相对静态的压力有目的的作用于引起帕金森病患者姿势异常的肌肉皮肤表面,首先改变肌纤维的病理状态,恢复肌纤维弹性,改善肌束血液循环,进而使相关肌群粘弹性和形态恢复正常或接近正常。使受累肌群相关神经细胞轴突再生,树突发芽,形成新的突触,而这些突触建立起接近正常功能的新的神经网络,实现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重组,进而减轻临床症状,改善平衡及协调能力,降低患者跌倒风险,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尽量控制或延缓PD进展。针对帕金森病患者立位及步行时特征性功能障碍,应用NMT手法对患者PD受累肌肉进行选择性治疗,可缓解紧张的肌纤维、改善血液循环,提高网状脊髓束的兴奋性,进而抑制过度兴奋的前庭脊髓束,改善平衡能力,全身得到放松,使足跟着地,调整身体重心位置,进而改善平衡功能,提高治疗效果。本研究中,观察组患者治疗前的重心摆动外周面积,BBS评分、TUGT等方面与对照组服药前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观察组患者经NMT治疗后,其重心摆动外周面积减小,BBS评分增加,TUGT时间缩短,上述结果分别与观察组患者训练前、对照组患者服药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服药前后各指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果表明,帕金森病患者在药物治疗(减轻震颤和肌强直)的基础上,给予腹直肌、多裂肌、竖脊肌以及比目鱼肌、腓肠肌、腘绳肌、足底肌NMT治疗,可明显改善其平衡功能和步行能力。

参考文献:

[1]贾建平.神经病学,第6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

[2]缪鸿石主编.康复医学理论与实践[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1893—1903.

[3]王新德.帕金森病及帕金森综合征的诊断标准和鉴别诊断[J].中华神经精神,1986,18:256.

[4]徐本华,李雪迎,谢斌,等.正常人静态姿势图参数参考值研究[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04,26(7):411-414.

[5]徐华平,全莉娟,邱智,等.PRO_KIN平衡仪对老年人跌倒预测的效度和信度研究[J].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2012,52(5):34-37.

[6]Berg KO,Wood -Dauphinee S,Williams JT,et al.Measuring balance in the elderly:Preliminary development of an instrument.[J].Physinther Can,1989,41:304—311

[7]燕铁斌.”起立-行走”计时测试简介——功能性步行能力快速定量评定法[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0,6(3):115—117.

[8]伍少玲,燕铁斌.脑卒中患者姿势控制能力评定研究[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3,18(8):510—512.

[9]励建安.临床运动疗法学[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142-148.

[10]颜智,尹晓霞,石正伟.拇指触压术在NMT中的运用[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2,29:5-6.

广西医疗卫生适宜技术研究与开发课题(课题合同编号:S201311-03)

论文作者:陈昱,李争鸣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6年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6/22

标签:;  ;  ;  ;  ;  ;  ;  ;  

神经肌肉技术对帕金森病平衡功能和步行能力的影响论文_陈昱,李争鸣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