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乳术与改良根治术在乳腺癌手术治疗中的效果对比论文_施美洁

保乳术与改良根治术在乳腺癌手术治疗中的效果对比论文_施美洁

宜兴市肿瘤医院普外科 施美洁【摘要】目的 对比保乳术与改良根治术在乳腺癌手术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6例乳腺癌患者,由计算机编号,按照单双数法分为观察组(n=43)与对照组(n=43),对照组采用改良根治术治疗,观察组采用保乳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手术治疗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乳房美容优良率为93.0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1.40%(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98%,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3.26%(P<0.05)。结论 与改良根治术相比,保乳术在乳腺癌手术治疗中效果更佳,可明显提高手术治疗效率,保障乳房美观,降低并发症的发生。

【关键词】乳腺癌手术;保乳术;改良根治术;手术治疗指标;并发症发生情况

[中图分类号]R737.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439-3768-(2019)-1-wt

乳腺癌属于女性中常见恶性肿瘤,多发于乳房组织腺上皮,严重威胁患者身体健康[1]。近年来乳腺癌发病率持续上升现象已明显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目前,临床主要采用手术方式对其进行治疗,改良根治术虽具有较高普及程度,可最大程度对肿块进行切除,但破坏患者乳房美观,影响患者日后正常生活。随着我国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对乳腺癌治疗研究的不断深入,保乳手术因其创伤小、出血量少、术后康复快等优点逐渐应用于临床,获得患者青睐[2]。本文主要对比保乳术与改良根治术在乳腺癌手术治疗中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6例乳腺癌患者,由计算机编号,按照单双数法分为观察组(n=43)与对照组(n=43)。对照组43例,年龄33-62岁,平均年龄(47.16±8.72)岁。观察组43例,年龄34-61岁,平均年龄(47.22±8.69)岁。两组一般资料对比均保持同质性(p>0.05)。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改良根治术治疗,具体为:为患者保留胸大肌与胸小肌,依据患者实际肿瘤病灶情况选取合适手术切口,保留患者胸大肌以及胸小肌部位,在距肿瘤边缘3cm处逐层切开病灶皮肤,对病变组织进行切除,彻底清扫远处存在转移可能性的淋巴结。

观察组采用保乳术治疗,具体为:首先明确肿瘤具体位置,做切口设计,当肿瘤位于下象限时,取放射状切口;当肿瘤位于上象限时,取弧形切口。一并切除肿瘤及其临近3cm正常乳腺组织,做好方向标记后送至冰冻,待行病理检查。对于肿瘤体积较小患者,肿瘤与皮肤相距>2cm,则尽可能保留局部皮肤,若冰冻病理组织检查显示将切缘阳性,则继续切除行病理检查,直至切缘显示阴性。

1.3观察指标

(1)两组患者手术治疗指标。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术后住院时间等。(2)两组患者乳房美容效果。美容效果判定标准:优:双侧乳房对称,两侧乳头水平距离相差<2cm,患处与对侧相比无明显差异;良:双侧乳房对称,外形接近正常或与对侧相比略小,两侧乳头水平距离<3cm;差:两侧乳房外形存在较大差别,患侧与对侧相比明显缩小,两侧乳头水平距离>3 cm。(3)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主要并发症包括皮下积液、切口感染、皮下出血、上肢运动障碍等。

1.4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86例乳腺癌患者研究数据均采用SPSS15.0软件分析,手术治疗指标(x±s)采用t检验,乳房美容效果、并发症发生情况(n,%)以x2检验。p<0.05,表明差异显著。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结果

2.1两组患者手术治疗指标

观察组各项手术治疗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1:

表1 手术治疗指标对比(x±s)

组别 例数 手术时间(min) 术中出血量(mL) 切口长度(mm) 术后住院时间(d) 观察组 43 155.87±28.96 245.78±24.08 4.01±0.34 7.45±1.28 对照组 43 172.35±29.03 382.15±29.76 11.27±1.41 12.35±2.92 t 2.635 23.359 32.823 10.078 P 0.005 0.000 0.000 0.000 2.2两组患者乳房美容效果

观察组乳房美容优良率(93.02%)显著高于对照组(81.40%)(P<0.05),详见表2:

表2 乳房美容效果对比(n,%)

组别 例数 优 良 差 优良率 观察组 43 23(53.49) 18(41.86) 2(4.65) 41(93.02) 对照组 43 15(34.88) 20(46.51) 8(18.60) 35(81.40) X2值 4.074 P值 0.044 2.3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6.98%)显著低于对照组(23.26%)(P<0.05),详见表3:

表3 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n,%)

组别 例数 皮下积液 切口感染 皮下出血 上肢运动障碍 并发症发生率 观察组 43 0(0.00) 2(4.65) 1(2.33) 0(0.00) 3(6.98) 对照组 43 2(4.65) 4(9.30) 3(6.98) 1(2.33) 10(23.26) X2值 4.440 P值 0.035 3讨论

乳房属于女性显示性征与体态健美的标志性器官,近几年来,我国乳腺癌患病人数呈现上升趋势,首选手术方式对其进行治疗。改良根治术是通过切除患者病变乳房、腋下淋巴结以及周围胸腔闭肌肉实现疾病治疗目的,但对患者产生创伤较大,术中出血量多,术后不利于上肢功能恢复,加大患者心理负担,产生的不良心理情绪对手术效果产生负面影响[3]。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改善以及对自身健康水平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不仅期待乳腺癌疾病获得治愈,同时希望保留乳房。基于安全有效的长期效果,保乳手术作为一种新型微创手术逐渐在临床中普遍起来,在治疗时保留乳房基本形状以及非病灶处乳房组织,仅对病变部位进行切除,患者术后不会出现明显胸部畸形,且由于手术操作范围小,术后患者发生上肢运动障碍、上肢水肿几率不大,可最大程度减轻手术对于患者产生的生理以及心理创伤。本文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相关手术治疗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98%,对照组为23.26%,组间差异显著(P<0.05)。说明采用保乳术治疗效果优于改良根治术治疗,可明显缩短手术治疗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降低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康复进程。但需注意,有学者认为保乳术具有一定复发风险[4],因此临床医护人员应熟练掌握保乳术适应症,在开展保乳术治疗前首先明确肿瘤具体位置、大小以及是否存在肿大现象,保障局部切除范围充足,有效降低术后复发风险,减少患者反复就医切割,保留乳房且不会对乳房外观造成较大影响,易被女性患者接受,对于保障患者乳房美观性、日后生活质量以及自信心具有重要作用。故本文中观察组乳房美容优良率为93.02%,对照组为81.40%,组间差异显著(P<0.05)。说明保乳术可明显改善乳房外观形状以及受损程度。

综上所述,比较保乳术与改良根治术在乳腺癌手术中治疗效果,其中保乳术更佳,可明显提高手术治疗效果与安全性,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梁长健. 保乳手术与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治疗乳腺癌疗效评价与分析[J]. 当代医学, 2017, 23(10):69-70.

[2] 卢玉元, 王新. 保乳术与改良根治术用于乳腺癌治疗中的临床效果分析[J].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7, 30(2):242-243.

[3] 耿凤勇, 郑颖慧, 马小宁,等. 改良根治术和保乳术对乳腺癌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J]. 当代医学, 2017, 23(11):114-116.

[4]朱俊. 探究保乳术与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在治疗乳腺癌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J].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2018, 25(S1):58-59.

论文作者:施美洁

论文发表刊物:《药物与人》2019年3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9/6/21

标签:;  ;  ;  ;  ;  ;  ;  ;  

保乳术与改良根治术在乳腺癌手术治疗中的效果对比论文_施美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