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性护理干预对化疗药物外渗致静脉炎的影响探讨论文_蔡乃璐

蔡乃璐

(江苏省盱眙县人民医院肿瘤科 江苏淮安 211700)

【摘要】目的:文章就化疗药物外渗导致的静脉炎,讨论预防性护理干预的实施价值,为日后的临床护理提供参考与指导。方法:选择我院于2014年3月~2016年1月收治的静脉炎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由于化疗药物外渗所导致,无误诊漏诊。应用随机数表法,将120例患者划分为两组,分别定义为观察组及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实施预防性护理,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结果:经过临床护理,观察组患者满意度为93.3%,对照组患者满意度为66.7%,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化疗药物外渗致静脉炎患者,其在临床护理过程中,有效实施预防性护理后,可以将患者的静脉炎严重程度降低,减少病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建议在今后的临床护理中推广应用。

【关键词】预防护理;静脉炎;化疗;药物外渗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6)02-0214-02

随着癌症患者数量的增多,患者的并发症及临床护理获得了医学界的高度重视,必须要对患者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相对而言,化疗药物外渗致静脉炎在很多方面都将对患者造成严重的影响,甚至是导致患者出现极大的并发症,危及到患者的生命安全。预防性护理在落实过程中,可根据患者的静脉炎情况、化疗药物情况、外渗情况等,实施系列的预防干预,减少静脉炎的发生概率。文章就预防性护理干预对化疗药物外渗致静脉炎的影响展开讨论,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于2014年3月~2016年1月收治的静脉炎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由于化疗药物外渗所导致,无误诊漏诊。应用随机数表法,将120例患者划分为两组,分别定义为观察组及对照组。观察组:本组患者共计60例,男性患者39例,女性患者21例。患者年龄范围在35岁~74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8.3岁±1.2岁。对照组:本组患者共计60例,男性患者35例,女性患者25例。患者年龄范围在34岁~71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8.7岁±1.9岁。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等方面无明显差异,临床比较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观察组患者实施预防性护理,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1.2.1对照组 本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包括:对患者展开心理护理,正确的面对疾病、化疗、静脉炎等等,树立康复信心;对患者实施针对性护理,按时观察患者的临床表现,记录在案;对患者的临床病情展开分析,发现异常后,及时对医师做出报告,开展相关的干预处理,降低患者的病痛[1-2]。

1.2.2观察组 本组患者实施预防性护理,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开展以下预防干预措施:(1)对化疗药物致静脉炎患者的因素进行分析,包括药物因素、护理因素、外部影响因素等等,明确因素后实施系列护理。(2)加强护理人员的操作技能,将一次性的静脉穿刺成功率进行提升。穿刺过程中,要将针头有效固定,减少外渗情况[3]。(3)保持患者的静脉输液通畅。在患者输液过程中,应针对患者的血管进行热敷处理。拔针过程中,要求护理人员准确的按压针眼2min~5min,避免药液从针眼处外渗[4-5]。

1.3 观察指标

满意:患者的静脉炎有效控制,未出现严重情况,化疗药物外渗情况基本不存在。一般:患者在护理过程中,静脉炎不严重,化疗药物的外渗情况得到掌控,患者未出现严重的不适感。不满意:患者在护理过程中,化疗药物致静脉炎出现,且炎症突出,药物外渗未得到充分的控制,发生医患纠纷。

1.4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15.0统计学软件,处理相关数据与资料;统计方法包括趋势χ?检验以及t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检验标准。

2.结果

具体结果如表1所示。经过临床护理,观察组患者满意度为93.3%,对照组患者满意度为66.7%,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药物外渗致静脉炎患者,其在临床护理过程中,有效实施预防性护理后,可以将患者的静脉炎严重程度降低,减少病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建议在今后的临床护理中推广应用。

3.讨论

化疗药物外渗致静脉炎,是临床上的常见症状,对患者的身体影响较大。倘若在临床上未进行有效的护理干预,将会导致患者出现严重的疼痛,无论是心理上的不适还是身体上的疼痛,均是患者不想面对的。为此,对患者实施有效的预防性护理干预,具有很强的必要性。

从本次研究结果来看,预防性护理干预的实施,能够将化疗药物外渗致静脉炎患者病痛降低,同时将静脉炎的发生概率降低,是一种可行性较高的护理方案。预防性护理干预在落实过程中,能够结合患者的具体表现,有效实施护理措施,从主观上到客观上,对患者进行全面的预防干预、预防处理,即便是发生了静脉炎的情况,依然能够有效控制,基本上不会造成严重的医疗事故。

综上所述,预防性护理干预在落实的过程中,针对化疗药物外渗致静脉炎可进行有效预防,从多方面来减少患者的不适感,提高患者的治疗水平,巩固患者的生活质量。建议在今后的临床护理中,将预防性护理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王银.血液科化疗药物外渗导致静脉炎的预防与护理[J]. 中国医学创新,2015,09(10):77-79.

[2]李利荣.白血病化疗药物外渗致静脉炎的预防和护理[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30(01):211+218.

[3]梁华葵,刘娟.预防性护理干预对化疗药物外渗防治的影响[J].工企医刊,2013,03(04):250-251.

[4]辛春燕,王咏梅,邢金玲.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对化疗药物所致静脉炎的影响分析[J].中医药导报,2014,01(02):143-144.

[5]许桃红.循证护理在预防化疗药物外渗性静脉炎中的应用[J].中外医疗,2011,01(11):143-144.

论文作者:蔡乃璐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6年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7/28

标签:;  ;  ;  ;  ;  ;  ;  ;  

预防性护理干预对化疗药物外渗致静脉炎的影响探讨论文_蔡乃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