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房山区2013-2017年出生缺陷发病情况论文_刘辉,郑萍

房山区妇幼保健院,102488

[摘要]目的:研究北京市房山区2013-2017年出生缺陷的资料,探讨北京市房山区围产儿出生缺陷的发生情况、动态变化及流行特征,并提出干预措施,从而降低出生缺陷患病率。结果:2013-2017年共监测围产儿51062例, 其中出生缺陷儿715例,患病率为14.00‰。前五位出生缺陷顺位依次为:副耳、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多并指(趾)、唇腭裂、肾积水和其他肾脏畸形。出生缺陷患病率本市户籍9.84‰(402/40857)和流动人口30.40‰(313/10295),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虽然北京市房山区出生缺陷患病率低于全市水平,但本地区流动人口出生缺陷患病率较高,应进一步提高该地区对流动人口孕产妇健康管理,大力加强孕前、孕早期健康教育,。加大社区网底宣传,使用新型网络媒体普及出生缺陷知识;加强孕期超声检查、产前诊断,避免和减少出生缺陷围生儿的发生,提高出生人口素质。

[关键词]出生缺陷;监测;率;流动人口。

出生缺陷是指婴儿出生前在母亲子宫内发生的发育异常,既可以是结构异常,也可以是生理功能或代谢的异常。出生缺陷是全球关注的一个重大公共卫生问题。通过出生缺陷监测可以了解一个地区内出生缺陷的发生情况、变化趋势,在评价出生缺陷预防措施和防治效果,以及为存在先天缺陷婴儿和家庭尽早提供咨询、在治疗的过程中也起到了重要作用[1]。本研究利用房山区2013-2017年出生缺陷监测资料,分析北京房山区生缺陷的发生情况、本市户籍人口和流动户籍人口出生缺陷患病率及动态变化,为制定干预措施,降低出生缺陷患病率提供参考依据。

1.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监测数据来自各监测单位2013年-2017年(上年度10月1日至本年度9月30日为1个监测年)按照《北京市出生缺陷监测规范》填报的《出生缺陷儿登记卡》和《北京市医院产科工作质量季报表》。监测对象为孕28周-产后7天的围产儿。

1.2监测方法

产科及儿科大夫对引产或分娩胎、婴儿详细查体,并做必要辅助检查的基础上,按国际疾病分类标准ICD-10标准进行诊断,并填写《出生缺陷儿登记卡》。同时,每季度汇总填写《北京市医院产科工作质量季报表》,经各医院主管领导审核签字上报到区妇幼保健院。每年对统计年度监测数据进行质量控制检查,核对包括活产数、围产儿数、出生缺陷诊断例数、出生缺陷诊断类型和出生缺陷报告卡中项目的完整性、准确性和一致性。经各医院主管领导审核签字上报房山区妇幼保健院进行汇总分析,确保资料的准确性。

1.4 统计学分析方法

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数据的统计与分析,率的差异比较用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出生缺陷患病率

2013-2017年房山区共监测围产儿51062例,其中出生缺陷儿715例,患病率为14.00‰(见表1)。经趋势卡方检验(χ2=0.167,P=0.683)未见趋势变化。北京市房山区出生缺陷患病率低于全市水平,变化趋势与全市基本一致(见图1)。

2.2出生缺陷顺位及构成比

2013-2017年房山区出生缺陷715例中,前五位出生缺陷顺位依次为:副耳、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多并指 (趾)、唇腭裂、肾积水和其他肾脏畸形(见表2、3)。

2.3本市户籍与流动人口出生缺陷患病率

本市户籍出生缺陷患病率9.84‰(402/40857)和流动人口出生缺陷患病率30.40‰(313/10295)(见表4),经卡方检验χ2=252.297,P=0.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013-2017年间本市户籍人口(χ2=0.685, P=0.408)及流动人口(χ2=0.996,P=0.318)出生缺陷患病率均未见趋势变化,本市户籍人口出生缺陷患病率连续五年均低于流动人口出生缺陷患病率(见图2)。

3讨论

3.1出生缺陷患病率变化情况

2013-2017年共监测围生儿51062例,其中出生缺陷儿715例,患病率为14.00‰。2015年出生缺陷患病率有回升趋势,这与2013-2017年北京市妇幼卫生信息统计分析报告中北京市出生缺陷监测数据分析[2]以及朝阳区的监测研究相符[3]。根据北京市妇幼信息统计2013-2017年年报,北京市同期出生缺陷患病率为19‰左右,房山区低于北京市水平。分析原因主要有以下因素:(1)房山区自2014年起,实行一站式婚前保健,增强了一级预防,婚前保健与孕前保健服务的整合,有效的起到了减少出生缺陷,提高出生人口素质的目的,从而有效的预防出生缺陷儿的发生。(2)产前筛查及产前诊断技术的不断提高,以往不能诊断的先天畸形、染色体病、代谢性疾病等可以尽早得以发现和诊断。

近年整体出生缺陷率未见明显下降,主要是由于监测出生缺陷的病种不断扩展,辖区对出生缺陷诊断能力不断提高,以及随着放开二胎生育政策等,分娩量及高龄比例升高,暴露于出生缺陷危险因素的机会也逐渐增多等原因[4]。

在出生缺陷监测和预防工作中,除加强出生缺陷儿病因的诊断外,还应向分娩出生缺陷儿的产妇进行说服,进行一些必要的检查,寻找发生出生缺陷的原因,如染色体检查;对因出生缺陷引产的胎儿尽量争取进行尸解,为下一次孕育健康的胎儿有很大帮助。

3.2 出生缺陷的类型和顺位

前五位出生缺陷顺位依次为:副耳、先心病、多并指(趾)、唇腭裂、肾积水和其他肾脏畸形。体表畸形与环境因素有着紧密联系,应进一步调查房山区影响体表畸型的环境因素[3],针对相关因素积极采取有效的一级预防措施,以降低出生缺陷患病率。其中副耳应重视新生儿的生后筛查,以便及时补漏。还需加强产科对新生儿查体工作,体表畸形应该在产科发现。加强助产机构对患儿家属的健康指导,改善预后,降低致残率。本次研究中,除先天性心脏病外,其他内脏畸形检出率也较高,如肾脏畸形(肾积水、多囊肾)等,这与采取了一系列产前超声筛查规范化管理措施有关[5]。包括增加先天性心脏病筛查切面减少复杂先天性心脏病的漏诊、提高NT筛查技术等。

3.3户籍人口与流动人口出生缺陷比较

流动人口出生缺陷率明显高于本市户籍人口出生缺陷率。流动人口的增加对房山区出生缺陷患病率有一定影响[6]。房山地区属北京市远郊区,与河北省接壤,有大量流动人口。相对缺少唐筛、NT筛查等系统产检,孕产妇对出生缺陷意识较为薄弱。为此应加强对流动人口孕产妇的宣传和管理,普及产前检查,提高产前胎儿缺陷的检出率,对严重畸形及时终止妊娠,可减少重症出生缺陷儿出生,有助于降低新生儿死亡率。

北京市房山区出生缺陷患病率低于全市水平,但本地区流动人口出生缺陷患病率较高,应进一步提高该地区对流动人口孕产妇健康管理,大力加强孕前、孕早期健康教育,加强与多部门合作,诸如妇联、网络等普及出生缺陷知识;加强孕期超声检查、产前诊断,避免和减少出生缺陷围生儿的发生,提高出生人口素质。

[1]北京市出生缺陷监测工作规范[S]北京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北京妇幼保健院前言

[2]2013-2017年北京市妇幼卫生信息统计分析报告汇编北京市出生缺陷监测分析[Z]

[3]袁丽,夏荣明北京市朝阳区106 370例围产儿出生缺陷监测结果及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17,01:81-85.

[4]曹丽丽,万丽,钱婷.2008-2018年我国出生缺陷影响因素的Meta分析[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18,11:1217-1220.

[5]刘凯波,徐宏燕,张雯,潘迎北京市产前超声筛查对出生缺陷预防的效果评估[J]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2013,21(04):115-116+156.

[6]杨燕芬,马瑞新,刘辉,靳蕾.房山区本市户籍和流动人口出生缺陷流行特征[J].中国妇幼保健,2015,31:5437-5440.

论文作者:刘辉,郑萍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9年第0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26

标签:;  ;  ;  ;  ;  ;  ;  ;  

北京市房山区2013-2017年出生缺陷发病情况论文_刘辉,郑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