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学科专业的地区高校图书馆联盟建设探讨-以内蒙古自治区高校图书馆为例论文

面向学科专业的地区高校图书馆联盟建设探讨-以内蒙古自治区高校图书馆为例论文

面向学科专业的地区高校图书馆联盟建设探讨
——以内蒙古自治区高校图书馆为例

黄雪梅,艾丽斯娜,陈 敬,李艳芳

(河套学院,内蒙古 巴彦淖尔 015000)

摘 要: 根据我国区域高校图书馆联盟发展的情况和特点,联系内蒙古自治区高校图书馆发展的实际,探讨建立面向学科专业的地区高校图书馆联盟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提出我区高校图书馆联盟建设的总体目标、建设方案、技术支撑、经费保障等建设策略。着重以内蒙古自治区各个高校为研究对象,围绕学校的学科专业建设,为用户寻求联盟建设之资源基础。

关键词: 学科专业;地区高校图书馆联盟;资源共享

一、面向学科专业的地区高校图书馆联盟建设的意义

(一)高校图书馆联盟建设的意义

从图书馆联盟的定义看,图书馆联盟是以实现资源共享、利益互惠、促进图书馆整体化发展为目的而组织起来的,以若干图书馆为主体,联合相关的文献信息资源系统,根据共同认可的协议和合同,按照统一的技术标准和工作程序,通过一定的信息传递结构,执行一项或多项合作项目的图书馆联合体。构建高校图书馆联盟,各馆利用自己的数字图书馆技术平台、特色资源和服务相互合作,实现信息资源的共建和共享,以求共同发展,避免信息重复建设,有助于提高市场竞争力,促进图书馆事业的整体化持续发展。

(二)面向学科专业的地区高校图书馆联盟建设的意义

1.通过开展图书馆联盟学科专业服务,有利于创新和深化各高校图书馆的服务内容,促进高校图书馆由传统服务模式向知识服务模式转变。

望亭水利枢纽是望虞河上的一项关键性工程,同时又是环太湖大堤重要口门控制工程,对太湖流域防洪、排涝、引水和航运发挥着重要作用。工程为2级建筑物,于1993年12月基本建成。2006年太湖局直管工程远程监控系统建成并运行,2011年对该监控系统进行了更新改造,实现对闸门的自动化控制、工程运行管理的视频监视以及异地视频会商等功能。

2.有利于结束地区高校图书馆“单打独斗”的现象,利用自己的数字图书馆技术平台架起成员馆信息资源、学科专业服务的桥梁,实现区域内学科专业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

3.有利于提升各地区高等院校的综合实力,促进区域高等教育水平进一步发展。

二、高校图书馆联盟建设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一)高校图书馆联盟建设的现状

我国图书馆联盟最早开始建设在20世纪90年代末,1999年建立了CALIS(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China Academic Library &Information System,简称CALIS)平台后,先后建立起不同层次、不同规模的图书馆联盟。目前,我国的高校图书馆联盟数量众多,合作项目丰富,全国各地已经建立起来或有合作项目的就超过48个,其中包括高校图书馆国际性联盟3个、高校图书馆全国性联盟4个、跨地区性高校图书馆联盟7个、小区域范围的高校图书馆联盟13个、全省或全市范围内建成和正在筹建的地区性高校图书馆联盟21个。在我国全省或全市范围内、小区域范围的区域性联盟模式建立的高校图书馆联盟我国目前就有34个,占全部联盟数量的71%。区域性高校图书馆联盟是目前我国高校图书馆联盟建设中成功经验最丰富、研究成果最多的一类联盟形式。2006年前后集中建设的主流是区域图书馆联盟。目前已建成的地区性全省或全市范围内的高校图书馆联盟有上海教育网络图书馆(2000年)、广州地区高校图书馆联盟(2002年)、江苏高校图书馆区域联盟JALIS(2003年)、河南省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HALIS(2003年)、天津高等教育文献信息中心TALIS(2004年)、北京地区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保障体系BALIS(2007年)、浙江省高校数字图书馆联盟(2008年)、昌北高校图书馆联盟(2010年)等。

(二)内蒙古高校图书馆的现状

学校通过与企业的合作,首先,可以让教师通过挂职顶岗、合作研发等形式深入到企业一线,系统学习业务技术,强化实践技能,提高教学水平。其次,可以打通引进企业技术人才的渠道,从企业引进一批高级技术人才以充实师资队伍。最后,可以从企业聘请“能工巧匠”来高校担任兼职教师,以满足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需求。“请进来,走出去”的校企合作模式是应用型本科院校培养一支师德优良、结构优化、满足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求的“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的最佳平台。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实验装置是实验教学顺利开展的前提与保障,没有正确,充分的实验器材,就很难开展实验操作,更不要说是实现高效的实验教学了。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实验教学被提上了新的高度,同样,对教师的教学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在进行实验教学时,要拥有创新意识,不能一味的照搬照抄课本的步骤,学着根据自己的经验,改进甚至创新实验,提升实验的效率。

5.用户知识服务开展不够普遍。内蒙古自治区高校图书馆中只有部分本科院校开展了查收查引、文献传递、地区联合采购工作,其他院校没有开展。如9个馆开展了查收查引,10个馆开展了文献传递工作,7个馆参加了地区联合采购(其中一所外文高校图书馆参加了地区联合采购)。4个馆没有开展查收查引,3个馆没有开展文献传递,6个馆未参加联合采购。

1.联盟相关管理办法:建立联盟管理中心。首先要建立联盟管理中心,可以设在实力最强的内蒙古大学图书馆;建立和完善的资源共享平台,统一技术标准和业务标准;制订年度工作计划。要做年度联盟工作情况汇报和下一年工作的设想;举行图书馆联盟总结表彰大会暨联欢晚会;评选和表彰馆际互借先进个人及特殊贡献奖人员。

1.学科专业资源建设。图书馆的发展方向正向着知识中心、文化中心、学习中心深入发展。其中重点的还是资源建设与服务,文献资源、信息资源、空间资源,是文化中心、学习中心的基础。在各图书馆资源高度同质化的情况下,一个图书馆知识积累有多高,学校的科研平台就有多高。国际图书馆界经常讨论图书馆的发展趋势,趋势之一就是重视纸质资源的建设和发展,突出特色资源的发展。

4.区域图书馆联盟呈现多样性。以内蒙古高校图书馆学会为例,现在主要是做一些部分院校的部分数字资源联合采购、图书管理系统联合采购,组织一些会议和文体活动。没有真正组织起内蒙古各高校图书馆,明确地建立内蒙古图书馆联盟组织和制定相关的章程制度等,开展图书馆联盟的各项活动。

1.经费不能完全保障,各馆差距较大。近三年内蒙古自治区13所本科院校图书馆年平均经费共计8400多万元;各馆经费年平均700多万元,经费多的2000多万元,少的300—500万元。经费多的院校既能保障采购纸质资源,又能保障多品种的中外文电子资源,但经费少的院校就无法做到,从而严重影响图书馆的资源建设,影响院校教学科研质量的提升。

在施肥推荐功能模块下,用户查询输入感兴趣区域、树种、树龄、种植密度等信息后,系统会根据区域土壤养分状况和配方施肥模型给出推荐施肥方案。得到施肥配方后用户可以选择保存到本地、打印,推送到手机等操作。

6.特色馆藏和特色数据库得不到充分利用。内蒙古自治区各高校图书馆的特色馆藏涉及蒙古文文献、中国少数民族史、阴山文献、红山文化、蒙元文化、河套文化等多种文化派别,已开通稀土专题特色数据库、红山文化暨契丹辽文化专题特色数据库、蒙医药文献全文数据库等29个自建数据库。这些特色馆藏和特色数据库具有一定的民族特色、地方特色和学科专业性,由于没有开展图书馆联盟学科专业服务,区域内学科专业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难以广泛实现;不利于创新和深化各高校图书馆的服务内容,提升地区高等院校的综合实力,促进区域高等教育水平进一步发展。

三、面向学科专业的高校图书馆联盟建设的策略

(一)总体目标

2011年9月14日,在华北地区高校图协第二十五届学术年会上,内蒙古大学图书馆祁兴兰作了“区域高校图书馆联盟建设研究”的报告,就提出了创建内蒙古自治区区域高校图书馆联盟的构想。其建设的最终目的是促进资源共享、提升服务质量、降低信息费用。在深度和广度上进一步满足读者对信息的需求,在管理和财政上做到经济和可持续发展。

(二)制度保障

要达到联盟的总体目标就要有制度做保障,要建立《联盟章程》。比如:联盟内部相关管理办法、规章制度、联合采购方案、学术交流方案、各类评奖、培训等。

2.文献资源量不足,馆藏重复与资源短缺现象并存。据统计,有80%的数据库雷同,纸质图书不同学校相同专业馆藏相似,同一学校图书馆与资料室馆藏相似。各馆资源的同质化问题越来越严重,馆藏缺乏特色。多年来的实践经验显示,纸质资源是图书馆的根本,图书馆已在不知不觉中被数字资源捆绑,被数据库商绑架。

2.建立健全一系列联盟建设的规章制度。如文献传递《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传递操作细则》;馆际互借《高校图书馆联盟馆际互借工作规则》、《高校图书馆联盟馆际互借图书超期、遗失、损坏赔偿办法》;《高校图书馆联盟网站数据库维护管理员工作职责》等。

高校图书馆联盟组织者一般由于空间邻近、地域文化相似等原因,合作往往并不仅限于图书文献资源的联合,而是扩展到教学科研、学科专业资源等方面。建立面向学科专业的地区高校图书馆联盟,是高校图书馆之间相互协助、努力寻找新的发展空间的一种尝试和突破,也是实现区域内资源共建共享,提升整个地区综合教育实力的必然产物。

4.联盟内学术交流、业务培训。图书馆联盟定期组织开展图书馆相关业务培训或专业研讨会,加强区内外高校图书馆间的学习和交流。这样各馆的馆员可以通过研讨、交流、培训等提高学术水平和业务能力,建立联系,方便馆际间的协作。

这次拍摄的风格属于走心文艺风,是我在化繁为简的状态之下一次放松、走心、纯粹的创作,主要是通过简单和有故事的照片来达到情感上的共鸣。拍摄地点是在我的家乡青岛的海边,这也可以让我更加追求本真,追寻内心深处的表达。

以内蒙古自治区的13所本科院校为调研对象,通过网络和调研问卷的方式收集数据,调研结果显示内蒙古高校图书馆的现状和问题(截止到2017年12月)。

(三)学科专业服务建设

3.制订纸质资源和电子资源联合采购方案。通过馆际联盟合作,建立共享网络,使现存资源互为补充,馆际互借,减少重复购书并通过合作增强购买力,尤其是增强购买电子资源的能力,分摊费用,拥有电子数据库的使用权和拥有权,改变分散发展、小而全的自给自足闭关自守的模式是缓和这一矛盾的理想途径。另外,从馆藏现状来看,传统纸质文献仍占主体,因此,大学城间馆际互借,信息共享更为可行。

在教育部2012年制定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中,我国大学本科专业共分为12个学科专业门类(除军事学)、92个专业类、506个专业。2017年我国确定了双一流高校名单。由此可见,学科建设更多地是对双一流大学而言的,而我们内蒙古的重点院校可以从学科服务建设考虑,普通院校更多的是指学科的专业服务建设。

3.人员结构不合理。内蒙古13所高校图书馆全部工作人员829人(不含临时工),其中有博士学历34人,硕士学历205人,本科学历389人,正高职称36人,副高职称252人,图书馆网络管理人员47人,学科专业馆员301人,具有图书情报背景的98人,其他学科专业背景的203人。只有个别老牌本科院校图书馆专业人才比较集中,服务能力较强;而其他院校具有专业学科背景的专业馆员为数不多;馆员年龄偏大,部分馆员业务能力不强,整体专业人才缺乏,阻碍图书馆各项工作的开展。

内蒙古自治区高校图书馆联盟可以内蒙古自治区各高校图书馆的传统纸质文献和数字资源为基础,以“资源共建、服务共享”为目标,运用先进的网络技术,打破地域限制,打造一个统一的、“一站式”的资源统一检索和服务平台,它是网络化、数字化的图书馆。成员馆除了包括内蒙古大学图书馆、内蒙古农业大学图书馆等13所本科院校外,也可以覆盖到高职高专院校。由于所有馆都采用一样的图书管理系统、一样的分类法、一样的编目规则,就是有一个馆同时有耶理巴管理系统(蒙文图书管理系统),也是在蒙古语文献建设方面起引领作用。所以可以实现内蒙古高校各图书馆传统文献和数字资源在同一平台上的整合以及统一调度使用、电子文献原文传递、纸质文献馆际互借,为广大读者提供学科专业全方位的文献获取服务。

我国会计监督工作的成效、问题和未来展望——基于财政部2018年会计信息质量检查公告的研究刘胜良22-8

高校发展的过程,本质在于经费的分配。内蒙古的高校在经费分配上虽不占优势,但这13所高校图书馆也有一定的资源储备,共有纸质文献2000多万册、纸质期刊共计16944种(未排除重复量,以下同样)、电子图书1572.01万种、中外文数据库684个、全文电子期刊合计38.59万种、自建数据库39个、特藏数据库23个。联盟建立后,从资源配置上来看,内蒙古高校的13所学校中既有综合性院校,也有专门类院校,各校学科、专业资源各有所长,馆藏资源比较丰富,有利于资源互补,互通有无。建立以CALIS为依托,由内蒙古自治区教育行政单位主导,通过联盟的方式,通过文献传递,可以将各校的纸质图书期刊、电子图书、中外文数据库、全文电子期刊、自建数据库、特藏数据库等充分利用起来,达到资源共建共享的目的。通过信息技术提供交互性、一站式的服务,细化学科专业服务分工,促使联盟可持续化管理,构建起科学合理、运行稳定、持续发展的学科专业联盟建设机制。关于学科专业服务可持续问题,即如何运用学科专业发展前沿性、趋同性的特点,将不同地区间的高校图书馆资源集中整合,保证学科专业、专业服务可持续提供,使学科专业服务能持续惠及每一个有需求的成员馆和用户。

给予常规护理,即指导儿童家长定期携儿童进行疫苗接种,对儿童家属进行健康教育,介绍每次所接种疫苗的作用,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注意事项等,时家长对疫苗有一个清晰的认识;询问家长,儿童在近1个月是否出现某些疾病,是否应用药物治疗等,以及饮食、睡眠情况,进行综合评估,确定是否继续疫苗接种;疫苗接种后应留观30 min,并告知其下次疫苗的接种时间等。

2.经费保障。以CALIS为依托,由内蒙古自治区教育行政单位主导。由内蒙古自治区高校图工委或内蒙古大学等组织,联盟的运行将获得更多的资金和政策支持,各项合作项目也更容易开展起来。

3.学科专业服务方式。很多高校图书馆提出嵌入式的学科专业服务方式,即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或专业馆员嵌入学院的学术团队和学术研究中去,提供定制化的信息服务。另外,有的图书馆的服务由嵌入式变为合作式。

面向学科专业的图书馆联盟建设研究的最终目的是能够促进资源共享、提升服务质量、降低信息费用。在深度和广度上进一步满足读者对信息的需求,在管理和财政上达到经济和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360百科.图书馆联盟[OL][2018-06-15].https://baike.so.com/doc/931186-984242.html.

[2]艾丽斯娜,黄雪梅.我国高校图书馆联盟发展模式、特点及策略研究[J].图书馆研究与工作,2017,(8):26-31.

[3]刘艳波.关于图书馆联盟建设的思考[J].经济研究导刊,2012,(4):234-235.

[4]昌北高校图书馆联盟资料汇编(2012—2013):24-49.

Discussion on the Construction of Regional University Library Alliance for Discipline Majors—Taking University Libraries in Inner Mongolia Autonomous Region as an Example

HUANG Xue-mei,AI Li-sina,CHEN Jing,LI Yan-fang(Hetao College,Bayannur,Inner Mongolia 015000,China)

Abstract: Based on the situation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regional university library alliance in China,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necessity and feasibility of establishing a discipline-oriented regional university library alliance in the light of the reality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university library in Inner Mongolia Autonomous region.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overall goal,construction scheme,technical support,fund guarantee and other construction strategies of the university library alliance in our district.Focusing on th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of Inner Mongolia Autonomous region as the research object,focusing on the discipline and specialty construction of the school,and seeking the resource foundation of the alliance construction for the users.

Key words: subject major;regional university library alliance;resource sharing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19)47-0082-03

收稿日期: 2019-03-29

课题项目: 本文系2016年内蒙古自治区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图书情报技术与文献资源建设”项目“面向学科的地区高校图书馆联盟建设研究”立项课题的成果之一(项目编号:NJTZ1607)

作者简介: 黄雪梅(1963-),女(汉族),研究生学历,研究馆员,图书馆副馆长,研究方向:文献资源建设和馆员队伍建设。

标签:;  ;  ;  ;  

面向学科专业的地区高校图书馆联盟建设探讨-以内蒙古自治区高校图书馆为例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