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近几年来我国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也逐渐推动了我国经济的进步。装配式建筑作为一种新型建筑模式,有效促进了建筑行业的现代化。但是在目前许多建筑单位都反应装配式建筑工程的成本比较高,所以如何有效控制装配式建筑工程的成本,也是建筑行业管理人员需要思考的问题。本文针对装配式建筑工程造价以及成本控制进行了分析和探究,并相应提出了有效控制装配式建筑工程成本的措施。
关键词:装配式建筑;工程造价;成本控制
装配式建筑作为一种绿色建筑,这种建筑模式与传统模式相比不仅是节约了资源和能源,并且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生产效率以及建筑质量。由于装配式建筑工程的各种优势,使得装配式建筑有了很好的发展前景,也有效促进了装配式建筑工程的管理水平以及施工工艺的发展。但是目前我国装配式建筑工程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有待解决,比如工程成本高的问题就阻碍了装配式建筑的有效发展。
1装配式建筑优势分析
1.1节能环保
装配式建筑“四节一环保”的特点大力响应了国家建设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政策,具有不可估量的生态效益。例如,装配式建筑所采用的外墙板将装饰和保温相结合,其整体性更好,保温性能也大幅度提升。另外,其混凝土、钢材等材料的浪费率大大降低,由于现场湿作业大量减少,建筑垃圾、噪声污染和施工降尘都有所改善。图1所示为装配式建筑。
图1 装配式建筑
1.2工期优势
由于装配式建筑所需的构件都是在工厂预先制作生产,减少了砌筑和抹灰的工作量,在工期上也有一定优势。以一个30层的高层建筑为例,包括主体、室外装饰、室内装饰,采用传统的建造方式施工大约需要350d,而采用装配式建筑施工大约需要290d,工期整整减少了60d。主要是因为装配式建筑的外墙体是采用保温装饰一体化技术,安装方便快速,此外,现场的湿作业工作量也大幅度降低。工期的节约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建设期贷款利息,从侧面来看也是成本的降低。
1.3质量优势
传统建筑在其寿命期内经常出现开裂等弊病,装配式建筑的构配件在工厂进行标准化的生产,工序的精密程度更高,可以更好控制生产的质量,有效减少开裂的发生,提高质量,延长其使用寿命。
2装配式建筑与传统建筑造价对比
我国装配式建筑起步比其他发达国家要晚,由于现在正处于发展的过程中,我国装配式建筑还不成熟,国内对装配式建筑的研究文献并不多,其中大部分都是研究技术层面的,涉及成本研究的少之又少。本文参考了三篇文章来用数据具体分析传统方式与装配式建筑成本,具体如下表1所示。
表1 传统方式与装配式建筑成本对比
由对比可以发现,装配式建筑的成本高于传统现浇方式,该现状严重制约了装配式建筑的迅速发展,因此,需要我们严格控制装配式建筑的成本。
3装配式建筑工程造价控制措施
3.1控制设计阶段成本
定期对现阶段设计人员专业技术进行培训,指引其树立预制装配式建筑设计理念,加强对预制装配式建筑设计能力的培养,从初级阶段开始实现成本节约。因为工厂在生产预制构件的过程中,应用到的模具种类多,所以在进行设计时,应尽量重复使用相同模数的模具,以促进装配预制程度的提高和模具周转次数的增强,达到模具成本降低的目的。在此过程中,应定期更新模具结构,改变模具组合和拆除的弊端和时间,创建新型的流水线生产方式,以促进生产速度的提升和成本的降低。在设计过程中,需要将安装问题以及构建生产考虑其中,不断优化和减少构建种类和构建拆解设计,进而实现预制构件模具种类投资费用的减少。要想进一步使现场施工难度降低,则需要根据构建装配施工的特点,优化设计方案,使其能够呈现标准化连接点。除此之外,要想使装修费用降低,则需要在生产构件时,对表面进行简单装饰,使其成为一个完整个体,进而达到工程造价降低的目标。
3.2完善相关标准
现阶段,由于我国的相关部门对于PC构件生产的相关标准并没有制定统一的规范和标准,而这就导致了PC构建生产市场混乱,相关构件的成本较高,继而限制了相关行业的发展规模。基于此,就需要相关部门统一PC构件的生产标准,扩大PC构件的生产规模,减小单个构件的生产成本。继而以此为基础实现工程造价的有效控制。
3.2转变企业经营模式
由于目前我国建筑行业各类企业(建筑设计、预制构件生产、施工)的设立多数均为独立法人机构,造成产业链的条段化和各类企业的利税的多次计提,使得装配式建筑成本无法降低。因此必须形成符合建筑工业化要求的全产业链经营模式的建筑总包企业。
3.3PC生产企业的布局要恰当
在进行装配式建筑建造的过程中,除了需要减少PC构件的生产成本之外,还需要对预制构件的运输方式以及费用进行科学的、合理的考量,继而实现对于建筑成本的控制。对此,需要相关部门合理布局是PC构件的生产企业,使得构件生产的现场与工程建设的场地距离小于100km,通过这种方式能够有效的降低PC构建的运输费用,继而实现了对于工程造价的控制。
4结束语
我国装配式建筑还处于发展初期,虽然还存在着一些工程造价和成本偏高的问题,但是在有效解决了这些问题后,装配式建筑的发展会越来越好。相关工程造价部门应该要对装配式工程的成本进行合理、有效地控制,只有将装配式建筑工程的工程造价以及成本进行有效的控制,才能确保装配式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李丽红,肖祖海,付欣,等.装配整体式建筑土建工程成本分析[J].建筑经济,2014,35(11):63-67.
[2]刘忠平.与传统建筑模式相比较装配式建筑的增量成本及发展前景[J].住宅与房地产,2018(03):236.
[3]王雪艳,何晓珊,王莉,等.预制装配式住宅建造成本及控制措施研究[J].建筑经济,2017,38(2):31~34.
[4]王永军,胡振国,高健.浅谈装配式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管理[J].工程技术:引文版,2016(5):50.
[5]蔡雯,凌旭.工程造价计价模式和造价控制分析[J].工程技术研究,2016(8):176~177.
论文作者:姜巧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16
标签:建筑论文; 成本论文; 构件论文; 工程造价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模具论文; 预制构件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2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