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城市规划与城市建设管理论文_于丽丽

浅析城市规划与城市建设管理论文_于丽丽

哈尔滨市城乡规划编制研究中心 黑龙江哈尔滨 150000

摘要:经济文化繁荣发展,城市进程明显加快。尤其在信息技术发展快速的新环境下,城市规划与城市建设管理受到了相关部门的重视,构建和谐美好的城市成为城市规划与建设的重点。针对当前城市规划与城市建设管理水平不足的现状,论文在研究中分析了城市规划与建设管理存在的具体问题,并且重点研究了促进城市规划与城市建设管理发展的措施。

关键词:城市规划;城市建设;管理

在改革开放深入实施的背景下,我国城市发展速度明显加快。从某种角度而言,城市发展中的城市规划与建设对城市未来的发展水平有重要的影响。不少城市都通过对城市的合理规划促进了城市的全面发展。相关部门人员在参与到城市规划与建设管理中时,应采用科学的规划与管理模式,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价值,为促进城市的长足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

1 城市规划与建设管理的问题探讨

1.1 城市规划发展的区域协调性不足

通过对我国城市规划与建设管理现状的分析,明确区域协调性不足,是城市规划与建设管理呈现的主要问题。以我国大中型城市为例,较多的大中型城市在规划与发展期间,其经济、政治和文化等发展,主要集中于东部或南部地区,而西部与北部的发展呈现出相对落后的趋势。由此,突出了在规划与发展期间,东部与西部、东南部与西北部的区域发展协调性有待提高。区域明显的发展倾向,在一定程度上导致我国大中型城市结构、城市化总体水平的发展,受到较大的影响。可见,城市规划发展区域协调性的不足,限制了我国城市的协调性发展。

1.2 城市规划发展呈现雷同性趋势

在城市规划与建设管理发展中,突出个性和特色,是城市规划发展的重要发展点。我国地域辽阔,历经千余年的发展,不同的城市都有其独特的历史和文化。在城市规划和建设发

展期间突出特色的历史与文化,可以在提升其知名度的同时,促进城市的繁荣发展。但是,受诸多因素的影响,不少城市在规划与建设发展中,缺乏对独特的历史和文化的重视,通常是模仿其他城市规划建设的成果,此种现象导致城市规划与发展期间缺乏独特鲜明的特色,与其他城市呈现出雷同性发展趋势。此种雷同性发展趋势,在一定程度上昭示了城市发展缺乏灵魂与活力,未来发展潜力不足。

2 城市规划与建设管理的重点与关键内容研究

2.1 城市规划、建设管理要结合区域发展

针对当前城市规划与建设管理中存在的区域协调性不足问题,在日后城市规划与发展中,应充分将城市规划与区域发展相结合。在经济文化繁荣发展的环境下,无论是城市彼此之间还是城市与周边乡村之间,其关系和联系均呈现出日益密切的趋势。在此基础上,区域协调性发展逐渐成为城市可持续性发展的重要前提。因此,在日后城市规划与建设管理中,从区域协调性发展的角度,实现对城市及其周边区域的整体性规划,是十分有必要的。通常情况下,在城市区域协调性发展方面,应对城市及其周边地区的区域地理位置进行统筹性考虑,明确城市与周边地区的职能分工,由此实现对城市周边地区合理布局的引导。此外,在区域统筹协调发展期间,也要对城市及周边地区的基础设施进行合理安排,通过合理基础设施的构建,充分提高区域内基础设施的共享与利用水平。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 城市规划、建设管理要结合产业布局

在城市规划与建设管理发展中,不仅要将其与区域发展相结合,同时也要与产业布局相结合。从某种角度而言,城市规划、管理水平,产业布局和区域经济发展有密切的关系。现阶段,基于我国经济发展面临差别经济结构战略调整的现象,在日后规划与建设管理中,要充分结合所规划的城市产业布局情况。根据区域经济发展现状和产业布局情况,对产业结构进行调整和优化升级,从整体上体现了产业聚集效应。此外,打破城市规划,应在明确建设规划概念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了解城市经济发展问题,通过城市规划与经济空间布局的协调能力,从科学的角度上实现对不同阶层产业结构的调配能力。

3城市规划建设转型发展的措施建议

针对城市规划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并结合生态城市规划建设的理念和原则,提出以下建议。

3.1 因地制宜,严格规划管控

每个城市应从本地实际出发,结合地理位置、自然条件以及历史文化传统,因地制宜、合理确定城市风格。既要充分了解本地亟须解决的问题,也要客观评估本地的潜在优势。只有这样,才能在生态城市建设中充分发挥本地优势,解决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问题,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的统一。科学、合理的规划是建设生态城市的前提和基础,是政府部门作出决策的重要依据。

3.2 突出重点,协调城乡发展

生态城市规划建设要突出重点,要把城市中心的规划建设作为突破口。城市中心区域基础设施相对比较发达,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高,具备了建设生态城市的硬性条件。城市中心区域的发展对于迅速提升整个城市的生态水平具有“立竿见影”的效果,因此生态城市的建设应该率先在城市中心区域打开局面,要让人民群众真正体会到生态城市建设带来的好处,亲身体验到一个优美、安全、舒适的工作和生活环境。

3.3 政府引导,增强公众参与

生态城市建设是一个复杂而且浩大的工程。生态城市规划建设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地方政府的主导作用。政府要在生态城市建设中发挥好“组织者”与“协调者”的作用。既要把有限的人力、物力和财力配置到生态城市建设最需要的地方,又要协调好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经济发展和环境质量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城市与农村等方面的关系。

4 结语

在信息化时代下,较多城市的规划与建设管理水平日益提升。但是在诸多因素的影响下,仍有少部分城市在规划与建设管理中,由于缺乏对区域发展和产业布局的重视,导致城市规划与建设的能力不足。针对此种现象,本文在研究中,首先对城市规划与建设管理的问题加以分析。此外,从与区域发展结合、与产业布局结合等方面,分析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重点与关键内容。希望本次研究可以为日后提升城市规划与建设管理水平的提高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杨森,张栋高,古金明.浅析城市规划与城市建设管理分析[J].工程技术(全文版),2016,5(10):274.

[2]楼昊澎,王俊.浅谈城市规划与城市建设管理[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5,4(22):8738-8739.

论文作者:于丽丽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1/18

标签:;  ;  ;  ;  ;  ;  ;  ;  

浅析城市规划与城市建设管理论文_于丽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