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新媒体对青少年成长的影响及对策论文

手机新媒体对青少年成长的影响及对策论文

手机新媒体对青少年成长的影响及对策

文/胡子淳

随着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手机新媒体凭借其传播便捷性、及时性、互动性等诸多特征被更广泛地应用,逐渐成为人们生活的新时尚。同时我们也应看到手机新媒体过度使用带来的负面影响,尤其是在青少年群体中已经出现一大批“屏幕少年”,对他们的认知、情感、意志和行为都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本文旨在分析当前手机新媒体对青少年成长所产生的积极影响、消极影响以及应对策略,以期在手机新媒体环境下为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提供借鉴。

一、手机新媒体对青少年成长的积极影响

(一)青少年是手机新媒体的主要使用者

在互联网时代成长起来的青少年,是接触手机新媒体最频繁、应用体验最深刻的群体,已经成为当前信息传播的重要参与者。手机新媒体是以手机为终端、手机上网为平台的新兴媒体形式,是一种比广播更丰富、比电视更便携、比报纸更互动、比电脑更普及的大众化传播媒体。手机新媒体的便携性、自主性和互动性等特点,是传统媒体无法比拟的,已经成为青少年必不可少的通讯、学习和娱乐工具。根据第42次CNNIC报告,截至2018年6月底,从年龄结构来看,我国网民以青少年、青年和中年群体为主,其中10~29岁群体占比达到46.1%;从职业结构来看,我国网民以中学生群体为主,占比达到24.8%。

白菜白斑病多发生于外部叶片边缘,并逐渐向内叶发展。发病初期病斑为灰白色圆形或不规则形散生小斑点,周围有黄色晕圈呈湿润状,病斑中间偶见同心轮纹,潮湿条件下病斑背面产生稀疏的淡灰色霉层,该病常与霜霉病同时发生,发病后期病斑不断扩大连接成片,病部后期变薄易开裂形成穿孔,东北地区秋季冷凉气候常使病害大面积发生,严重影响白菜的产量和品质。

(二)手机新媒体拓宽了青少年获取信息的渠道

随着手机智能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移动互联网技术的不断更新,手机所承载的功能越来越多,已经成为当今人们学习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从最初的通话、发信息,到逐渐成为青少年获取国内外消息的重要渠道,可以不走出去就听尽天下事,开阔了视野,到扩展出娱乐功能,可以听音乐、玩游戏、看电影,成为课余生活的调色板,到发展成为重要的学习工具,可以随时随地使用有道翻译、新概念英语、会计移动课堂等学习软件,改变了原来获取知识的单一途径,到延伸出购物功能和支付功能,通过淘宝、京东等,青少年的消费形式更加多样化。手机新媒体已经慢慢地成为青少年的“个人多媒体终端”,极大地丰富了青少年的课余生活,成为青少年认识世界的重要窗口。

自由主义强调“权力”与“权利”、“自由”与“秩序”之间的平衡,既反对过于强大的政治权力,也反对因权利扩张形成不同程度的“无政府状态”。身处非西方世界,我们往往难以察觉西方自由主义强调建立强权的特性及其复杂影响。对美国而言,如果没有一种相对独特的自由主义传统价值认同,美国作为国家就在一定程度上失去了合法性,美国社会就会失去凝聚力,并在一定程度上迷失发展方向。但作为国家认同标志,美国自由主义的影响具有两面性:既表现为文化凝聚力和影响力,对于推动美国自身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同时也造成了不容忽视的恶劣影响,这是美国历史独特性的显著表现。

(三)手机新媒体创新了青少年接受教育的途径

信息时代改变了青少年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网络世界摆脱了现实生活的束缚,文字可能是经过处理、修饰过的,甚至可能传递的是虚假信息,青少年很容易在网络世界中迷失自我,对现实人际交往的规则和责任缺乏正确认知。同时,越来越多的青少年过度依赖手机,以微信、短信取代面对面的交流,逐渐与现实的人际关系脱节,甚至于出现在手机里相谈甚欢,面对面却无法交流的尴尬局面,造成青少年人际关系淡漠,现实情感交流弱化。

二、手机新媒体对青少年成长的消极影响

(一)手机新媒体深刻影响着青少年的心理健康

与传统媒体相比,新媒体具有开放、平等、自由等特点,实现了虚拟化的人人平等,青少年在网络上可以自由发声,抒发心理感受、张扬自己个性,可以对某一事件共同关注形成“同声共振”,青少年之间产生更多的共鸣与归属感,增加了自信,扩展了交际圈。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当前在网络上青少年更多的是“看问题”“听问题”,而不是“想问题”,这会直接导致青少年产生搜索依赖,不愿意思考,也有一些青少年经不起诱惑,从而导致违法行为的发生。

(二)手机新媒体深刻影响着青少年的表达方式

青少年思维活跃,追求新鲜事物,相对于物质需求,往往更追求精神需求的满足。但他们由于涉世未深,无法正确把握网络世界的复杂性,容易被网络上的一些极端思想左右,对于诱惑也缺少抵抗力,其人生观和价值观极易受到消极的影响。尤其是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信息超载和碎片化趋势更加明显,越来越多的青少年过度使用手机,在虚拟的世界无可自拔,导致生理和心理上出现一些不适应状况,产生手机依赖症,这会直接冲击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对于青少年树立正确思想行为观念也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

(三)手机新媒体深刻影响着青少年的人际关系

以手机新媒体为载体的移动互联网技术已经比较成熟,QQ、微博、微信、抖音等社交网络平台被青少年广泛接受,同时,手机新媒体具有其他传播媒体所不具备的便捷性和高效率,可以打破以往传统的课堂教育模式,将原本枯燥的教育与新媒体结合起来,通过语音对讲、信息传递、图片分享等功能,以更符合青少年特点、更吸引青少年眼球的方式呈现出来,消除了青少年的心理戒备和隔阂,他们可以更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与观点,在自觉积极参与的过程中实现教育工作的完成,这大大拓展了青少年受教育的渠道,增强了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的信任,使教育工作更加有效。

二是系统工程文化素养。科学素养可以改变人们的价值观,我认为系统观和系统思维就是系统工程的文化素养。文化素养是灵魂,系统工程追求整体最优,不是部分的最优,要求组成的系统各部分协同,实现1+1>2,不是1+1<2。

(四)手机新媒体深刻影响着青少年的教育工作

依托手机新媒体的多样性功能,青少年可以随时随地接受信息、查阅资料,从原来被动地接受教育变成积极主动地学习,极大地丰富了青少年的知识储备,开阔了视野。但青少年尚处于心智成长期,对于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利用手机传播落后腐朽的思想、文化以及虚假诈骗信息等,无法准确把握其准确性与真实性,会导致价值观扭曲、信念感淡化。尤其是网络游戏、暴力色情等内容易诱发青少年不良行为,严重的甚至导致青少年盗窃、抢劫、伤害、强奸等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

三、手机新媒体环境下促进青少年成长的对策建议

(一)提高教育工作者的新媒体渗透力

校园文化是青少年教育工作的有效载体和途径,学校要充分利用好手机新媒体这一工具,将其纳入校园文化建设之中,营造具有时代特征和文化背景的教育环境。从青少年的内心需求出发,大力开发手机新媒体文化产品,共建共享新型网络平台;教育工作者要利用手机新媒体的互动性,增强与青少年之间的互动,构建一个广受师生欢迎的互动交流平台,利用手机新媒体的传播即时性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将传统的灌输式教育与新媒体下引导式、启发式教育融合,丰富教育手段,实现润物细无声的引导、教育,从而打造与时代背景相符的多样化、多层次的教育。

(二)优化手机新媒体的外部环境

青少年大多涉世未深,对很多信息缺乏正确的判断力和独立思考能力,因此需要整个社会为新时代青少年营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立法部门要明确新媒体保护未成年人免受网络有害信息侵害的义务和法律责任,从法律层面规范网络行为;政府部门要加强网络和网络经营场所监管,坚决封堵违法违规网络游戏和色情淫秽信息内容,净化网络文化环境;媒体要落实责任,高度关注青少年成长发展问题,倡导健康、积极的内容,坚决遏制低级、庸俗、暴力、黄色信息的传播,形成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高校要对青少年科学使用新媒体加强教育,对外部信息实行分级分层过滤,把手机媒体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

(三)加强对青少年的合理引导

由于新媒体的开放性和共享性,各种信息爆炸式增长让人应接不暇,要有效利用手机新媒体,加强对青少年的合理引导,提升个人媒介素养。加强校园手机新媒体使用的监管,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保证青少年在学校拥有良好的学习氛围和学习效果;通过定期举办思想教育讲座、公告栏公告、广播等方式,加强青少年对手机新媒体的正确认识;要积极引导青少年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对各种信息、知识形成自己独特的个人见解,实现对手机新媒体在一定程度上的控制;学校对青少年要强调信息管理法律法规方面的知识,向青少年普及法律意识,提高青少年的安全意识,避免因为缺乏法律意识而受到欺骗和不良蛊惑。

(作者单位:河南省实验中学)

标签:;  ;  ;  ;  ;  

手机新媒体对青少年成长的影响及对策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