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W36-126型弹簧机构断路器故障分析及处理措施论文_刘学林

(国网宁夏电力公司吴忠供电公司 宁夏吴忠 751100)

摘要:就传动过程中LW36-126型断路器重合不成功故障进行分析,指出了LW36-126型断路器拒合原因,并提出了处理措施。

关键词:LW36-126型断路器; 拒合; 处理措施

某110kV变电站111进线断路器为2003年某厂生产的LW36-126型弹簧机构断路器,在年度定检传动过程中,进行重合闸动作试验时,出现重合不成功,断路器拒合。

现场检查发现开关分闸脱扣板没有复位,人为的将脱扣板复位,进行低电压合闸试验,开关合闸正常,储能正常;

进行低电压合闸试验,开关合闸正常,储能正常;

图一:分闸脱扣板不复位位置 图二:分闸脱扣板正常位置

为进一步查找出111开关发生重合闸不成功的故障具体原因,对111开关操动机构机械部位做了进一步检查:

1)现场模拟故障发生的过程,观察机械各元件运动情况,发现分闸扇形板复位不到位,动作过程中有卡涩现象,导致与之关联的分闸脱扣板不能及时复位,造成开关重合闸不成功。

图三 分闸扇形板复位不到位 图四 分闸扇形板复位正常

2)现场记录开关在故障状态下的机械特性及低电压试验数据表1:

开关分合闸时间均在标准范围内,低电压试验合格,确定不存在分、合闸弹簧出力不够,导致开关合闸不成功现象。

3)拆除与分闸脱扣板关联的分闸半轴、轴承及分闸扇形板等机械元件,对开关机构内机械传动部位进行了全面检查,分闸扇形板、分闸半轴及轴承无损坏、变形,检查复位弹簧时,发现分闸扇形板复位弹簧变形、松弛,弹力强度与新弹簧相比较弱,导致分闸扇形板复位不到位;且分闸扇形板和分闸半轴相接触部分的表面上,都有溶滑油和沙粒混合物粘黏并硬化,导致分闸过程中,分闸扇形板与分闸半轴卡涩。

1 故障原因分析

通过现场检查,确定影响111断路器合闸不成功的原因为:

1)分闸扇形板复位弹簧变形、松动、出力不够,导致分闸扇形板复位不到位,引起与之相关联的分闸半轴也复位不到位,开关合闸状态不能保持,出现一合即分现象。

2)由于变电站地处环境风沙较大,机构箱柜门密封不严,风沙侵入,使得分闸扇形板和分闸半轴相接触部分的表面上的溶滑油与沙粒结合,形成混合物粘黏在分闸扇形板和分闸半轴相接触部分的表面上并硬化,导致分闸过程中,分闸扇形板与分闸半轴卡涩,分闸半轴复位不到位,也是导致开关合闸不成功的原因。

2 处理措施

对该断路器各机械传动元件,进行清洗,清除污秽,更换复位弹簧,重新装配,并对各传动轴处涂抹新的低温润滑油。现场就地分合开关6次,观察开关机构状态均正常,分闸脱扣板及分闸扇形板复位到位,无卡涩现象。开关机械特性及低电压试验数据均符合标准要求见表2,后经保护传动,开关分合正常,重合闸成功。

3 防范措施意见和建议

梳理该厂生产的LW36-126型弹簧机构断路器台数和变电站的分布点,结合厂家建议,按照年限分批对该类型断路器安排停电,对各传动机构部件进行检查、维修:

1)对2008年06月前LW36-126断路器所有配铁基座机构的产品特性进行测试,根据特性测试结果,对不符合要求的,合闸弹簧改装为双簧,同时更换分闸弹簧。

2)对2009年6月前的产品分合闸线圈更换为厂家最新改进型分合闸线圈,以提高开关动作可靠性。

3)将2005年以前的产品合闸拉杆轴承由滚针轴承改为关节轴承。

4)对复位半轴进行润滑保养,并对所有半轴复位弹簧进行更换。

2、对开关机构箱柜门密封进行整改,使其密封严密,防止风沙侵入机构内,引起机械元件卡涩,影响开关性能。

论文作者:刘学林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6年第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6/17

标签:;  ;  ;  ;  ;  ;  ;  ;  

LW36-126型弹簧机构断路器故障分析及处理措施论文_刘学林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