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观系统的均衡性和连续性研究论文_李自渊

景观系统的均衡性和连续性研究论文_李自渊

云南师范大学商学院数据科学与工程学院 云南昆明 650106

摘要:官渡古镇位于昆明市南部,是滇文化的发源地之一,历史悠远,在南诏大理国时期,是滇池东北岸的集镇和交通要道。如今,以其悠远的历史和特色的建筑已成为昆明闻名中外的旅游景点,但官渡古镇的维护与管理也存在诸多问题。本文将研究、评价关渡古镇的景观资源及系统,并根据研究成果,对关渡古镇的景观系统利用和保护管理措施提出建议。

关键词:官渡古镇;景观系统;连续性;均衡性

第一章 选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1 选题研究的意义

官渡古镇作为昆明市著名的历史文化古镇之一,其旅游价值及文化不可小觑。现官渡古镇由于部分资源管理不当,缺乏景观美化意识等各种原因,致使了官渡古镇景观系统管理和景观系统规划方面出现了许多问题,例如景观中乔木与灌木不搭,地被植物与灌木、乔木不搭,景观系统规划中出现孤植、缺乏美学、景观单一等景观问题。因此,官渡古镇景观系统研究意义非凡,刻不容缓。

1.2 选题研究的背景

夙昔,走进官渡,只见无边无际的滇池水清澈荡漾,但是,随着时光的流逝,湖岸线逐步退减,官渡的自然景观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古老的庙堂建筑逐渐陈腐破败,有的甚至被破坏,闻名的金刚宝座塔也沉陷了一米多,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坑。

第二章 研究范围界定

2.1研究范围界定

官渡古镇位于昆明市东南郊,位于宝象河下流,面积17平方公里,是著名的"云南十大名镇"之一。本文对官渡古镇的景观系统进行了研究和分析,阐述了官渡古镇的背景文化、官渡古镇景观系统的特点、植物景观的合理配置等,真正的去了解官渡古镇,指出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

第三章 研究内容

3.1 官渡古镇景观系统的特点

3.1.1 官渡古镇景观设计的可进入性

官渡古镇景观主要分布于古镇金刚街沿线一带,景观布局动静结合,有大大小小休息游舚的亭子。往南门主门进入古镇,有一条贯穿古镇南北的步行街,两侧设有民族特色小商店,直至金刚街。通过石桥,迎面正立金刚塔,此处为古镇人群集散地,塔处矩形广场,东侧为昆明少林寺,西侧为步行小吃街,往北走,是人来人往的步行商业街,街两侧有各种不同的现代商店,小巷里除了古建筑民居,还有历史悠久的文化古迹塔寺。内有众多销售特色美食、特色手工艺品商店,古镇内绿化、休息等各项设施齐全,舒适度较高。总体而言,官渡古镇景观系统的特点为景观集中在中心地带,沿线贯穿民族特色与文化古迹。

3.1.2 官渡古镇景观植物配置四时性

植物作为构成景观的重要要素,合理的布置形式手法极为关键,植物品种多样,形态万千,颜色绚丽,可以随季节生长而不停的改变其颜色、质感以及疏密度等,在运用各种各样的组合基础上,创造出不一样的景观与艺术构图,并具有深邃深挚的文化内涵,对观赏者具有极强的吸引力,给环境带来无尽的生命力。官渡古镇植物景观配置四时有景。春季观赏性植物主要有山茶、海棠、杜鹃、榕树、铁树等,夏天的观赏性植物主要有玉兰、千里香、龙船花、火焰树、睡莲、紫薇等,秋季观赏性植物主要有红花檵木、海枣、银杏、红枫、木樨等,冬季观赏性植物主要有苏铁、椰树、龙柏、麦冬、樱花等。官渡古镇植物配景四时有景,四时可观。

3.2 官渡古镇景观系统的现状

官渡古镇周围建造着密集的居住,绿地空间几乎没有,有的甚至连消防通道也没有,存在较大的消防隐患。沿街道路被重新改造过,但却与古镇格格不入,过多的现代化商业元素充斥着这个古城。景观空间较少,且集中在中心区,景观不连续,节点分散,景观与景观之间没有联系,体验不到优美的环境,缺乏可进入空间规划管理。

官渡古镇南门入口至金刚路、金刚路至北门步行道路沿线一带缺乏景观,甚至基本的行道树也没有,只有违规建筑与商业性店铺,在炎热的夏季极其唐突,给游客造成非常不好视觉体验。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支路步行街设有不同的行道树,金刚街与状元街行道景观布置还算合理,银杏、樟树、樱花等作为不同街道的主要配景。

3.3 官渡古镇景观设计存在的问题

3.3.1 官渡古镇部分街道缺乏绿化

官渡古镇南门入口至金刚路、金刚路至北门步行道路沿线一带缺乏景观,甚至基本的行道树也没有,只有违规建筑与商业性店铺,在炎热的夏天极其唐突,给游客造成非常不好视觉体验。

3.3.2 官渡古镇景观配置不合理

官渡古镇景观层次结构不合理,灌木与乔木配置不合理,如公园内景观参差不齐,有的灌木长势过高,阻挡了其他景观的观赏视野,景观植物的颜色搭配也存在问题,用色过于单调,毫无生气,在高大的乔木下选择栽植的植物部分无法适应缺少阳光照射的生长条件,导致部分乔木下出现秃露泥土的现象,极其不美观。官渡古镇的景观极其不均衡,有的植物栽植过多,导致人们出现穿越植被的不文明现象,有的地方有非常缺失植被,行走在这些地方容易被太阳烤晒等,还存在景观孤植的情况,严重影响美观效果。

3.3.3 官渡古镇景观设计缺乏多样性

官渡古镇景观系统虽然植被种类不算贫乏,但缺乏植物配景的多样性,植物种类分散布局,没有鲜明的景观特点,一眼望去几乎都是一成不变“绿色”而已,缺乏视觉效果的重视。

第四章 官渡古镇景观设计的建议

4.1 完善街道景观的设计

完善官渡古镇内景观,不仅要在缺失行道树的街道栽植必要的植物,还要注重景观与街道的协调性,不能为了满足基本需求而忽略了相互融合、相互协调的要求,在不阻挡视野的基础上美化环境,增添古镇活力,为古镇创造更多价值。

在道路绿化时,观察建筑物周围道路的高低,封闭程度,距离道路的远近程度,当周边建筑紧凑、封闭时,植物景观的配置应简单,低矮反之可适量进行多层次植物配置,利用植物形成封闭空间。人行道绿化带相对于道路绿化带污染较少,尤其是靠近建筑物的一侧,所以在选择植物品种时要求没有车道绿化带高,许多常见树种都可以使用,如四时木樨、矮紫薇、铺地柏等。

4.2景观配置合理化

在园林绿地中,地被植物和其他类型的植物乔木、花灌木等是否合理,是园林植物景观成败的关键。地被植物是种类繁多的植物,有更多的应用形式,除了与其他植物混合外,还能与园林小品搭配作为园林的景观。

4.3 景观系统多样化

围绕各自不同的主题利用各季花卉材料及辅助植物材料,融入地方特色和文化,营造出优美的观赏环境。如在建筑周围、水体边缘,或与园内山石溪流、其他植物的搭配,通过各式各样的外型、造景进行主题表达。应遵循与环境因素相适应,与设计意图协调实用性与装饰性相结合,多种类配置增添景观的意境美平面布置美观,竖向搭配合理花期搭配相宜,颜色处理自然质地变化丰富。

第五章 结论

针对官渡古镇景观系统研究,根据官渡古镇景观系统现状,提出多种类配置增添景观的意境美平面布置美观,竖向搭配合理花期搭配相宜,颜色处理自然质地变化丰富。根据地被植物的特点,提出了地被植物在园林中应用的条原则,包括地被植物与环境因素相适应,与设计意图协调实用性与装饰性相结合小尺度,多种类配置增添景观的意境美平面布置美观,竖向搭配合理花期搭配相宜,颜色处理自然质地变化丰富。总结了各种应用形式的特点及适合的地被植物种类。结合相关的理论,详细分析了地被植物与园林中各种要素。地被植物与道路结合方面,详细分析了人行道绿地的不同特点和选择地被植物的要点。论述了地被植物栽植应注意的问题,分析了官渡古镇景观系统现存问题,提出了系统的、理论的研究及对策。

参考文献:

[1]阳璟玥,尚进.官渡古镇保护规划浅议 [J].科技咨讯,2009(09):88-89。

[2]书籍数据:统筹城乡发展 章节:第十二章 沿海经济发达地区 统筹城乡发展的政策选择.出版社: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6。

论文作者:李自渊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1/6

标签:;  ;  ;  ;  ;  ;  ;  ;  

景观系统的均衡性和连续性研究论文_李自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