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美学与后实践美学争论的反思论文

实践美学与后实践美学争论的反思论文

实践美学与后实践美学争论的反思

张玉能

(华中师范大学 文学院,武汉 430079)

摘 要: 1993-2005年实践美学与后实践美学展开了一场论争。它是中国当代美学发展史上一次转折性的重要历史事件。这场争论是后现代主义思潮影响中国当代美学界的结果。在这次论争中实践美学发展到了新的阶段,产生了新实践美学。这场争论造就了中国当代美学多元共存、百家争鸣的格局,使中国当代美学朝着对话、沟通、融汇的共同发展方向进一步发展。中国当代美学各个流派应该珍惜现在这种多元共存、百家争鸣的大好局面,从各自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广泛开拓,深入开掘,共同推进中国当代美学走向世界,全面自由发展。

关键词: 实践美学;后实践美学;新实践美学

1993-2005年中国当代美学界的实践美学与后实践美学展开了一场论争。本人是这场论争的亲历者之一,也是这场论争的正式发起人之一。这是中国当代美学发展史上一次转折性的重要历史事件。这场论争是后现代主义思潮影响中国当代美学界的结果。在这场论争中实践美学发展到了新的阶段,产生了新实践美学。这场论争造就了中国当代美学多元共存、百家争鸣的格局,使中国当代美学朝着对话、沟通、融汇的共同发展方向进一步发展。中国当代美学各个流派应该珍惜现在这种多元共存、百家争鸣的大好局面,从各自不同角度和层面广泛开拓,深入开掘,共同推进中国当代美学走向世界,全面自由发展。

过桥汽封位于高、中压缸蒸汽温度最高,启动后温度变化最大的部位。热应力高、膨胀量大,因此在启停阶段热不稳定状态时,造成汽封碰磨的可能性较其他部位大。转子通过一临界时,处于转子中部的过桥汽封部位振幅最大,同样增加了碰磨的几率。布莱登汽封具有机组启动初期可以张开的特点,借此特点可避免出现的上述问题引起的碰磨。因此,布莱登汽封较适用于过桥汽封。高压缸排汽侧平衡活塞直径大,因此漏汽量也较大。漏汽直接流入中压排汽口,为始终保持较低的漏汽量,亦较适合使用布莱登汽封。

一、实践美学与后实践美学论争的缘起

关于实践美学与后实践美学争论的缘起,现在的美学界和学术界依然并不是十分清楚,有许多模模糊糊的说法和印象。实事求是地讲,实践美学与后实践美学的争论经过了比较长时间的酝酿和准备,在一个合适的时机就水到渠成地发生了。如果把陈炎《试论“积淀说”与“突破说”》在《学术月刊》1993年第5期发表作为这次争论的序幕,[1]那么真正以“后实践美学”名义发起对实践美学批评而导致这次争论的,实际应该是《社会科学战线》1994年第1期杨春时的《超越实践美学,建立超越美学》与《社会科学战线》1994年第4期张玉能《坚持实践观点,发展中国美学》,正式拉开了实践美学与后实践美学论争的序幕。[2-3]因为,尽管陈炎的文章是最早发起对实践美学的批评的,但他并没有自称为“后实践美学”的学者,也没有以“后实践美学”的名义来质疑和驳诘以李泽厚为主要代表的实践美学。所以,要真正以“实践美学与后实践美学”的争论来“正名”的话,还是有应该澄清的历史事实。

事实的经过是这样的:1993年10月16日至20日,中华美学学会第四届学术讨论年会在北京呼家楼宾馆举行,会议的中心议题就是“当代美学的困境及其出路”。如何走出当代美学的困境,这是中国美学界当时普遍关心的问题,不过,对此存在很大分歧。当时在改革开放的形势下,西方后现代主义思潮蜂拥而至。会上许多中青年美学家介绍了各种以“后”命名的西方后现代主义美学观点,如后结构主义、后殖民主义、后马克思主义、后弗洛伊德主义等等,力图运用西方后现代主义美学来审视中国当代审美现象和美学思想的现状,从中寻找走出困境的出路。后现代主义美学、后殖民主义美学、后结构主义美学、后马克思主义美学、后弗洛伊德主义等新名词,在

这次会上成为热点和焦点。在会议休息的闲谈中,杨春时与曹俊峰和我一起聊天,都认为当时中国美学界太沉寂、冷清,好像已成了实践美学一统天下,可实践美学的许多理论观点又无法合理而完满地解释许多美和审美及其艺术的重大理论问题,不如新中国成立后到文化大革命之前中国美学界的“第一次美学大讨论”和“美学热”那样充满活力和生气。针对这种情况,我们一些新锐年轻学者不甘寂寞,想要检讨和审视一下以李泽厚为主要代表的实践美学主导流派。杨春时当时明确说他已投稿《社会科学战线》,准备质疑和超越实践美学,希望有人写文章呼应,并问我能否与他一起发起这一次争论。我当即表示可以考虑。很快《社会科学战线》1994年第1期上就发表了杨春时的《超越实践美学,建立超越美学》;同时责任编辑李英把杨春时文章的清样寄给我,约我写一篇争论文章。经过近三个月时间,我写了《坚持实践观点,发展中国美学》,发表在《社会科学战线》1994年第4期上,人大复印报刊资料《美学》1994年第11期全文转载。《社会科学战线》发表的这两篇文章,应该是实践美学与后实践美学争论的正式开始。因为在这两篇文章里,杨春时明确提出超越实践美学的“后实践美学”概念,把陈炎和刘晓波开始的批评实践美学的争论正式纳入“实践美学与后实践美学争论”的轨道之中。紧接着杨春时在《学术月刊》1994年第5期又发表了《走向“后实践美学”》,我则针锋相对,写了一篇《评所谓“后实践美学”》,发表在《云梦学刊》1995年第1期,《全国高校文科学报文摘》1995年第4期全文转载。由此,这场争论扩大到《学术月刊》等其他报刊,成为全国性的美学争论,被人们称为新中国的“第二次美学大讨论”,准确地说是“第三次美学大讨论”。不过,1995年2月开始我准备出国访学,在北京语言学院强化德语学习,就没有再写这类争论文章。1996年10月我到奥地利维也纳造型艺术学院艺术史研究所做访问学者,师从奥地利著名艺术史家安东尼·格拉夫教授,没时间参加国内的实践美学与后实践美学的争论了。不过,令人欣慰的是,在维也纳大学汉学系资料室里,我发现了《社会科学战线》刊发了《坚持实践观点,发展中国美学》的文章,我把它呈给汉学系李夏德博士等奥地利老师,他们表现出很大兴趣。1997年初,在维也纳中国驻奥地利大使馆一次留学生聚会中,我偶尔看到《人民日报海外版》和《光明日报》关于实践美学与后实践美学争论的报道和综述,才知道从1995年开始国内实践美学与后实践美学的争论已热火朝天。坚持后实践美学的,除杨春时的超越美学,又有潘知常的生命美学、王一川的体验美学、张弘的生存美学等,而坚持实践美学的也增加了朱立元、王德胜、杨恩寰、李丕显、陈炎、彭富春等学者。1997年10月从维也纳回国以后,我于2000年重新参与了实践美学与后实践美学的争论。

这些文章产生了比较广泛的影响,我更加坚定了进一步建构实践美学范畴体系的信心和决心。因此,我带领一批指导的南京大学和华中师范大学文艺学博士生申请了 2001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马克思主义实践美学范畴体系》。这个项目的最终成果于2007年在人民出版社出版,责任编辑洪琼建议把书名改为《新实践美学论》,于是,我就比较系统地阐述了新实践美学的基本观点和实践美学范畴体系。

我先后写了一系列文章:《实践美学:超越传统美学的开放体系》(《云梦学刊》2000年第2期,人大复印资料《美学》2000年第6期),《蒋孔阳美学体系的动态立体构成》(《武汉教院学报》2000年第5期,人大复印资料《美学》2001年第1期全文转载),《实践的结构与美的特征》(《华中师大学报》2001年第1期,人大复印资料《美学》2001年第5期全文转载),《重树实践美学话语的威信》(《民族艺术》2001年第1期,人大复印资料《美学》2001年第7期全文转载),《形式美的基本特点》(《益阳师专学报》2001年第2期,人大复印资料《文艺理论》2001年第8期全文转载),《在后现代语境下拓展实践美学》(《广西师大学报》2001年第1期),《实践的双向对象化与审美》,《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第4辑,广西师大出版社,2001年4月),《审美人类学与人生论美学的统一》(《东方丛刊》2001年第2期,人大复印报刊资料《美学》2001年第10期全文转载),《后现代主义与实践美学的回答》(《华中师大学报》2002年第1期,人大复印资料《美学》2002年第5期全文转载),《实践的类型与审美活动》(《吉首大学学报》2001年第4期,人大复印资料《美学》2002年第2期全文转载),《从实践美学话语的生成看其生命力》(《益阳师专学报》2001年第1期),《新实践美学与实践观点》(《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2年第2期),《后现代主义与实践美学的同步》(《江汉大学学报》2002年第4期,《中国美学年鉴2002》“美学论文摘要”摘登),《让审美理论在实践中走向澄明之境》(《云梦学刊》2003年第1期),《实践的自由与美的范畴》(《华中师大学报》2003年第1期),《实践的过程与审美》(《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第6辑,广西师大出版社,2002年12月),《实践创造的自由与美和审美》(《汕头大学学报》2003年第5期),《实践的功能与美和实践》(《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第1期),《马克思主义实践美学的艺术本质论》(《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第7辑,2004年2月,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主体间性是后实践美学的陷阱——与杨春时教授商榷》(《汕头大学学报》2004年第3期,《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04年第5期“学术卡片”摘录),《实践的自由是审美的根本——与杨春时同志商榷》(《学术月刊》2004年第7期),《主体间性是后实践美学的陷阱——与杨春时教授商榷》(《汕头大学学报》2004年第3期。《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04年第5期“学术卡片”摘录)。

二、争论使实践美学发展到新阶段

在新实践美学的总体流派中,张玉能“新实践美学”在《新实践美学论》等论著中推进了实践美学的前进。1. 重新界定了实践这个核心范畴,根据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并吸收西方现代和后现代主义美学和语言哲学的新成果,把“实践”界定为:以物质生产为中心的,包含精神生产和话语生产的感性的、双向对象化的社会活动。2. 重新分析了实践的结构与美的特征,实践的类型与审美活动,实践的过程与审美活动,实践的功能与审美,实践的双向对象化与审美,实践创造的自由与美和审美。3. 以实践的自由为核心,建构了一个新实践美学的范畴体系,把自由分为自由、准自由、反自由、不自由四个维度,分别对应四个美的范畴:柔美、刚美、丑、幽默和滑稽,加上表现刚美的悲剧性和表现幽默和滑稽的喜剧性,组成了一个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范畴体系。这就把实践美学的美学范畴体系建构起来了。4. 提出了建设审美人类学和人生论美学相统一的新实践美学。这就把中国传统美学思想“天人合一”“美善相乐”“和合为美”的美学精神与西方美学思潮的现代和后现代主义的资源,通过马克思主义美学中国化的实践融通起来了。

从北京呼家楼中华美学学会第四届学术讨论年会后,后现代主义美学思潮在中国美学界流行起来。质疑和批评实践美学的美学流派被统称为“后实践美学”,就明显受到西方“后学”的影响。后实践美学认为,以李泽厚为代表的实践美学具有不可弥补的缺点,因而已经过时了,要被后实践美学所超越。但仍然坚持实践美学基本观点的学者,认为后实践美学仅仅看到李泽厚实践美学的缺点,没有看到改革开放新时期其仍在发展之中。李泽厚到美国任教以后,国内蒋孔阳、刘纲纪、周来祥等实践美学的拥护者在继续推进实践美学的发展。尤其蒋孔阳《美学新论》提出了“美在创造中”“美是恒新恒异的突创”“美是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等命题,刘纲纪提出“实践本体论”,周来祥提出“美是辩证和谐”,将实践美学推向了新阶段。而且正是在实践美学与后实践美学的争论中21世纪初邓晓芒、易中天和我提出了“新实践论美学”“新实践美学”的名称。因此,新实践美学作为实践美学发展的新流派就应运而生了。后来,“新实践美学”的称谓就比较明确地主要包含:朱立元的“实践存在论美学”、邓晓芒和易中天的“新实践论美学”、徐碧辉的“实践生存论美学”和我的“新实践美学”,学者们从不同角度发展了实践美学。

其实,中国当代美学的发展尽管受到西方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影响和促进,但其本身仍然有着自身发展的规律,因此,中国当代美学的发展不能跟着西方后现代主义美学亦步亦趋地“超越实践美学”“走向后实践美学”,而应在实践美学长期发展基础上多元共存发展。正因如此,实践美学发展到新阶段,产生新实践美学,才是必然的。究其原因,第一,实践美学是在中国近现代美学发展的基础上,马克思主义美学中国化和西方美学中国化的共同结果,在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次美学大讨论中脱颖而出,并在新时期逐步发展成为中国当代美学的主导流派。第二,实践美学以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点作为自己的哲学基础,在马克思主义实践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与时俱进的开放性以及不断自我更新的强大生命力作用下,完全可通过与其他美学流派的对话、交流、沟通而不断走向新的形态。第三,实践美学是以马克思主义美学中国化为指导,以西方美学思潮为参照系,中国传统美学思想不断现代化的结晶。因此,实践美学的进一步发展,不仅有马克思主义美学的正确指导,而且还在清末民初和五四新文化运动和文学革命中借鉴了西方美学思潮的许多优秀资源,同时也是植根于中国古代传统美学思想和五四新文化运动和文学革命的美学思想传统的深厚土壤中的现代化结晶。所以,实践美学本身在不断进行现代化的自我更新,也在与西方后现代主义美学同步发展。那么,对于实践美学不应简单地抛弃或“超越”,而应不断完善和发展。正是实践美学与后实践美学的争论使实践美学的开放性和生命力极大显现出来,产生了新实践美学的总体流派。

2.分类进行服务保障。对生活困难党员重点落实补助政策;对身体不便党员重点解决日常生活困难;对物质条件较好的党员重点解决精神需求;对就医困难的党员开展“配药服务”;对空巢党员多进行走访看望、精神慰问。

这场争论是后现代主义思潮影响中国当代美学界的结果。在这次论争中实践美学发展到了新的阶段,产生了新实践美学。

三、争论造就了中国当代美学多元共存格局

这场实践美学与后实践美学的争论造就了中国当代美学多元共存、百家争鸣的格局,使中国当代美学朝着对话、沟通、融汇的方向进一步发展。这次争论中,先后形成了杨春时的超越美学或存在美学,潘知常的生命美学,王一川的体验美学或修辞美学,张弘的生存美学,朱立元的实践存在论美学,邓晓芒和易中天的新实践观美学或新实践论美学,徐碧辉的实践生存论美学,张玉能的新实践美学,后来又产生了李泽厚的情本体美学、张世英的新哲学美学、阎国忠的爱的美学、叶朗的意象美学、曾繁仁的生态美学、胡经之的文艺美学、王世德的审美学美学、王元骧和金雅的人生论美学、聂振斌的审美文化美学、李丕显和杨恩寰的实践论美学、吴炫的否定美学、颜翔林的怀疑论美学、刘士林的苦难美学、高建平的艺术美学、王杰的审美幻象美学、尤西林的人文美学、王旭晓的劳动美学、王德胜的审美教育美学、张法的中西比较美学、彭富春的第三条道路美学、陆阳的文化美学、郁沅的感应美学、陈望衡的境界美学、王建疆的别现代美学、刘悦笛的生活美学、王晓华的身体美学、潘立勇的休闲美学、李志宏的认知神经美学,黄鸣奋的网络美学,祁志祥的乐感美学等美学流派。

此外,将土地用途管制权概念的界定分为静态和动态两个层面来诠释,亦与我国现行《土地管理法》体系和内容的安排甚相契合。作为1998年《土地管理法》修订所确立的土地用途管制法律制度乃土地管理制度的核心和根本。为实现土地用途管制的目标,在《土地管理法》第三章、第四章和第五章分别就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耕地保护和建设用地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制度设计和规范展开,从这些条文的设计内容来看,其实质都是围绕着我国土地用途管制权的基本内容而展开的。

中国当代美学各流派应珍惜现在多元共存、百家争鸣的大好局面,坚决克服那种唯我独尊、秒杀其他一切的“学霸”作风和孤家寡人心态,从各自不同角度和层面广泛开拓,深入开掘,共同推进中国当代美学走向世界,全面发展,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美学发展贡献力量。

2.1 试题紧扣教材且高于教材 生物学教材是生物学教学的重要工具和生物学课程实施的载体,也是试题的主要来源。试题源于教材是让学生重视教材内容,要求读懂、理解和解释教材中的生物学基本概念、原理和规律等方面的基础知识。试题高于教材是对教材内容适度转化、加工提升,在试题设计的关键处突出重要概念,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适度迁移能力,体现用教材教的基本思想。

参考文献:

[1] 陈炎. 试论“积淀说”与“突破说”[J]. 学术月刊, 1993(5): 1-7.

[2] 杨春时. 超越实践美学 建立超越美学[J]. 社会科学战线,1994(1): 48-53.

[3] 张玉能. 坚持实践观点,发展中国美学[J]. 社会科学战线,1994(4): 63-68.

Reflection of A Person Who Has Personally Experienced on the Debate between Practical Aesthetics and Post - Practical Aesthetics

ZHANG Yuneng
(College of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Central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Wuhan, Hubei 430079, China)

Abstract: From 1994 to 2005, there was a controversy between practical the aesthetics and post-practical aesthetics. As one of the initiators and participants of this debate, I deeply felt that this was an important historical event of a turning point in the history of Chinese contemporary aesthetics. This debate is the result of the influence of postmodernism on Chinese contemporary aesthetics. In this debate, the practical aesthetics has reached a new stage and produced new practical aesthetics.This debate has created a pattern of the pluralistic coexistence and contention among hundreds of schools of thought in Chinese contemporary aesthetics which has led to the further development of Chinese contemporary aesthetics in the common development direction of dialogue, communication and integration. All schools of Chinese contemporary aesthetics should cherish the present excellent situation of multi-dimensional coexistence and contention of hundreds of schools of thought, it is to explore extensively from different angles and levels, and jointly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contemporary aesthetics to the world in an all-round and free way.

Key words: practical aesthetics; post-practical aesthetics; new practical aesthetics; a person who has personally experienced

中图分类号: B 83

文献标识码: A

doi: 10.3969/j. issn. 2096-059X.2019.01.003

文章编号: 2096-059X(2019)01–0012–04

收稿日期: 2018-11-12

作者简介: 张玉能(1943-),男,江苏南京人,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美学、西方文论、文艺学研究

(责任编校:彭 萍)

标签:;  ;  ;  ;  

实践美学与后实践美学争论的反思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