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生素分级管理对促进临床合理用药的意义及效果观察论文_凌泽英

抗生素分级管理对促进临床合理用药的意义及效果观察论文_凌泽英

凌泽英

(成都铁路分局医院 四川 成都 610000)

【摘要】 目的:通过研究和分析得到关于采用抗生素分级管理,对于促进临床合理用药的意义以及临床效果。方法:可经过对抗生素分级管理的相关知识研究,决定采用药物须度法(DDDs)和金额排序法经性药物等级评估及管理,将抗生素药物分为甲级(非限制性使用的药物)、乙级(限制使用的药物)、丙级(特殊使用的药物),并选取我院于2013年8月到2013年12月收治的251例入院患者,将对比其在进行分级管理后的对抗生素的使用概率。结果:根据数据表明,在采用分级管理后,患者对于甲级(非限制性使用的药物)和丙级(特殊使用的药物)药物的使用概率呈明显的下降,而乙级(限制使用的药物)药物的使用率在不断上升,从总体上看,医院患者对于抗生素的使用概率在不断下降。结论:由于抗生素是我国使用范围最广、消耗量最大的药物,难免会存在使用不合理等现象,但是在使用抗生素分级管理后,可有效法改善这一状况,合理规划抗生素的临床使用,因此受到了广泛的重视,值得在临床医学中推广使用。

【关键词】 抗生素;分级管理;合理用药;效果观察

【中图分类号】R9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06-0090-02

1.前言

抗生素是由微生物或高等动植物在生活中所产生的具有抗病原体或其它活性的次级代谢产物,是能够干扰其他生活细胞进行发育的化学物质。通俗地讲,抗生素就是用于治疗各种非病毒感染的药物。根据相关数据表明,抗生素是我国销售金额最高的药物,在我国医疗事业中的应用广泛。因此,对抗生素的浪费或其他不合理使用等现象屡见不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所以,为了有效的控制这种情况,我国推行了抗生素的分级管理政策,以保证对抗生素的合理规划使用,确保患者的用药安全,决定选取我院于2013年8月到2013年12月收治的251例入院患者,采用药物须度法(DDDs)和金额排序法经性药物等级评估及管理。具体研究结果如下。

2.资料与方法

2.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于2013年1月到2013年12月收治的251例入院患者的病例以及相关抗生素药物的使用数据,其中药物数据主要包括使用抗生素药物的名称、使用数量、药物规格以及药物价格等。

2.2 方法

采用药物须度法(DDDs)和金额排序法经性药物等级评估及管理,将抗生素药物分为甲级(非限制性使用的药物)、乙级(限制使用的药物)、丙级(特殊使用的药物),并对比其在进行分级管理后的对抗生素的使用概率。其中患者对于某一药物的使用频度(DDDs)即为该药在这一年的消耗总量/DDD值。

3.结果

将2013年1月到2013年12月这一时间分为两段:1~6月和7~12月,并统计两个时间段内患者使用的抗生素药物数量、使用金额、百分比及DDDs情况。1~6月使用甲级药物76,金额是31.369万元,占总量的44.81%,DDDs是25437.34;而7~12月的该药物的使用量是71,金额为21.537万元,占总量的32.35%,DDDs是17583.14。乙级药物在1~6月的使用量是31,金额是33.829万元,占总量的48.32%,DDDs是7802.56;7~12月的该药物的使用量是44,金额是42.234万元,占总量的44.45%,DDDs为8842.36。而丙级药物在1~6月的使用量是5,金额是4.814万元,占总量的6.87%,DDDs为110.15;该药物在7~12月的的使用量是7,金额是2.8,占总量的4.21%,DDDs为26527.84。另外要统计在2013年分级使用的抗生素药物。

4.结论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在我国,可通过药品的临床疗效、安全性及价格等方面将目前我院只用的抗生素按照分级管理分为以下三类:

甲级药物-非限制性使用的药物:这类药物在经过临床应用后,可观察到这类药物的疗效明显,价格合理,不良反映少,并且对于细菌的抗药性影响小[1];

乙级药物-限制使用的药物:该药物是在临床应用后发现具有较为明显的不良发应,并且价格偏高,所以应在主治医师签字确认后方可使用。第三代头抱菌素类药物即为这类药物;

丙级药物-特殊使用的药物:这类药物虽然在临床应用中对于具有针对性的疾病具有明显的作用,但是毒副作用过于明显并且价格昂贵,因此需要由专业医师或科主任向病患及家属详细地介绍服用药物后出现的症状以及出示该药物的药检证明以及用药说明等相关证明后,方可应用。例如,碳青烯类药物、万古霉素等均为该类型药物。

2013年以后我院就对抗生素药物进行了分级管理,此后非限制性使用的药物的使用量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在减少,限制使用的药物的使用量增加,特殊使用的药物因为其服用后的并发症而进行了严格的使用控制,所以使用量在不断下降[2]。同时,选取的我院于2013年8月到2013年12月收治的251例入院患者中药物使用情况为:抗生素药物使用量在不断下降。

尽管采取了药物的分级管理,但是还是会出现抗生素使用不合理的情况,这样不但会使得患者的身体机能受到损害,还会影响医院的声誉。所以,院方必须要加强抗生素药物分级管理这一制度的使用,严格监管药剂师发放药剂的数量,杜绝不合理用药的出现。

通过以上数据分析可知,抗生素的分级管理可以有效合理的控制临床用药量,但是这其中也会出现一些问题,例如,医生可能会因为专业知识撞我不全、欠缺相关经验而在面对某些疾病是采用的是传统的药方,而由于传统药方中都有医生根据以往经验积累下来的,所以通常会出现药物使用不合理的情况[3]。因此,加大抗生素药物分级管理政策的宣传,创建完善的管路系统,设定科学合理的奖惩制度,对合理使用抗生素等药物有明显的帮助。

【参考文献】

[1]李磊,宫京选.我院开展抗生素分级管理的实践与体会[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2,02:244-245.

[2]任长松.抗生素分级管理制度的应用分析及效果[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4,12:24-25.

[3]刘强.抗生素分级管理对促进临床合理用药的意义及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3,19:576-577.

论文作者:凌泽英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6年2月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5/23

标签:;  ;  ;  ;  ;  ;  ;  ;  

抗生素分级管理对促进临床合理用药的意义及效果观察论文_凌泽英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