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国仓储商城发展的几点思考_仓储式超市论文

关于我国仓储商城发展的几点思考_仓储式超市论文

对我国发展仓储式商场的几点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几点思考论文,商场论文,我国论文,仓储式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文章编号:1001—148x(2000)06—0113—02

中图分类号:F713.52文献标识码:A

近年来,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买方市场业已形成,经济的发展带动人们的消费观念和消费心理的变化。为适应市场形势的变化,与老百姓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零售业爆发了翻天覆地的革命,从零售业态上看,改变了百货商店一统天下的格局,出现了百货商店、超级市场、连锁商店和仓储式商场等多种零售业态并存的竞争格局;从竞争地位上看,新生业态在零售总额中所占比例不断上升,新生业态取代百货商店在零售业中的主导地位只是时间上的问题。但同时我们也应广泛关注新生业态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只有在其发展的早期注意和解决好这些问题,才能使其得以健康发展。

一、仓储式商场的产生和发展

仓储式商场(Warehouse store)又称仓库式商店, 是一种无虚饰,价格低廉,而服务有限的大型商店。这种脱胎于超级市场的零售方式,最早起源于西方,1968年荷兰创建了“万客隆”(Marco )仓储式批发零售自选商场。 “万客隆”大多建在城乡结合部, 营业面积一般在20000平方米左右,附设大型停车场。商场内装修简单, 采用开架式货架陈列商品,商品主要以日用消费品为主,所售商品直接来自厂家或国外进口,质优价廉。商场宽敞明亮,既是货仓,又兼营批发零售业务。顾客只要定期缴纳一定的会费,便可成为其会员,持卡消费,享受价格、送货、保险等多方面的优惠待遇。“万客隆”以其独特的经营方式取得了成功,仓储式销售方式也风靡全球,如美国在70年代初期出现的“价格俱乐部”、“平价商场”,实行会员制销售,深受消费者的欢迎;80年代末,台湾零售商引进仓储式销售模式;1993年,香港首家仓储式商场开业,开业后仅8个月内在港岛连开4家分店,拥有1.5万名会员, 每月平均有50万人次光临购物,月销售额达3000 万美元, 而且每月以25%的速度递增。

近年来,仓储式商场在国内一些大中城市悄然兴起。自1993年国内第一家仓储式商场——广州“广客隆”开业以来,在短短的数年内,仓储式商场已发展到上千家,如北京的“物美商城”、“家乐富”、“京客隆”、“普尔斯玛特”,上海的“麦德龙”、“百姓购物俱乐部”,广州的“正大万客隆”、“岛内价”、“好又多”等,其发展无疑给我国零售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冲击。

二、仓储式商场的经营特色

仓储式商场坚持的是“以低成本为基础的低价位和以会员制带动顾客组织化”的经营模式,对传统的柜台销售模式进行大胆的创新和变革,在产品、服务、价格、分销方式等多方面都独具一格。

(一)品牌经营,突出质量

仓储式商场所经营的商品以日常生活用品为主,与大型百货商场相比,品种并不很多但却形成自身特色。一是从产品线中精选出在现有市场上畅销的,具有较高市场占有率的品牌,因为在日用品的销售中,品牌就是“无声的推销员”,同时在经营过程中应及时调整品牌结构,适应需求偏好的变化。二是把好质量关,防止假冒伪劣商品流入消费者手中。三是领先于其它商场进行某些新奇特产品的试销,引导消费潮流。

(二)批量销售,价格低廉

仓储式商场坚持“大量进货、大量销售”的经营方针,通过规模经营,降低成本,提高利润。由于商场直接从厂家进货,减少了流通环节,降低了交易成本,同时由于店堂装修简单,营业人员的减少,使得管理费用和人工费用都大大降低,其商品价格较市场价格低10%~20%左右,形成其价格竞争的优势。

(三)库店合一,自选自取

商场内除大件商品外,一般不拆包(箱)销售,因此商品整包(箱)堆放,定量包装,便于顾客批量购买,同时采用机械化补货上架。通常在几米或十几米高的货架上,低层为销售区供顾客选购,高层为存货区以备补货之用。

(四)推行会员制,稳定顾客

会员制在仓储式商场出现的早期就被广泛采用,所谓会员制,就是商场通过向特定的消费者发放会员卡,一般缴纳少量的会员费(如每年10元)或不交费用以组织的身份入会,会员持卡可以享受信息、数量、价格折扣等方面的优惠。会员制的功能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通过这种制度可以建立相对稳定的消费者群体,如1997年兴建的“正大万客隆”已发放15万张会员卡;同时,会员制也是一种有效的促销手段,对未能取得会员卡的消费者可以采用凭报刊上定期或不定期发布的广告标识作一次性免卡购物的凭证,或规定一次或多次累积达到规定限额的办法,吸纳为会员,享受相应的会员待遇。

三、我国仓储式商场发展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尽管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可以发现仓储式商场拥有其它零售业态所不具备的优势,但在其组建和运作的过程中也隐藏着许多问题,如果这些问题解决不好,将可能会产生与近几年我国在发展超市和连锁店过程中相类似的问题。

(一)选址需谨慎

根据国外发展仓储式商场的成功经验,仓储式商场一般选在城乡结合部或市郊,主要考虑到地皮租用费用较低,再者发达国家在经历人口城市化的同时出现人口郊区化的趋势,加之家庭拥有小汽车的比例较高,为批量购物提供了可能。而近年来我国特别是经济较发达地区,交通事业有了较大的发展,公路交通网络四通八达,沿海地区的居住格局和人口分布也出现较大变化,城市中心向市郊延伸。但由于家庭拥有小汽车的比例相当低,故商场应尽量选在交通便利的市郊,并考察其商圈所涉及的有效区域,同时应逐步完善配套设施和服务手段,如餐饮娱乐设施的添置、提供送货服务等。

(二)与生产厂商建立战略同盟关系

由于买方市场的确立,产品分销由传统的推式变为拉式,企业利润的实现依赖于消费者或用户需求的满足程度,竞争的日益激烈,导致利润平均化,商场和工厂的联合已成为客观需要,商家通过与厂家的联盟可以降低进货成本,而厂家可以通过商家获取市场需求信息,实现按需生产,所以战略同盟实际上是一个双赢的游戏(Win-win Game), 至于战略同盟的实现方式值得探讨。

(三)商场自动化程度亟待提高

由于大多数仓储式商场自动化水平普遍较低,许多工作如货物的分拣、摆货、补货、清点、帐务管理都需人工完成,工作量大,容易出错,同时也不便进行购买行为记录,为下一次订货的订货时间和订货量的确定带来困难。从长远来看,制约了仓储式商场向连锁化方向发展。仓储式商场中最常用的是电子订货系统(EOS)和销售时点系统(POS)。EOS是仓储式商场订货、验收以及传递资讯, 及时掌握营运状况的计算机管理系统;POS是实时地按商品的品种、类别进行销售数据收集、 处理的计算机管理系统。通过上述两个系统的建立,能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人工费用和库存量,提高管理效率。

(四)成立行业协会,加强行业自律

仓储式商场经过短短的五年时间在全国范围内已发展到千余家,发展速度惊人,尽管其中不乏正规化经营的商场,但大多仍处于一种无序经营的状态,无论是从营业面积、经营商品的种类,还是管理水平、营销道德水平离国际上有一定影响的仓储式商场尚存在较大差距。通过成立行业协会,一方面可以规范行业行为,另一方面通过研讨和交流寻求适合我国仓储式商场发展的道路。

(五)国家和地方应给予政策的支持,加强宏观调控

考察近年兴起的新型零售业态,如超级市场和连锁业,不难发现一些地区存在着一哄而上,不顾实际情况,盲目建设的现象,导致半途夭折。对待仓储式商场的组建和运作,一定要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做好可行性论述,对于组建和运作过程中产生的困难和问题,国家和地方政府应给予必要的政策扶持,如贷款、租金的优惠,并逐步规范其商业行为,使其沿着健康的道路发展。

收稿日期:1999—11—20

标签:;  ;  

关于我国仓储商城发展的几点思考_仓储式超市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