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新课改下的高中美术教学论文_李 强

谈新课改下的高中美术教学论文_李 强

李 强 广西桂林市灵川县潭下中学 541200

摘 要:目的:探讨新课改下高中美术教学。方法:通过端正教学态度、明确教学目的,丰富教材内容及采取多形式教学手段,实践高中美术教学新课改,达到高中美术教学新课标。促进高中生全面、自主、有个性地发展,培养社会主义全面发展新人。结果:新课改下高中美术教学变“要学生学”为“学生要学”,提高了高中生审美素质,培养了高中生“人生规划”能力、职业意识和创业精神。使高中生更加热爱美、热爱生活;促进了高中生多元化全面发展。结论:新课改下高中美术教学不再是“要学生学”而是“学生要学”。通过丰富教学内容,采取多形式教学手段,美术新课标在我校闪光。

关键词:新课改 新课标 高中 美术教学

当前,广大高中学生以及部分教师都有一种倾向,认为高中美术课可有可无,高中美术教育只针对艺考生,结果导致多数高中学生学不会学、画不会画、美不会美。高中美术教学如何实践“新课改”, 高中美术教学如何达到新课标?经过一年多的教学实践,我认为高中美术教学要实践新课改、达到新课标,就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统观教材,有的放矢

美术教育既包括绘画、工艺设计等基础课的学习,又包括手工制作、欣赏等课业。有些课业侧重对社会生活美、欣赏美、表现美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训练,有些侧重思想品德方面的教育,有些侧重锻炼学生动手能力。在高中美术教学中应根据新课标美术教学大纲,针对实际情况设计教学内容,有的放矢,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例如在高中美术课的最初阶段,首先引导学生认识线条的魅力,选择有代表性的优秀传统作品指导学生欣赏分析,通过白描练习加深理解,培养学生对美的感受和表现能力。其次,通过讲解、观察、示范、练习,使学生懂得色彩的一般知识和调配方法,培养学生对色彩的观察分析能力,进而掌握造型艺术,系统掌握造型艺术的形式美规律。

二、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

新课改下高中美术教学打破以往美术教学以写生为基础的技能训练传统,克服以技能训练为目的的教学模式,从自然、社会和艺术等多方位展开美术教学,列入包装、广告招贴、标志设计、壁挂设计、服装设计、折纸建筑等内容,教给高中生实用美术知识,训练高中生进行实际设计的初步技能。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或选择古今中外优秀美术作品,通过与学生的谈话分析,辅之简单的命题创作,达到培养学生正确健康的审美观点和审美理想。同时也可以带领高中生欣赏充满诗情画意的自然景风,使学生从景色中领略文学描写之美,从绘画中了解书法作品中所书写的诗词的意蕴。潜移默化,寓教于乐。

三、细化教学手段,优化教学程序

1.观察生活,直观示范。在高中美术教学中教师要引导高中生观察生活中的美,示范讲解创作的源泉。使高中生不仅逐渐发现、感受到生活中存在的一般人所不能发现和感受到的美,而且要使中学生具体地、深刻地感受、理解客观事物的美。如在色彩写生课业中的教学,通过观察和教师的示范,学生逐渐发现各种形体组合的美及色彩间的微差变化的美,从而丰富学生对美的认识,提高其审美能力和创造美的能力。

2.合理应用多媒体电教手段。 多媒体教学可以最大限度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中学美术教学中合理运用现代多媒体教学,可以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使美术教学真正做到寓教于乐,美中育人,充分发挥多媒体在美术教学中的作用。例如在欣赏课教学中教师应多提供资料,利用多媒体电教手段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3.加强美术教师的自身素养。高中教师对学生美育的培养不仅仅在于所教授的内容,美术教师生动、形象、精炼、富有感染力的语言,也是很大因素。因此高中美术教师应不断提高自己的美学知识,不断提高绘画、设计、动手能力,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将“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作为个人志向,在教学过程中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在美术广泛范畴的教育中引导学生观察、运用艺术美、培养审美情操、培养发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指导学生对于绘画作品能够有自身独到的鉴赏力及创作力。

4.注重提高中学生的审美水平、创造力和想象力。真正的艺术创造和表现都具有强烈的个性和与众不同的特征,越具有突出清晰的个性特征就越能促进个人的发展,所以在高中美术教学中,教师要尽力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创造机会,充分发挥高中生的创造潜力,表达高中生对世界的反应,提高高中生的审美能力及整体个人素质,提高中学生的生活品质,陶冶高中生的情操。比如在讲《感受美的眼睛》一课时,为了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我不仅让学生通过绘画的形式去宣传主题,而且让他们分组探索、研究,体验各种事物的形象,创编出简单的戏剧情节,我随机评价。这样既发挥了学生的表演才能,也开拓了中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同时还培养了中学生的合作精神。

经过一年多的教学实践,高中美术教学新课标在我校闪光。新课改下我校美术教学通过有的放矢丰富教学内容,采取参观、作品欣赏、写生和临摩优秀作品、多媒体等多种形式的教学手段,以美术常识和欣赏为主导,以审美教育为主线,以艺术观和修养教育为中心线贯穿全教程,把美术语言系统的知识、技能训练纳入美术轨道。使高中生树立、端正审美观、审美理想和审美情趣;提高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及鉴赏美和分辨美丑的能力,培养高中生的审美想像力和创造力,提高中学生形象思维能力,让中学生用所学到的知识和技能,从事改造生活的实践。

论文作者:李 强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4年6月总第173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4-4-22

标签:;  ;  ;  ;  ;  ;  ;  ;  

谈新课改下的高中美术教学论文_李 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