蹲下来,和孩子一起看世界论文_李红

蹲下来,和孩子一起看世界论文_李红

山东省栖霞市实验小学 265300 

曾经看到过这样一个故事:圣诞节的晚上,一位年轻的妈妈带着年幼的女儿去参加圣诞晚会。热闹的场面,丰盛的美食,还有圣诞老人的礼物……妈妈认为女儿一定会很喜欢这个地方,但女儿却一点也不高兴,吵着要回家。妈妈不明白,为什么一向喜欢玩的孩子这么排斥热闹又漂亮的这里?但在她蹲下来询问孩子原因的那一刹那,她明白了,在孩子的角度,只能看见一条条人腿,以及一些高高的桌柜,让人觉得很不舒服、很压抑。

这个故事,让我想到了新的音乐课程标准本着“以人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形成良好的人文素养”为内涵,更加关注“人”的发展。而我们王校长提出的四给理念则在音乐新课标的基础上又为我们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那作为一名音乐教师应该如何适应“新课标”,成为“四给理念”的有效执行者和积极建设者?对此,我将从准备的一节一师一优课入手,来谈几点粗浅的认识:

一、领会新课标以及四给理念,转变音乐教学观

刚接到讲课的通知时,说实在心里真的是没底气。因为从我讲市优质课到如今已时隔六整年。那时的音乐优质课比的是谁的花样多,谁的课件精美。而现在更加注重教学的时效性,注重学生在这一学习过程中到底获得了什么、体验到了什么。

选课初期,我选了一节欣赏课《彼得与狼》,认为这节课相对其它类型比较容易调控,只需要把教案写详细,用故事打动学生,各个环节设计衔接好,学生就会顺着我的思路走下来,这也是最为保险的一种讲法。

可是,当我在组里教研活动说出这个想法时,一下子遭到了大家的反对,都认为这种讲课思路是和我们正在践行的四给理念背道而驰,教法死板,更多地关注了教师本人的情感体验而忽略了学生的兴趣爱好以及音乐情感。

后来,又经过深思熟虑,为了彰显我的特长将课锁定到了五年级下册的一节唱歌课《美丽的家乡》。这节课在网上却基本找不到视频资料,大家都说只有这样的课才能放开手来讲,不会受其它因素的干扰。

二、将手中的“指挥棒”变成引领学生探索音乐世界的“引路石”

《美丽的家乡》这节课之所以很少有人讲,主要原因在于这节课的重点以及难点,就是它的合唱部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合唱是音乐艺术的一种重要类型,它通过美妙的旋律与和声,使参与其中的孩子能从中获得审美教育、控制和倾听声音的技能以及团队协作的精神。但二声部合唱教学经常会受到许多因素的干扰,而成为学生累、老师怕的活动。往往不是第一声部的孩子“叛变”到了第二声部,就是第二声部的孩子“叛变”到了第一声部里。

为了解决这一难点,我和组里的老师经过了反复讨论。准备了以下几个方案:

第一套是,把歌曲的两个声部当成两首歌曲来学,也就是齐唱部分加第一声部为第一首,齐唱部分加第二声部为第二首。两首歌曲学会后,再进行合唱训练。

第二方案,因为第一声部的旋律一般在高音区,而第二声部的旋律则在低音区,我们听范唱的时候往往容易记得第一声部的旋律,却忽略第二声部。所以为了不让学生有先入为主的感觉,就不听范唱,先学第二声部,再学第一声部,这样就会避免两个声部的记忆干扰。

第三套方案是,如果讲不好合唱,那就直接作为两个课时来进行。第一课时为初步学习歌曲的第一声部,而第二节课再加入第二声部后合唱。

后来,又经过不断的试讲,把第一和第三套方案给否了,重点放在了第二套方案。正当我为导课迷茫的时候,一节一年级的音乐课又给我带来了新的启发。

一年级因为是初学音乐,所以合唱的难度也很低,从最简单的说唱入手。在上这节课时,我把班上的孩子们分成了两组两个角色,来完成这个二声部说唱:一组当小朋友,一组当小鼓。孩子们的兴致非常的高,用了不长的时间就完成了这个二声部的配合。

由此,我也找到了《美丽的家乡》这节课的突破口。于是也把两个声部分成了喜鹊队和锦鸡队,让学生们分别试唱喜鹊和锦鸡的歌,对二个声部的旋律有了初步的感受。在后面的过程中,循序渐进把思考的时间充分给了学生,让他们自己参与解决合唱问题,感受实践的乐趣。这样很快就把难点给解决了。

三、变“技巧性传授”为“艺术性指导”,培养学生对美的感受力

音乐教育并不完全是为了培养音乐家,而首先是为了培养人。“技术”教学是短暂的,是容易生疏甚至遗忘的;而“艺术”教学给予学生的则是永恒的,是能让学生终生受益的。

在本节课中,我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为他们营造了发现美、创造美的自由空间,还进行了学科的整合,包含历史、少数民族文化、美术以及地理知识。让学生在我的指导下能积极地参与进来,愉快地学习。这样,教师和学生就都成了课程的创造者与开发者,成了最终实现教学目标的有机结合体。

总之,在教学中我要时刻践行音乐新课标以及四给理念,唯有这样,才能适应飞速发展的社会需求,我们的音乐教育也才能够真正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肩负起培养人、塑造人的神圣使命,让我们蹲下来同孩子一起看世界。

论文作者:李红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9年第36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28

标签:;  ;  ;  ;  ;  ;  ;  ;  

蹲下来,和孩子一起看世界论文_李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