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团学干部选拔与培养机制的探究论文_陈丽芬

中学团学干部选拔与培养机制的探究论文_陈丽芬

【摘 要】中学团学干部是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组织者、协调者和执行者,团学干部的整体形象、工作能力、服务水平直接影响中学团学工作的效果。本文笔者就如何加强中学团学干部的选拔与培养问题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中学 团学干部 选拔 培养机制

中学团学干部是各中学从广大团员青年学生中选拔、培养出来服务学校发展、服务学生成长、参与学校教育管理、开展校园文化活动的,有一定能力的优秀学生代表。他们是沟通的桥梁,是教师的得力助手,是同学的学习榜样,是学校发展必不可少的力量。因此,选拔好、管理好、培养好和使用好中学团学干部,不仅有利于学校的管理与发展,也有利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可靠的接班人和合格的建设者。

一、中学团学干部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

随着互联网、大数据、信息技术的发展,新时代的中学团学干部,注定是思维活跃、思想开放、勇于探索、善于创新的一代。他们个性张扬、办事效率高、交际能力强。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直接影响中学团学干部队伍的建设。笔者曾向12所中学近200名中学团学干部发放了《中学团学干部选拔培养状况调查问卷》,调查结果显示中学团学干部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思想政治觉悟不高。

政治素质是共青团干部素质的核心,对其他素质起着导向作用。在调查中,当问及中学团学干部应具备哪些素质时,超过60%的学生认为是社交能力、组织能力和奉献精神,只有37%的同学认为需要有政治素质。虽然各中学对团学干部进行培训时党团知识的比例占70.56%之高,但在问及中学团学干部最缺乏哪些素质时,选择党团知识、政治素质的比例却居第一、第二位。这说明中学团学干部对政治的关注度不高、政治理论学习不够充分,政治觉悟比较低。

2.自我约束能力不够

中学团学干部,应在学生当中起到榜样作用,但由于受到年龄较小、家庭教育过于宠爱、社会阅历尚浅等因素的影响,使得其自我约束能力还有待提高。例如不能很好地处理学习与工作的关系,导致有些学生干部热衷于工作,却忽略了学生的本职任务,成绩退步;不能很好地处理管理与服务的关系,使其在工作过程中追求成为“青年官”,而不能成为“青年友”;不能很好地处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自我意识较强,缺乏奉献精神。鉴于以上原因,使得一些学生干部在学生群体中缺乏威信与公信力,不能成为学生中的优秀榜样。

二、中学团学干部选拔培养机制的探究

华南师范大学中山附属中学团委长期以来高度重视团学干部在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中的积极作用,通过不断完善在学校党委领导下的“一心双环”团学组织新格局,依托学校团校这一有利阵地,逐步摸索出了“四个三”团学干部的选拔培养机制,全面提升了团学干部队伍的整体水平。

(一)选拔过“三关”。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关”即自荐面试关、试用考核关、演讲竞聘关。首先,每学年9月份,面向全体团员学生公开招聘团学干部,符合招聘条件的学生可以通过自荐或推荐的形式报名参加面试。面试过程通过自我介绍、现场答辩等形式选拔出优胜的学生进入试用考核关。试用考核关则是让通过初选的学生在实际工作中接受考核,全面了解其工作能力、工作作风和工作态度。然后通过竞聘演讲,由学生代表进行现场投票,最终确定参选学生的去留和岗位。

(二)成长要“三学”

根据当前中学团学干部存在的思想政治觉悟不高,自我约束能力不强,实际工作能力不强的问题,我们提出了团学干部成长要“三学”的要求,即学“党团知识”、学“工作业务”、学“处世之道”。为此,学校团校为团学干部的培养打造了一系列的精品课程,如志愿服务课程,培养团学干部的博爱情怀;理论学习课程,打牢团学干部的思想根基;职业体验课程,提升团学干部综合能力;红色教育课程,坚定团学干部理想信念。创新学校团校团学干部培训课程的形式,打造了仪式中的团课、行走中的团课、实践中的团课和活动中的团课,以鲜活的课堂形式吸引团学干部,以丰富的课程内容培育团学干部,着力提升团学干部的思想素养和工作技能。

(三)考核有“三制”

当前中学团学组织大多都有相关的规章制度,但大多缺乏完备的学生干部竞争机制和考核制度。为此,华南师范大学中山附属中学团委建立一套团学干部考核和激励奖惩机制:一是建立健全团学干部的考核评价制度,从德、能、勤、绩几个方面细化各项考核指标,增加量化考核的内容,坚持自评与他评相结合,每学期末统一开展团学干部的期末考核工作,先由团学干部进行自评,再由各部门负责人、主席团进行评价,根据对团学干部的综合评价确定团学干部的去留问题,对于考核不及格的暂停其担任的岗位工作,通过合理的退出机制有助于对团学干部产生鞭策作用。二是建立督导述职制度,每学年举行一次团学干部的述职报告会,让其通过述职演讲的形式向学生代表汇报其一年来的工作成绩,由学生代表进行现场评价投票,对团学干部进行优、良、中、差的评价。三是建立激励表彰制度,每学期开展一次优秀团干部、优秀学生干部的评选;每学年(五四期间)开展一次“十大优秀团干部标兵”、“十大优秀学生干部标兵”的评选,对于特别优秀的团学干部还推荐参加省、市级优秀团干部和优秀学生干部的评选,并把优秀的团学干部选送参加省、市级的团学干部培训班、学生骨干训练等。通过评先选优、先进典型的宣传、优秀团学干部先进事迹报告会等形式,在团学干部中充分营造了一种竞争向上、争优创先的氛围,从而提高了团学干部队伍的总体素质和工作水平。

中学团学干部的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党团合力、团教协作、师生合作,建立一个自上而下的系统化、层次化的全方位全过程育人模式。相信通过不断的摸索,总结学习先进经验,定能找到适合中学阶段的团学干部选拔培养的新模式,推动中学团学干部综合能力的整体提升。

参考文献

[1]汤颖,徐增鎏. 校团学干部中学阶段的培养策略 教育现代化 2019年1月第3期

[2]汤云.高职学生团学干部培养机制的研究 教育现代化 2016年3月(下半月)

[3]卢治典,李超峰.浅谈高校团学干部选拔及素质培养 2017年5月

【课题项目】本文是2018—2019年度广东省青少年研究共建课题《基于“一心双环”团学组织格局下的中团学干部培养模式探究》(课题编号2018GJ074)的研究成果。

论文作者:陈丽芬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9年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4/3

标签:;  ;  ;  ;  ;  ;  ;  ;  

中学团学干部选拔与培养机制的探究论文_陈丽芬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