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项痹病的临床观察与分析论文_林国吉,王志坚

(福建福州神经精神病防治院 福建福州 350000)

【摘要】目的:观察与分析升阳通督法中药熏蒸合托天式治疗项痹病的作用。方法:按照随机数据表法将6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0例。2组均给予中药熏蒸治疗,实验组在中药熏蒸疗法的基础上配合少林易筋经“托天式”功法的练习。治疗前后采用VAS量表评价患者颈项部疼痛的改善情况。结果:实验组治疗后患者颈项部疼痛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P<0.05)。结论:升阳通督法中药熏蒸合托天式可以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并且明显改善患者的颈项部的疼痛

【关键词】升阳通督;中药熏蒸;托天式;项痹病

【中图分类号】R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6)20-0109-02

项痹病,中医辨病为“项痹病”,证属风寒湿型。法当祛风散寒,温经活血,通络止痛;西医诊断为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表现以颈、肩及上肢疼痛、麻木为主,治疗以非手术治疗为主[1]。颈椎病的发病率的逐年提高,且发病年龄逐年减低[2-3],久坐人群的颈椎病发病率更是高达68%[4],严重影响患者生存质量以及生活功能,给人们带来了生理、心理和经济等方面的多重负担[5]。升阳通督法中药熏蒸合少林易筋经功法托天式练习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有较好的远期疗效。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1 病例选择标准

1.1.1纳入标准 ①符合《颈椎病诊治与康复指南——2010版》神经根型颈椎病;②《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1994版》项痹病;③明显颈椎病症状以及颈椎曲度改变;④符合神经根型颈椎病诊断标准;⑤符合项痹病的诊断标准;⑥病程2年以上者;⑦年龄:16~65岁;⑧知情同意者

1.1.2排除标准 ①伴有颈型、椎动脉型、脊髓型、交感型颈椎病症状的患者;②出现气滞血瘀证、肝肾不足证、痰湿阻络证、气血亏虚证项痹病的患者;③处于妊娠期及哺乳期妇女及精神病患者;④合并恶性肿瘤、脊柱骨折6个月内、骨髓炎、心血管病、脑血管病、肝、肾疾病等;⑤不能按规定时间坚持接受治疗、治疗不合作者;⑥正在参加其他手法及物理治疗临床对照试验的患者;⑦某些传染病(如肝病、性病等),皮肤破溃患者。

1.2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月-2015年9月期间就诊于福建省神经精神防治院神经科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0例。两组在性别,年龄,病程,疼痛侧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20.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的处理和分析,组间比较应用t检验,计数资料应用χ2检验,计量资料均以(x-±s)的形式表示,P<0.05为差异有显著意义。

2.方法

2.1 治疗方法

2.1.1对照组 中药熏蒸治疗,每日1次,每周6次,每次30分钟,共4周。治疗方案:①将中药放入熏蒸机的器皿中②加适量水煮沸③患者暴露颈部至大椎穴附近的皮肤④蒸汽头对准颈椎局部进行熏蒸⑤时间到关掉电源,辅助患者尽快将患处擦干净。

2.1.2实验组 在中药熏蒸治疗的基础上,合“托天式”功法训练的治疗,每日1次,每周6次,每次30分钟,共4周。治疗方案:①自然呼吸法,意守丹田。②预备势面向南方站立,两腿分开,与肩同宽,两臂自然下垂于体侧,沉肩坠肘,全身放松,两眼平视,自然呼吸。③“头宜正”即要求颈椎椎体及骨连接处于正常位置,强化颈椎关节稳定肌;④“肩宜顺”即要求颈椎周围肌肉及组织放松;⑤“胸宜出”即要求胸椎小关节处于被锁定状态,利用杠杠原理使胸椎向前凸而颈椎后伸以保证正常位置;⑥“腰宜稳”即要求腰椎关节处于稳定状态,从而为颈、胸椎的稳定提供“基座”作用;⑦“脊宜直”即在颈、胸、腰椎都处于稳定状态[6]。

3.疗效观察

3.1 疗效标准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治愈:症状与阳性体征基本消失,功能正常。显效:症状与阳性体征明显好转,功能大部分恢复。有效:症状与阳性体征有一定改善。无效:原症状与体征无改善

3.2 治疗结果

本组病例治愈30例,显效18例,有效12例,无效0例。颈椎曲度均得到明显改善,C值均达到正常值,无一例有副损伤。结果见表2。

4.讨论

颈椎病的发病机制尚无定论,国内外学者运用动物模型、实验研究、临床观测等手段,对发病机制进行研究表明,颈椎病的发生发展路径是肌肉软组织退化进而引起颈椎生理曲度变形之后继发其他类型颈椎病的临床症状[7]。生理曲度变化的生物力学原因是颈椎内外力失衡,造成颈椎不稳[8]。其中以神经根型颈椎病为例子,颈椎节段性不稳是颈椎椎间盘退行性改变的早期表现之一,随着退变的发展,椎间盘周围和关节突关节骨赘的形成将使颈椎重新得稳定,但随之而来的则是脊髓或神经根的受累。Kirkaldy-Willis等认为,颈椎失稳后失稳恢复过程会造成一系列的神经根型颈椎病症状[9]。

【参考文献】

[1]岳金换,张秦宏,王树录,等.近10年电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研究进展[J].针灸推拿医学:英文版,2011,9(2):127-132.

[2]窦思东,李春兰,许瑞旭.南少林秘传“易筋经”源流微探[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5,1(60).

[3]窦思东,许瑞旭,李春兰,等.基于红外热像技术观察易筋经“托天桩”对颈型颈椎病患者背部经脉的影响[J].红外,2014,35(11);42-45.

[4]窦思东,毛忠清,廖军.南少林推拿疗法治疗青年期颈型颈椎病疗效分析[J].福建中医药,2014,11.

[5]窦思东,陈艳,洪梅婷,李春兰.易筋经托天式结合推拿治疗颈型颈椎病临床观察60例[J].福建中医药,2013,1(44):40-41.

[6]鄢行辉.南少林秘传易筋经[M].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7:15.

[7]窦思东.六字诀[J].现代养生,2013,21:13-18.

[8]窦思东,吴丽云.中医外治法防治青少年(颈性)近视的临床应用[J].健康研究2012,5(32):378-380.

[9] Kirkaldy Willis W.H ,Farfan H.F. Instability of the lumbar spine[J]. Clin Orthop,2005,165(1):110-125.

论文作者:林国吉,王志坚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6年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1/2

标签:;  ;  ;  ;  ;  ;  ;  ;  

中医治疗项痹病的临床观察与分析论文_林国吉,王志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