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埋暗挖地铁施工技术浅谈论文_段志宇

中国电建集团铁路建设有限公司哈尔滨地铁2号线工程指挥部 哈尔滨 150076

摘要:介绍哈尔滨地铁2号线一期南直路站三导洞PBA法的施工技术,论述三导洞PBA法的原理和特点,施工步序,分析总结了三导洞PBA法采取主要技术措施,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三导洞;PBA;桩梁拱

1、工程概述

1.1工程概况

哈尔滨地铁2号线一期工程为哈尔滨轨道交通网络中由北部至东南的骨干线路,也是哈尔滨第一条连接松花江两岸的地铁线路。北起呼兰区松北大学城,终于香坊区气象台站,线路串联呼兰、松北、道里、南岗、香坊五区。线路全长28.6正线公里,均为地下线路,共设置19座车站,18个区间。与既有地铁1号线连接换乘,同时和在建与即将建设的地铁3号线、4号线、5号线形成换乘,从而形成地铁网状线路,为哈尔滨人民出行带来极大的便利。

南直路站属于哈尔滨地铁2号线的中间站,车站位于南直路与珠江路“十”字交叉口,沿珠江路东西方向布站,车站大致呈西北东。站址西南侧为明珠公寓,西北侧为珠江嘉园小区,东北侧为鑫博集团、富豪名车、珠江俊景小区(高层),东南侧为公滨城市花园小区。

南直路站定为明暗挖结构双层岛式车站,其中下穿南直立交桥引桥段采用三导洞PBA法施工,车站东南侧接农业大学站~南直路站区间,区间为盾构法施工;车站西北侧接南直路站~珠江路站区间,区间采用盾构法施工。车站暗挖段设计里程为SK25+455.854~SK25+518.054,有效站台中心里程为SK25+486.954,暗挖段全长62.2m,宽19.9m,岛式站台宽11m,有效站台中心里程处车站拱顶覆土5.5m。

1.2工程环境

南直路暗挖段站位于南直立交桥引桥下方,周边建筑物主要为住宅楼与办公楼,均离车站结构较近(10~15m),受地铁施工影响较大。南直立交桥引桥是哈尔滨市主干道,且连接二环桥,为双向八车道,现状交通非常繁忙。车站所处位置附近管线较多,包括热力、给水、排水、燃气等地下管线,其中对车站主体影响较大的控制性管线主要有:2条排水管线(沿车站纵向垂直下穿φ800给水管)、φ219热力管×2,φ500给水管,1条燃气管。地下管线错综复杂,且埋深较浅,对沉降要求极高。

1.3工程特点

(1)周边环境复杂,地段位于哈尔滨主干道,地面交通繁忙,紧邻高层、企事业单位及大型4S店,环境保护及文明施工标准要求高。

(2)车站地下管线众多,在施工期间,要保证其沉降和隆起在允许范围内。车站顶污水管可能渗漏造成土体软化,施工时应备有改良软化土体的措施。

(3)车站结构拱部在粉质粘土,施工风险大,一旦出现问题,引起路面塌陷,交通瘫痪,政治影响大。

(4)地下水位在结构中板位置,必须进行开放性降水,降水难度大,周期长,暗挖施工难度较大,且存在安全隐患。

2、三导洞PBA工法的原理及施工流程

2.1 三导洞PBA工法原理

图1 南直路站暗挖段主体剖面图

PBA法施工是地下框架结构盖挖逆做法与暗挖法的结合体,通过明挖段水平施做三个小导洞,待三个小导洞完全贯通后,在两个边导洞内施做围护结构边桩及桩顶冠梁,在中导洞内施做中柱桩基及钢管柱,完成中柱后施做顶拱纵梁,然后在桩顶冠梁与边导洞另侧预留连接件形成初支扣拱,并回填混凝土。再开挖导洞之间的洞间土,架立顶部格栅,喷射混凝土,铺设防水层,以“交替、穿插”的施工原则施做扣拱二衬,此时上部上荷载通过拱形结构传递到桩顶冠梁和顶纵梁上,再通过边桩和钢管柱桩基传递到下部地层。边桩、桩基、桩顶冠梁、顶纵梁、拱结构共同构成桩(Pile)、梁(Beam)、拱(Arc)支撑框架体系,最后采用逆做法施工,完成车站侧墙、中板、底板,最终形成由初支和二衬共同受力的空间框架支撑结构。

2.2 四导洞PBA法施工流程

图2 三导洞PBA法流程图

第1步:施做四个小导洞。待马头门破除完成后,开始施做导洞。车站共设置3个小导洞,先施做边导洞,然后施做中导洞。导洞开挖时为避免群洞效应,相邻导洞进尺差应控制在8~12m。在导洞支护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按照“管超前,严注浆;短进尺,强支护;早封闭,勤量测”的施工原则,做好超前支护与初期支护工作。导洞采用台阶法施工并预留核心土,为人工开挖。

第2步:边桩及冠梁施工。边桩采用直径为1m的钢筋混凝土灌注桩,桩长19.41m,相邻桩中心标准间距1.40m,边桩采用8JH-150型改进钻孔机械成桩方式施工。钢筋笼通长配置钢筋,分节加工吊装,孔口直螺纹连接,顶端设置钢筋混凝土冠梁。

第3步:中柱及顶纵梁施工。中桩形式为钢管混凝土柱加柱下钢筋混凝土桩基础,桩基采用8JH-150型改进钻孔机械成桩方式施工。桩基钢筋笼分节加工吊装,孔口直螺纹连接。利用PA-10型隧道钢管柱安装机分节吊装钢筋笼和钢管柱,在钢管柱下部安装传感器,连接多功能调节控制按钮进行一键多姿态、全方位调垂、调平,确保钢管柱的垂直度、水平标高安装精度。抱管机固定钢管柱,导管法分段灌注水下混凝土,先灌注C30桩基混凝土至钢管柱底部,经人工再次复核钢管柱水平标高及中心位置准确无误后,在钢管壁与孔桩壁之间环形部位回填中砂,首次回填高度约4米,然后再灌注C50微膨胀混凝土,随着混凝土灌注高度的增加逐步回填中砂至孔顶。待中柱施工完成后施做顶纵梁。并回填纵梁顶部混凝土。第4步:扣拱初支施工。打设大管棚、超前小导管注浆加固土体后进行导洞间土开挖及安装初支栅格,随后进行挂网喷浆及初支背后注浆。

第5步:扣拱二衬施工。交替施工的方法分段破除导洞初支,随后及时施做主体扣拱二衬。

第6步:站内土方开挖施工。采用中间拉槽两侧预留反压土的方式向下开挖站厅层土方,边开挖边进行桩间网喷。

第7步:站厅层施工。开挖至中板下2m后,浇筑10cm厚混凝土垫层,其上搭设满堂红支架、铺设模板,然后进行中板钢筋的绑扎,验收合格后浇筑混凝土,待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后铺设侧墙防水板,施做侧墙结构。

第8步:站台层施工。采用中间拉槽两侧预留反压土的方式向下开挖站台层土方,边开挖边进行桩间网喷。预留20cm采用人工平整,随后逐步进行垫层、铺设防水板及浇筑保护层、钢筋绑扎、浇筑混凝土施工。待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后铺设侧墙防水板,施做侧墙结构

第9步:待主体结构施做完毕后,施做轨顶风道及站台板。

2.3 三导洞PBA工法特点

(1)适用范围较广,三导洞PBA工法集盖挖法与暗挖法于一体,对地面交通导改、地下管线、周边环境等影响小,解决了城市交通压力和对市民的干扰。

(2)单层导洞解决了地下水位相对较高情况下,施工降水困难,人工挖孔难度大,安全风险高,施工成本高等问题,减小了暗挖车站施工引起的地面沉降及其对周围环境影响、降低了工程建设风险。减少降水周期,节约了宝贵的地下水资源。

(3)中柱钢管柱利用桩基做基础较传统的下导洞底纵梁基础承载力高,增强了结构稳定性,施工简单,减少了一层小导洞,造价低,施工成本低。

(4)先期形成的桩、柱、梁、拱结构,首先形成了主受力空间框架体系,后期土体开挖在顶拱保护下进行,安全度高、可靠度高。

(5)在整个施工过程中,支护结构体系转换单一,结构传力明确,引起地面沉降较小,开挖下部土体时,施工空间开阔,可使用大型机械开挖、运输,机械利用率高,施工速度快,安全风险低,施工工期相对较短,造价相对较低。

3、主要技术措施

(1)采用三导洞PBA法进行浅埋暗挖地铁车站施工,突破了以往六导洞PBA法施工周期长,难度大的特点,从根本上解决了地下水位较高时,下层导洞的开挖支护与沉降控制;中桩下底纵梁较窄,软弱地层中,地基承载力较差;降水周期长,且人工挖孔安全性较差等施工难题。

(2)采用地质雷达检测(GPR)技术进行结构周边地层空洞的检测方法,解决了在地层条件差,周边有人防洞,且埋深及位置未知,对施工干扰大的情况下,进行浅埋暗挖地铁车站施工前,如何进行地层空洞检测的难题。

(3)采用地面打设降水井的方式进行降水施工,沿结构四周布置,有效解决了PBA法在富水区域进行浅埋暗挖施工时地下水处理的难题。

(4)采用多功能套管自动调垂设备中柱钢管柱桩基一次性灌注成型,解决了人工安装钢管柱困难,施工环境差,施工周期长,施工成本高等难题。通过传感器多点位全姿态检测,钢管柱安装方便快捷,精度高,质量可控,安全风险小。

(5)采用跟进定向、一次性导向跟管钻进技术,以管棚钢管为钻杆,采取钻进、铺管一次完成,可以成功敷设长达62.2m以上的钢管管棚,解决了常规工艺不能保证有效成孔和打设精度的技术性难题。

(6)选用合理的临时支护拆除方法及二衬混凝土支撑体系,确保了大跨度二衬施工临时支护拆除过程中结构的安全,保证了大跨度混凝土结构的施工质量。

4、结语

哈尔滨地铁2号线一期工程南直路站地质及环境复杂,地下管网较多,地下水位较高,施工及其困难。采用三导洞PBA工法首次应用于在哈尔滨轨道交通土建施工,经实际运用,效果良好,取得了成功,可为今后类似工程提供借鉴和参考。

参考文献

[1]齐晓明 地铁暗挖车站PBA工法关键技术研究[A]科技与创新 2016(17)

[2]王学理 PBA洞桩法在暗挖地铁车站中的应用[J]现代城市轨道交通 2016(1)

[3]朱述鹏 地铁车站PBA工法施工技术研究[A]山西建筑 2012(12)

论文作者:段志宇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2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6

标签:;  ;  ;  ;  ;  ;  ;  ;  

浅埋暗挖地铁施工技术浅谈论文_段志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