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璧山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现况调查及影响发病的因素研究论文_蒋天富

(重庆市璧山区人民医院 重庆 402760)

【摘要】目的:探究重庆市璧山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发病现状,并对影响发病的因素进行探究分析,以期重庆市璧山区COPD的防治工作更加标准化、科学化。相关研究的指导工作更到位。方法:选取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方法,于2016年11月—2017年12月在重庆市璧山区所辖的6个街道和9个乡镇中,随机从各个街道和乡镇抽取两个社区或者两个村,将入选地区的居民按户籍登记的年龄在40岁以上的常住人口1320人均为调查对象。调查方法选择问卷调查,调查对象接受常规体格检查和肺功能检查。运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分析影响璧山区慢性阻塞性疾病发病的主要因素。结果:所抽取调查的1320人中共有1145人资料完整,其中有效应答1108人,有效应答率为96.76%,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有102人,患病率为9.21%。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性别、职业环境中的粉尘、家庭吸烟史、厨房排气扇油烟过滤装置、烹饪习惯等是导致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危险因素。结论:重庆市璧山区居民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患病率仍然较高,其中男性居民及老年人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死亡率较高,因此需要重点防治。同时影响璧山区居民的发病因素与职业环境中的粉尘、家庭吸烟史、厨房排气扇油烟过滤装置、烹饪习惯等有关,因此对COPD的早期相关防治工作加以重视。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璧山区;发病因素;回归分析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8)30-0385-02

目前,由于我国主要矛盾的改变和由于人口生育率降低和人均寿命延长导致我国人口老龄化的趋势愈发明显,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已经成为全球众多发展中国家重要的人群健康问题。由于多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早期无明显症状,等到病情发展严重后才接受治疗,因此错失最佳治疗时机,治疗效果不理想。本文通过对重庆市璧山区辖区四十岁以上常住居民进行抽样调查,运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影响璧山区慢性阻塞性疾病发病的危险因素,并针对研究确定的影响因素提出适宜干预措施,为有效降低COPD发病率提供切实、可行方案。现具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方法,于2016年11月—2017年12月在重庆市璧山区所辖的6个街道和9个乡镇中,随机从各个街道和乡镇抽取两个社区或者两个村,将入选地区的居民按户籍登记的年龄在40岁以上的常住人口1320人均为调查对象。调查对象接受常规体格检查和肺功能检查。

排除不配合体检、或者身体不适宜进行肺通气检测以及患有呼吸系统疾病的人口,患有精神疾患、严重心脏血管和脑血管疾病、近期做过胸腹部外科手术或者眼科手术的居民。最后得到有效样本总量为1108例。

1.2 调查方法

1.2.1调査问卷内容 问卷内容主要包括三个部分:(1)一般资料(姓名、性别、年龄、名族、婚姻状况、受教育程度、职业等);(2)慢阻肺相关症状(如慢性咳嗽、咳痰、气短、喘息和胸闷等);(3)其他因素:吸烟史(是否吸烟、吸烟史龄、吸二手烟情况等)、家庭疾病史、烹任习惯(如是否经常做饭、厨房内的排气装置安装情况和室内通风情况、是否养猫、狗等宠物)。

1.2.2肺功能检查 对所有被查对象进行肺通气功能测定,由专门的呼吸科医务人员进行操作,统一采用德国耶格公司的便携式Jaeger肺功能仪。

1.3 统计学方法

调查结束后,各项数据经核对无误,使用EpiData3.1软件建立数据库进行录入,为确保数据录入的正确性,实行双录入。数据分析采用SPSS17.0软件,计量的资料描述采用(x-±s),计量资料的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主要釆用检验、精确概率法、单因素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等统计方法进行数据分析。因素的纳人水平位0.05,剔除水平为0.10,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问卷调查结果

所抽取调查的1320人中共有1145人资料完整,其中有效应答1108人,有效应答率为96.76%,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有102人,患病率为9.21%。

2.2 璧山区40岁以上居民COPD危险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将单因素分析结果中P<0.05因素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导致居民患有COPD的主要危险因素包括职业环境中的粉尘接触史、家庭吸烟史、厨房排气扇油烟过滤装置、烹饪习惯等因素,见表1。

表1 璧山区40岁以上居民COPD危险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3.讨论

综上所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通常年龄在40岁以上,且随着年龄增加,患病率增加。本文通过选取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璧山区40岁以上居民进行抽样调查,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COPD的主要发病因包括职业环境中的粉尘、个人和家庭的吸烟史、厨房排气扇油烟过滤装置、烹饪习惯等因素。因此,针对不同地区进行COPD调查,了解当地COPD的疾病现状及影响COPD发病的危险因素能够有效为地区预防和控制COPD的必要信息和预防策略提供依据,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钟南山.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研究[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12,25(8):449-450.

[2]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学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2007年修订版)[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7,30(1):8-17.

[3]赵蓉雅,朱蕾.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流行病学及危险因素研究进展[J].国际呼吸杂志,2015,29(15):937-940.

论文作者:蒋天富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8年3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7

标签:;  ;  ;  ;  ;  ;  ;  ;  

重庆市璧山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现况调查及影响发病的因素研究论文_蒋天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