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购决策中目标企业优化模型的构建方法_协同效应论文

企业并购决策中目标企业选优模型的构建方法,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模型论文,企业并购论文,目标论文,方法论文,企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2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12X(2003)—02—0058(04)

企业并购是指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企业通过产权交易获得其他企业产权并企图获得其控制权的经济行为。

在社会化商品生产活动中,企业由于条件、机遇和素质的差异,在竞争中会出现优势和劣势、盈利和亏损的情形。通过并购,对现有社会资源进行重新配置,改变社会生产要素及生产物质手段各个组成部分的存量结构,其比通过积累扩大再生产更有意义。

而在企业高层管理人员看来,通过并购进行企业扩张通常能迅速地进入更广阔的业务范围和市场领域,因此其在实践应用中颇受青睐,无论是当年的波音和麦道合并,还是现在惠普用250亿美元巨资收购康柏,都说明并购行为在使企业迅速进入新市场、利用相关资源、降低经营风险,从而实现企业的经济效益方面具有巨大的吸引力。

企业并购行为自19世纪70、80年代以来的广泛应用,带动了企业并购理论的迅速发展。在解释企业并购理论方面,以企业行为理论、信息经济学、博弈论等理论为基础得到了广泛的发展。但企业并购决策的制定和实施是个极其复杂的过程,在国外,一般的企业并购大约需要2000个左右的主要步骤和1000个左右的非常规决策。20世纪80年代后期,Smoco Canada公司与Dome Petroleum公司间的并购,由80个委员会350人参与。但即使在企业并购中有如此细致的决策过程和广泛的专家参与,主体企业在企业选择过程中也可能会选择错误的目标企业、支付过高的溢价或整合不佳而往往导致失败。综合看来,其主要原因即是主体企业对目标企业给予了不恰当的评价而造成决策失误,因此,企业并购决策中目标企业的正确选择对并购决策的成功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企业并购决策目标企业选优模型确立程序

从现代国内外学者研究结果来看,有学者认为企业并购行为是企业发展动力的关键一环,可帮助企业在环境变化的促使下重组其资源,这种重组以熊彼特的创新理论为基础,认为企业并购是通过重组企业的内外部资源和以这些资源为基础所构成的制度来完成。国外也有学者认为并购行为为企业改变其组织制度提供资源,其选择被并购企业(以下简称为目标企业)的过程即是对并购企业(以下称为主体企业)和目标企业之间重新整合何种资源进行决策的过程。

本文以以上理论为基础,从企业运作过程中资源利用及影响因素着手,尝试给出企业并购动因的另一种解释方式,并以目标企业与主体企业的协同性为评价标准,从主体企业角度出发对目标企业的优选方式构建理论模型。

对于企业经营中的各影响要素,本文按传统将其划分为内部资源因素和外部环境因素两大类。内部资源因素是指企业内部有形资源和无形资源及其相互影响;而外部环境因素则是为了确定可以使企业受益的机会和企业应当回避的威胁而需要考虑的外部影响因素。

通过对以上两大类因素中各关键因素的分析,从目标企业与主体企业的协同性、资源协同性、企业文化的协同性以及战略协同性的多维角度对各关键因素进行评价,在有多个待选目标企业的条件下利用层次分析和关联分析构建其选优模型。

据此,企业并购决策中目标企业选优模型确立程序如图1所示:

图1 企业并购决策中选优模型设计程序

二、目标企业选优模型的关键评价因素分析

企业并购决策中的因素分析,是指在并购决策中主体企业对目标企业存有的各种可能影响并购计划的实施与结果的关键要素进行搜集、归类、遴选及评价的工作过程。

对于影响企业并购决策的各类因素,在众多的关于企业并购理论的书籍及文章中都有说明。本文在图1分析结果的基础上,对目标企业优选模型中关键评价因素集合C的划分如图2所示。针对其中的关键评价因素,可以把企业并购行为视为在内外部某些决定性影响因素的推动下,主体企业的管理人员为使主体企业获得目标企业的某些稀缺资源或充分利用自身富余资源所进行的经营决策,其最终目的是使得主体企业获得经济利益。

图2 企业并购决策中目标企业选优模型的关键评价因素

三、企业选优评价标准说明

对于以上关键因素,本文以协同效应为基础标准对其进行评价,按照帕克等在《市场营销管理》一书中的理论,协同作用可区分为正协同作用、负协同作用和中性协同作用三种情形。在企业并购决策中,决策者应当考虑在各关键因素的特定组合下正协同作用产生的附加效力或附加效率。此时各关键因素的特定联合作用应大于各组的简单相加。

以下本文从资源协同效应、文化协同效应及战略协同效应出发对以上各关键因素的评价标准给予简要解释。

1.资源协同效应

企业的正常经营中,随着内、外部环境的经营的变化,需要不断的对企业进行重新设置和组织,以保证组织系统在动态过程中的有序化。通过企业并购,可以对企业资源进行整合和再分配,在诸如技术、经营性资产、管理、人力资源、资本、无形资产、市场份额等方面形成资源的协同效应。

以品牌资源的协同效应为例,通过以品牌为核心进行的企业购并重组和资源重新配置,可以依托主体企业的名牌及其销售网络和售后服务体系,提高目标企业的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销售业绩,这是资源协同效应的典型表现形式。

企业并购决策中的关键因素评价,主要是从资源协同效应的角度出发,对主体企业和目标企业的各要素是否具有正协同效应进行评价。

2.企业文化协同效应

企业文化通常是指企业管理者所共同拥有的价值观念和经营实践,其核心是企业精神和价值观。企业文化对并购有影响,且是深层次的影响。其影响可通过文化协同效应加以分析。文化协同效应是指由于积极的文化对消极文化具有可输出性,因此企业并购中通过积极的文化对消极的企业文化的扩散、渗透和同化,最终可能会提高目标企业的整体素质和效率。一般情况下,购并规模越大,文化协同效应也越大;但当企业集团规模达到一定程度而超过企业文化的包容力时,由于集团内部各种亚文化冲突的尖锐化而使该效应达到极限。此外,由于文化协同和整合对其他协同效应还具有一定的制约性,因此,在对各关键因素进行评价时,需要考虑主体企业和目标企业之间的文化融合性对各要素的影响。仍以品牌效应为例,如果目标企业职工缺乏名牌意识,对品牌背后的文化不能理解,经常发生有悖名牌精神的行为(如利用名牌效应,追求一时的市场销售业绩),也会对名牌形象造成损害,从而降低并购中的品牌协同效应。

3.战略协同效应

战略协同效应主要是指主体企业通过企业并购的形式来达成如收入提升、成本节约、工艺改进、税收优惠等方面的战略目标。以通过企业并购方式达到企业的战略目标也可表现为获得企业经营的规模效应或挖掘出企业目前尚未充分利用的管理潜力。并购决策的主要优势是并购活动来进行调整的速度要快于内部发展的调整速度,因此可以较快的完成企业战略目标。因此,对各关键因素的评价,不能不考虑企业战略目标对并购决策的影响。以跨国并购为例,通过并购,可以绕过保护性关税、配额等方面的政府限制以扩大或获得新的市场份额,获取低廉的资源以降低生产成本,最终在全球竞争的环境下完成战略目标。

四、目标企业选优模型的构建

通过对以上企业并购决策中的因素分析,以下采用层次分析法及关联矩阵法对在有多个待选目标企业的条件下构建选优模型。

1.对目标企业和主体企业的并购决策进行内外部环境分析

选择出并购决策中需要考虑的各关键因素集合,记为

C=(C[,1],D[,2],C[,3],……,C[,n]);

2.构建目标企业选优中各关键因素的多级递阶结构

假设共有p个待评估的目标企业,根据对目标选优模型中评价因素的分析及上述选择的关键因素集合,可以构建如图3所示并购决策中目标企业选优模型中需考虑的各因素层次结构图。

图3 目标企业选优模型的关键因素相关性结构图

3.建立判断矩阵

4.相对重要程度计算

利用求和法计算上述判断矩阵A特征值的近似值,则该近似值W可近似认为是该评价因素集C中各因素相对于其上一级因素的权重估计值。

(1)矩阵按列归一化,使列元素的和为1,可构造矩阵B:

5.各关键因素权重的计算

重复步骤4,可分层求得在同一层内,同一上级因素下各要素的相对重要程度,综合可求出判据层中关键因素集C中各要素C相对于目标层的综合重要度W[,i],即C的权重集W。

6.评价选优

对于各待选的目标企业,通过对其与目标企业的协同性评价标准进行比照(同三中分析),以完成对各关键因素进行评价。

五、结论

由于企业并购行为错综复杂,需要考虑的影响因素众多,因此在目前还没有一种理论或模型能够高度概括企业并购现象及其成因,本文仅从企业高层管理者的角度出发,通过对企业并购中影响要素的分析,概括其目标选优理论模型,以希望对企业并购的实际操作能有所帮助。

标签:;  ;  ;  

并购决策中目标企业优化模型的构建方法_协同效应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