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威市宝山镇集中供水工程建设与管护论文_夏华粉

宣威市宝山镇集中供水工程建设与管护论文_夏华粉

宣威市灌区管理中心 云南省宣威市 655400

摘要:在国家农村饮水政策方针的指导下,针对宣威市宝山镇的实际情况,设计并实现城镇集中供水。选取安益水库为水源点;集中供水工程覆盖11个村委会,使119个自然村、49092人43168头牲畜受益;坚持领导责任制,规划建卡,按项目管理,经费使用实行报账制和公示制的建设管理规范;注重集中供水设备配置。以服务人民、保证集中供水工程良性运行为管护原则;建立镇政府统管,水务所直管,用水协会监管的管理机制;水费的计收和使用实行规范化管理。集中供水中存在建设资金大、人均投资少,供水量裕量不足、不能满足发展需求,水质检测能力不足、水质监测无经费来源的问题。针对已存在问题及可能存在问题,提出集中供水经费群众自筹和政府扶持相结合、开发新水源点、加强水源地污染防治力度、注重水质检验、管理人员技能培训的建议。

关键词:集中供水;建设管理;运行管护;水源地;水质监测

0 前言

解决农村饮水困难、保障饮水安全,关系到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在2000年9月25日的联合国首脑会议上,中国同其他188个国家一道签署了《联合国千年宣言》,郑重承诺:“在2015年底前,使无法得到或负担不起安全饮用水的人口比例降低一半”;并预期于2020年基本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

2005年至今,国家制订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新规划并统一建设标准,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逐渐进入规范化建设的新历史阶段。国务院于2005年审议通过《2005~2006年农村饮水安全应急工程规划》。相继颁布政策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工作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若干政策的意见》(中发[2005]1号)、《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发[2006]1号)、《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发[2007]1号)、《全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十一五”规划》(国务院,2007.5.30)来支持农村饮水安全工程。

在国家政策方针的指导下,依托2007~2011年《中央预算内专项资金(国债)农村饮水安全项目》和《宝山镇集中供水工程》的支持,宣威市宝山镇进行了城镇集中供水工程。本文将对宝山镇集中供水工程相关内容进行论述。

1 宝山镇基本情况

宝山镇地处宣威市东北部,距市区52公里,东沿清水河与贵州六盘水市水城县分界,西与格宜镇交错,北与文兴、普立乡接壤,东西最大横距14公里,南北最大纵距18公里,属典型的山区农业大镇。全镇有国土面积230.8平方公里,辖16个村委会(2个民族村)148个村民小组,170个自然村,70132人。最高海拔2716米,最低海拔1460米。年降雨量890~1409毫米,可利用雨水充足。小(一)型水库2座。

2集中供水的建设及设备配置

2.1集中供水工程水源地选取

宝山镇境内仅有小(一)型水库2座,分别为安益水库和陶家坟水库。在陶家坟水库上游,持续采煤和2000年前土法炼锌的废弃物已污染其径流区域范围;因此,陶家坟水库不能作为集中供水工程水源地。安益水库径流面积4.8km2,坝高25.3m,库容182万m3,兴利库容138.3万m3,地理位置较高;径流区森林覆盖率高,仅有谢家海子自然村10余户农户,耕地少;年降雨量890~1409毫米,水源充沛;污染较小,水质良好;因此,安益水库可以作为集中供水工程水源地。

2.2集中供水工程覆盖范围

水库下游有安益、虎场、包村、得马田、宝山、白戛、德积、海西、摩戛、摩布、太和等11个村委会。集中供水工程覆盖以上11个村委会,使119个自然村,49092人43168头牲畜受益。

2.3 集中供水工程建设的管理规范

(1)坚持领导责任制,切实保护好农民的利益。各级领导干部要以对人民、对子孙后代高度负责的精神,加强领导,强化管理,采取有力措施,确保工程质量和资金安全,把集中供水工程这件为民造福的实事办实,好事办好。

(2)坚持规划建卡,认真细致地搞好前期工作。因地制宜制定规划,在规划的基础上进行实地勘测设计、水源论证。根据可行性研究报告和投资计划编制实施方案,将项目计划落实到村和户,逐村、逐户建卡,并按卡实施。实施方案的执行实行分级负责制,将任务层层分解,责任落实到单位和个人,并签订责任书。

(3)坚持按项目管理,扎扎实实地抓好工程建设。在四个主要方面进行把关。1)把好材料设备采购关。主要材料设备由曲靖市水务局统一招标采购,对产品质量进行严格检验。集中供水工程建设中使用大量的塑料管材,容易出现质量问题,在签订塑料管材购货合同时要明确产品规格和生产标准,给予特别注意。2)把好施工队伍选择关。招标投标活动遵循公开、公平、公正和诚实信用的原则。对施工单位的资质严格审查。3)把好工程建设期间的质量监督关。采用技术人员巡回监理和受益农户代表全程跟班监督的办法。4)把好检查验收关。项目建设过程中分阶段定期检查,发现问及时纠正。项目建成后,在宝山镇自验合格的基础上,由宣威市政府办、水务局、财政局、审计局、卫生局等有关部门组织验收。对验收不合格的项目,立即采取措施整改,直到工程合格为止,杜绝所有不合格的工程投入运行。

(4)坚持报账制和公示制,加强资金管理,确保资金安全。实行报账制和公示制,避免截留挪用建设资金现象。对各种渠道筹集的集中供水工程建设资金,统筹安排,专户立账,按工程建设进度报账后拨付。

2.4 集中供水工程设备配置

集中供水工程设施设备配套齐全,均有完善的净水处理设施,水处理工艺为絮凝、沉淀、过滤、消毒,建有反应沉淀池、滤池、清水池,配备有混凝剂加药和二氧化氯发生器消毒设备,能基本满足农村集中供水工程水质达标的硬件要求。

3集中供水管网的运行管护

3.1集中供水管网的运行管护原则

(1)总体要求:以保障农民群众的饮水安全为目标,以提供优质供水服务为宗旨,坚持按经济规律办事,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符合农村集中工程特点、产权归属明确、责任主体落实、责任权利相统一、有利于调动各方面积极性、有利于工程可持续利用的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社会化服务保障体系;按成本水价供水、计量收费、市场运作,确保农村集中工程长期发挥效益。

(2)保证农村集中工程良性运行:1)解决工程运行费、维修费和折旧费问题,达到成本水价;2)按需设岗,人尽其责,防止管理人员的不断膨胀。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2 集中供水管网的运行管护机制

(1)宝山镇人民政府统管。在集中供中管网运行管护当中,协调水务所、用户及其它相关单位间的利益及矛盾。

(2)宝山镇水务所直管。抽调技术人员,对集中供中管网进行运行管护,确保集中供中管网安全稳定运行。同时,在各村、居民点设立供水分站或村级水管员,对集中供中管网运行情况进行察看。

(3)用户监管。成立由群众代表组成的用水户协会对供水工作进行监督。监督内容包括:核定水价、监督水量水质、监督经营者的服务质量、监督水费收支等。

3.3 水价核定

水费的计收和使用实行规范化管理。用水户协会明确水费开支范围和审批权限。建立严格的工程折旧费、维修养护费、承包费、租赁费管理和使用制度,保证资金安全和专款专用。用水户协会实行公示制度。定期对水价、水量、水费收支,工程折旧费的管理和使用情况进行公示;接受用水户和社会监督。

4集中供水中存在的问题

4.1建设资金较大、农民负担较重

集中供水工程所需资金十分庞大,《中央预算内专项资金(国债)农村饮水安全项目》内农户统一入网每户100元,《中央预算内专项资金(国债)农村饮水安全项目》外农户统一入网每户300元,零星入网每户600元。水费计量收取,1.5元/m3。农村集体经济薄弱,农民生活水平较低,承受负担较重。

4.2 供水量裕量不足、不能满足发展需求

(1)集中供水工程设计时,采用《云南省农村人畜饮水技术手册》的规范确定供水定额,为70L/人•天;但随着人均收入的不断提高,人均用水量也不断升高,已超过70L/人•天,在不久将来,供水量将不能满足要求。

(2)2008~2012年,降雨量不足,连续干旱,水库蓄水量不足。在集中供水工程设计时未考虑此影响,导致用水量逼近最大供水量。

4.3水质检测能力不足、水质监测无经费来源

按照新的《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生活饮用水必须满足106项指标的检测标准,其中常规检验项目42个,非常规检验项目64个。有10项是每日必检项目,42项属于月检项目,106项属于半年检验1次。最低的10项的检测设备为20万左右/套;月检的42项常规检验,送检费用在3000元/次,1年即需4.2万元;106项的全检费用则在4万元左右,1年则需要8万元。就宝山镇集中供水工程的经营景况来看,没有动力也没能力用上万元去购买水质检测设备和自费送样检验水质。

5建议采取的主要措施

5.1 建设、检测费用政府扶持,管护费用用户承担

农村集中供水工程是基础设施,投资量较大,回收期长,收益较低;水质监测设备购置费及送检费高;需要政府的扶持。用户是集中供水工程的受益者,管护费用不高,应当由用户承担。因此,应坚持群众自筹和政府扶持相结合的投资政策。

5.2 开发新水源点,保证供水量

乐红村委会小桃树自然村有长流水源,水量充沛,可作为备用水源点。新建供中管网,将其纳入原集中供中管网,使集中供水系统能提供的最大供水量满足发展所需。

5.3 加强水源地污染防治力度,确保水体质量

(1)加强饮用水源地环境保护和水污染防治,严禁在饮用水源集水区内建设对饮用水源可能造成污染的工业、服务、养殖业等,坚决取缔在水库内投肥养鱼,确保现有饮用水源不受污染。

(2)加大水源地周围生活污染治理力度,在水源地周围设置截污管网或截污沟渠,将生活污水引至水源地外排放,防止生活污水直接排放污染水体。

(3)加强水源涵养林的建设,减少水土流失对水源的影响,禁止在水源地及集水区内开荒毁林,矿山开采,同时建设防护林带,尽可能地增大水源涵养面积同时改善水源地周围的生态环境,切实改善水体质量。

(5)加强饮用水水源地源水水质的监测力度,对饮用水源地源水水质实行按时取样检测。

(6)在水源地保护区周围设立了界碑和警示标志碑,将饮用水源地的保护范围、用途、水质规划达标标准等刻在警示标志碑上。

5.4注重水质检验,保证供水质量

注重自动控制混凝剂加药和消毒处理系统的管护。加强水质检测,建立水质化验室,配置水质常规指标检测设备,对余氯、PH值、浊度、色度等常规指标进行检测。

5.5 运行管理人员技能培训,实现利益最大化

以适用为目的,从实际出发推广先进技术。根据需要组织管网维修培训、管理技能培训、水质检测培训等,提高维修、管理、检测人员的业务技能。同时,加强水质的日常管理,严格执行操作规程,保证集中供水工程安全稳定运行,创造最大价值。

6结语

在《中央预算内专项资金(国债)农村饮水安全项目》和《宝山镇集中供水工程》的支持下,宣威市宝山镇建立城镇集中供水工程,工程质量可靠,运行良好,覆盖11个村委会,使119个自然村、49092人43168头牲畜受益。宝山镇集中供水工程注重水源地选取、建设和管护措施规范,是宣威市城镇集中供水工程的典范,具有在全市范围内广泛推广的价值。

在集中供水工程中,发现建设资金较大、农民负担较重,供水量裕量不足、不能满足发展需求,水质检测能力不足、水质监测无经费来源的问题;提出集中供水经费群众自筹和政府扶持相结合、开发新水源点、加强水源地污染防治力度、注重水质检验、管理人员技能培训的建议,对城镇集中供水的进一步发展起到指导性作用。

参考文献:

[1]高文权.垫江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现状与对策[J].南方农业,2012,6(12):83~87.

[2]杨华仙,桑钢,杨国林.关于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思考[J].给水排水,2011,37(3):28~31.

[3]翟浩辉.农村供水安全与饮水工程管理[J].中国水利,2003,12(A):6~10.

论文作者:夏华粉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3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4/2

标签:;  ;  ;  ;  ;  ;  ;  ;  

宣威市宝山镇集中供水工程建设与管护论文_夏华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