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例消化性溃疡的护理体会论文_徐明丽修娜杨微

64例消化性溃疡的护理体会论文_徐明丽修娜杨微

徐明丽修娜杨微

(黑龙江省大庆龙南医院/齐齐哈尔医学院第五附属医院黑龙江大庆163453)

【摘要】目的:讨论对消化性溃疡患者的护理。方法:对64例2014年在我院就诊患者的病例进行资料分析。结果:64例患者恢复良好,无并发症发生。结论:对患者进行饮食护理、心理护理及出院指导等,能有限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并且提高患者对我院满意度。

【关键词】消化性溃疡;护理;预防并发症

【中图分类号】R47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5)07-0278-02

消化性溃疡主要指发生于胃和十二指肠粘膜的慢性溃疡,即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溃疡的形成与多种因素有关,其中胃酸和胃蛋白酶的消化作用是溃疡形成的基本因素。秋冬和冬春之交是本病的好发季节[1]。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对2014年在我院就诊患者的64例病例进行资料分析,其中男50例,女14例。年龄22岁~60岁。其中胃溃疡45例,十二指肠溃疡19例,患者主诉均出现反胃、恶心、呕吐、返酸、嗳气、等胃肠道症状;经胃镜证实为活动期溃疡。

1.2方法

一般治疗主要是保持和建立正常的生活饮食规律,保持乐观心情、避免过度疲劳及情绪紧张,戒酒、禁止吸烟及辛辣等刺激性强的食物。手术治疗随着H2受体拮抗药与PPI的广泛使用以及根除Hp治疗措施的普及,需要手术治疗的消化性溃疡患者已越来越少。手术适应证为:溃疡急性穿孔,溃疡大出血,瘢痕性幽门梗阻,顽固性溃疡,溃疡癌变。手术方式有胃大部切除术、迷走神经切断术。随着微创技术的发展,溃疡穿孔修补术、迷走神经切断术、胃大部切除术等均可在腹腔镜下完成。

1.3结果

消化性溃疡患是一种常见又易复发的疾病,多数出现上腹疼痛、反酸、恶心、呕吐等症状,患者的饮食和心里与消化性溃疡的治疗、复发、并发症的发生密切相关,所以做好患者的护理显得尤为重要。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护理

2.1术前护理

2.1.1饮食和营养

完全梗阻患者应禁食,非梗阻选择手术患者饮食应少量多餐,半流少渣或无渣饮食,高蛋白、高热量、富含维生素、易消化、无刺激食物[2]。合并幽门梗阻患者输血、输液,纠正营养不良及低氯低钾性碱中毒,术前3天每晚用300~500ml温盐水洗胃,减轻胃壁水肿和炎症,利于术后吻合口愈合。术前一日备皮,进无渣流质饮食,晚20时禁食,24时禁饮,术前一日15时饮泻剂(番泻叶、恒康正清、甘露醇),20时灌肠或清洁灌肠(怀疑癌肿侵犯肠道者)。

2.1.2术前体位训练和呼吸道准备

术前指导患者床上翻身、排便和四肢主动被动活动;指导患者术前2周戒烟戒酒,积极治疗呼吸系统疾病,避免受凉、咳嗽;指导深呼吸和有效咳嗽技巧以及掌握保护切口、减轻疼痛的技巧。

2.1.3心理护理

患者往往对治疗存在很多顾虑,缺乏信心,应关心体贴患者,及时解答患者提出的问题,尽量满足其提出的合理要求。

2.2术后护理

2.2.1营养支持护理

2.2.2.1术后禁食水期间给予TPN,注意监测血糖、体重、出入量、水及电解质和酸碱平衡情况。

2.2.2.2肠蠕动恢复后拔除胃管,恢复经口饮食,当日可进少量水和米汤,第2日进半量流质,每次50~80ml,第3日进全量流质100~120ml,第4日可进半流质饮食,如稀饭;10~14天过渡至软食,少食多餐,宜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饮食;开始时每日5~6餐,以后逐渐减少进食次数并增加进食量,逐步恢复正常饮食。

2.2.2.3放置空肠营养管患者,病情稳定、无并发症发生术后24小时可以开始早期肠内营养支持。通常先用0.9%生理盐水100ml/6h进行滴管,增加患者耐受性,再遵医嘱使用肠内营养液,注意速度、浓度循序渐进,注意营养液应现用现配,用营养泵由20ml/h开始,若无胃肠道或全身不良反应,每6小时再加20ml/h直至100~150ml/h。使用时抬高床头30°,防止发生误吸。管道深度一般在80~100cm,防止滑脱、移位,若有滑脱或患者自行拔除,及时汇报医生,不可回纳[3]。

2.2.2.4喂养管应保持通畅,每次输注前后用生理盐水或温开水20~30ml冲管,输注过程中应每4小时冲管一次。

2.2.2.5控制输入营养液温度、浓度和速度。

2.2.2并发症观察及护理

2.2.2.1胃出血:

每小时测量生命体征,术后可有少许暗红色或咖啡色胃液自胃管抽出,一般24小时不超过300ml,且颜色逐渐变浅变清。若术后短期内从胃管不断引流出新鲜血液,24小时后仍未停止,甚至出现呕血和黑便,则系术后出血。如果手术后4~6天出血常提示吻合口出血。

2.2.2.2吻合口破裂或瘘:

多发生在术后3~7天,表现为体温升高,上腹部疼痛和腹膜刺激征,胃管引流液突然减少而腹腔引流液突然增加,引流口敷料可被胆汁样液体浸湿。及时报告医生。

2.2.2.3消化道梗阻:

急性完全性输入襻梗阻表现为上腹部剧烈疼痛、频繁呕吐,量少且多不含胆汁,呕吐后症状不缓解,且上腹有压痛性肿块。慢性不完全性输入襻梗阻表现为进食后出现右上腹胀痛,呈喷射状大量呕吐,呕吐后症状缓解,呕吐物几乎不含食物,仅为胆汁。输出襻梗阻表现为上腹饱胀,呕吐食物和胆汁。吻合口梗阻表现为进食后出现上腹部饱胀和呕吐,呕吐物为食物且不含胆汁。

2.2.2.4倾倒综合征:

早期倾倒综合征多发生在进食后半小时内,患者以循环系统和胃肠道症状为主要表现,包括心悸、心动过速、出汗、全身无力、面色苍白、头晕、腹部绞痛、恶心呕吐和腹泻。指导患者通过饮食加以调节,包括少食多餐,避免过甜、过咸、过浓的流质饮食;进食低碳水化合物、高蛋白饮食;餐时限制水和汤,进食后平卧10~20分钟。晚期倾倒综合征多发生在餐后2~4小时,患者出现头晕、心慌、出冷汗、脉搏细弱甚至虚脱。

3.讨论

向病人及家属讲解引起和加重溃疡病的相关因素。指导病人保持乐观的情绪、规律的生活,避免过度紧张与劳累。指导病人建立合理的饮食习惯和结构,戒除烟、酒,避免进食刺激性食物。嘱病人慎用或勿用致溃疡药物,如阿司匹林、咖啡因、泼尼松等。指导病人按医嘱正确服药,学会观察药效及副作用,不随便停药,以减少复发。嘱病人定期复诊,若上腹疼痛节律发生变化并加剧,或者出现呕血、黑便,应及时就医。

【参考文献】

[1]曾令容,覃茂霞等.消化性溃疡复发危险因素分析[J].西南军医,2010年第6期.[2]何凤阁,董志等.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研究[J].医药指南,2010年第32期.[3]严君.走出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五大误区[J].解放军健康,2010年第6期.

论文作者:徐明丽修娜杨微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5年第7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7/3

标签:;  ;  ;  ;  ;  ;  ;  ;  

64例消化性溃疡的护理体会论文_徐明丽修娜杨微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