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内镜下治疗消化性溃疡合并出血的临床效果分析论文_邱琦

急诊内镜下治疗消化性溃疡合并出血的临床效果分析论文_邱琦

广西壮族自治区江滨医院急诊科 广西壮族自治区530021

【摘要】目的 探讨急诊内镜下治疗消化性溃疡合并出血的效果作用。方法 收集本院接受消化性溃疡合并出血治疗的37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治时间为2014年1月至2015年2月,均实施急诊内镜下治疗,观察分析治疗的临床效果。结果 统计得出,35例显效、2例好转、0例无效,初次止血有效率达100.00%;治疗成功后第3d,1例患者因饮食不当而引发呕血现象,经二次治疗后成功止血,剩余患者均未出现穿孔、狭窄等严重并发症。结论 急诊内镜下治疗消化性溃疡合并出血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是一种既高效又安全的治疗手段,值得临床进一步观察和探究。

【关键词】急诊内镜;消化性溃疡合并出血;临床效果

前言

消化性溃疡属于一种急腹症,在临床上较为常见,出血是其严重并发症之一,一旦发生会对该类患者的生命健康产生直接威胁,因此有关消化性溃疡合并出血的临床治疗研究备受国内外学者的关注和重视[1-2]。2014年1月至2015年2月间,本研究对接受消化性溃疡合并出血治疗的37例患者展开了相关研究,主要探讨了急诊内镜下治疗的应用效果,并获得了满意的成效,现将研究结果汇报如下。

基本资料与方法

1.1基本资料

将我院收治的37例消化性溃疡合并出血的患者纳入研究(时间范围:2014年1月至2015年2月),且排除:严重心、肝、肾等系统疾病;精神异常的患者;凝血功能障碍的患者。37例患者中包括27例男性患者、10例女性患者;年龄最大80岁,最小22岁,平均年龄为45.36±10.24岁;Forrest分级:3例患者属于Ⅰa级、8例患者属于Ⅰb级、12例患者属于Ⅱa级、14例患者属于Ⅱb级。本研究已获得医院伦理协会批准,患者及家属知晓并已签署知情同意书。

1.2治疗方法

手术前,先做好术前相关准备工作,如常规止血治疗、心电图检查、镇定处理等。接着为患者实施急诊内镜下治疗,具体操作为:开放静脉通道,完成胃镜检查。将透明帽置于内镜前端,对胃内情况进行详细检查,准确找到出血病灶。由于ForrestⅠ级患者腔内存在大量积血,出血病灶不能很好地显示,此时需要利用去甲肾上腺素液进行冲洗和吸引以及利用透明帽进行压迫,由此找到出血病灶。紧接着,将注射针置入内镜活检孔,以四象限为基础在各点注射去甲肾上腺素液,剂量为2mm,同时在出血血管残端处位置注射同一剂量,总剂量不可超过10mL。必要情况下,适当联合金属夹等设备做止血处理。最后,将腔内积血彻底洗净,并检查手术情况,无活动性出血及其他异常后方可作退镜处理。

1.3止血成功判定标准

对手术治疗后患者的止血情况进行评价分析。手术后1d,患者无呕血症状出现,血压水平正常,休克状态得到有效改良,以及术后2d无黑便出现表示为显效;术后2d无呕血症状发生,血压水平基本正常,以及术后3d无黑便出现表示为好转;术后3d患者呕血等症状无任何改善,且病情有加重趋势表示为无效。止血有效率为显效率及好转率之和。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结果

急诊内镜下联合金属夹止血治疗后,35例显效、2例好转、0例无效,初次止血效率为100.00%;治疗成功后第3d,1例患者因饮食不当而引发呕血现象,经二次治疗后成功止血,剩余患者均未出现穿孔、狭窄等严重并发症。

讨论

在社会经济水平逐渐发展下,人们的饮食结构及生活方式发生了较大改变,继而增加了消化性溃疡的发生风险,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质量[3]。消化性溃疡是一种常见的急腹症,具有发病率高、病情较重、反复发作的特点,发病原因大多与遗传、环境、饮食、胆汁反流等相关因素存在关系,可导致患者出现疼痛、恶心呕吐、失眠、反胃等临床症状。如果不能得到正确、有效的治疗,不仅会加重病情反应,还会引发神经系统不平衡、出血等不良情况,极不利于该类患者的身体健康。大量研究发现,出血是消化性溃疡最常见及最严重的并发症,一旦合并发生会直接危害老年人的生命健康。同时,据不完全统计,因消化性溃疡导致上消化道出血的老年患者逐年增加,比例约占65%,因此加强消化性溃疡合并出血的治疗研究对提升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近年来,随着内镜技术的日益发展,急诊内镜下治疗消化性溃疡合并出血在临床上受到广泛使用,且在改善出血症状及保障患者预后方面发挥着一定的积极作用。国内研究发现,单纯内镜下治疗的止血效果并不是十分理想,而联合金属夹设备可以提高止血有效率,更有利于预后改善[4]。本组研究中,在急诊内镜下治疗时,局部注射了去甲肾上腺素,同时联合金属夹设备进行止血处理,一方面联合药物注射治疗可以促进血管收缩以及血栓的形成,另一方面还能减缓出血,快速达到停止出血的效果。结果显示,急诊内镜下联合金属夹止血治疗后,37例患者中35例显效、2例好转、0例无效,初次止血效率为100.00%;治疗成功后第3d,1例患者因饮食不当而引发呕血现象,经二次治疗后成功止血,剩余患者均未出现穿孔、狭窄等严重并发症。赵丽芳等[5]的研究中,30例患者经内镜下联合金属夹止血后,29例显效,止血有效率为96.7%,与本次研究结果基本相符,提示急诊内镜下治疗能够改善出血症状,有利于提高患者的身体健康。通过本研究得出以下体会:第一,如果患者静脉分支比较细小,应当避免注射组织粘合剂;第二,取静脉注射部位时,应当在出血血管附近进行选择,同时还需严格控制注射剂量,以免影响手术的顺利进行;第三,充分利用镜面放大作用,快速找到出血病灶,并结合患者的病史情况进行针对性地止血处理。另外,要求操作医师具备较高的内镜技术,熟练掌握操作程序,并且能够对术中的突发事件做出及时、有效处理。

总而言之,在消化性溃疡合并出血患者中采取急诊内镜下治疗能够发挥较高的使用价值,可有效提高止血有效率,有助于患者更好更快地恢复健康。由此说明,急诊内镜下治疗是一种高效、安全的治疗手段,值得临床大力推广及使用。

【参考文献】

[1]李云兵,彭兴辉.消化性溃疡合并出血胃镜下注射治疗的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医学工程,2014,22(12):138-139.

[2]张玉清,杜郭义.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性溃疡并出血临床研究[J].亚太传统医药,2015,1(02):73-74.

[3]马胜旗.奥美拉唑与泮托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合并出血的效果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6,14(08):133-135.

[4]贾方,邝胜利,杨惠,等.内镜下注射去氨加压素治疗上消化道溃疡出血37例[J].山东医药,2013,53(44):98-99.

[5]赵丽芳,王建宏,李树钧,等.急诊内镜下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分析[J].陕西医学杂志,2014,43(08):1039-1040.

论文作者:邱琦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6年6月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8/3

标签:;  ;  ;  ;  ;  ;  ;  ;  

急诊内镜下治疗消化性溃疡合并出血的临床效果分析论文_邱琦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