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小学语言文字如何开展工作督导与采取对策论文_潘美群

对于小学语言文字如何开展工作督导与采取对策论文_潘美群

摘 要:语言文字工作督导经近几年的发展,在督导程序、标准细则、整改方案等方面已日臻完善。对于小学的语言文字工作进行评估督导具有重要意义,能够引领语言文字的规范应用,能够服务学校全面教育教学工作,能够满足服务社会的语言文字需求。经督导实践表明,可从提升督导组织实施者的服务意识、创新督导工作形式、结合学校特色发展、扩大社会辐射范围等方面进行积极探索,以求提升督导有效性。

关键词:语言文字;督导现状;有效策略

2015 年,国务院发布《语言文字工作督导评估暂行办法》,正式确立语言文字工作督导评估制度,使语言文字工作开启了法制化、机制化道路,对语言文字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小学语言文字督导工作经数年实践已走向正轨,对学校的语言文字规范应用起到了检查、督促、改善、促进等积极作用。笔者在督导评估实践工作中积累经验、总结得失,深感当前小学语言文字督导工作存在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应立足教育视角探索提升其实效性的有效策略。

一、语言文字工作督导之意义

1. 引领规范应用

小学生求知欲旺盛、好奇心强烈、记忆力极佳,对世界充满认知与探索的欲望,产生了表达自己内心情感的需求,因此小学阶段是培养语言文字兴趣与能力的最佳起始时机。明末清初的著名学者黄宗羲说:“学校之盛衰,关系天下之盛衰也。”小学及小学生的语言文字水平是国家整体语言文字水平的基础,其发展直接影响整个国家的国民语言能力。小学语言文字工作督导以评估外力督促学校具备开展语言文字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使其致力提高学生语言文字能力,落实语言文字应用规范化的国家法律法规与工作要求,发挥对家庭、社区、社会各界的语言文字规范应用示范作用,从而促进国家社会对传统文化的传播与弘扬。因此,对小学语言文字工作的督导评估对我国的语言文字事业发展起到引领作用,是提升国民语言能力的重要途径。

2. 服务学校工作

学校是语言文字工作督导的评估对象,在条件保障、制度建设、宣传推广、发展水平等方面接受评估,因而语言文字工作是学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课程教学、教师发展、学生德育、行政后勤等具体工作都离不开语言文字的规范使用,语言文字将各项工作有机串联融合,使之成为井然有序的整体。由此可见,语言文字工作既是学校工作的组成部分,又是串起学校工作的一条隐藏主线。《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语言文字工作应服务教育现代化,开展小学语言文字工作督导,实际上正是为学校工作提供教育服务。督导实效强弱决定了语言文字工作为教育服务的质量高低,因此提升督导实效也正是提升了学校教育教学水平。

3. 满足社会需求

语言文字工作并不只局限于校园之内,在学校的对外活动、展示、宣传过程中,语言文字都发挥着积极的导向作用。督导评估能够提升师生的语言文字水平,并将之辐射到社会范围,为社会提供语言文字服务。发挥语言文字的社会服务作用,是督导评估应实现的更高层级目标,是其工作具备强大实效性的必然结果。在督导过程中,督导工作人员可与评估对象学校形成合作关系,积极交流,发挥导向作用,共同构建语言文字区域公共服务体系,为区域内的政府部门、服务机构、社区街道、商户个人等提供语言文字的咨询服务、应用服务、援助服务等。服务形式可与学校德育工作、综合实践课程有机融合,服务人员应注意提高学生尤其是低年级学生的参与比例,服务频率应形成时间规律,以最大限度地提升服务的有效性。

二、语言文字工作督导之现状

1. 督导导向作用微弱

对小学语言文字工作的督导目的在于推动语言文字事业发展,提升师生语言文字应用能力,为实现这一根本目的,督导工作应最大限度地发挥导向作用,找出学校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方案并调动其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笔者发现,目前督导工作并未真正起到导向作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导向作用未能实现的原因之一在于,学校对语言文字规范应用及其督导工作的认识度不够。不少学校将语言文字工作独立于学校工作之外,将其看作是不得不完成的评估事宜,是教育主管部门发放的行政任务,以致学校处于“要我评估”的被动状态。在迎评工作准备上,往往仅限于督导要求的硬性指标,缺乏对指标内容结合于教育教学的深层次思考,督导工作一旦结束,语言文字工作亦戛然而止。如此一来,督导工作处于“学校被动迎接督导”“督导人员完成督导工作”的状态,其导向作用无从谈起。无法发挥督导导向作用的原因之二在于,相对于评估意识而言,督导人员的服务意识普遍较弱。绝大多数情况下,督导人员将对学校的语言文字工作评估停留于了解现状、提出问题、要求整改的工作水平上,服务学校教育教学及特色发展的意识十分欠缺。如此一来,督导工作易于仅仅停留在语言文字工作本身的狭小范围,评估督导工作质量呈现平平状态,缺乏提前介入、积极服务的有效策略,无法实现推进学校语言文字及全面教育教学工作的改善、深化、发展的督导服务目标。

2. 督导工作流程僵化

目前对学校语言文字工作督导的内容比较全面,流程规范且固定,通常包括听取校长汇报、巡视校园场室及课堂教学、组织教师座谈、访谈个别师生、简要反馈等。学校根据督导流程开展准备工作,从资料收集整理到师生言谈表现往往不自觉地流程化操作,督导人员在评估过程中同样流程化地提出问题、整理资料、撰写报告。由此,督导工作因流程的过度固定,使学校与督导人员都易于陷入“走流程”的僵化状态。在工作流程僵化状态下,学校及督导人员往往将关注点聚焦于如何完成语言文字督导工作事宜之上,极易淡化督导应实现的根本目标,即提升师生语言文字应用能力、提高学校全面教育教学水平。如此一来,督导工作人员难以在评估过程中产生灵活创新工作形式的主动性与积极性。而形式僵化对评估内容及整改质量的影响则表现在,对普遍存在的问题容易重视解决,对易于忽略或较为冷门的问题则难以提出有效的整改方案,督导过程未能真正达到解决问题、促进发展的实效。

三、增强督导有效性之策略

1. 优化环节提升服务意识

对督导评估人员而言,应转变工作方式,变“督导评估”为“督导服务”,树立督导过程服务学校语言文字工作的意识,才能真正帮助学校解决问题,使督导更具实效性。督导组织实施者应将服务意识贯穿于整个督导环节中。增加提前介入环节十分必要,能够促进学校的准备工作,以服务推进督导过程。督导人员可在充分了解学校情况的前提下,有针对性地为其设计“迎评量化表”,发放给学校,督促其提前填写语言文字工作相关量化信息与客观数据,在督导人员进入学校之时交还。此时学校已得到自身语言文字工作现状的量化数据,消除了接受评估的被动状态,其主动性、积极性往往有所增强。对于督导人员而言,进入督导流程之前研读量化表,对其中的薄弱不足部分重点关注,在听取汇报或深入感受之后易于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方案。督导实施环节,督导人员应以对学校的日常教学工作秩序的影响降至最低为原则,视学校当日工作情况灵活安排巡视校园场室、师生座谈、课堂听课等。督导人员不宜按部就班地逐项进行,应尽量作为帮助者、引导者投入其中,切实地为师生提供服务。

2. 创新形式提高督导效率

督导人员应全面完成工作内容,其流程可形式多样、灵活调整,以最大限度提升督导实效为目的。督导人员对评估内容的共同参与是一种有效的评估形式,能够弥补督导流程过于僵化产生的诸多问题。督导形式无固定之法,应灵活发挥,以最大限度起到督导实效为原则。如对教师语言文字应用能力的评估,笔者根据各学校的具体情况采用不同的督导评估形式。在对某一以书法教育为特色的小学评估过程中,因该小学倡导教师开展“每日一练字”活动,全体教师在放学时间里集中于书法室挥毫练字,每天由一位教师对所有教师的作品进行点评。笔者深入这一特色活动,得到了关于教师语言文字的基本功、应用能力及学校的定期培训培养方式等第一手督导资料,其效率远高于教师座谈等固有流程。

参考文献:

[1] 田芳园 . 上海高校语言文字工作评估的现状分析及对策 [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6(3):117-119.

[2] 姚伟均 . 对推进区域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的途径探索——以诸暨市店口镇学校为例 [J]. 内蒙古教育,2017(4):45-46.

论文作者:潘美群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9年第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3/13

标签:;  ;  ;  ;  ;  ;  ;  ;  

对于小学语言文字如何开展工作督导与采取对策论文_潘美群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