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城市建设的加快,高层建筑作为发展的重要结构组成,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在高层建筑工程中,混凝土工程影响着整个工程的完工质量、使用寿命以及工程的安全性。现代高层建筑工程建施工单位需要以技术控制和管理为中心,使高层建筑混凝土施工质量管理目的得以实现。笔者经过数年混凝土施工经验,就高层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和管理的重点进行了总结概述。
关键词:高层建筑;混凝土;施工质量管理
引言
高层建筑的规模和建筑难度往往较高,建筑结构也比较复杂,对施工技术水平往往要求较高,对施工质量管理往往有比较高的要求,是施工管理工作的难点和重点。混凝土施工是高层建筑施工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施工质量管理一直是工程管理工作中的难点和重点,其施工质量的好坏直接会决定工程的品质。为了有效提高混凝土施工质量,需要我们认真做好施工管理工作。
1高层建筑混凝土施工质量管理的重要性
目前,高层建筑项目投资和建设的规模不断扩大,同时,建筑物的结构和功能也是多元化发展,而目前社会对于建设施工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如何保证工程质量成为需要解决的施工企业的一个重要的问题。与其他类型的建筑相比,高层建筑具有结构复杂、施工工艺要求高的特点,因此,施工质量管理至关重要。其中,混凝土施工是高层建筑中重要的施工环节,其施工质量管理工作,是整个施工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它直接影响施工的整体质量和水平,所以做好混凝土工程质量管理,才能有效保障高层建筑的质量才能有效保障高层建筑的质量,一方面一方面,加强混凝土施工质量管理,能有效地减少因质量问题返工,降低质量控制成本,保证施工质量,从而带来更高的经济效益和综合竞争力,同时满足用户安全、舒适的生活需求;另一方面,加强混凝土施工质量管理,使施工企业提高内部管理水平,让质量保证体系得以完善,进而促进企业健康发展。
2高层建筑中混凝土施工质量管理分析
2.1强化质量管控“三维”及其有效落实
在高层建筑的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强化质量管理工作可以形象化地以三个管控维度及其有效落实进行描述。质量管理控制的三个维度分别为严格规范“三线经络维度”、严格规范动态控制与静态控制灵活结合的质量管控维度以及层层把关的质量管控维度。“三线经络维度”即指在高层建筑的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的轴线、标高线以及垂直线等“三线管控”,控制好这“三线”的施工质量就相当于控制了整座建筑工程的经络一样,可以起到提纲挈领式的对于基本框架结构的保障作用。尤其是建筑与基础的相接处以及梁与柱的相接处,更是高层建筑高性能混凝土施工过程中质量管理的三维管控要点。高层建筑混凝土施工的总工期为长期的静态控制,是不容改变的,而由总工期分解的各段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则为相对的静态控制,至于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的各工程控制则为动态控制,对于动态控制中的可控因素进行严格控制就可以达到从可变动态控制中要质量、要工期、要效益的管理目标。高层建筑混凝土施工必须对质量管控工作进行层层把关式的有效落实,质量管控应从原材物料的进场一直落实到原材物料在高层建筑中的使用完毕为止,这其中的任何一个细节都应做到“保质前提下有创新”与“高效前提下有管控”。
2.2做好对混凝土施工温度的控制
在混凝土裂缝的成因中,温度控制不当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需要我们严格做好混凝土温度的控制。在混凝土浇筑完成后,一定要做好对混凝土的保温工作,让其缓慢进行降温,并设定合理的拆模时间,充分将其徐变特性发挥出来,这样才能有效降低混凝土内部的温度应力,避免出现由于内外温差过大而导致的混凝土开裂。在混凝土施工完成后,还应该做好对混凝土的养护工作,为了避免混凝土内部温度过大,可以采用覆盖和蓄水两种措施。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可以在混您土浇筑完成后,在其上面覆盖一层塑料薄膜,然后再铺2到3层的麻袋进行保温,其蓄水深度应该保持在100毫米左右。
2.3重视混凝土施工材料质量管理
混凝土原材料的质量对混凝土的施工质量有很大影响。水泥强度的波动会直接影响混凝土的强度,如骨料含水率的变化,会影响混凝土的水灰比,影响新拌混凝土的工作性。混凝土拌和期,应严格检查水泥、粗集料、、细骨料及拌和站掺量,保证成型混凝土的质量。为了保证混凝土的质量,必须对混凝土原材料进行质量检验,所有符合技术性能指标均可应用。
2.4采取精细化的施工质量管理
精细化管理需要我们做好管理的规范化、精细化和个性化。该管理方式是以制度管理和民主管理为基础的,是以传统管理方法为基础的,是为企业长期发展目标服务的,需要持续细化管理工作,不断对管理体系进行完善。精细化管理即是一种管理理念,又是一种管理文化,是对传统管理工作的程序化、标准化、信息化,有效落实相关人员的责任,及时对管理效果进行评价,是一个各种管理信息交互和反馈的过程,非常适合应用在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当中。将精细化施工质量管理应用在装饰工程施工中,需要我们根据工程施工的特点,制定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不断将管理工作进行细化,有效落实每项施工内容的质量负责人,做好对施工质量的监督,及时开展有效的施工质量检测,及时发现质量问题,及时进行解决。为了有效提高施工质量管理的效果,应该定期对质量管理的效果进行评价,努力发现管理中的不足,及时进行改正。
2.5浇筑和振捣作业
混凝土浇筑前要做好准备工作,也就是严格的检查钢筋和浇筑模板,同时要根据浇筑作业要求确定具体浇筑方法。在实际操作中,混凝土下落高度不能大于3m,如果是分层浇筑,就要根据钢筋的具体结构确定高度。混凝土的浇筑过程要保证连续性,尽量不要出现浇筑间隔,如果不可避免,也要将间隔时间控制到最小,必须在混凝土出现初凝之前完成浇筑。同时,混凝土的振捣作业也有着很高的要求,因为由于钢筋和模板,混凝土在浇筑中无法均匀的分布到模板的各个角落,这就需要通过振捣作业实现。振捣作业分为机械振捣和人工振捣两种,小规模的工程通过人工振捣就能够达到要求,但是高层建筑工程规模大,要使用机械振捣进行作业。振捣棒的深度要在混凝土的下层以防止混凝土出现裂缝,通常一个插点的振捣时间在10秒到20秒之间,浇筑混凝土如果不下沉且没有气泡和泛浆情况出现,则完成振捣作业。
2.6浇筑后加强养护,确保混凝土顺利成型
在养护环节,外部环境温湿度的控制、混凝土强度的控制都是影响工程质量的关键因素。在高层建筑施工中,施工单位应参考工程施工要求加强养护,严格控制养护时间,注意技术要点,以免因养护不当影响混凝土成型质量。负责试件养护的人员必须掌握扎实的专业理论,并且拥有丰富的现场经验,施工单位还应指派专人监督管理养护人员的工作质量,力求通过养护技术的管理提高混凝土成型质量。
结语
新形势下城市建设中,高层建筑的数量和规模逐渐增加,城市建筑主体大多以高层建筑为主,所以高层建筑的质量对于城市化建设进程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高层建筑工程质量的控制主要取决于施工阶段混凝土质量的控制。混凝土浇筑技术及浇筑质量的控制关乎混凝土成型质量。近年来,我国水泥混凝土技术日新月异,现代高层建筑施工单位也应紧随时代的步伐,针对其控制和管理工作进行改革和创新。只有通过针对混凝土技术特点实施技术控制与管理保障,才能使高层建筑混凝土施工质量有明显提高。
参考文献:
[1] 张立军.论房屋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J].工程技术研究,2017(02):73+75.
[2] 程国起.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裂缝控制措施研究[J].门窗,2016(01):45-46.
[3] 陈金强.建筑工程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研究[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6(01):119-120.
论文作者:张燕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20
标签:混凝土论文; 高层建筑论文; 质量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作业论文; 管理工作论文; 维度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2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