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大型编组场更换三渡八交道岔施工的思考与总结论文_姜洪锁

北京铁路局天津工务段 天津市 300010

摘要:本文主要阐述了在大型编组场内更换组合式交叉渡线道岔的简要流程,其中重点对工程概况、测量定位、施工流程等问题进行介绍,通过对整体施工流程的详细说明,规范出了一套比较符合现场实际的作业方法。

道岔作为轨道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一种能够使机车车辆从一股道转入另一股道的线路连接设备,是机车车辆转线必不可少的设备之一。

但道岔在上线使用后,由于长期承受客、货列车碾压,道岔在荷载作用下产生道岔轨件磨损、几何尺寸失格、枕木失效、吊板、垫板锈蚀、折断等现象。最后导致道岔出现整体结构变化轨件、枕木失效,承载力变差等问题。当日常维修养护不能彻底解决道岔病害时,对行车安全就有一定的隐患。因此,在条件允许下,按照道岔大修周期进行成组更换道岔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道岔分为单开道岔、复式交分道岔和交叉渡线道岔,在以前技术条件有限、机械不普及的时候,更换道岔全部使用人工进行更换。包括拆除旧道岔和横纵移新道岔,因此只能对单开道岔、复式交分道岔和简单的交叉渡线道岔进行更换。当遇到复杂的组合式交叉渡线道岔时,在道岔定位、预铺和组织方面有很多的困难。因此对此类型的道岔只能采取换件修等维修的方法保证其使用寿命。近几年来随着机械化的普及,使得原本施工难度较大的道岔也有了成组更换的可能性,例如本文中提到的我段更换的南仓站三渡八交道岔。

随着成组更换复杂的组合式交叉渡线道岔施工的普及,总结出一套相对标准的施工作业流程就变得很有必要了。因此,就我段更换南仓站三渡八交道岔施工组织,总结出了一套有科学依据的施工作业流程。希望能够对其他工务系统更换组合式交叉渡线道岔有一定的帮助。

上一次成组更换南仓站三渡八交道岔是在1996年南仓站站场改造时更换的,而截止到2016年的20年时间内,由于种种困难及问题,从未安排对其进行成组更换。因此,道岔整体状态及其不好。而它所在的位置又恰好在南仓站下行直通场南咽喉,是南仓站接发京沪线、津山线及天津北环线的重要咽喉区。它还与天津机务段段管线相连,日常有频繁的调车作业。因此,它的状态好坏直接影响到上述一系列线路的行车安全,仅仅依靠维修已经不能彻底解决它的根本问题,一直是我段及设备所属车间的心头大患。随着更换道岔机械化的发展,现在已经有了更换条件,因此,为了彻底啃掉这个硬骨头,经过我段与路局沟通,安排在2016年对其进行成组更换。

南仓站三渡八交道岔全长166.460m,由8组复式交分、3组菱形及2组单开道岔组成。道岔总重483.5吨,其中包含92根道岔钢轨38270kg,706根混凝土岔枕425000kg、连接配件19720kg、橡胶垫板254100 。

一、前期准备工作

对于更换三渡八交道岔来说,前期准备工作至关重要。也就是说前期施工方案与道岔定位方案至关重要。施工前,由主管副段长组织施工质检科、线路技术科及相关车间,研究道岔定位方案。采取四个步骤确定定位位置:1. 使用全站仪对既有道岔的关键点进行采点并出图;2. 将标准的三渡八交道岔关键点的位置与测出的位置进行对比;3. 将新道岔的关键点的位置采用放线钉桩的方式进行定位;4. 对比后找出与既有道岔关键点变化最小的基准点的坐标。

我段技术科多次组织测量技术人员利用业余时间到达现场进行测量,对施工涉及的整个站场的相邻道岔设备进行调查,确定现场情况、道岔方向、绝缘位置、预铺位置和基本施工方案。将测量结果经过多次检验和对比,经过了5个多月多次的反复测量,最终确定了定位方案。

二、施工中具体施工方案

本次更换道岔施工共计分为四个施工点:

1.第一个点更换三组菱形道岔,由于缺少施工机械,因此邀请丰台工务段来我段帮忙一同更换,由丰台工务段负责更换其中的一组菱形道岔,由民工队负责一组菱形道岔,由本段职工负责更换最后一组菱形道岔。本段组织了军粮城、汊沽港、南二、南一四个线路车间,天津、沧州重点维修车间与天津、沧州综合机修车间一同进行施工。共计组织了约600人左右进行施工作业。将施工中具体负责的施工分工等进行了确定,并在施工预备会与组织措施中表现出来,具体如图2。

2.第二个点更换三组复交和一组单开道岔,同样邀请丰台工务段来我段帮忙一同更换,由丰台工务段负责更换其中的一组复交道岔,其余道岔由本段职工负责。本段组织了军粮城、汊沽港、南一、南二、汉沟、新港六个线路车间,天津、沧州重点维修车间与天津、沧州综合机修车间一同进行施工。共计组织了约500人左右进行施工作业。将施工中具体负责的施工分工等进行了确定,具体如图3。

3.第三个点更换四组复式交分道岔。本段组织了天一、天二、军粮城、汊沽港、杨柳青、山领子、南一、南二、汉沟、塘沽、新港十一个线路车间,天津、沧州重点维修车间与天津、沧州综合机修车间一同进行施工。共计组织了约450人左右进行施工作业。将施工中具体负责的施工分工等进行了确定,具体如如4。

4.第四个点更换一组复式交分和一组单开道岔。本段组织了汊沽港、南一、南二、汉沟、杨柳青、新港六个线路车间,天津、沧州重点维修车间与天津综合机修车间一同进行施工。共计组织了约450人左右进行施工作业。将施工中具体负责的施工分工等进行了确定,具体如图5。

在施工过程中,采用水准仪、全站仪等仪器测量定位桩位置对道岔横纵移位置进行了指导定位作用,通过实际操作后,发现定位方法符合前期预期工作,没有发现任何问题。

三、施工后整细工作

在施工结束后,安排设备车间组织人员对三渡八交道岔整组道岔进行起道、捣固、整细施工,从而对设备进行强制保养。

安排了测量队对整体道岔进行拉坡测量,确定各组道岔的起道量,通过车间后期强制保养,使得设备质量良好达标,没有出现任何病害。

四、总结

经过四次施工,南仓站下行直通场三渡八交道岔已全部更换完毕。更换后道岔结构良好,达到了施工质量的要求。在此后一段时间的观察发现,道岔设备质量明显提高了一个档次。

因为三渡八交道岔主要在咽喉区,施工条件还是很困难的,而且处于电气化区段,对接触网的调整也有一定的要求,因此对于将来如果有相似的道岔需要更换,有着很大的指导性的意义,起到了一个里程碑式的作用,对施工整体流程做出了一个标准化的模板。

本文主要就这次施工的前期准备、施工流程、后期保养进行了简单的介绍,有一定的亮点也有很大的不足,希望以后能够再次完善,对其余工务系统施工起到一定的帮助作用。

论文作者:姜洪锁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3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7

标签:;  ;  ;  ;  ;  ;  ;  ;  

浅谈大型编组场更换三渡八交道岔施工的思考与总结论文_姜洪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