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剂量辛伐他汀治疗脑梗死的临床效果及药理研究论文_武国宇,田燕

摘要:目的:分析不同剂量辛伐他汀治疗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其药理。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1月——2016年8月我院收治的86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43人给予低剂量(20mg/d)辛伐他汀治疗,而试验组43人给予大剂量(40mg/d)辛伐他汀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的临床效果。结果:采用大剂量(40mg/d)辛伐他汀治疗的试验组患者DNS评分显著低于采用低剂量(20mg/d)辛伐他汀治疗的对照组,试验组发生不良反应率与对照组相比,无差异性。结论:针对脑梗塞患者采取大剂量(40mg/d)辛伐他汀治疗,临床效果更明显,患者的脑神经功能缺损程度降低,通过在服用大剂量辛伐他汀后,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无显著增加现象,在不良反应发生率上无差异性。值得在以后的临床上进行推广,并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辛伐他汀,脑梗死,脑神经,DNS评分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5年1月——2016年8月我院收治的86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43人给予低剂量(20mg/d)辛伐他汀治疗,而试验组43人给予大剂量(40mg/d)辛伐他汀治疗。对照组43例脑梗死患者中,男性23例,女性20例,年龄分布在40岁到75岁之间,平均年龄52.43岁。试验组43例脑梗死患者中,男性22例,女性21例,年龄分布在39岁到76岁之间,平均年龄52.83岁。因此两组患者在年龄和性别上无差异性。

1.2 方法

全部患者均给予抗凝、感染预防、改善脑循环、纠正水电解质紊乱、血压控制、血糖控制等常规治疗。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同时给予辛伐他汀治疗: 给药剂量为每天20 mg;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同时给予辛伐他汀治疗: 给药剂量为每天40 mg;均在睡前顿服,12 周为1 个疗程;全部患者均给予1个疗程的治疗。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DNS评分分析

通过以上图表,可以明显看出,采用大剂量(40mg/d)辛伐他汀治疗的试验组43例脑梗死患者,22例痊愈,10例显效,9例有效,仅仅2例无效。总有效率高达95.3%。而采用低剂量(20mg/d)辛伐他汀治疗的对照组43例脑梗死患者,12例痊愈,12例显效,10例有效,高达9例无效。总有效率仅为79.1%。由此可见,在临床效果上,采用大剂量(40mg/d)辛伐他汀治疗的试验组明显好于采用低剂量(20mg/d)辛伐他汀治疗的对照组。

2.3 不良反应分析

采用低剂量(20mg/d)辛伐他汀治疗的对照组43例脑梗死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为3例,而采用大剂量(40mg/d)辛伐他汀治疗的试验组43例脑梗死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为2例。由此可见,采用低剂量和大剂量辛伐他汀治疗脑梗死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人数几乎无差异。这说明大剂量辛伐他汀并不会导致更多的不良反应,两种剂量治疗脑梗死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情况无差异性。

3 讨论

他汀类药物是降脂类药物的一种,同时该药物也是,羟基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抑制剂类药物的一种,国外有相关专家在研究后认为,对脑血管疾病高危人群,给予一定剂量的他汀类药物,即在患者的血胆固醇水平相对较低的情况下,应用该药物,可以使缺血性脑卒中的疾病的实际发生率明显降低。他汀类药物在对脑梗死疾病患者进行治疗后,可以使脑内侧支微循环得到显著改善,对脑组织进行保护,使梗死病灶面积缩小,对神经功能的缺损现象进行扭转,在短时间内对治疗进行治疗,在提高治疗效果的同事缩短治疗时间,对神经功能的恢复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总之,采用大剂量(40mg/d)辛伐他汀治疗脑梗死患者,临床效果更为显著,治疗后DNS评分更低,出现不良反应的人数无增多现象。因此,在临床上可以进行有效的推广,其应用价值很大。

参考文献:

[1] 马晋. 不同剂量辛伐他汀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和药理分析[J]. 中国医药指南. 2013(02)

[2] 马云峰. 脑梗死采用不同剂量辛伐他汀治疗效果和药理分析[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5(53)

[3] 王晓红. 辛伐他汀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疗效的临床研究[J]. 中国医药导刊. 2016(11)

[4] 王一雄,谢文钦,颜景佳,周建英. 脉冲射频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效果观察[J]. 中外医学研究. 2016(32)

作者简介:

武国宇 单位: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药学部,

通讯作者 田燕 单位: 大连医科大学

论文作者:武国宇,田燕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2016年第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2/16

标签:;  ;  ;  ;  ;  ;  ;  ;  

不同剂量辛伐他汀治疗脑梗死的临床效果及药理研究论文_武国宇,田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