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巴斯汀治疗慢性荨麻疹临床疗效探讨论文_邱瑾云

依巴斯汀治疗慢性荨麻疹临床疗效探讨论文_邱瑾云

邱瑾云

(四川省凉山州甘洛县人民医院 四川 凉山 616850)

【摘要】 目的:分析讨论应用依巴斯汀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8月~2015年10月期间收治的150例慢性荨麻疹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分成对照组与实验组,实验组采用依巴斯汀治疗,而对照组采用赛庚啶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研究分析。结果: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分析,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76.00%,研究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7.33%,其中研究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进行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5),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依巴斯汀治疗慢性荨麻疹,其具备着较好的临床效果,可以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并使患者的生活质量与临床疗效得到提升,在临床中值得广泛推广。

【关键词】 依巴斯汀;慢性荨麻疹;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R7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09-0085-02

慢性荨麻疹是一种自身免疫机制参与的过敏性皮肤病,非常容易反复发作,是一种临床中常见的皮肤疾病。在临床中,慢性荨麻疹的治疗方法众多,但是往往达不到满意的治疗效果,其中依巴斯汀是组胺H1受体阻滞剂,其具备着高选择性、长效与强效等特征,对于中枢神经系统胆碱能受体没有拮抗作用,一般适用于皮炎、湿疹、荨麻疹以及皮肤瘙痒等症状中,且获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1]。本研究中选取2014年8月~2015年10月期间收治的150例慢性荨麻疹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旨在分析讨论应用依巴斯汀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效果,现对研究结果作如下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中选取2014年8月~2015年10月期间收治的150例慢性荨麻疹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的将其分成对照组以及实验组。其中对照组75例患者中,有40例男性患者,35例女性患者,其年龄为20~70岁,平均为(38.5±5.2)岁;病程为2个月~5年,平均为(2.1±0.8)年。而实验组75例患者中,有39例男性患者,36例女性患者,其年龄为21~72岁,平均为(38.2±5.5岁);病程为4个月~6年,平均为(2.3±1.1)年。全部患者的年龄等基本资料对比不存在明显差异(P>0.05),具备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赛庚啶(生产厂家:北京曙光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H11021323)治疗,口服,每次2毫克,每天3次,坚持治疗1个月;而实验组采用依巴斯汀(生产厂家:江苏联欢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40119)治疗,口服,每次10毫克,每天1次,坚持治疗1个月。

1.3 疗效评定标准

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估,分成3个等级。其中,经过1个月临床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完全消失或明显缓解,且疗效指数不低于90%为显效;经过1个月临床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有所改善,且疗效指数不低于60%为有效;患者的临床症状无变化或加重为无效[2]。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治疗患者总数]×100.0%。

1.4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采用统计学SPSS17.0对本组患者的基本临床资料实施处理与统计,其中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通过卡方检验,P<0.05,则说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分析,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76.00%,研究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7.33%,其中研究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进行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5),具备统计学意义。具体数据如下表所示。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表 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例(%)]

组别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

研究组(n=75)40(53.33)33(44.00)2(2.67) 73(97.33)

对照组(n=75)32(42.67)25(33.33)18(24.00)57(76.00)

3.讨论

慢性荨麻疹是临床中常见与多发的皮肤疾病,其发病机制比较复杂,众多因素的影响促使患者皮肤黏膜血管出现暂时性炎性充血,且渗出大量液体,导致局部水肿,患者身上不定时的发现红疹瘙痒的皮疹块[3],因为患者发病程度与体质的不同,荨麻疹的临床表现症状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其中风团呈环形的称之为环形荨麻疹;相邻风团组成其他形状的称之为图形荨麻疹;风团中央存在瘀点的称之为出血性荨麻疹[4]。荨麻疹对患者的正常生活产生了非常严重的威胁,应及时排查发病因素,且采取有效措施实施治疗。其中,依巴斯汀作为一种组胺H1受体阻断剂,其具备着高选择性、高效性与长效性,对于中枢神经系统产生的抑制作用比较轻微,且具备着无严重的不良反应、作用持久、起效快、复发率低以及服用方便等特征[5]。而赛庚啶作为一代抗组胺药物,其可以消除患者过敏症状,并且在皮肤瘙痒与荨麻疹中具备着一定的临床效果,但是长期使用常常会发生很多的不良反应。相关研究证实,应用依巴斯汀治疗慢性荨麻疹可以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并使患者的生活质量与临床疗效得到提升[6]。

通过此次临床研究的结果显示: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分析,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76.00%,研究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7.33%,其中研究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进行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5),具备统计学意义。

4.结语

综上所述,应用依巴斯汀治疗慢性荨麻疹,其具备着较好的临床效果,可以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并使患者的生活质量与临床疗效得到提升,在临床中值得广泛推广。

【参考文献】

[1]陈绍谦,蔡川川,郑明振.依巴斯汀和左西替利嗪治疗慢性特发性荨麻疹的临床对照研究[J].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2013,29(3):245-247.

[2]王乖娟,荆鲁华,刘卫兵.依巴斯汀联合卡介菌多糖核酸穴位注射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8(11):67-69.

[3]Yueh Sun, Wu Ruiqin, Zhu Guangdou, Zheng Jie, Xu Huizhen, Zhang Dingguo, Jiang Peihong, Zheng Zhizhong, Yang Qinping. Clinical observation of chronic idiopathic urticaria clinical observation [J]. clinical department of Dermatology, 2014,43: (1): 169-171.

[4]赵敏,潭静,李海霞,孙晓红.依巴斯汀、转移因子口服液联合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观察[J].包头医学院学报,2011,5(02):68-69.

[5]郭玮,张亚勤,杨勇.依巴斯汀递减疗法和每日疗法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比较[J].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14,23 (4): 52-53.

[6]Neng Xing Lin, Lian Xin, Huang Changzheng, Shang Juan Chen, Tu Ya ting. Ebastine treatment before and after the treatment of chronic urticaria clinical efficacy and serum sCD23 and interleukin - 4 level detection [J]. Clinical skin science magazine, 2015,16 (02) 36-38.

论文作者:邱瑾云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6年3月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5/16

标签:;  ;  ;  ;  ;  ;  ;  ;  

依巴斯汀治疗慢性荨麻疹临床疗效探讨论文_邱瑾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