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现状及改进措施论文_马利民

浅谈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现状及改进措施论文_马利民

陕西省汉中市洋县水利局

摘要:针对我国现阶段拟进行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一些具体的建议及措施,希望能在现阶段妥善解决农田水利基本建设领域存在的问题,切实提高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效率。提高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水平,保证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效果。

关键词: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现状

1.研究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意义

我党十六大中明确的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整体奋斗目标,在此目标当中充分重视构建现代化农业,致力于发展农村经济,其实提升农民收入。依据以往一段时间当中出现的干旱问题造成的影响,可以得知的是,在农业基础设施水平不高的情况下,难以对粮食安全性做出保证,农业也没有办法走上一条稳定发展道路上,也没有办法提升农民的生活质量水平。在此背景之下,应当致力于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工作,促使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水平得到大幅度提升,改善农作物受到自然环境因素严重影响的局面,促使我国农业生产走上一条稳定发展道路上,最终也就可以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进程向前推进的过程中,做出一定贡献。农田水利的现状一是所处地位重要,需要高度重视。“无农则不稳”,“水利是农业的命脉”,精辟地表述出农田水利在发展农业生产和改善农民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但是,作为基础设施的农田水利工程,投入多,见效慢,管理难,本身直接经济效益不明显,多表现为间接的社会效益,在很容易被一些地方的部门或人员忽视。对农田水利的重要性,需要不断加强认识,加大投入。二是较强的群众性,农田水利建设遍及全国各地,与所有农民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是一项群众性很强的事业,每年都要发动近亿劳动力从事已建成工程的清淤维护、水毁工程修复和新工程的建设。群众性、互助合作性是农田水利的重要特点之一。三是有较强的公益性,需要政府部门牵头、扶持。农田水利既有农田灌溉、水产养殖和生活供水等兴利功能,也有防洪、防旱、降渍、治碱等除害减灾功能;既可以为花卉、蔬菜、果园、养鱼等高附加值产业服务,又承担着农田耕地灌排,保证国家粮食安全的任务。四是具有较强垄断性,需要政府加强宏观管理。按受益人口多少区分,小型农田水利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面向个体或少数人的微型工程,如水窖、水池、浅井等;另一类规模相对较大、具有农村公共工程性质的泵站、水库、引水渠等。受地形、水资源等条件限制,多数公共工程具有天然垄断性,不能像乡镇企业那样搞市场竞争。用水权是农民生存权的组成部分,为农民生存条件服务的公用水源和公用设施不适合让私人垄断。

2.现阶段我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实际情况

2.1资金难以得到高效的应用

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速度逐渐稳定下来的背景下,农业发展过程中,需要注意到的是资金问题。在传统型农业管理及发展的过程中,我国范围内各个地区开展水利建设工作的过程中,一般是处于政府的调控之下,并使用强制性措施完成建设工作,建设时间一般会选择的是农闲时间,集中生产资料及人力资源完成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工作。但是现阶段我国范围内各个农村当中使用到的是土地承包制度,在土地承包制度施行的过程中,促使各个地区当中的生产资料分散性得到大幅度提升,因此农田水利建设领域当中,传统建设模式的适应性不强。在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工作进行的过程中,资金占据的地位十分重要。在找寻新的农田基本建设模式的过程中,首先需要实现的目标是高效的应用资金。

2.2体系中存在一定缺陷

农田水利实际上是一个有机整体,农田水利建设的过程中应当详细分析社会体系中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构建出来一个有机的农田水利整体。科学合理的开展规划布局工作,将农田水利设备的功能相互结合起来,将各种类型设施及设备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争取可以让各种类型设备的功能实现相互补充。但是现阶段我国范围内各个农村中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工作的过程中,其实并没有将各种类型的形态结合起来,农田水利建设体系中存在一定缺陷,因此难以对农田基本建设效率及效果做出保证。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技术的滞后性比较强

我国是世界范围内第一人口大国,因为人口数量人非常多,所以各个地区当中人均耕地面积都比较少,在这样一种环境当中,农民的经济收入会受到一定影响。除此之外,我国范围内各个地区当中农民的文化水平一般都比较低,因此农业技术改革速度自然比较缓慢。现阶段我国范围内很多地区当中积极开展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工作,但是水利建设工作进行过程中,使用到的灌溉技术水平较低,许多地方仍然使用漫灌模式开展灌溉工作,不单单没有办法对灌溉效率做出保证,还会引发十分严重的水资源浪费问题。依据相关调查工作得到的结果显示,我国范围内应用传统型灌溉技术的农田占比达到三分之二,因为没有先进的灌溉技术,因此会对我国范围内各个地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造成一定影响,也会在我国农业发展过程中起到一定阻碍性作用。

3.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方法

3.1在原有筹资渠道的基础上进行拓展,提升投资力度

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领域中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因此需要积极的从中、省、地方以及社会等渠道当中筹集资金。首先需要积极的争取各级财政投入,在农村公益性水利设施建设中提供支持,切实将国家建设资金的引导性及调控性作用发挥出来。各个地区也可以依据本地区实际情况编制扶持性政策,依据“大规模工程多提供支持,小规模工程少提供支持”这一原则,地方政府安排一定数量的财政资金作为引导性资金。倡导受益区农民积极的参与到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中,并将更多的社会资金投入到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中。在这些政策的引导之下,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现阶段我国积极开展灌区末级渠系工程续建配套项目,在农村水利领域中的投资力度不断提升,引导受益区农民投资或投入劳动力,只有真正意义上将群众充分调动起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工作才可以顺利完成,切实提升对农民的宣传力度,深入到各个农村家庭当中,细心的为农民讲解道理。需要让农民明白的是,兴建水利工程代表的是农民的根本利益,也是提升农民生活水平的重要措施。以往一段时间中的无作为思想应当积极的改进,积极的在原有工作思路的基础上进行调整,转变工作模式,施行优惠政策,引导农民积极的参与到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当中。

3.2切实遵循客观规律

纠正以往一段时间中不顾客观条件、急于求成,不计较工程成本,不考虑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提出的实际需求,水资源承载规律没有得到充分地重视,并且引发十分严重水资源浪费问题的这种行为。切实遵循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这一项原则,依据本地区水资源实际分布情况及承载力,仔细的完成设计工作,以便于可以让农田水利工程实际运行的过程中创造出来更多的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推动我国农业逐渐走上一条稳定发展道路上。

4.结语

依据上文中的叙述能够了解到的是,现阶段我国农田基本建设领域当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应当详细地对问题形成原因进行分析,切实依据问题形成原因,使用适应性比较强的措施解决农田水利基本建设领域中存在的问题,推动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效率及效果得到保证,为我国农业走上可持续发展道路奠定坚实的基础,最终也就可以在我国构建可持续发展型社会的过程中,做出一定贡献。

参考文献

[1]张建斌;农业发展昂起龙头越重山[N];北大荒日报;2013年

[2]卢良恕;我国农业发展的经验总结与趋势分析[N];农民日报;2006年

[3]张子房;新世纪农业发展的八种要求[N];中国特产报;2003年

[4]记者徐珍红通讯员叶永周;让土地长效地为农业发展服务[N];广东科技报;2011年

[5]舟学;科技进步是农业发展的主要推动力[N];甘肃日报;2005年

论文作者:马利民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9年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24

标签:;  ;  ;  ;  ;  ;  ;  ;  

浅谈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现状及改进措施论文_马利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