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40年安徽省科技创新成果显著论文

改革开放40年安徽省科技创新成果显著

文/李环环(安徽省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

改革开放40年来,安徽科技事业蓬勃发展,科技创新能力快速提升,相继获批国家创新型试点省、合芜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省、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奠定了安徽在全国创新体系中的重要地位,为建设创新型省份和现代化五大发展美好安徽提供了重要支撑。

一是科技创新能力迈入全国第一方阵。40年来,安徽坚持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持续加强科技创新能力建设。2012年以来,安徽区域创新能力连续六年位居全国第一方阵、中部地区前列。2017年,全省研发经费投入占生产总值比重首次突破2%,达到2.09%,创历史新高。2018年前三季度,全省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达9.3件,居全国第9位,同比增长29.6%。

所有学员中除1例因怀孕待产未完成开题报告外,其余学员都完成各项考核指标,顺利通过答辩,按时毕业。各年度学员对首次个案完成时间、开题报告首次交付时间及毕业后1年内学员学术成果统计如下(结果统计时因怀孕未完成开题报告的学员未列在统计内)。具体结果见下表1,成果增长趋势见图1。

二是科技支撑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显著增强。40年来,安徽充分发挥创新的支撑引领作用,促进科技与经济深度融合。截至2018年底,全省培育高新技术企业4710家,成为安徽产业转型升级的主力军。2018年1—10月,全省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增加值同比增长16.7%、14.5%,增加值增速高于规上工业5.4个百分点。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节能环保、高端装备制造等一批年产值超千亿元的产业,成为安徽产业转型升级的主引擎。

三是区域创新协调发展格局加速形成。40年来,安徽以发展富有创新力和竞争力的产业为支撑,加快构建多元发展、多极支撑的区域创新体系。全省已建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3个,国家级高新区6个、国家农业科技园区15个、省级高新区10个,逐步形成以合芜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为引领、创新型城市为主体、创新型园区为载体,皖江、皖北、皖南、大别山区竞相发展、各具特色的区域创新发展格局。

空巢家庭已逐渐成为老年人主要的家庭模式之一。如何关爱空巢老人,提升其心理健康水平,已成社会的关注焦点[13]。以往研究多集中在生理、心理及社会等层面的因素,对其心理健康所产生的单独效应,难以形成影响因素的系统分析。未来的研究,有望将多个影响空巢老人心理健康的心理学变量,同时纳入心理学模型,分析多变量之间的交互关系,探讨各因素发挥影响作用途径的整体研究,为提高空巢老人的心理健康水平提供理论支持。此外,国内对此研究大多采用问卷法,但由于老年人文化程度差异,会影响研究结果精确性,因此,研究者还应基于我国空巢老人的实情,采取多种方法并举的方式,进行本土化研究,科学化促进空巢老人心理健康水平有效提升。

四是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成效明显。40年来,安徽充分发挥科教优势,坚持数质并重、优化布局,加快建设科技创新平台。全省拥有同步辐射、全超导托卡马克和稳态强磁场3个大科学装置。依托大科学装置集群,全力推进量子信息科学国家实验室建设,启动建设量子信息与量子科技创新研究院、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合肥中心、离子医学中心、大基因中心等重大创新平台,组建首批10个安徽省实验室和10个安徽省技术创新中心。截至2018年底,全省建有国家级研发机构170个,建设中科大先进技术研究院等新型研发机构20个。

五是科技创新制度体系不断完善。40年来,安徽坚持以改革推动创新,以创新驱动发展,先后出台实施合芜蚌先行先试政策、创新型省份“1+6+2”政策以及支持“三重一创”、科技创新、制造强省、技工大省、大院大所合作等系列十条政策,加快建设技术和产业、平台和企业、资本和金融、制度和政策四大创新发展支撑体系,逐步构建了涵盖高校、科研机构、企业、中介机构等各类创新主体,包括财政、税收、金融、知识产权等多样化工具的具有安徽特色的科技创新制度体系。

六是创新创业环境持续优化。40年来,安徽紧扣发展需求,着力构建有利于创新创业的体制机制和服务体系。全省已建省级以上科技企业孵化器84个、其中国家级25个,众创空间139个、其中国家备案42个。全省技术市场交易日趋活跃,2018年1—10月,输出和吸纳技术合同成交额分别达180.6亿元、174.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1.9%和13.6%;其中企业输出和吸纳技术合同成交额分别占总量的93.4%和80.7%,成为技术交易的主体。实施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在皖创新创业扶持计划,在全国率先探索“人才+成果+金融+基地”的模式,共吸引398个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落户安徽创新创业,引进各类高端人才3000多人。

责任编辑:张敏

标签:;  ;  ;  ;  ;  ;  

改革开放40年安徽省科技创新成果显著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