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建筑地下室施工技术要点分析论文_陈绎

高层建筑地下室施工技术要点分析论文_陈绎

海之特工程管理有限公司哈尔滨分公司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 150000

摘要:近年来我国高层建筑工程项目不断增多,而且越来越重视高层建筑地下室的建设。由于地下室施工较为复杂,在实际建设过程中需要制定科学的地下室工程施工方案,合理选择具体的施工技术,并针对每一道施工工序的质量进行有效控制,确保地下室施工的质量。

关键词:高层建筑;地下室施工;土方开挖;混凝土浇筑;防水施工

地下室施工过程中受水文、地质、周边环境和建筑物结构情况影响较大,因此需要合理进行施工设计,有效的规范具体的施工工序,确定各分项施工方案,以此来保证地下室施工的质量,为整体高层建筑施工质量的提升奠定良好的基础。

1土方开挖施工

地下室土方开挖作为高层建筑工程施工的第一步,在实际土方开挖施工时,需要确保其与地下室施工计划保持一致,这样才能有效的规避施工中一些不确定因素带来的不利影响。同时在施工过程中,还要保证桩基的完整性,积极采取有效的桩基保护措施,避免出现桩基损坏的情况。在施工过程中,还需要在施工现场挖一条排水沟,及时将基坑内的积水排除,保证地下室施工的顺利进行。由于高层建筑施工中基坑深度较深,这也对土方开挖工作带来了较大的难度。通常采取分段开挖的方式,而且每挖开一定深度则要利用支护结构对基坑加以加固,以此来保证土方的顺利开挖。

2地下室中墙模板施工技术

在地下室墙模板施工过程中,要求施工人员要合理选择建筑材料,全面提高地下室墙模板施工的效果。通常情况下地下室墙模板用到的板材多为胶合板,这不仅能够起到有效的防水效果,而且还有利于提高地下室施工的效率。具体要根据高层建筑的施工实际,按照一定的比例对模板进行剪裁,同时在剪力墙与胶合板之间的衔接处还需要做好预埋处理工作,在木板墙与剪力墙周围宜采用相庆的防水防震措施,可以通过增加剪力墙钢筋用量来提升高层建筑工程的抗拉伸性能,保证高层建筑的可靠性。

3混凝土浇筑工艺

混凝土浇筑施工通常采用分层浇筑的方式,具体以全面分层、分段分层及斜向分层等为主,通常采用泵送混凝土进行浇筑,由于泵送混凝土坍落度较大,具有较好的流动性,因此需要做好振捣作业。在混凝土底板浇筑施工过程中,由于所需要混凝土量较大,厚度尺寸大,在施工过程中容易形成施工缝,因此宜从底板一端两侧进行浇筑,浇筑间隔宜控制在水泥初凝时间内,同时还要进行二次振捣作业。当混凝土振捣密实后,宜对底板表面进行找平、抹实和压光施工。底板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宜铺上塑料薄膜或是草袋,进行保温养护,模板不宜过早拆除,拆模时还需要控制好混凝土表面和周围的温度差,避免混凝土出现温度和干缩裂缝。地下室墙体浇筑也宜分层进行,通常每次浇筑厚度宜为50cm~60cm,合理控制各层间隔时间。钢筋需要根据设计要求设置砂浆垫块,保证钢筋保护层的厚度。墙体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宜对其进行及时养护,通常养护时间不少于14天,然后拆除模板。

4地下室防水施工

4.1防水卷材铺贴

在卷材铺贴施工开始之前,需要对混凝土垫层表面及永久保护墙表面进行清理,保证其表面的平整性和整洁性。合理控制垫层混凝土的干燥率,卷材铺贴时宜涂刷胶粘剂,涂刷厚度以2mm左右为宜,涂刷要做到均匀。防水卷材施工宜先附加层后立面,然后再平面,做好平立面交叉接缝的处理工作。在所有平立面交界的阴阳角处都应均匀铺贴附加层,确保紧密粘贴。底板垫层混凝土平面部位卷材宜采用空铺法或是点粘法,立面采用满粘法,当遇到沉降缝时,要留出一定的沉降量,利用点粘法进行铺贴,阴阳角处宜保持合理的弧度。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卷材保护层施工时,卷材宜错茬接缝,上下卷材不宜垂直铺贴,同时利用盖缝条或是密封条对接缝处进行密封处理,避免出现渗漏问题。防水卷材铺贴结束后,应尽快抹水泥砂浆保护层。

4.2细部防水施工要点

4.2.1施工缝处理

施工缝也称冷接缝,是防水薄弱环节之一。如施工缝的处理不好,不仅会影响结构的强度和耐久性,还会造成混凝土裂缝及漏水,严重影响工程的正常使用,因此,防水混凝土底板必须连续浇筑,不得留置施工缝,或人为造成施工缝;地下室外墙施工缝一般只允许留置水平施工缝,留置位置应高于底板不小于200mm的外墙上。施工缝浇筑时,应钢丝板刷将接缝刷毛,清除浮浆,扫刷干净,冲洗湿润;然后在其表面铺设30mm~50mm厚的1∶1水泥浆或涂刷混凝土界面处理剂,最后应及时浇注混凝土,并振捣密实。若地下室施工中如果必须留置垂直施工缝时,垂直施工缝应留置在变形缝或后浇带处。

4.2.2穿墙螺栓止水处理

混凝土墙板结构施工时,需要用对拉螺栓固定模板;地下室墙板施工时,为了解决墙体穿墙螺栓遗留的渗水隐患,避免破坏混凝土结构自防水的效果,地下室外墙模板宜用一次性的防水螺栓。止水环采用4mm厚的钢板,直径80mm,要求与栓满焊牢固,外墙螺栓在拆除模板后,在外螺栓的根部剔凿40mm深的缺口,用气焊烧断螺栓,用防水砂浆将缺口堵抹压实,消除漏点达到防水目的。

4.2.3穿墙管道处理

高层建筑地下穿墙管道较多,且多位于地下水位以下,因此,施工中均应进行防水处理。首先,在浇筑混凝土结构前应在穿墙管道处预埋套管,并在套管上加焊止水环;穿墙管道与内墙角、凹凸部位的距离应大于250mm;当止水环数量按设计规定安装穿管时,先将管道穿过预埋管件,并将位置找准,作临时固定,然后一端穿墙管的封口钢板应与墙上的预埋角钢满焊严密;最后从钢板上预留的浇筑孔注入改性沥青软性密封材料或细石混凝土处理,且套管周围浇筑的混凝土要振捣密实。

4.2.4变形缝处理

变形缝是伸缩缝和沉降缝的总称,它的作用是为了适应工程结构的不断伸缩、沉降、位移和变形,以避免结构物的损坏。变形缝处理时,清除变形缝内杂物,排干明水;将缝内两侧基面打凿宽约80mm~100mm;选用特种水泥加氰凝材料搅拌细石混凝土进行基层封堵,在其上铺设注浆层,即干铺石子一层,后再于其上作与基层同样封堵;注浆顺序为先底扳后侧墙,每根管注浆要求达到相邻管内向上涌浆为止;注浆管底伸到干铺石子注浆层底,在上层封堵材料凝固强度达到前,起到导排渗水、消除水头压力的作用;上层封堵材料达到规定强度后,在变形缝上部槽内做柔性材料处理,完工后确认不再从管口渗水时,用气焊烧平注浆管。

5结束语

近年来高层建筑工程施工项目数量和规模呈不断增长的态势,这也使人们越来越关注高层建筑的施工质量。特别是当前在高层建筑地下室施工过程中,基于其位置的特殊性,对地下室施工更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实际地下室施工时,需要严格把握施工技术要点,并对施工过程进行全面控制,确保地下室施工的质量,为高层建筑整体质量的提高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冯梅.高层建筑地下室防水施工技术[J].建筑技术开发,2017(07).

[2]王强.高层建筑地下室防水工程施工技术[J].卷宗,2017(35).

[3]方万,袁成.高层建筑地下室施工技术要点浅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2(5).

论文作者:陈绎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10

标签:;  ;  ;  ;  ;  ;  ;  ;  

高层建筑地下室施工技术要点分析论文_陈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