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盾构掘进技术在土建工程中的要点控制及监理论文_敖水龙

粤水电轨道交通建设有限公司 广东广州 511340

摘要:基于盾构掘进技术的应用,对隧道维修、稳固性控制及工程质量等方面的提升有积极作用,研究盾构掘进技术的应用要点,可进一步提高土建工程的质量。在对施工地质进行探测的基础上,对土压平衡模式、进度安排等方案进行针对性调整,希望为土建工程的施工及盾构掘进技术的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盾构掘进技术;土建工程;土压平衡

盾构掘进技术的应用逐渐拓宽,研究其要点控制及建立方案落实事土建工程施工的必然需求。以广州市轨道交通六号线【水~天盾构区间】土建工程为例,以此提高研究的针对性及可操作性[1]。轨道交通六号线土建工程右线YDK19+516~533,断裂带宽度为17米;左线ZDK19+479~514,断裂带宽度为35米。盾构隧道在断裂带处右线坡度为:4‰,基础底覆土厚度在26.2米;左线坡度为:4‰,覆土厚度在26.2米;线间距11米。

1.盾构过断裂带地质情况分析

在盾构过断裂带位置共有两个地质钻孔,编号分别为MFZ3-ST-19、MFZ3-ST-20,地质情况具体如下:

右线隧道拱顶覆盖从上到下具体地质情况:〈1〉人工填土层、〈4-1〉冲积-洪积土层、〈3-1〉冲积-洪积粉细砂层、〈3-2〉冲积-洪积中粗砂层、断裂破碎带。隧道全断面为断裂破碎带。

左线隧道拱顶覆盖从上到下具体地质情况: 〈1〉人工填土层、〈3-1〉冲积-洪积粉细砂层、〈3-2〉冲积-洪积中粗砂层、〈3-2〉冲积-洪积中粗砂层、断裂破碎带。隧道全断面为断裂破碎带。

根据MFZ3-ST-19钻孔资料显示,瘦狗岭断裂破碎带由构造角砾岩组成,岩石受挤压剪切作用,成片理化、角砾岩化,角砾呈次棱角状,大小一般为2~8cm,定向排列。角砾原岩成份为粉砂岩,少量花岗岩。

根据断裂带的重要性,项目部在断裂带附近增加地质钻孔三个,编号分别为BK-B-04 、BK-B-05 、BK-B-06,从抽取的芯样可知地质情况与详勘报告相符。

2.盾构过断裂带掘进技术的要点控制

由于断裂带中岩石破碎,地下水丰富,盾构穿越瘦狗岭断裂带时易发生喷涌、掌子面坍塌等情况。而盾构穿越瘦狗岭断裂带部位正处于广州大道北路下方,地面交通繁忙,难以进行注浆加固,且因岩石破碎,注浆质量无法保证。为确保盾构安全顺利通过瘦狗岭断裂带,在盾构掘进过程中采取掘进控制措施进行保证,以控制地面沉降及喷涌的发生[2]。

2.1掘进前盾构机的检查

盾构机到达断裂带前50米时,对所有设备进行彻底的检查和维修(刀具、注浆系统、尾刷等),特别是土压计的检定,以确保盾构机以良好的状态顺利穿过断裂带[3]。以换刀标准为例,39号滚刀优先更换,37、38、39号滚刀最大磨损量超过10mm须更换,其它滚刀磨损量超过15mm须更换,偏磨的滚刀必须更换。

2.2采用土压平衡模式掘进

盾构机土压平衡模式掘进时,是将刀具切削下来的土充满腔室,然后利用土仓内泥土压与作业面的土压和水压相抗衡,与此同时,用螺旋式输送机排土机构,进行与盾构推进量相应的排土作业,掘进过程中,始终维持开挖土量与排土量的平衡,以保持正面土体稳定,并防止地下水土的流失而引起地表过大的沉降。根据以往盾构掘进施工经验,在断裂带类似地层条件下面,土压力宜控制在150~200kpa左右。

本工程采用两台海瑞克盾构机完成本区间掘进任务,为确保安全通过断裂带,必须有效建立土压平衡掘进条件,根据现场实际需要可随时在设备上增加保压泵系统装置。结合注入TAC高分子材料来预防“泥饼”问题的发生,因为根据TAC材料供应商材料说明书,在土层中掘进时,加入1‰~3‰浓度的TAC,可以达到减小土壤粘性的目的,土和易性增强,流动性加大。在盾构过断裂带掘进施工时,可根据实际情况将两种注入方式结合使用,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分开单独使用。具体注入参数可根据前期试验以及现场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2.3注浆量控制

注浆量控制主要控制盾构通过时的后期沉降,通过注浆填充管片与围岩之间的空隙支撑隧道拱顶地层,达到控制沉降的目的。本工程盾构过断裂带中将采用每环进行壁后注双液浆的方式注浆。作用有三:一是保证管片在短时间内稳定;二是保证管片壁后与隧道围岩之间短时间内凝固并充填密实,堵住后面来水,预防盾构机后面来水涌入刀盘前方造成“喷涌”的可能,造成出土量无法得到控制,因为往往在发生“喷涌”时出土量是无法得到准确计量的;三是保证盾构过后的后期沉降。注浆压力取值0.4~0.6MPa。注浆量每环不少于5.0 m3,在同步注浆不足的情况下,掘进结束后进行二次注浆进行补充,保证管片与围岩之间充填密实。

2.4预防“喷涌”措施

盾构在掘进过程中经常也会遇到“喷涌”问题,造成出土量无法控制出土量超过理论计算量,出土超量造成地面坍塌事故的发生,所以需采取措施预防掘进过程中“喷涌”问题的发生。采取措施主要有:一、选择合适配比的渣土改良添加剂,将传统的泡沫改良改注入高分子材料进行改良,减小泡沫改良由于气压存在“假土压”效应;二、通过双液注浆方式填充密实管片与围岩之间的控制,堵住盾尾来水预防“喷涌”;三、通过注入管路转换,在螺旋机前端增加一条注入管路,注入原液高分子材料,高分子材料大量吸收渣土中水分后由液状渣土转变为塑性渣土,形成土塞效应,预防“喷涌”问题的发生。达到加快掘进进度快速通过的目的。

盾构掘进技术应用于土建工程的监理方法

根据本工程地质特点,当盾构机掘进至断裂带影响区域时,监测频率按下表进行。

为保证量测数据的真实可靠及连续性,测点布置力求合理,能反映出施工过程中结构的实际变形及对周围建筑物的影响程度。并选择最佳时间段进行监测;施测人员固定;测站位置固定;测量延续时间固定;施测顺序固定;施测仪器固定;监测仪器采用专人使用、专人保养、专人检验;量测设备、传感器等各种元件;在使用前均经检查校正合格后,才准使用。

书面资料以周报月报和总结报告的方式申报,周报须汇总各测点一周的变化情况,累计沉降值及变化时变曲线图及前方待监测点的初始值。每月提交监测月报;内容为本月的施工概况;地质概况;沉降量变化的特征、特点分析总结。各监测断面、监测剖面的沉降剖面曲线图,时变沉降表,重点监测对象的稳定情况等。建立安全工作岗位责任制,认真贯彻“预防为主”和“安全为了生产,生产必须安全”的原则,贯彻“谁主管,谁管安全”的原则。控制点和观测点埋设点,必须现场踏勘,并向有关部门了解相关范围的电缆、光纤、煤气管、水管及其它管线的埋藏情况。

结语:利用盾构掘进技术对隧道断裂的土质层、掘进效率等方面进行调整,是从技术改良、土压平衡模式设计的角度,在保证隧道掘进质量的前提下,提高掘进施工效率。最后,注重盾构设备的应用,并从掘进技术的角度,落实相关工艺参数,对优化土建工程质量、强化施工效率有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徐志标,黄冠杨.盾构设备在超硬塑粘土层掘进技术研究[J].江苏建筑,2016,(S1):68-69+82.

[2]金华.南京地铁3号线新庄站—鸡鸣寺站区间复合地层内盾构掘进控制技术[J].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16,19(06):117-121. [2017-09-02].

[3]柳成铭.砂卵石地层土压平衡盾构掘进技术浅谈[J].甘肃科技,2016,32(02):82-84..

论文作者:敖水龙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1

标签:;  ;  ;  ;  ;  ;  ;  ;  

浅析盾构掘进技术在土建工程中的要点控制及监理论文_敖水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