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电图与心电向量联合检查诊断冠心病心肌缺血的临床价值论文_李国辉,李玉

大理州祥云县人民医院 云南祥云 672100

摘要:目的:观察与研究心电图与心电向量联合检查诊断冠心病心肌缺血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80例冠心病心肌缺血患者进行研究,回顾分析患者资料,患者均经临床诊断确诊。根据诊断方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采用单纯的心电图检查,试验组40例采用心电图与心电向量联合检查,对比观察两组检查方式对冠心病心肌缺血患者的心肌缺血检出率。结果:对照组的心肌缺血检出率50.0%,试验组心肌缺血检出率75.0%(P <0.05),组间差异显著。结论:心电图与心电向量相结合对冠心病心肌缺血的诊断更准确,灵敏度更高,值得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心电图;心电向量;冠心病心肌缺血;临床价值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冠状动脉管腔狭窄或阻塞,冠状动脉狭窄后最早出现的改变是缺血性T波改变,最初期,表现为T波振幅增高,双肢对称心内膜缺血,缺血进一步扩展至心外膜,使外膜面复极延迟晚于心内膜,复极程序发生改变出现对称性T波倒置。在心肌供血不足时首先表现为缺氧,能量供应减少,细胞内K+丢失较多,使心肌复极时间延长及复极顺序发生改变[1-2]。本文主要研究心电图与心电向量联合检查诊断冠心病心肌缺血的临床意义。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7年4月-2018年5月收治的80例冠心病患者进行研究分析。此次临床医学研究皆告知患者并已经得到全部患者的同意,且已签订相关的研究知情同意书。回顾分析患者资料,患者均经临床诊断确诊。根据诊断方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采用单纯的心电图检查,试验组40例采用心电图与心电向量联合检查。对照组中,女性患者22例,男性患者18例;年龄46-79岁,平均年龄显示为(61.31±5.5)岁。试验组中女性患者20例,男性患者20例,年龄45-78岁,平均年龄显示为(60.62±5.8)岁。根据相关基本资料经统计学分析,差异不显著(P>0.05),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所有患者采取仰卧的姿势,按照心电检查标准进行心电图描记,所用检测心电图的仪器皆使用的是日本光电公司提供的1350P心电图机,对照组40名患者采用单纯的心电图进行检查,试验组40名患者采用心电图与心电向量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检查。

1.3观察指标

根据心电图的诊断三要素:病理性Q波的变化、ST段弓背的变化以及T波的形状、大小来判定相应的检测结果,其中心电图和心电向量相结合的方式检测的结果以《临床心电图学》[3]和《临床心电向量图学》[4]为标准。①缺血性T波变化(1)T波形态改变:双肢对称、波形变窄、顶端变锐;(2)T波振幅的改变:左胸导联T波振幅逐渐降低进一步所有导联T波低平;(3)T波方向的改变:T波双向或倒置,甚至呈“冠状T”;(4)缺血性T波改变常呈定位分布;(5)缺血性T波多有动态改变。②缺血性ST段变化(1)ST段平坦延长:在基线上平直延长>0.12S,常见于以R波为主的导联,并在早期出现。(2)缺血性ST段降低:以R波为主的导联降低≥0.05mV(O.5mm)(Ⅲ导联除外)。常见的几种类型:①水平型:R波顶点垂线与ST段的交角等于90度°;②下垂型:R波顶点垂线与ST段的交角>90°;③近似缺血型:R波顶点垂线与ST段的交角<90°,>80°,而且下移>0.075mV。

1.4判定标准

计算对照组和试验组两者的心肌缺血检出率,心肌缺血检出率=阳性例数/各组治疗例数×100%。

1.5统计学处理

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组间有效率比较采用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对照组冠心病心肌缺血患者阳性诊断结果20例,心肌缺血检出率为50%;试验组冠心病心肌缺血患者阳性诊断断结果30例,心肌缺血检出率为75%;两组心肌缺血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下表1。

表1 两组患者检查诊断结果比较 [例(%)]

冠心病是人类健康的“第一杀手”,根据我国国家统计数据显示可知,我国每年有300万人死于心血管疾病,在所有死亡原因中占第一位。据世界卫生组织的资料显示,中国的冠心病死亡人数已列世界第二位。而且我国的心血管病发病和死亡率仍呈现增长趋势,年龄日趋年轻化,但是我国的心血管疾病防治呈现“四高四低”的特征,即:高发病率、高死亡率、高复发率、高医疗费用,低知晓率、低治疗率、低达标率、预防药物使用率低[5]。因此针对医护人员而言,心血管疾病形势严峻,需积极应对挑战,在医疗确诊上需要做到及时准确性的检测。

心电图诊断心肌缺血后可以通过以下方面来确诊:①临床上有劳力型心绞痛、不稳定型心绞痛或变异型心绞痛病史;②心肌梗死;③冠状动脉造影阳性;④超声心动图、动态心电图、心电图负荷试验、核素心肌显像等有心肌缺血的证据;⑤多次心电图上出现缺血性ST-T改变,U波改变或心律失常;⑥排除其他可能引起ST-T改变的原因。但是心电图对于冠脉供血不足的诊断缺乏特异性[6]。心电图与心向量图是反映同一心电活动的两种不同表示方式,两者之间必然密切相关。空间心电向量环是一个具有一定大小、空间方位和运行方向的图形。用平行光线垂直地从前面照射到环体上,在其背面投影所形成的平面环,凡是心电图诊断可疑或不明确时,均可行心电向量图检査。心电向量图在心电图不能确定的心肌梗死、心肌缺血、传导阻滞等方面有一定的长处。

综上述数据可知,单通过心电图检查的心肌缺血检出率是50.0%,由心电图和心电向量联合诊断的心肌缺血检出率达到75.0%,由此就可以证明心电图与心电向量相结合的诊断更准确,灵敏度更高,值得心血管疾病诊治大力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王艳彩. 冠心病心肌缺血应用心电图与心电向量联合诊断的可行性研究[J].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5,3(30):42-43.

[2]崔海玲. 心电图联合心电向量检查对冠心病心肌缺血的诊断价值研究[J].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6,14(22):2666-2668.

[3]黄宛. 临床心电图学-5版[M]. 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

[4]林绍芳. 心电向量图学[M]. 人民卫生出版社,1983.

[5]孟海涛,苏熠. 心电向量与心电图联合检查对心肌缺血诊断的价值[J]. 医药前沿,2016,6(7):223-224.

[6]王艳彩. 冠心病心肌缺血应用心电图与心电向量联合诊断的可行性研究[J].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5,3(30):42-43.

作者简介:李国辉(1986年11月)云南昭通,汉族,内科医师,大学本科,主要从事心内科临床和心脏彩超、心电检查工作。

论文作者:李国辉,李玉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8年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3

标签:;  ;  ;  ;  ;  ;  ;  ;  

心电图与心电向量联合检查诊断冠心病心肌缺血的临床价值论文_李国辉,李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